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5/11/28
- 帖子
- 58
- 获得点赞
- 3
- 声望
- 8
[原创]传统中医的基础理论是玄虚的,证候也可能是玄虚的,甚至用药原理也可能是玄虚的,但疗效却可能是对的
神农氏
传统中医的基础理论中,《黄帝内经》错误百出千出、连最“精华”的句子都是错误的;《伤寒论》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哲学的阴阳在中医理论中用滥了用乱了;六经辨证是不靠谱的;而把五行用到中医理论中是最荒唐的,而且导致了整个传统中医脏腑理论都是荒唐的。
基础理论的玄虚,致使中医的证候有很多也是玄虚的,甚至用药原理也可能是玄虚的。
比如:现代医学的高血压,传统中医是没有对应的病名的,但较多的高血压在传统中医中是用的“肝阳上亢” 之证。
现在多数人都明白了,高血压和肝的关系,特别是“肝阳上亢” 之证和肝是没有关系的。而且,“肝阳”是个什么东西,更是说不清的。
传统中医只是看到了气火上扰,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红等症,就确定了是“肝阳上亢”。
而根据人体内气运行的基本原理,这种被现代医学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实际准确的神农氏中医理论是确定为“上实下虚”之证。
导致“上实下虚”之证的原因有四:一是人从爬行或攀行变成直立行走,使原来与整个躯体平行的头部成为高高在上了;二是随着人的不断进化,意识和思维不断增强,很多人可以说醒着的时候是思绪不停;三是现代人脑力消耗剧增,很多人脑思维消耗的能量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70%;四是头部是一个完全封闭的颅体,大量脑能量消耗产生的浊气如自由基不能及时排出去,不断蓄积在头部。
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致使头部的浊气不断的阻塞头部的经络。从而造成了头部的“邪实”即“上实下虚”之证。
所以,原发性高血压只和先天或后天的因素有关,和肝无关,也没有什么“肝阳”上亢。是头部本身的浊气及头部的经络不通造成的。血随气行,经络不通,也就导致头部的血管内血液流动滞缓甚至阻塞。
传统中医依据“肝阳上亢”之证,采取的治疗原理是“平肝息风”。但如上所说,“肝阳上亢”是玄虚的,“平肝息风”也就变成虚拟的了。因为肝不需要平,也没有风需要息。
但按照这种玄虚到虚拟的思路,有的中医用药后,却产生正确的疗效了。如常用的天麻钩藤饮,对不少“肝阳上亢” 之证是有疗效的。
这是为什么?
唯一正确的解释是:天麻钩藤饮中主要的药物能够产生疏通头部经络、排出部分浊气的作用。
这就是传统中医的悖论:基础理论是玄虚的,证候也可能是玄虚的,甚至用药原理也可能是玄虚的,但疗效却可能是对的。
疗效却可能是对的,不是因为前面的从基础理论到辨证到用药原理起了一定作用,而是大量的经验积累,即神农氏实证中医起了作用。
这种传统中医的悖论,造成的恶果是学中医难,理性思维的头脑实在很难接受玄虚的荒唐的理论。所以,历朝历代、世世代代都是庸医普遍而明医极少,大量的中医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只能改行当西医或另谋职业。
少数能够从传统中医的玄虚理论中解脱的,或能够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作出个人独特的正确思维的,如王锡民、妙之门、南京陈斌等人,才算是当代的明医。
还能举出不少类似“肝阳上亢”的例子,慢慢来吧!
神农氏
传统中医的基础理论中,《黄帝内经》错误百出千出、连最“精华”的句子都是错误的;《伤寒论》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哲学的阴阳在中医理论中用滥了用乱了;六经辨证是不靠谱的;而把五行用到中医理论中是最荒唐的,而且导致了整个传统中医脏腑理论都是荒唐的。
基础理论的玄虚,致使中医的证候有很多也是玄虚的,甚至用药原理也可能是玄虚的。
比如:现代医学的高血压,传统中医是没有对应的病名的,但较多的高血压在传统中医中是用的“肝阳上亢” 之证。
现在多数人都明白了,高血压和肝的关系,特别是“肝阳上亢” 之证和肝是没有关系的。而且,“肝阳”是个什么东西,更是说不清的。
传统中医只是看到了气火上扰,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红等症,就确定了是“肝阳上亢”。
而根据人体内气运行的基本原理,这种被现代医学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实际准确的神农氏中医理论是确定为“上实下虚”之证。
导致“上实下虚”之证的原因有四:一是人从爬行或攀行变成直立行走,使原来与整个躯体平行的头部成为高高在上了;二是随着人的不断进化,意识和思维不断增强,很多人可以说醒着的时候是思绪不停;三是现代人脑力消耗剧增,很多人脑思维消耗的能量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70%;四是头部是一个完全封闭的颅体,大量脑能量消耗产生的浊气如自由基不能及时排出去,不断蓄积在头部。
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致使头部的浊气不断的阻塞头部的经络。从而造成了头部的“邪实”即“上实下虚”之证。
所以,原发性高血压只和先天或后天的因素有关,和肝无关,也没有什么“肝阳”上亢。是头部本身的浊气及头部的经络不通造成的。血随气行,经络不通,也就导致头部的血管内血液流动滞缓甚至阻塞。
传统中医依据“肝阳上亢”之证,采取的治疗原理是“平肝息风”。但如上所说,“肝阳上亢”是玄虚的,“平肝息风”也就变成虚拟的了。因为肝不需要平,也没有风需要息。
但按照这种玄虚到虚拟的思路,有的中医用药后,却产生正确的疗效了。如常用的天麻钩藤饮,对不少“肝阳上亢” 之证是有疗效的。
这是为什么?
唯一正确的解释是:天麻钩藤饮中主要的药物能够产生疏通头部经络、排出部分浊气的作用。
这就是传统中医的悖论:基础理论是玄虚的,证候也可能是玄虚的,甚至用药原理也可能是玄虚的,但疗效却可能是对的。
疗效却可能是对的,不是因为前面的从基础理论到辨证到用药原理起了一定作用,而是大量的经验积累,即神农氏实证中医起了作用。
这种传统中医的悖论,造成的恶果是学中医难,理性思维的头脑实在很难接受玄虚的荒唐的理论。所以,历朝历代、世世代代都是庸医普遍而明医极少,大量的中医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只能改行当西医或另谋职业。
少数能够从传统中医的玄虚理论中解脱的,或能够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作出个人独特的正确思维的,如王锡民、妙之门、南京陈斌等人,才算是当代的明医。
还能举出不少类似“肝阳上亢”的例子,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