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辩证治疗

benny_lin22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14
帖子
8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指在有足够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 主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
心衰在中医临床中属“心悸”、“怔忡”、“水肿”、“喘咳”、“痰 饮”的范畴。
心衰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其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心衰,左心衰竭和 右心衰竭。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呼吸困难、疲乏无力力特征。心衰早期 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晚期可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和 端坐呼吸,病情进一步发展会产生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心源性哮喘的一种严重类型,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压力进一步升高导致肺泡水肿,患者极度 气短、双肺啰音、咯出血性液体,若不及时处理则可致命。
心衰体怔:唇甲发绀,颈静脉充盈,肝颈征阳性,心脏扩大,心动过速, 闻及第三心音奔马律,双肺底可有广泛湿性啰音,伴呼气性哮鸣音,肝肿大, 骰臀部及双下肢水肿。
临床诊断依据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踝部水肿,尿 量减少而体重增加,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心动过速,第三心音奔马律, 双肺底闻广泛湿性啰音,胸片检查示:中、上肺纹理增粗。
中医学认为心衰初起病多在心肺两脏,病久则累及脾肾。其根本原因在 于体虚,尤其与心脾肾阳虚有关。常由于感觉外邪、劳倦过甚、情志所伤、 妊娠分娩而诱发。肺虚不能通调水道,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虚则气化不利, 以致水湿停聚,形成水肿,如水气射肺,则肺失肃降,气上逆而喘咳,水气 凌心则心悸,肾不纳气则呼多吸少,气短难续。
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心肌本身疾病。心肌细 胞直接受到侵犯,发生病理改变,如原发性心肌病、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病、 冠心病等。二为继发于负荷过重的心功能损害,最后发展为失代偿性心衰, 如高血压病、慢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心衰常因感染、贫血、 心律失常、劳累过度、情绪激动和饮食过饱而诱发。
[治疗]
一、中医治疗
1.气阴两虚型。 主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乏力,口干舌燥,失眠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党参补中益气;麦门冬、玉竹、生地黄养阴生津;五味子、灸甘草酸甘化阴;熟枣仁宁心安神;丹参活血通脉。全方共奏益气养阴之功效。
加减法:气虚甚加黄芪 ,血虚加熟地 ,心动悸、脉结代加桂 枝 、阿胶 (烊化)。
2.心肾阳虚型。 主证:心悸气短,畏寒肢冷,尿少浮肿,面色青紫,唇青舌暗,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熟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助阳;桂枝、干姜温阳化气;白术、茯苓健脾利水;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阳利 水之功效。
加减法:气虚加党参 ,黄芪 ;气喘甚加五味子 ,山茱萸;血瘀者加丹参 ,红花 。
3.血瘀痹阻型。 主证:心悸气短,心胸刺痛,口唇紫绀,面色暗红,下肢浮肿,舌暗瘀斑,苔白腻,脉涩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黄芪补气以行血;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延胡索行气 止痛;桃仁、红花、丹参活血祛瘀。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之功效。
加减法:气滞加枳壳、香附 ;心悸夫眠加熟枣仁、远志;下肢浮肿加泽泻 、益母草。
4.痰热壅肺型。 主证:心悸气短,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咯黄稠痰或痰血粘难咳,尿少,
浮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行水。
方药:生石膏、苇茎清肺泄热;薏苡仁、冬瓜仁、瓜萎清热化痰;
桃仁活血祛瘀;麻黄、杏仁止咳平喘。全方共奏清热化痰,宣肺行水之功效。
加减法:热甚加黄芩 、鱼腥草;痰多加法半夏,胆南星;浮肿加茯苓皮 、泽泻 。
5.阳气虚脱型。 主证:呼吸喘促、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张口抬肩,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或昏厥谵妄,舌紫暗,苔少,脉微细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熟附子、干姜温阳化气;红参大补元气;麦门冬、五味子养阴生津,阴中求阳,生尤骨、牡蛎重镇潜阳安神。全方共奏回阳救逆之功效。
加减法:喘促甚加细辛 、山茱萸 ;血瘀加桃仁、红花 、丹参 。
 
借“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辩证治疗”这一话题,下面举一个病例,谈谈有关问题。

冠心病--心衰案例
郑某,女,63岁。
半个月前感受风寒,咳嗽流涕,痰白而稀,继而浮肿,由足背开始,蔓延到腰腹,胸腹胀闷,纳减,尿少,完谷不化。近日病情加重,汗出,恶寒,肢冷,心悸,气急不能平卧。在急诊室用过毒毛K 0.25mg未能控制而入院。患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倦嗜卧,语声低微,颈脉怒张,舌色紫黯,苔白腻,脉细数,一息七至,叁伍不调,有不规律停搏。体温36°C,呼吸42次/分,心率140次/分,有缺脉,心律不齐,收缩期杂音Ⅱ~Ⅲ级,心尖搏动增强,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肌损伤。
请从中医角度,试予辩证施治(要求包括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理法方药等多方面予以分析)。

本病案选自由单书健、陈子华编著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心悸怔忡卷•现代医家经验•柯雪帆验案》--P148。
下面是原诊治方药及分析:
中医辨证:阳虚水泛,肾不纳气,兼有外感,肺气失宣。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房纤颤,全心心力衰竭Ⅲ级,支气管炎。
中药处方:别直人参3g、熟附块9g、白术9g、桂枝15g、生姜皮9g、泽泻9g、芍药9g、猪苓9g、茯苓9g。
本病是比较严重的心力衰竭,对洋地黄制剂不敏感,所以转中医病房治疗。中医辨证属亡阳重证,以《伤寒论》六经病分析,属于少阴病。患者有明显的水肿,属于阳虚水泛,与少阴病篇真武汤证相符合。正气将脱,病情严重,此时虽有外感留恋于肺,肺气不宣,但不是主要问题,根据表里同病、里证阳虚而重者应“急当救里”的理论,不解表,但温里,用真武汤温脾肾之阳以化水气。人参、附子相配,温阳益气以防气脱,再配合五苓散以通阳利水,水去有助于阳气宣通。
第2天足转温,小便倍增,虚喘得平,脉数转缓,前方再进。第3天,心率降为80次/分,能平卧,略有咳嗽,酌加化痰药(海浮石12g,苏子9g)。6剂后肺部啰音消失,腰围减为82cm,腹部移动性浊音消失,仅足背轻度浮肿。12天出院。

注:柯雪帆先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高校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主编。柯雪帆先生于心衰之辩证尤有体会,诸如水肿、气喘、怔忡主症之辨识,脉象、舌象、腹诊之探讨,均细致入微,于温阳、益气、利水诸法之运用,亦十分妥且。

下面是河间金栋的分析(参考原治疗方案)
1 中医疾病诊断:心衰病--胸痹心水合并心悸
2 中医证候诊断:少阴阳虚水泛证(心肾阳虚,阳虚水泛证),肾不纳气,兼有外感,肺气失宣。
3 病机分析:原方案。
4 病证鉴别:⑴水肿;⑵喘证。见下面按语。
5 治法:回阳固脱,温阳益气,通阳利水
6 代表方剂名称:参附汤、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7 具体药物:别直人参3g、熟附块9g、白术9g、桂枝15g、生姜皮9g、泽泻9g、芍药9g、猪苓9g、茯苓9g。

按语:
1. 关于中医疾病病名诊断的讨论与分析-疾病病名诊断的意义

狭义的“病”,是指由病名所代表的各具体病种。每一具体病名及其定义,是对该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如病因、病机、主要临床表现等)与规律(如发病条件、演变趋势、转归预后)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症”、“证”与“病”是中医诊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症”是诊病和辩证的主要依据。证和病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证”主要揭示病变当前的主要矛盾,“病”要求体现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病的本质一般规定了症的表现和证的动态变化规律,在病的全过程中可有不同的证,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病之中,所以病与证之间存在着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相互关系。临床上既要辩证,又要辨病,才能使诊断更合理、更正确,治疗更有针对性。

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疾病诊断就是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病名。病名是中医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病名代表着该具体病种的本质及特征,因而病名诊断是中医诊断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于临床上的各种具体疾病,进行综合分析而作出的判断,是为病名。因而病名是各种具体疾病的代名词。如疟疾、痢疾、肺痈、肺痨病、鼓胀、癫痫病、消渴病、中风病、滑胎、痛经、麻疹等,都是病名。病名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出的概括与抽象。

你将这个“病”治愈了,具体叫个什么病呢?不知道,反正是治好了,管它是什么病呢!你翻阅古今医案就会发现多是这种情况。给人的感觉,好像中医只治症(证)而不治病。因为多数情况下没有具体的病名。如这个病例也是如此,没有中医疾病名称。

通过阅读古代医籍、医案、医话、医论等医史文献及今人的病例分析发现,由于对疾病认识的角度不同,从而导致对疾病的命名形式不拘一格,随意性、主观性比较大,以致出现一病多名、名同病异等病名不规范现象。实际上有时只是治的症状,或称之为(病)症名吧。这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它是以症状命名的疾病,即病“症”名称。

因为中医学特点之一是辩证施治,没有病名也可以治疗,而且能够治愈,但称为症状尚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因为症状不能代表这个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只有疾病病名可以。有时病名虽暂时不能确立,但有证名就可以着手治疗了。为此国家有关机构相继出台了中医规范性标准,如《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等国标文件。目的是中医治病是有病名的,是有依据可查的,如此对中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向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2. 中医诊断什么病呢?

具体到这个病例,中医疾病病名诊断为:心衰病-胸痹心水合并心悸,兼有外感。

心衰是西医病名,中医过去无此名称。根据临床特点,高校教材和中医权威性专著多将心衰归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心痹”等证(症)范畴。这种对疾病的归属问题,是以经典为依据,如《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再结合历代医家医学著作的论述以及临床特点归纳而来。由于临床具体症状表现不同,而有不同的病“症”名,但多不是“疾病”名称,中医称为病证(症),而不是病名。

现代中医学者多不满足于这种疾病的诊断,而国家的相关机构也拟定了多个疾病的诊断标准,如中医心病特别是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多参以西说予以制定。冠心病中最常见的几种类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中医也有相关的诊断标准。冠心病相当于中医的“胸痹”,凡此之类皆属胸痹病。

胸痹一病,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源于《内经》(《灵枢•本脏第四十七》:“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内经》胸痹属肺系病,非心系病,与《金匮》及后世之胸痹,名同实异),与现代医学冠心病类似(高校教材及许多权威性著作多持此说)。正因为如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牵头,组成“胸痹急症协作组”,制定了冠心病的中医诊疗规范。其中对于病名有规范标准,如冠心病--心绞痛规范为中医的“胸痹心痛”,冠心病--心肌梗死规范为中医的“胸痹心厥”,冠心病-心律失常规范为中医的“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力衰竭规范为中医的“胸痹心水”。这些规范见于由苏诚练、沈绍功主编的《现代中医心病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版)或其他有关资料。但是临床上有时并未参照执行。后来又有了新的国家标准。

目前的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的分类标准,在“心系病类”有“心衰病”这个病名。对于“心衰”定义为:“心衰: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

所以具体到这个病例可以诊为“心衰病”,或“胸痹心水合并心悸”,其诊断依据则源于此。

“心衰病”这个病名,绝对是参照西医这个参照物、参照体系而制定的,是现代中医临床的具体产物。你能接受西说嘛?这是中医西化吗?你对这个病名的诊断认同吗?你对中医特有的感情是否因此而受到了影响和撼动?这就不是真正的中医了吗?这是中不中、西不西吗?非也!这就是发展和创新,这是历史发展之必然。
如果你对中医情有独钟,感情上受不了,没关系,你可以使用传统的中医病名,即“胸痹心水合并心悸”,但是若使用“喘证”、“水肿”等病证名称显然不妥,何也?

3 心衰病与喘证、水肿病的关系与区别

现代医学认为,心衰后其病理表现主要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动脉系统缺血所导致的全身缺血症状,一个是由静脉系统瘀血所导致的大(体)、小(肺)循环瘀血的症状,而临床表现以瘀血为主。体循环瘀血主要是右心衰竭,表现为水肿等,水肿以下肢为甚;肺循环瘀血主要是左心室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等。

心衰的两大主要症状,气喘(呼吸困难)和水肿,在中医理论中多不涉及与心脏有关,即便是间或提及,至清代以前张锡纯时代确属不多。所以目前中医“心衰病”的国标标准非常合理、公允,恰到好处。“心衰: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从这个定义分析,心衰病是由心脏原因引起,未涉及其他任何脏腑,是名副其实的“心水”病。将原来的几个主要症状如“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甚至“心痹”都包括在内了,合理至极也。这完全是借助于西医这个参照物而制定的。如此说来中医临床无“心衰病”病名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事。

那么如何将心衰病与喘证、水肿病区别呢?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喘证》说道:“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喘证虽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仅多见于肺系疾病,而且可因其他脏腑病变影响于肺所致,因此应结合辨病,西医学中如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症等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辩证施治。……喘证的发病机理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这是因为肺主宣发肃降,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则为喘。肾主纳气,肾虚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亦可气逆于肺而为喘。

《中医内科学•喘证》又说道:“喘证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每多影响到心。……亦可导致心气、心阳衰惫,鼓动血脉无力,血行瘀滞,面色、唇舌、指甲青紫,甚至出现喘汗致脱,亡阴、亡阳的危重局面。……心气、心阳衰弱时,喘息持续不已,伴有紫绀,心悸,浮肿,脉结代。”结合西说,当是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出现心衰和或呼衰的表现。

由此可见,喘证虽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后期可能合并心衰等病变。若无“心衰病”这个新的病名,诊为喘证是合理的。因为已有了“心衰病”这个新病名,再诊为喘证则显得欠妥。在治疗过程中可参与喘证进行施治。

“水肿”病一般情况下,多定位于肾,与肾虚(阳虚)不能制水、不能化气行水有关,这在中医经典如《内经》等都有详细论述,而且后世医家多遵之。如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第五章肾系病证•第一节水肿》:“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水肿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西医学中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本节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

水肿是由水液代谢谢障碍引起。而水液的代谢谢,中医认为与主要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等多个脏腑有关,这在中医经典《内经》中有详述,但就是没有提及心脏和或肝脏。提及与心脏有关系的,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有“心水”一病证名,说道:“心水者,其身重(肿)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后世如《中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 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也说道:“心有水气,则痹,气滞身肿,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及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四•水肿证治脉例》:“古方十种证候,以短气,不得卧,为心水。”等记载。但是历代医家多忽略水肿与心脏有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水肿绝对是阴盛阳虚,中医特别强调与肾(脾肺)脏有关,因肾主水液,水液的代谢谢主要靠肾阳的蒸腾气化来完成等等。实际上目前看来,水液的代谢谢及水肿的发生与心脏是有密切关系的。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血不利则为水。”血液运行不利,则瘀而为水肿。心主血液,血液的运行主要靠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共同完成。若因心病日久,心脏功能衰弱,心的阳气不足、虚弱无力,血液运行不利、迟缓,则可瘀阻于皮下、脏腑组织间而成为水肿,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这就是心性水肿的主要病机。临床若再兼有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少尿等症状时,则发展为心水(衰)病。幸好经典有这麽一句话,用来解释水肿的发生机理与心脏的直接关系,但是这句话并没有引起历代医家足够的重视。你这不是“断章取义”吗?也可以这样理解。否则你找不到充分的证据来说明,水肿的发生与心脏有直接关系。《内经》找不到的、是没有的。《内经》的一段话,将水液代谢谢的过程论述的似乎非常完美,这就是《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但现在看来完美否?

4.下面再谈谈这个病的脉象问题

原病例交代:“脉细数,一息七至,叁伍不调,有不规律停搏……心率140次/分,有缺脉,心律不齐……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在现今28病脉中,这是个什么脉象呢?愚见以为这是散涩脉,以散脉为主。主元气离散。就此曾撰文说明这个问题,如《房颤脉探讨》(《中医杂志》2010年第2期)、《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第7期)、《以房颤脉规范中医相关脉象的临床意义》(《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增刊,待发表)及《散脉探讨》等文章。下面引用2篇文章以说明之。

一、散脉探讨

散脉乃28病脉之一,历代医家认为脉象系散乱不整、至数不齐,或散涩短止并存。而现代中医学者多参以西说,但莫衷一是。通过参阅古今学者有关脉象的论述,结合现代医学的观点及自己的临证经验认为,散脉与快速房颤脉相合。

1 历代医家对散脉的认识

由于每个人手指感觉功能及临症经验差异,认为散脉脉象系“散乱不整,至数不齐”。如《诊家枢要》:“散,不聚也……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漫无根底。”《濒湖脉学》:“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诊家正眼》:“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散有二义,自有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当浮候之,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及中候之,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渐重渐无,渐轻渐有。”

或认为系“散涩短止”并存。如《脉经》云:“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新校正云: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濒湖脉学》云:“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

由上将散脉脉象可归纳为:散乱不整,至数不齐,如杨花散漫无定踪,即浮大无力而乱,中取渐空,重按欲绝无根而且节律绝对不整,至数快慢不匀[1—4]。

2 现代学者对散脉的认识

现代中医学者多参以西说,但莫衷一是。如《详谈细论二十八脉》云:“散脉是一种无根、极浮、脉形散乱的一种微细脉……心室颤动则见此脉……这是元气脱、心衰竭、心室颤动的一种表现……心气衰竭、心房和心室出现颤动,此时出现混乱的脉律、脉形、脉的节奏也失常,忽快忽慢,乍疏乍密……出现脉律散乱、不均匀、脉形散乱不能收聚,形成散脉。”[5]心房颤动(房颤)时之脉象与散脉相合,可称散脉[4],而心室颤动亦称散脉,不妥。因心室颤动是致命的心律失常,其出现多是心脏骤停之先兆,心音听不到,脉搏触不到,故云散脉欠妥。

检阅《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心悸怔忡卷》发现,对于房颤脉脉象的表述方面虽皆有病例相参,但莫衷一是。如赵锡武教授认为是“脉结代” [6],柯雪帆教授称“心力衰竭出现脉律不齐者颇多,促结代脉均可出现,更有乍疏乍数、乍大乍小、叁伍不调者(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病人,脉率较慢的形如‘解索’脉”[6],在病例介绍方面称“脉细数,一息七至,叁伍不调,有不规律停搏……两脉弦涩、散乱不齐,大小快慢不一,一息约六至。”[6]等;奚凤霖主任医师称“乱搏脉”,云:“脉律失常,常见的有促脉、结脉、代脉、涩脉、散脉,还有七绝怪脉……其早搏的常见脉象有促、结、代脉等,乱搏的则见散脉、涩脉和在生命垂危时出现的脏器败露之部分怪脉。”[6],在病例介绍方面称“脉散数有似鱼翔、虾游,急性发作时,脉如釜沸、解索。”[6];周次清教授云:“阴虚不能敛阳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会出现‘参伍不调’的促脉,或雀啄脉。快速性房颤……发作时脉见促象。”[6];丁光迪教授称“房颤……诊时脉细数疾,至数摸不清楚,按之参伍不齐”[6]等。

3 散脉新识

临床房颤常见有两种,即阵发性快速房颤(脉率>100次/分)与慢性持续性房颤(脉率60~100次/分和脉率<60次/分),脉象不一致。阵发性房颤时,因心房快速不协调乱颤,导致心室率快而不规则。此时听诊:心律绝对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可确诊。脉诊时脉律绝对不规则,杂乱无序;脉率>100次/分(脉率少于心率,脉短绌),但快慢不匀,即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脉搏强弱不等,大小不一。其强的脉搏,应指明显,可谓浮大而长;其弱的脉搏,则短小无力不足位。强弱之间显得散乱错杂不整齐,脉率无法数清,即至数不清,散乱无序,参差高低不齐,长短不一,如杨花散漫无定踪。此阵发性快速房颤脉正与散(涩)脉[1—4]和怪脉之解索脉相合[7]。

4 散脉乃规范称谓

因快速房颤脉之脉率多在90-180次/min之间,从至数而言,一息四-五至以上当属数脉,即>90次/分,故有的医家称“数而三五不齐”,或称“数中一止之促脉”,或称“数而涩”脉等;若房颤脉之脉率>126次/分,一息七-八至而属疾脉,故有的医家称“脉细数,一息七至,叁伍不调,有不规律停搏”,或称“脉细数疾,至数摸不清楚,按之参伍不齐”等,目前看来,快速房颤脉当规范为散(涩)脉或解索脉,其它称谓皆不妥。

5 结语

综上所述,散脉属28病脉之一,其脉象特征是:散乱不整,至数不齐,如杨花散漫无定踪,即浮大无力而乱,中取渐空,重按欲绝无根而且脉律绝对不整,脉率快慢不匀,脉力强弱不均,与怪脉之解索脉是同一脉象,与快速房颤脉相合。

参考文献
[1] 金栋.房颤脉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12.
[2] 金栋.参伍不调话房颤[J].中医杂志,2000,41(1):60.
[3] 金栋.间歇脉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6):233.
[4] 金栋.房颤脉探讨[J].中医杂志,2010,51(2):186.
[5] 曹培琳.详谈细论二十八脉[M].第2版.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41-345.
[6] 单书健,陈子华编著.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心悸怔忡卷[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17,138-139,148-149,199-203,207,214-215,268-269.
[7] 尹继增,金栋.怪脉解索新探[J].河北中医,2004,26(7):545.

二、以房颤脉规范中医相关脉象的临床意义

2010年4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征求稿)》,其中在第三章第十九条入院记录(七)中,要求中医切诊应当记录脉象内容。因中医病历也有西医辅助检查内容,若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早搏或房颤时,其中医脉象怎样记录呢?脉象记录中当与今28病脉中哪几种脉象相合呢?

由早搏而行成的脉象称早搏脉,与中医的促结代脉相同,目前业界已达成共识[1]。由房颤而行成的脉象称房颤脉,与中医的哪些脉相同呢?目前业界尚未达成共识。过去中医病历的书写,凡是脉有间歇、停跳者,无论是早搏,还是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多以促结代脉称呼之,以至于促结代脉成了间歇脉的代名词,实属不妥。早搏脉是窦性节律,房颤脉是异位节律,二者脉象明显不同[2],所主病证也不一样。若将房颤脉亦称为促结代脉,不妥,有规范之必要。

1 房颤脉规范之脉象---散脉或解索脉、涩脉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脉象亦随之而变,出现多种异常脉象。房颤通过心电图可确诊,而脉象要靠三指体会。由于每个人手指感觉功能和临诊经验差异,对脉象的体会和描述不一,所诊断的脉象则各异。当心电图确诊房颤时,此时切脉可以获得客观、规范、明确的脉象信息,对于理解和掌握中医脉象有帮助。若以房颤脉去规范中医相关脉象则有实际临床意义,如中医病历的书写就非常有必要。那么,房颤脉当规范为哪些脉象呢?

临床房颤常见有阵发性快速和慢性持续性之分,脉象不尽相同。多年来通过对房颤病人的脉象观察,并结合古今学者对相关脉象的论述后认为:房颤脉在常见的28病脉中相当于中医的散、涩(短)等脉象及怪脉之解索脉[3—8]。其中阵发性快速性房颤脉,脉率>100次/分,当规范为散(涩)脉或怪脉之解索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分,当规范为涩(短)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次/分,当规范为涩结脉或涩结代脉。

2 临床意义

散脉的临床意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尤其是心肾之气将绝的危重病证,见之预后不良,有生命危险。过去无西医之前,中医治疗这类病人,实无良策而听天由命,如《濒湖脉学》载:“久病逢之不必医。”《诊家正眼》载:“散为本伤,见则危殆……诸病脉见散,皆死脉也。”现今散脉的出现是阵发性快速房颤,多是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如心衰可见房颤,而房颤可诱发心衰,若治不及时则有生命危险。西医抢救可起回天之功而有其优势必首选,非中医中药之擅长当退让。散脉经过及时合理治疗,可化险为夷,脉象可恢复如初,或转为涩脉永久存在。

涩脉的临床意义,多见于气滞、血瘀和精伤、血少。患病后出现涩脉,无论怎样理气、化瘀和益精、补血去治疗,症状可能得到程度不同的缓解,而涩脉终难纠正。这说明中医的治疗是有限的。结合西医的认识,涩脉主要指慢性房颤脉,其脉率在60~100次/分,有的可能是永久性房颤,若不能客观、合理认识而盲目用中医治疗,非明智之举。涩脉若突变为散脉,乃病情加重,治不及时则有生命危险。

通过散脉与涩脉之间的相互转变,可以更好判断预后,客观合理筛选中、西医,对临床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栋.结代脉新识[J].四川中医,1996,14(2):10
[2] 金栋.早搏脉与房颤脉不同[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1(12):142
[3] 金栋.房颤脉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12-13
[4] 金栋.参伍不调话房颤[J].中医杂志,2000,41(1):60
[5] 金栋.间歇脉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6):232-232
[6] 尹继增,金栋.怪脉解索新探[J].河北中医,2004,26(7):545
[7] 金栋.房颤脉探讨[J].中医杂志,2010,51(2):186
[8] 李冬梅,金栋,杜宝良.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7):1-2

2010-6-16.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