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27条“无阳”的问题
《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关于此条“无阳”的问题,争议由来已久。
曹颖甫:按“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句,当在“热多寒少”下,今在节末,实为传写之误。否则既云“不可发汗”,犹用此发汗之药,有是理乎?若夫脉微弱而无阳,恶寒甚,则宜干姜附子汤;不甚,亦宜芍药甘草附子汤,此正可以意会也。《伤寒发微》
郝万山:“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是为进行类似证候的鉴别诊断而设。脉微弱为肾阳虚衰,鼓动无力所致。由于肾阳已衰,所以说此无阳也。这样的证候,应当回阳救逆,当然禁用汗法。《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李克绍:对于本条的解释,大多数读者都同意章虚谷的说法,把末句移在“不可发汗”之前。即:“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样一改动,虽然可以讲得过去,但显然是强为割裂,未必符合本论原意。正如吴人驹所说,既然热多,岂能无阳?吴氏认为,本条所谓“脉微弱”,“微”是副词,“微弱”即稍弱,是脉象比浮紧稍弱,不是真弱。所谓“无阳”,是表邪不重,是对比阳气重的壮热而为无阳,不是阳虚阳衰,所以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吴氏这一说法既不需要改动原文,又符合临床。《伤寒百问》
曹颖甫的说法与章虚谷相同。郝万山指出“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是为了鉴别诊断而设,认为“无阳”就是肾阳虚衰。李克绍较为特别,认同清代医家吴人驹“脉微弱,即稍弱,微字是副词”的说法,指出无阳是表邪不重,是对比阳气重的壮热而说的,不是阳虚阳衰。
我们先抛开诸家争论,用条文互参的方法来了解“无阳”究竟是什么意思。
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我们将第23条、27条对举。第23条“脉微缓者”、“脉微而恶寒者”,其中的“微”字都是指脉象而言的,所以第27条“脉微弱者”中的“微”字绝对不可能是副词,而应该与第23条一样,都是指脉微。
第23条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这个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使用的共同背景。太阳病得了八九日了,病人不呕,大小便也是好的,没有“由表入里”的迹象,病情这个时候比较轻或者就要痊愈了。“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为邪去,“脉缓”为正复,所以不药自愈;“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脉微”为邪去,“恶寒”为正气不足,当候其阴阳自和,自汗出而愈,此与第49条“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同义;“面有热色,身必痒”,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小汗之;“脉微弱者,此无阳也”,则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关于“无阳”,我们在《伤寒论•辨脉法第一》中可以找到描述:“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意思就是“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的,六七日的时候应当汗出而解,如果不自汗而解,反发热的,病就好得慢,好得慢是因为——无阳,不能自汗。病人身上会出现瘙痒的症状。”由此可知,“无阳”其实就是一个相对概念,“能自汗而解”就是“有阳”,“不能自汗而解,反发热”的就叫做“无阳”。所以,用这个“发越脾胃之气、通行津液”的桂枝二越婢一汤来治疗“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的所谓“无阳证”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不可发汗”一句,李克绍先生在《伤寒百问》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伤寒论》中凡称“发汗”,都是指的服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之剂后需要温复取汗者而言,而桂枝二越婢一汤是辛凉解表轻剂,服后听其自然,不须温复,也没有必要见到汗出,不属于《伤寒论》中发汗的方剂。
《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关于此条“无阳”的问题,争议由来已久。
曹颖甫:按“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句,当在“热多寒少”下,今在节末,实为传写之误。否则既云“不可发汗”,犹用此发汗之药,有是理乎?若夫脉微弱而无阳,恶寒甚,则宜干姜附子汤;不甚,亦宜芍药甘草附子汤,此正可以意会也。《伤寒发微》
郝万山:“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是为进行类似证候的鉴别诊断而设。脉微弱为肾阳虚衰,鼓动无力所致。由于肾阳已衰,所以说此无阳也。这样的证候,应当回阳救逆,当然禁用汗法。《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李克绍:对于本条的解释,大多数读者都同意章虚谷的说法,把末句移在“不可发汗”之前。即:“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样一改动,虽然可以讲得过去,但显然是强为割裂,未必符合本论原意。正如吴人驹所说,既然热多,岂能无阳?吴氏认为,本条所谓“脉微弱”,“微”是副词,“微弱”即稍弱,是脉象比浮紧稍弱,不是真弱。所谓“无阳”,是表邪不重,是对比阳气重的壮热而为无阳,不是阳虚阳衰,所以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吴氏这一说法既不需要改动原文,又符合临床。《伤寒百问》
曹颖甫的说法与章虚谷相同。郝万山指出“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是为了鉴别诊断而设,认为“无阳”就是肾阳虚衰。李克绍较为特别,认同清代医家吴人驹“脉微弱,即稍弱,微字是副词”的说法,指出无阳是表邪不重,是对比阳气重的壮热而说的,不是阳虚阳衰。
我们先抛开诸家争论,用条文互参的方法来了解“无阳”究竟是什么意思。
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我们将第23条、27条对举。第23条“脉微缓者”、“脉微而恶寒者”,其中的“微”字都是指脉象而言的,所以第27条“脉微弱者”中的“微”字绝对不可能是副词,而应该与第23条一样,都是指脉微。
第23条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这个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使用的共同背景。太阳病得了八九日了,病人不呕,大小便也是好的,没有“由表入里”的迹象,病情这个时候比较轻或者就要痊愈了。“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为邪去,“脉缓”为正复,所以不药自愈;“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脉微”为邪去,“恶寒”为正气不足,当候其阴阳自和,自汗出而愈,此与第49条“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同义;“面有热色,身必痒”,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小汗之;“脉微弱者,此无阳也”,则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关于“无阳”,我们在《伤寒论•辨脉法第一》中可以找到描述:“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意思就是“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的,六七日的时候应当汗出而解,如果不自汗而解,反发热的,病就好得慢,好得慢是因为——无阳,不能自汗。病人身上会出现瘙痒的症状。”由此可知,“无阳”其实就是一个相对概念,“能自汗而解”就是“有阳”,“不能自汗而解,反发热”的就叫做“无阳”。所以,用这个“发越脾胃之气、通行津液”的桂枝二越婢一汤来治疗“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的所谓“无阳证”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不可发汗”一句,李克绍先生在《伤寒百问》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伤寒论》中凡称“发汗”,都是指的服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之剂后需要温复取汗者而言,而桂枝二越婢一汤是辛凉解表轻剂,服后听其自然,不须温复,也没有必要见到汗出,不属于《伤寒论》中发汗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