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医学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医院管理制度和医学教育机构也进一步完善。淳化三年(992),北宋政府设置翰林医官院,成为掌管医药卫生政令,负责为皇帝及其眷属治病的医药机构。政府对医官的选拔和考核是相当严格的。医官一般是40岁以上有经验的医生,经过各科专业考试合格后才能任用,而且录用后还要对医官定期考核,一旦发现成绩较差,则予罢黜。北宋政府之所以要这样做,有着它特殊的原因,因为翰林医官除了对皇室负责医疗保健外,还常常要奉旨为大臣看病,或被派往军队、学校、少数民族地区甚至邻国担任医疗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翰林医官代表着当时医疗界的最高水平。
考试题型的规范化
宋代考试之法,按《宋史・ 选举志》载:“其考试: 第一场问三经大义五道;次场方脉试脉证、运气大 义各二道,针、疡试小经大义三道,运气大义二道; 三场假令治病法三道。”这里实际指的是徽宗崇宁 时的考试制度,但也是宋代医学考试普遍采用的题 型。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判太医局何大任为了 使更多人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格式,“遂相与搜 括近年合格程文,拔颖取尤,每科依式各列三场,仍 分类当治之经,冠于篇首,捐俸锓梓,以广其传,使 凡有志于斯者,得所矜式,翕然肯来,傥异才由是而 出,庶无负科目之设。”所编就的《太医局诸科程文 格》成为难得的医学考试史料。
《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说:“《太医局程文》九卷,宋时考试医学之制也。
其命题有六,一曰墨义,试以记问之博;二曰脉义, 试以察脉之精;三曰大义,试以天地之奥与脏腑之 源;四曰论方,试以古人制方佐辅之法;五曰假令, 试以证候方治之宜;六曰运气,试以一岁阴阳客主 与人身感应之理。”
选录《太医局诸科程文格》
第一 卷“大方脉科”的考题如下:
(1)墨义。问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按本题出 自《素问・ 五常政大论》,即要求默写“天不足西北” 至“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原文。所谓墨义即是默 写题。
(2)脉义。问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 乎。本题出自《素问・ 经脉别论》,但并非要求默写, 而是要考试者自已理解和发挥。
(3)大义。问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 冬之怒。大义也是考察对经文的理解,内容则涉及 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
(4)假令论方义。《素问》所载:东方青色,入通 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 方白色,入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皆以脏法 五行,色通五脏。至于金石之类,草木之品,无非法 象之相符也。今观《神农本草》首卷云:丹砂法火色 赤而主心,是丹砂色赤,法南方之火,故丹砂之功可 以专主乎心也。如今之方论所载,灵砂、桂心之属皆 能治心亦色赤之类;如麦门冬、远志之辈,亦治心之 药而色不赤,何也?诸君以医为业,所当讲论,请陈 其意而毋略。本类题专门讨论药性理论或处方方 解,针灸科、书禁科则各考其专科理论。
(5)假令法。如:问假令虚劳盗汗候,目即节气, 当得何脉?本因是何脏腑受病?发何形候?即今宜 用是何方药调理?设有变动,又当随脉如何救疗?各 须引本经为证,及《本草》逐药主疗、所出州土、性 味、畏恶、正辅、佐使、重轻、奇偶及修制之法,处方 对答。本类假令题是综合性最高的一类题目,涉及 病候、脉诊、节气(“目即节气”即按答题当时节气之 意)、治法、变证、方药等多方面,难度较大。
(6)运气。如:问甲子年五运六气所在所宜,处 方为对。本类题专考运气学说。
以上考题中,墨义、大义两种题型来自科举考 试。关于墨义,宋代王栐《燕翼诒谋录》记载:“试场 所问本经义疏,不过记出处而已……试卷不誊录, 而考官批于界行之上,能记则曰通,不记则曰不。” 所谓大义,按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贡举新制 云:“直取圣贤意义解释对答,或以诸书引证,不须 具注疏。”(《宋会要辑稿・ 选举三》)其余脉义、方论、 假令和运气则是医科特有的内容,尤其假令题目, 综合性强,注重实用。
宋代的这些考题格式完善,后 世大多沿用,如《元典章》中就记载有元代医学考试 的三道“假令”题,与宋代形式基本一样。
在判卷方面,何大任称:“文之典实有据者为中 格,不贵泛引他书,故其辞简朴而不得出意见奇 也。”(《太医局诸科程文格》原序)反映了当时的评 卷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