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乱谈中医系列(1)之医易同源

sungaoyong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11/30
帖子
7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乱谈中医系列(1)之医易同源


说起中医,分为三派,一派认为中医是个骗子,什么阴阳五行、五臧六腑啥的,都是骗人的。一派认为中医很神秘,中医治本,中医无所不能。还有派比较中庸,认为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我个人属于第三种,业余时间稍微学习了下中医,觉得还不错,把自己心得用笔记形式整理成这个乱谈中医系列,开篇为医易同源。
医理与《易》理同源于事物的阴阳变化,“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说到易,可能大家可能想到《周易》,其实《周易》只是易的一个分支,同时的还有《连山》、《归藏》。在这之前追溯到先天八卦,然后追溯到河图。河图之前是什么,俺就不知道了。
河图


根据河图,很容易想到如下的变化:


这个就是后期中医理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源头,同时也是五行理论的源头。
如果把河图
1看为老阳,记作11
2作为老阴,记作00
3作为少阳,记作01
4作为少阴,记作10
按照先内后外,内以同性组卦,外圈逆时针旋转,得卦图如下。


这个卦图正好是现在流行的先天八卦的颠倒的样子。伏羲时代是没有啥文字的,只有图,后世人可能认为乾为阳,应该在上,从而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先天八卦图,殊不知,阴阳极则变化,纯阳则阴,纯阴则阳,坤卦为天,乾卦才为地(个人观点哈)。

以这个颠倒先天八卦图,衍生64卦,这个64卦是黄帝流传下来的《藏山易》,
《归藏易》是黄帝时代所用的易, 以坤卦为主,坤是纯阴,一切阳能“归藏”到纯阴的境界里去了,以《归藏易》为基础,产生老子的《道德经》。

《连山易》,以艮卦开始,试想中国风水学(堪舆学)研究的地形态势,即天地相对,将人比作星辰,实际上《连山易》演变到前提,就是天文学(星象学、紫薇)、地理学(阴阳宅风水学),实质上是研究日月金木水火土“七耀星”与地球的关系,山川河流与人类自身居所的关系。目前的风水学就是以此为基础,中医中也继承了部分的内容,如脉象、穴位名称等,都有《连山易》的影子。

《归藏易》,以坤卦开始,说明了人们对生存方式和环境的关注。推测《归藏易》演变到今时今日,主要学科为农业学(二十四节气)和《中医》(《黄帝内经》),道教的《道德经》。

至于目前流传较广的《周易》,则是为了君权统治而诞生的,主要是为了人文的、仕途的、维护上层建筑的目的,演变到今日,主要的相关学科《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思想(注:我不喜欢儒家思想)。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啊,胡乱说说,不一定正确。
 

附件

  • 22.4 KB 查看: 24
  • 11.5 KB 查看: 25
  • 95.5 KB 查看: 18
前篇说到河图 本文内容大多数转载自黄元御老师的《四圣心源》,个人认为其解释的很清楚了。
天地初分之时,阴阳未判,一气混沌。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 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 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人秉中土而生,内部气机的运转按此运行。
天地之气的运转亦按此规律,伏羲做先天八卦图,用以描述该气机的运行。天人对应的图如下:



从这个结构中,我们很容易看到,人的阳气在上身过程中,很容易被天所盗,在火那块是生土的。但下降过程中则无问题,在阳气初生的时候反而地会相生相关的气,如下面的金生水,木木对应。

那么如何减少被盗呢,一种就是道德经中的収静,火不妄动,盗的就少。还有种就是盗其它东西的阳气,代替自己被盗的部分。
 

附件

乱谈中医系列(3)之五色五味


孙高勇
以下五行的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亢乘与反侮
五行之间的 生克制化关系失常,则事物的协调性便遭到了破坏,从而出现反常的变化现象,在自然界则表现为自然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
五行之间的反常现象,主要是“亢乘”和“反侮”。
亢乘,物盛极为亢太过。凡事物亢极则乘。乘,乘虚侵袭,强而欺弱,相克太过。
反侮,五行中并不只存在着顺克,有时也会出现逆克,如旺克衰,强克弱的现象。如:土旺木衰,木受土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 金克,这种逆克,叫反克也称反侮。反侮,反过来欺侮。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 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 赖金生,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弱。
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必见销熔;火弱逢水,必为熄灭;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衰逢木,必遭倾陷;木弱逢金,必为斫折。
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强水得木,方缓其势;强木得火,方泄其英;强火得土,方敛其焰;强土得金, 方化其顽。

下面我以表格形式整理下这些五行及五色五味的关系(注,黄元御注解的和我观点之有些出入,故此和《四圣心源》中的不太一致),乱弹系列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哦:



注:平衡之味采用补其相克之味,泻法用克其之味

按照这个五脏五味的图表,举例说明下应用:
春天木气主令,肝脏不好的,可吃些”辛”的食物以养肝气,如韭菜;为防其太过,用平衡之味“甘”平衡之(板栗我喜欢),但若升发太过,产生疾病了,则宜以”酸”泻之。
夏天火气主令,心脏不好的,可吃些”咸”的食物以养心气,如葡萄; 为防其太过,用平衡之味“酸”平衡之(酸梅汁,我喜欢),但若升发太过,产生疾病了,则宜以”苦”泻之。
秋天金气主令,肺气不足的,可吃些”酸”的食物以养肺气,如乌梅; 为防其太过,用平衡之味“辛”平衡之(洋葱?),但若升发太过,产生疾病了,则宜以” 咸”泻之。
冬天水气主令,肾气不足的,可吃些”苦”的食物以养肾气,如芹菜叶,为防太过,用平衡之味“咸”平衡之(如海带豆腐),但若升发太过,产生疾病了,则宜以” 甘”泻之(哇,肾不好的冬天少吃甜食哦)。
关于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解释:
中医认为,萝卜性凉,昧辛甘,无毒,入肺、胃经。生姜皮性辛凉,治皮肤浮肿,行皮水;
萝卜行气,生姜行水,味相同点都是辛。
冬吃萝卜,一则利用其辛的作用,水生木,养肝气,二则利用其行气功能。
夏吃姜,一则利用其辛的作用,木生火,养阳气,二则利用其行皮水功能祛湿。
 

附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