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刘志杰师徒续命类治疗中风案

余泽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12/31
帖子
1226
获得点赞
45
声望
48
一、刘志杰师徒续命汤类治疗中风概述
(一)、中风病经方概述
中风一词,最早出自《素问.风论》,指出风邪犯人可导致寒热、热中、寒中、疠风、偏枯以及风病六端。
仲景说的中风,是一种伴随不同程度的语言、运动、感知等功能障碍。在人体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猝倒、半身不遂,口眼(舌)歪斜、语言骞塞不利,偏身麻木等症状。
我们所说的中风专指脑血管疾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出血性中风。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伴有脑小动脉变性坏死,形成微动脉瘤破裂出血,在脑实质形成急性占位性损害。出现突然昏迷和瘫痪,头痛,呕吐、大小便失禁、发热等,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情较重。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属缺血性中风。多由脑血管狭窄或闭塞,使脑血管功能障碍所致。发病较脑出血缓慢,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予后较好。
本病《千金方》把中风分为四类:“一曰偏枯;一曰风痱;一曰风懿;一曰风痹”。
(二)、中风病经方分型
1、先兆中风
仲景曰:“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络脉,皮肤表面的血管不通,而见麻痹不仁,即是中风先兆。
《黄帝明堂灸经》黄帝问歧伯曰:“凡人中风,半身不遂,如何灸之?”歧伯答曰:“凡人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五个月前,非时,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良久方解,此乃将中风之侯也。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四处各三壮”。
归纳一下:先兆中风,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腿脚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或突然感到眩晕,如踩棉花,摇晃不稳,甚至会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它往往与脑血栓形成的早期表现相同。
2、偏枯:
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温卧取汗,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偏枯,俗称偏瘫,即半身不听使唤,会伴随肌肉疼痛,但语言正常,神智清醒。病在皮肤肌肉腠理。“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治疗要以发汗为主,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及脑出血轻症。
3、风痱
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即不能言,不可治。
风痱病,是指患者身体不怎么疼痛,只是四肢或半身瘫软,神智会有些迷乱,但是迷乱得不严重,言语轻微无力的,还可治疗并恢复。如严重的不会说话,治疗的希望就不大。
本病相当于现代的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低钾麻痹等病(语言神智稍有障碍)。
4、风懿
风懿者,奄乎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强不能言,病在藏腑,先入阴后入阳,治之先补于阴,后泻于阳,发其汗身转软者生,汗不出身直者七日死。
风懿病,患者会精神恍惚昏迷,咽部痰涎堵塞而呼吸困难,舌头僵硬不能说话。这是风邪入里,内邪引动外风,使风邪先入三阴,从而导致三阳病变。
风懿是中风病中最重的一种,主症是昏迷、呼吸困难、失语,并兼有风痹、偏枯、风痱的一些肢体症状。
治疗要用厥阴配伍去发汗,也可艾灸和针刺,要先温灸三阴经脉穴位,然后针刺三阳经穴位。
望诊时可先观察一下患者的下眼睑、颧骨、人中附近的颜色,若色发黑、发红、或黑红夹杂的,甚至嘴里吐沫的,是危重,预后不良。现代的急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度脑挫伤出血均属本病范畴。
5、风痹
风痹者……形如风状,得脉别也,脉微涩,其证身体不仁。
风痹,症状和中风一样,容易肢体瘫痪。但是风痹的身体麻木不听使唤,会有走窜的现象,甚至局部肢体萎软无力。风痹时间久了,易入厥阴部位,出现心烦、头痛、感两脚病冷和灼热交替,腹股沟出湿汗等症状。风痹的脉:涩滞无力,会兼有细脉、散脉和迟脉。
血痹和风痹也很类似:血痹是营血痹阻于肌表络脉,而出现身体如虫爬蚁行,感觉麻酥酥等症状。血痹的脉:是浮沉都无力(阴阳俱微),寸口和关上也都无力,尺中细小而紧。
现代医学的末稍神经炎、脊髓病、肌无力、肢端动脉痉挛、包括一些截瘫等,都可参考风痹、血痹去治疗。可以对局部经穴浅刺,或刺络放血也行,营卫调和了,就好治了。
中风、风痹、血痹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三者都可用续命汤系列,辩证使用。
血痹的代表方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后世的补阳还五汤就是以它为基础,加药症而成,可补中风治法之不足。
读后感悟与总结:
1、中风的概念:“中风”一词,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篇》。
《金匮要略》的中风,是一种伴随不同程度的语言、运动、感知等功能障碍。——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蜗僻不遂为主证。
与《伤寒论》中的“中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中风专指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
A、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出血性中风。
B、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属缺血性中风。
2、古代中风的分类:《千金方》把中风分为四类:“一曰偏枯;一曰风痱;一曰风懿;一曰风痹”。偏枯为半身不遂;风痱为四肢不收;风痹为身体不仁;风懿为吞咽及构音障碍。
古代将中风分为:先兆中风、偏枯、风痱、风懿、风痹五类。
(1)、先兆中风: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腿脚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或突然感到眩晕,如踩棉花,摇晃不稳,甚至会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它往往与脑血栓形成的早期表现相同。
现代医学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属于此。
(2)、偏枯:俗称偏瘫,即半身不听使唤,会伴随肌肉疼痛,但语言正常,神智清醒。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及脑出血轻症。
(3)、风痱:是指患者身体不怎么疼痛,只是四肢或半身瘫软,神智会有些迷乱,但是迷乱得不严重,言语轻微无力的,还可治疗并恢复。如严重的不会说话,治疗的希望就不大。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低钾麻痹等病(语言神智稍有障碍)、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
(4)、风懿:患者会精神恍惚昏迷,咽部痰涎堵塞而呼吸困难,舌头僵硬不能说话。
风懿是中风病中最重的一种,主症是昏迷、呼吸困难、失语,并兼有风痹、偏枯、风痱的一些肢体症状。
现代的急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度脑挫伤出血均属本病范畴。
(5)、风痹:症状和中风一样,容易肢体瘫痪。但是风痹的身体麻木不听使唤,会有走窜的现象,甚至局部肢体萎软无力。风痹时间久了,易入厥阴部位,出现心烦、头痛、感两脚病冷和灼热交替,腹股沟出湿汗等症状。
血痹和风痹也很类似:血痹是营血痹阻于肌表络脉,而出现身体如虫爬蚁行,感觉麻酥酥等症状。
现代医学的末稍神经炎、脊髓病、肌无力、肢端动脉痉挛、包括一些截瘫等,都可参考风痹、血痹去治疗。
 
总结的好,有临床指导意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