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8808
- 获得点赞
- 68
- 声望
- 10
- 年龄
- 54
39.1温脐散
【来源】董廷瑶,《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肉桂、公丁香、广木香各1.5克,麝香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2小时后如能肠鸣蠕动,矢气频转,则为生机已得,便畅腹软,转危为安。如未见转矢气,可再敷一次,必见其功,屡用屡验,其效非凡。
【功用】温阳导滞。
【方解】用本方药敷脐孔上,治疗小儿肠麻痹症。该症是起于患儿泄泻后脾气虚惫,导致腹胀如鼓,叩之嘭嘭,呼吸短促,食入即吐,而便稀不畅,次多量少,常有黏液,其小溲尚通,形神困疲,病情严重。现代医学认为此系因腹泻所致,低血钾或“停滞性”缺氧而导致肠麻痹。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由于药入即吐,因此另辟蹊径,制“温脐散”外敷法以弥补之,使即转矢气,转危为安。本方为温香之品,借麝香的渗透之力,深入肠腔,旋运气机。若得频转矢气,为脾阳复苏之机,即是向愈之兆。婴幼儿泄泻,常遇肠麻痹,其势危急,病情严重者,多系脾惫气窒,中焦阻滞,升降失职,遂致气阻于下而大便不畅,胃气上逆而呕恶呼吸短促,药入即吐,汤剂不纳,内治不易,故施此外治,治效颇彰。
【主治】小儿肠麻痹。
【疗效】屡用屡验,奏效颇捷,效佳。
【附记】此类病患,以小儿为多见,屡用本方,历试不爽。可旋运气机,使升降复常而获生机。又此类病患,每多脾阳不振,故应以附子理中汤加木香、砂仁善后为妥。
39.2活血利气汤
【来源】董廷瑶,《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小茴香、干姜、官桂各3克,延胡索6克,没药3克,蒲黄、五灵脂各9克,川芎3克,当归、赤芍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利气、通络止痛。
【方解】本方治疗小儿复发性肠套叠。从患儿腹痛阵阵,痛而拒按,有的伴面色晦暗,舌质色青等症状推理而论,此为肠道局部血分瘀结。乃仿王清任少腹逐瘀汤法,活血利气,通络止痛。灵活运用,疗效显著,且可根除不发。
少腹逐瘀汤原方以小茴香、干姜、官桂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延胡索、没药行气散瘀、消肿定痛;蒲黄、五灵脂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川芎为血中之气药,配合当归,赤芍以活血行气。全方主要在于温经散寒、活血利气、化瘀止痛、通达下焦。
【主治】小儿肠套叠。起病急骤,病情较重,腹痛阵作或持续剧痛,腹肌紧张,板硬拒按,或按即离手有阵发剧痛,或见腹部包块、肿物、肠型,或常伴随发热、呕吐、大便不通,属西医儿外科常见病,急性发作时,常在X线下以空气或钡液加压灌肠使之复位(整复)。但患儿每多反复发作,甚至上午复位,下午又发。
【加减】凡症见痛如针刺,固定不移或包块,按之则痛,得温较舒,遇冷加重,舌有瘀点,口唇紫暗,脉象细涩者,宜使用本方。但病情复杂,变化多端,故在临床实践中,可随证加减:若寒甚必重用姜、桂;气滞血瘀,可选用木香、乳香、桃仁、红花、枳壳、川楝子等活血利气;腹部包块者,可加三棱、莪术、山甲片化瘀消癥;随宜而施,多可根治。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39.3治肠套叠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旋覆花5克,代赭石15克(先煎),党参9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3枚,法半夏9克。
【用法】上药文火慢煎,顿服。
【功用】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小儿肠套叠。
【加减】服上药汁半小时后,即用蜂蜜100毫升,加开水200毫升,拌匀,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叩击腹部肿块。
【疗效】屡用效佳。
【来源】董廷瑶,《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肉桂、公丁香、广木香各1.5克,麝香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2小时后如能肠鸣蠕动,矢气频转,则为生机已得,便畅腹软,转危为安。如未见转矢气,可再敷一次,必见其功,屡用屡验,其效非凡。
【功用】温阳导滞。
【方解】用本方药敷脐孔上,治疗小儿肠麻痹症。该症是起于患儿泄泻后脾气虚惫,导致腹胀如鼓,叩之嘭嘭,呼吸短促,食入即吐,而便稀不畅,次多量少,常有黏液,其小溲尚通,形神困疲,病情严重。现代医学认为此系因腹泻所致,低血钾或“停滞性”缺氧而导致肠麻痹。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由于药入即吐,因此另辟蹊径,制“温脐散”外敷法以弥补之,使即转矢气,转危为安。本方为温香之品,借麝香的渗透之力,深入肠腔,旋运气机。若得频转矢气,为脾阳复苏之机,即是向愈之兆。婴幼儿泄泻,常遇肠麻痹,其势危急,病情严重者,多系脾惫气窒,中焦阻滞,升降失职,遂致气阻于下而大便不畅,胃气上逆而呕恶呼吸短促,药入即吐,汤剂不纳,内治不易,故施此外治,治效颇彰。
【主治】小儿肠麻痹。
【疗效】屡用屡验,奏效颇捷,效佳。
【附记】此类病患,以小儿为多见,屡用本方,历试不爽。可旋运气机,使升降复常而获生机。又此类病患,每多脾阳不振,故应以附子理中汤加木香、砂仁善后为妥。
39.2活血利气汤
【来源】董廷瑶,《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小茴香、干姜、官桂各3克,延胡索6克,没药3克,蒲黄、五灵脂各9克,川芎3克,当归、赤芍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利气、通络止痛。
【方解】本方治疗小儿复发性肠套叠。从患儿腹痛阵阵,痛而拒按,有的伴面色晦暗,舌质色青等症状推理而论,此为肠道局部血分瘀结。乃仿王清任少腹逐瘀汤法,活血利气,通络止痛。灵活运用,疗效显著,且可根除不发。
少腹逐瘀汤原方以小茴香、干姜、官桂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延胡索、没药行气散瘀、消肿定痛;蒲黄、五灵脂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川芎为血中之气药,配合当归,赤芍以活血行气。全方主要在于温经散寒、活血利气、化瘀止痛、通达下焦。
【主治】小儿肠套叠。起病急骤,病情较重,腹痛阵作或持续剧痛,腹肌紧张,板硬拒按,或按即离手有阵发剧痛,或见腹部包块、肿物、肠型,或常伴随发热、呕吐、大便不通,属西医儿外科常见病,急性发作时,常在X线下以空气或钡液加压灌肠使之复位(整复)。但患儿每多反复发作,甚至上午复位,下午又发。
【加减】凡症见痛如针刺,固定不移或包块,按之则痛,得温较舒,遇冷加重,舌有瘀点,口唇紫暗,脉象细涩者,宜使用本方。但病情复杂,变化多端,故在临床实践中,可随证加减:若寒甚必重用姜、桂;气滞血瘀,可选用木香、乳香、桃仁、红花、枳壳、川楝子等活血利气;腹部包块者,可加三棱、莪术、山甲片化瘀消癥;随宜而施,多可根治。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39.3治肠套叠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旋覆花5克,代赭石15克(先煎),党参9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3枚,法半夏9克。
【用法】上药文火慢煎,顿服。
【功用】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小儿肠套叠。
【加减】服上药汁半小时后,即用蜂蜜100毫升,加开水200毫升,拌匀,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叩击腹部肿块。
【疗效】屡用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