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3/24
- 帖子
- 1498
- 获得点赞
- 301
- 声望
- 63
08-18 06:03 现代快报
江苏中医面临失传威胁?
专家希望建立中医传统文化遗产名录
[现状]
近年来,中医是越来越火了,可有时候人们会发现:进了中医院想去看个中医,没见着望闻问切,依旧还是验血、拍片等西医的老一套;眼睛发炎、腰酸背痛,想买个传统中药药膏,可跑了好几家药店也难觅踪影……就在大家对中医文化兴趣越来越浓时,却发现似乎找不到正儿八经的中医和中药。
[调研]
致公党江苏省委日前向江苏省政协提交了一份建议,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吉文辉等专家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进行了调研后,专家认为江苏中医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但如今江苏的中医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有些中医医技秘方、文化遗迹更是面临失传灭绝的威胁。
中医坐堂越来越少
医院“挂羊头卖狗肉”?
宿迁泗阳的吴老先生最近老觉得胸闷,看了好几家医院都没见效,在南京工作的儿子特意把老先生接到南京来,老先生指明要找中医看,于是儿子陪着他找了一家中医院挂了专家号,可没想老先生看完病出来就说这医生是“骗人的”。儿子问他怎么骗人了?老先生理直气壮地说:“这哪是什么中医,连把脉都没有,一上来就让我去拍片子,那我要找这中医干吗!”老先生一席话说得儿子哭笑不得。
这两年中医院异常火爆,可是很少有人会去追究这中医院的医生怎么连个望闻问切都没有。“现在的中医院大多可以改为西医院,不必再这样挂羊头卖狗肉了!”吉文辉说,中医一把草,一根针,经济简便,可以在源头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是现在的中医院挂着中医的名头,行的还是西医的名堂,验血、拍片,检查费一样不少,即便是能把个脉的,也成了“辅助手段”,有的甚至是“摆个样子”,真正能把出“名堂”的很少!
中医秘方越来越少
豆豉、葱白能治感冒?
“秘方”、“偏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医吸引人的地方,可是在调研中吉文辉痛心地看到,江苏的很多中医秘方都面临绝迹的威胁。“记得我小时候,眼睛要是发炎红肿,就会去白敬宇药庄买只白敬宇眼药膏,价廉物美,抹一点肯定见效。可是现在要去找白敬宇眼药膏还真挺难找的。”南京过去还有季德胜蛇药,具有消炎解毒、强心镇痛作用,可现在早已不见踪影了!还有昆山过去有一贴治疗哮喘的特效中药,再厉害的哮喘都可以让他不喘,但这些都已经绝迹了。
吉文辉说,“现在很多人预防感冒会喝板蓝根、生姜汤,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治疗感冒最有效的还有个秘方:豆豉加上葱白煨汤,喝一碗下去,感冒好得快!但可惜的是这种民间的偏方、秘方很难得到推广。”
中药材料越来越少
麝香虎骨变“麝香狗骨”?
除了民间的秘方很难发掘、推广,即便是现在常见的中药,其内含成分如今也有了不小的变化。吉文辉说,他们曾到一家制药厂调研,该厂生产的主要药品中有“六神丸”,这是大家经常吃的中药制剂,其中本应含有犀牛角、麝香、硫磺等药材,但由于现在犀牛角和麝香原材料越来越少,只能用羚羊角代理犀牛角,冰片代替麝香,再往下羚羊角都越来越少了。由于原材料稀少,价格也涨得很快,现在药厂生产六神丸都是做亏本买卖。
除了“六神丸”变了味,还有以前常见的“麝香虎骨膏”现在也基本看不见了。吉文辉说,因为涉及动物保护,过去的“虎骨膏”现在都不能用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狗骨”,可想而知,其医药功效也不可同日而语。
中医传人越来越少
学生“一代不如一代”?
“江苏过去有四大中医门派:吴门门派,孟河门派,南通外科,淮安温病,但这次我们在苏州调研的时候发现吴门门派正宗的传人已经不到10人了。”吉文辉告诉记者,江苏名医辈出,从后汉到新中国建立前的一千年间,史料记载的江苏医家约4150人,居全国第一,中医药传世巨著《本草纲目》最早就是在南京刻印问世的。但由于对中医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加上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传统的师承方式,如今的中医药学生可谓“一代不如一代”。“中医讲究意会,但现在的学生需要的是如何通过考试,比如把脉,中医有24种脉象,‘浮脉’类似击鼓后鼓皮的振动,‘啄脉’类似小鸡在手心里啄米的感觉,而‘弦脉’则是琴弦被拨动后的振感,这都需要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会,可现在的学生谁还会去体验这些呢?”
建立江苏中医
传统文化遗产名录
调研中,专家们参观了杭州的“胡庆余堂”让他们难以忘怀,汇集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坐堂,看不见一个化验室、透视科,有的只是排着队前去就医的人们。老中医凭着望闻问切,一个方子就可到旁边的中药房拿药。
吉文辉对此深有感慨,江苏历代中国医家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与医药有关的文献、遗迹和传说,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他们的学术思想、医德风范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当加以保护。尽管目前张简斋国医医术、梁氏骨科、灵芝文化传承及应用等已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药类,但还有更多的江苏医家们的学术思想、传世秘方等均值得保护。他建议,应当建立江苏省中医传统文化遗产名录,对江苏省中医医家流派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全面整理,同时,江苏也可以建立中医药博物馆,与有名的老中医坐堂相衔接,让就医者在切身体验中感受中医的文化氛围。
江苏中医面临失传威胁?
专家希望建立中医传统文化遗产名录
[现状]
近年来,中医是越来越火了,可有时候人们会发现:进了中医院想去看个中医,没见着望闻问切,依旧还是验血、拍片等西医的老一套;眼睛发炎、腰酸背痛,想买个传统中药药膏,可跑了好几家药店也难觅踪影……就在大家对中医文化兴趣越来越浓时,却发现似乎找不到正儿八经的中医和中药。
[调研]
致公党江苏省委日前向江苏省政协提交了一份建议,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吉文辉等专家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进行了调研后,专家认为江苏中医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但如今江苏的中医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有些中医医技秘方、文化遗迹更是面临失传灭绝的威胁。
中医坐堂越来越少
医院“挂羊头卖狗肉”?
宿迁泗阳的吴老先生最近老觉得胸闷,看了好几家医院都没见效,在南京工作的儿子特意把老先生接到南京来,老先生指明要找中医看,于是儿子陪着他找了一家中医院挂了专家号,可没想老先生看完病出来就说这医生是“骗人的”。儿子问他怎么骗人了?老先生理直气壮地说:“这哪是什么中医,连把脉都没有,一上来就让我去拍片子,那我要找这中医干吗!”老先生一席话说得儿子哭笑不得。
这两年中医院异常火爆,可是很少有人会去追究这中医院的医生怎么连个望闻问切都没有。“现在的中医院大多可以改为西医院,不必再这样挂羊头卖狗肉了!”吉文辉说,中医一把草,一根针,经济简便,可以在源头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是现在的中医院挂着中医的名头,行的还是西医的名堂,验血、拍片,检查费一样不少,即便是能把个脉的,也成了“辅助手段”,有的甚至是“摆个样子”,真正能把出“名堂”的很少!
中医秘方越来越少
豆豉、葱白能治感冒?
“秘方”、“偏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医吸引人的地方,可是在调研中吉文辉痛心地看到,江苏的很多中医秘方都面临绝迹的威胁。“记得我小时候,眼睛要是发炎红肿,就会去白敬宇药庄买只白敬宇眼药膏,价廉物美,抹一点肯定见效。可是现在要去找白敬宇眼药膏还真挺难找的。”南京过去还有季德胜蛇药,具有消炎解毒、强心镇痛作用,可现在早已不见踪影了!还有昆山过去有一贴治疗哮喘的特效中药,再厉害的哮喘都可以让他不喘,但这些都已经绝迹了。
吉文辉说,“现在很多人预防感冒会喝板蓝根、生姜汤,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治疗感冒最有效的还有个秘方:豆豉加上葱白煨汤,喝一碗下去,感冒好得快!但可惜的是这种民间的偏方、秘方很难得到推广。”
中药材料越来越少
麝香虎骨变“麝香狗骨”?
除了民间的秘方很难发掘、推广,即便是现在常见的中药,其内含成分如今也有了不小的变化。吉文辉说,他们曾到一家制药厂调研,该厂生产的主要药品中有“六神丸”,这是大家经常吃的中药制剂,其中本应含有犀牛角、麝香、硫磺等药材,但由于现在犀牛角和麝香原材料越来越少,只能用羚羊角代理犀牛角,冰片代替麝香,再往下羚羊角都越来越少了。由于原材料稀少,价格也涨得很快,现在药厂生产六神丸都是做亏本买卖。
除了“六神丸”变了味,还有以前常见的“麝香虎骨膏”现在也基本看不见了。吉文辉说,因为涉及动物保护,过去的“虎骨膏”现在都不能用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狗骨”,可想而知,其医药功效也不可同日而语。
中医传人越来越少
学生“一代不如一代”?
“江苏过去有四大中医门派:吴门门派,孟河门派,南通外科,淮安温病,但这次我们在苏州调研的时候发现吴门门派正宗的传人已经不到10人了。”吉文辉告诉记者,江苏名医辈出,从后汉到新中国建立前的一千年间,史料记载的江苏医家约4150人,居全国第一,中医药传世巨著《本草纲目》最早就是在南京刻印问世的。但由于对中医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加上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传统的师承方式,如今的中医药学生可谓“一代不如一代”。“中医讲究意会,但现在的学生需要的是如何通过考试,比如把脉,中医有24种脉象,‘浮脉’类似击鼓后鼓皮的振动,‘啄脉’类似小鸡在手心里啄米的感觉,而‘弦脉’则是琴弦被拨动后的振感,这都需要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会,可现在的学生谁还会去体验这些呢?”
建立江苏中医
传统文化遗产名录
调研中,专家们参观了杭州的“胡庆余堂”让他们难以忘怀,汇集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坐堂,看不见一个化验室、透视科,有的只是排着队前去就医的人们。老中医凭着望闻问切,一个方子就可到旁边的中药房拿药。
吉文辉对此深有感慨,江苏历代中国医家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与医药有关的文献、遗迹和传说,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他们的学术思想、医德风范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当加以保护。尽管目前张简斋国医医术、梁氏骨科、灵芝文化传承及应用等已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药类,但还有更多的江苏医家们的学术思想、传世秘方等均值得保护。他建议,应当建立江苏省中医传统文化遗产名录,对江苏省中医医家流派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全面整理,同时,江苏也可以建立中医药博物馆,与有名的老中医坐堂相衔接,让就医者在切身体验中感受中医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