- 注册
- 2009/04/09
- 帖子
- 679
- 获得点赞
- 191
- 声望
- 43
其实乌梅丸这种组方方式,古方很常见。北宋战乱,文化失传。本经,外台,千金没人看,圣济散失,到了明朝伤寒金匮也没人看了。伤寒金匮也是清朝才逐渐捡起来的。现在搞中医的人言必出经方,也算一种好风气吧。但是光靠孤零零的伤寒金匮,复杂的方子还是搞不明白。伤寒金匮的方子不是凭空出来的。它背后有体系,有过程。想找答案,就得看本经,千金,外台,参考圣济。
乌梅丸,治脏之方也。所用之药,皆入五脏。所治之病,邪(寒)入五(脏)内。先用蜀椒(心)细辛(肺)附子(肾)干姜(脾)桂枝(肝),入五脏。再用当归人参乌梅,从胃走肝。肝受寒,脏血郁而不出,必会发热而冲胃,用黄连重点清肝热(相对之热),黄柏清胃热。若阳复的厉害热向下行就成白头翁汤证。乌梅丸本来也可以用来治痢。乌梅丸实质就是个寒木克胃土之病。厥阴病提纲的心其实就是胃。叶天士医案中加减使用例子极多。
千金脚气,诸风,肝脏病当中最多这种类型的方子。
另 胃走肝,可观血液循环图。
乌梅丸,治脏之方也。所用之药,皆入五脏。所治之病,邪(寒)入五(脏)内。先用蜀椒(心)细辛(肺)附子(肾)干姜(脾)桂枝(肝),入五脏。再用当归人参乌梅,从胃走肝。肝受寒,脏血郁而不出,必会发热而冲胃,用黄连重点清肝热(相对之热),黄柏清胃热。若阳复的厉害热向下行就成白头翁汤证。乌梅丸本来也可以用来治痢。乌梅丸实质就是个寒木克胃土之病。厥阴病提纲的心其实就是胃。叶天士医案中加减使用例子极多。
千金脚气,诸风,肝脏病当中最多这种类型的方子。
另 胃走肝,可观血液循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