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宗源闲话】44 平脉第四·别脉之五·小说【促脉】和【数脉】

醫道宗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3
帖子
3545
获得点赞
1136
声望
113
【促脉】和【数脉】

后世脉学,太过简单化了。例如比较常见的【数脉】,《濒湖脉学》说:“数(阳)。数脉,一息六至(《脉经》)。脉流薄疾(《素问》)。数为阴不胜阳,故脉来太过焉。……”

从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来看,所谓的【数脉】,就是取《脉经》所说的“一息六至”,就叫“数脉”。并且把【数脉】定义为“阳性的脉”。
那么,【数脉】就只能在阳性的表现中出现。例如发热、大实、运动之后,脉动“一息六至”会出现这个【数脉】。这个是【数脉】,符合【数脉】的定义,——搏动的次数对应;也是“阳性”的表现。
但是,在临床常见的“心脏病”人里面,“心动过速”表现出来的脉象有很多也是“一息六至”的。这个也是【数脉】?有很多有“脾肺气虚”、或“中气不足”、或“肾不纳气”等症状的病人,动则气喘、心慌,这些情况表现出来的“一息六至”,也是【数脉】?
不对吧!
难道【数脉】就是数数有“一息六至”的就可以了?那还要“脉的属性”干嘛?【数脉】的属性定义是“阳性”的脉象。而这里的心脏病的“心动过速”,虚人的“动则心跳过速”,很多病人分明就是“阴属性”的表现,是【阴脉】,不是【阳脉】。只是脉来急促而已,并没有阳性的表现。所以,这里出现的只是【促脉】,而不是【数脉】。
这里的【促脉】,只是“阴性的脉来急促”的表现。与《濒湖脉学》定义的“促(阳):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脉经》)”不是一回事。
 
由版主最后编辑:
话又说回来,这种类似的定义打架,不是现在所独有的。早在《内经》《伤寒》时代,就已经出现前后经典中“定义打架”的情况。只不过,现如今的人更懒些,很多很基础的理论定义,也厘不清了。做学问,浅尝辄止,没有深究的想法。或许,根本就是没有深究的能力。

好吧,为了把这两种不同的“一息六至”的脉象精准地区分开,我们把这种“阴性的脉来急促”的表现定义为【促脉】。这个【促脉】的属性是【阴中阳】。这个【促脉】对应区分的是【数脉】。而《濒湖脉学》中定义的【促脉】对应讨论的是【结脉】。相关的讨论,将在笔者专门讲四诊《四诊精微》中详细论述,就不在本书中重点讨论了。

申明一下,这个【促脉】的定义,不是笔者自己定义的,其实还是仲景折腾出来的。在仲景《伤寒论》中,很多地方出现的【促脉】,其实就是指的这种【阴中阳】属性的【促脉】;很多情况下都没有“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的数动一止复来的表现的。例如:

太阳病,下之后,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热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

这几条中涉及到的【促脉】,其实都是指这种“脉来急促的样子”,而不是“数动一止复来”的【促脉】。
这几种【促脉】的表现,在临床很常见。但是,相比而言“数动一止复来的”【促脉】就要少见很多。最重要的是,在仲景《伤寒》中出现的一些【促脉】,都是“误治”所导致的。例如上面几条,都是太阳病“误下”所致的。而笔者自己亲身试验,以及用其他“太阳病人”故意“误下”来复制上述条文中的病理表现时,所表现出来的脉象正是我们所说的“脉来急促”的【促脉】,基本没见到“数动一止复来”的【促脉】。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看“太阳病,下之后,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这条,如果病人真的出现的是“来去数,时一止复来”的【促脉】,那么病人病人的预后就堪忧了。而不绝不是仲景经文中所言的“此为欲解也”。为什么?你对照《濒湖脉学》中看看:促(阳)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脉经》)。如蹶之趣,徐疾不常(黎氏)。《脉经》但言数而止为促,《脉诀》乃云∶并居寸口,不言时止者,谬矣。数止为促,缓止为结,何独寸口哉!
〔体状诗〕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
〔相类诗〕见代脉。
〔主病诗〕促脉惟将火病医,其因有五细推之。时时喘咳皆痰积,或发狂斑与毒疽。促主阳盛之病。促、结之因,皆有气、血、痰、饮、食五者之别。一有留滞,则脉必见止也。

这种脉象,是可以自愈的脉象?显然不是。
所以,仲景所言的【促脉】,显然不是指这个【促脉】。这条经文的意思是,太阳病,在医生误用攻下之后,虽然出现了中气虚损,但是外在太阳的病邪,并没有随着这种机会而乘机向里入侵。这里潜在的意思,就是病人原本在太阳的邪气,并不强。
何以知之?在脉!外敌攻城,守城有5万将士,敌人没攻进来。由于主帅的误操作,守城将士死伤了3万人,防守能力大幅度衰退。但是,敌人还是没攻进来。可见外围的敌人势力,不强。
何以知道敌人没攻进来?在脉!如果病邪随着里虚入侵,都应该有随之而见的相应脉象。例如在邪入阳明,则当见阳明脉,或洪或大或实等;若邪陷胸中,则脉当见实、或促、或结脉(这个真是数动一止复来的促脉),而这种病脉,显然是病势加重、加深的表现,是断然不可能出现“此为欲解”的。所以,这条经文中所言的“其脉促”,是正气来复,正在抗邪的表现。正邪角逐,邪在外未散,则【促】;外邪散去,其【促】自解。所以仲景说“此为欲解也”。
何以知邪能散去?还是在脉。本来又是外邪,又是误下,又是入侵传经,随便哪种情况都会出现相对应的脉象改变。而只要是病势发展、深入,这些可能出现的脉象中,恰恰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其脉促”的【促脉】。这种促脉,分明是正气来复,前势被病邪所阻,正气后势推动,而见脉来急促的样子。正气不能通达,前锋受阻明显而见脉势急促,可见病势也不算是太轻;但是,这里虽然有邪势阻滞,却并没有相应的病脉在,可见此时邪势也不算多重,毕竟尚不能明显改变脉象。这种病势的外邪,是身体自身可以自愈的范畴。
这里,衡量病情、衡量病势、衡量正气、衡量不同体质之人其身体自身的抗邪能力等等,也是“平脉”的内容。这里的“平脉”,就是借助脉象来计算。

再看看上面的第二条经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这里的“脉促”,是来去数,时一止复来”的【促脉】吗?也不是。
何以知之?
看看李时珍在〔体状诗〕中的定义:“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如果仲景条文中的“脉促”是因为“此为阳极欲亡阴”的话,那么仲景使用“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就是昏了头了。为什么?病人都已经“阳极欲亡阴”了,桂枝下咽,必死无疑。
仲景昏头了么?仲景自己说过“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可见仲景没昏头,他知道阳盛不能用桂枝。那么,他这里敢用“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可见他这里说的“脉促”,自然不是那个“此为阳极欲亡阴”的李时珍所说的【促脉】。仅仅就是“脉来急促”的【促脉】而已。

此外,仲景的这种“误治”条文所论述的表现,是很容易通过具体操作再【复制】出来的。读者不妨临症试试,看看出来的是什么【促脉】。可以自己亲身体会一下;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搞个100例伤寒太阳病人给他“误下”,看看出现“脉来急促的样子”的【促脉】有多少,看看“数动一止复来”的【促脉】有几个。
 
强调这种【促脉】的意义

医学理论的讨论和研究,所有意义都是要有利于临床。否则,就毫无意义了。

我们这里把【数脉】和【促脉】放在一起讨论,就是因为这两者在《伤寒》中,有着相互参考、印证的意义。
例如,在伤寒,太阳病初始,病人无热,而出现鼻塞、胸满、气喘、气促等症状。此时的脉象,就可能出现明显的“浮紧而促”的表现。这里虽然脉象有“一息六至”,出现的是【促脉】,而并不是【数脉】。而在伤寒,阳明病,病人高热、大汗、胸满、气喘等症状时,所见的脉象也多见“一息六至”,这个往往是【数脉】而不是【促脉】。
总之,【数脉】是“阳性”的表现。出现【数脉】的时候,用药往往多用“清”、用“泻”。例如白虎汤症、承气汤症等都是。而【促脉】属于“阴性”的表现,是“阴中阳”,用药往往多用“宣”、用“散”。例如麻黄汤症就是典型。

一般来说,
【数脉】多见有热或高热、有实等情况,如“实热症”,常见的肺炎发热等,多就是数脉。
【促脉】多见于有实、无热或低热,如“郁热症”,常见的外感低热,大多都是这种“郁热”。
“实热”宜清,可用黄芩、石膏等清其热;
“郁热”宜宣,可用麻黄、桂枝等散其热。
认识了两者的异同,要想区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要注意,在临床还很多见随着病势的深入和发展,病人刚开始可能出现的“郁热”会逐渐转变成“实热”;脉象也从原本的【促脉】转变成【数脉】。最常见的就是在太阳病传阳明病热证的时候;以及太阳病传手少阴病而出现肺炎发热的时候;以及温病的初起发病到病势加重出现高热的时候等等,多可以见到【促脉】转变成【数脉】的表现。但是,虽然两者脉象近似、症状相似,但两者骨子内不是一个东西。之所以能转变,是病理变化所产生的脉象改变。例如仲景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其实就是解决太阳病向阳明传经过程中出现的既有太阳郁热,又开始有阳明实热的一个过渡期的方子。后世很多人不理解,喜欢把这个方子归类到治疗“喘”症的分类去了。说到底,还是不明其理。

所以,在临诊时,能准确区分开【数脉】和【促脉】,在临症时,处方、论治,就会都非常明晰的。
谁说中医是“糊涂医学”?
中医,是非常严谨的,是可以通过精准的计算,来完成治疗的。
 
^_^更多内容,不定期奉上。
 
老师最近又有好文了,还是系列的。赞!
学习,谢谢!
 
老师 什么时候 把书写好。
 
老师,多谢分享咸话,咸者,重也,够分量
 
分析得好。

看来中医的真理在汉唐之前。
 
读过一遍,再读一遍,越读印象越深。:001: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