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吗?

春腾诊_aazdF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11/20
帖子
176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金匮要略一句名言。但我想起来别扭。你看啊;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意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虚弱 ,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同时肾气已伤,水不生木。则肝病不是加重了吗。
设脾之病,当先实肾。心气伤则金气盛,则肝气伤,则脾自愈。同时心气伤则火不能生土,则脾病加重。
设肾之病,当先实心,金气伤则肝气盛,则脾气伤,则肾自愈。同时肺
气伤则金不能生水,则肾病加重。
设心之病,当先实肺,肺气盛,则肝气伤,则脾气盛,则肾气弱。则心病自愈。同时肝气伤,木不能生火则心病加重。
设肺之病,当先实肝,肝气盛,则脾气伤。则肾气盛,则火气弱,则肺病自愈,同时脾气伤,则土不生金,则肺病加重。
所以胡老说此章不是胀仲师写的。是外人加的。
 
五行相克而传没错.不过王叔和这段医理解释.是漏洞百出.画蛇添足
 
五行生克,是人为总结的规律。只是对脏腑之间的工作的一些大体特性的总结。要知道——这是只是人为的【认识】而已。

五脏,在生理上,并不是完全遵从“人为定义”的。人为认识的东西,相对来说比生理自身具有的,还是微薄的多啊。客观存在10分,能认知6分,就很不错啦。老哥这个问题,就是拿着一个人造的框框,去对比客观存在的事物,去问,为什么不按照标准去长呢?
 
况且,五行生克理论,走的是五星形的五行关系。还有一种五行关系,是外四中土一的五行关系,是不完全吻合五星五行生克理论的。
 
【见肝实脾】的案子,可以参考一下
 
况且,五行生克理论,走的是五星形的五行关系。还有一种五行关系,是外四中土一的五行关系,是不完全吻合五

其实一般中医校院培养出来的中医对五行的认识和应用还是很简单的。天布五行,则十天干是以外四中土一的方式布局的,按河图式;而地布五行则是十二支布方圆,按洛书式,洛书的中宫实际上是空的,任何五行四象都可以寄入中宫。较代表性的宋人陈抟、邹雍等古代术数家对这些理数研究得较深,以后的著作似乎未见什么突破。
 
设肝病.那么真的实脾就了事了吗?所谓实脾事实上只是防止病的扩散.是一种防御性治疗.其本还在肝.
 
设肝病.那么真的实脾就了事了吗?所谓实脾事实上只是防止病的扩散.是一种防御性治疗.其本还在肝.

在确定某病而拟方时.我们不仅仅是只要考虑其所克.除此之外其所不胜其所生都要考虑.
如乌梅丸的思路.
方中大致分为四类味.酸味来对付其所不胜阳明.辛味通太阳益其所生实现水生木.甘味缓脾.苦味折其火盛.
实脾只是治法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第十三刀; 说:
第十三刀 发表于 2016-1-11 19:11
设肝病.那么真的实脾就了事了吗?所谓实脾事实上只是防止病的扩散.是一种防御性治疗.其本还在肝.

是这样吗?呵呵!你的医理学到癫峰了,什么都能想通了吧,随口问下,如果不怕它扩散,我不加入顾脾之药,疾病如果不扩散也一样能好吧?朋友。你气死我了!
 
感谢大家参加讨论,大家家都说的有道理。我学习了。
还是张仲师说的好,土为万物所归,也为万物之母,所见肝之病可以实脾,但见肺之病可以补脾。见心之病可以顾脾,见肾之病可以观脾。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
中源老师说的好。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是人为的。它应用有他的局限性,就像地中说,日中说,只能解决当时一些疑惑。但随着人的认知范维扩大,就出现矛盾。
比喻牛顿的物理论就有他局限性,他的时空理论只能适合地球。他认为时空,时间。是不定不变的,一小时就是一小时,时空就是那个时空。但对于宇宙运动物体就不合适了。这就要看爱因思坦的相对论了,他认为时空是可变化的,当物体运动速度越快。他时间越慢,时空越小。也许他的一小时相当于地球一天,一个月,还你是一年牛顿认为星系间运动是靠万有引力,而爱因思坦为行星之所以绕恒星运动,是恒星扭曲了时空。行星是绕着湾曲时空运行。
 
说多了,说离题了,总之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他的局限性,这包括我们阴阳五行理论。中医,西医
 
 

附件

  • 29.2 KB 查看: 26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