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11228
- 获得点赞
- 80
- 声望
- 38
- 年龄
- 54
]3.1三紫调心汤
【来源】姚寓晨,《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紫石英(先煎)、紫丹参、紫参各15克,琥珀末5克(研末分吞),淮小麦30克,合欢花10克(后下),柏子仁、广郁金、生卷柏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方中紫石英加水先煎,沸后30分钟,除琥珀外,将其他药加入共煎,合欢花后下,两次煎液合并,分早、晚温服,琥珀末亦分2次吞服。
【功用】润燥宁心,活血调经。
【方解】方中紫丹参功能活血通经,凉血除烦。为心、肝二经之要药;紫参(又名石见穿),专司活血止痛;紫石英功能镇心定惊,且能暖宫。三紫相伍,上能定志除烦,下能养血通经;柏子仁,功专安神、润肠,为心脾之要药;淮小麦养心安神、专疗神志不宁,与柏子仁相伍,养心安神,润燥养荣;广郁金有行气解郁、凉血除烦破瘀之功效,亦属疗神志之要药;生卷柏既能破血通经,又能止血、破血通经当生用。《名医别录》谓卷柏能“强阴益精”,《日华子本草》云:卷柏“生用破血”;琥珀末为重镇安神之要药,且本品主降,善走血分、消气滞、逐瘀血、通经脉和气血;合欢花有解郁畅心安神之功。两药合用,镇惊安神,畅气破瘀,以收通补兼治之效,《济阴纲目》引朱丹溪云:“因七情伤心,心气停结,故血闭而不行。”此证盖因忧思过度,暗耗心阴,虚火伤精则经闭血枯。故本方使用要点为:闭经有明显的精神因素,苔薄舌质暗红,脉细涩。故本方适宜于因情志因素所致的闭经。
【主治】继发性闭经,月经停闭逾3个月,且为明显的精神因素所致者。症见性情忧郁、心烦易躁、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夜寐不宁,苔薄舌质暗红,脉细涩。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一般服15~30剂即效或痊愈。
3.2瓜石汤
【来源】刘奉五,《刘奉伍妇科经验》
【组成】瓜蒌15克,石斛12克,玄参、麦冬各9克,生地、瞿麦各12克,车前子9克,益母草、牛膝各12克,马尾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阴清热,宽胸和胃,活血通经。
【方解】古人治疗阴虚胃热血枯经闭时,曾用三合汤(四物汤、调胃承气汤、凉膈散,药如当归、生地、白芍、大黄、元明粉、连翘、栀子、甘草),但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观察到,此类患者多系慢性病,阳明腑热大便燥结者仅占25%,因而长期服用苦寒泻下之品皆非所宜。所以通过实践摸索,遵其法而调其方,反复修正,终组成是方。方中瓜蒌、甘寒润燥、宽胸行气;石斛甘酸微寒、益胃生津,合用共奏宽胸润肠、利气和胃之效。且石斛悦脾益胃,肾虚胃热者用之最宜,故为主药。辅以玄参、麦冬养阴增液;生地滋阴生血;马尾连清胃热护津液;益母草活血祛瘀。尤以瞿麦、车前子、牛膝三者合用,清热通经,导血下行。全方重在治阳明而共奏滋阴清热、宽胸和胃之功,以达到活血通经之目的。
【主治】阴虚胃热所引起的月经稀发、后错和精血枯竭经闭。或伴有种种兼证。
【加减】若见大便燥结,可先用三合汤,待阳明燥实已解,再用本方疗之。
【疗效】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病例观察,用于治疗继发性闭经(证属阴虚胃热型),通经率为67.3%。并经多次重复应用,屡获良效。
3.3化瘀通经汤
【来源】徐志华,《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当归、赤芍、红花、桃仁、三棱、莪术、川牛膝、乌药、穿山甲、丹参、刘寄奴各10克,川芎5克,肉桂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通经散结。
【方解】方中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地黄)去地黄,加丹参养血活血祛瘀;“三棱、莪术性近和平,而以治女子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为化瘀血之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牛膝通血脉,引瘀血下行;穿山甲、刘寄奴活血通经、消癥破积;肉桂温经止痛、散寒除积;乌药顺气通经、温肾。诸药合用,共奏温经通络,散寒消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
【主治】宿疾瘀阻胞脉而致闭经,或月经后期量少淋漓不畅者。证见月经数月不行,或量少淋漓不畅、少腹胀痛,脉沉弦,舌尖边有瘀点。
【加减】有热象者,加丹皮10克,去肉桂;如积瘀过久已成干血者,加地鳖虫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对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效果亦佳。
3.4香草汤
【来源】陈筱宝,《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组成】香附子12克,益母草15克,鸡血藤24克,当归9克,泽兰叶12克,大川芎6克,柏子仁15克,红糖50克(冲化)。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养血活血,行气化滞。
【方解】方中当归、鸡血藤补血行血;川芎、泽兰活血化瘀;益母草活血通经;香附子温经散寒;柏子仁养心安神;红糖矫味通经。本方寓攻于补之中,补不滞涩,攻不伤正,可使气血充盈,瘀化经通。
【主治】经闭。
【加减】如身体坚实,下腹有块,疼痛拒按,加牛膝、莪术、红花各9克,以行血化瘀而不伤正气。
【疗效】临床屡用,虽取效缓慢而屡见奇功。坚持服至经通,其效必著。
3.5桂仙汤
【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组成】淫羊藿15克,仙茅9克,肉桂末1.5克(吞服)、肉苁蓉、巴戟天各9克,紫石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阳暖宫,填精益肾。
【方解】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盖血海空虚,胞宫虚寒,犹冱寒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龟龙,胞宫既寒,何能化育?以致不孕或经闭。故方用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肉桂、肉苁蓉、紫石英,皆在温补肾阳而温心,心肾气旺而火自生,则相火盛,冲任脉充,子宫得暖,胞胎受荫,而寒自散,使之因温化成,如春日温和之气,从而使经转受孕。
【主治】肾阳不足,子宫虚寒之闭经,不孕症等。
【加减】若肝郁气滞,加香附、小茴香、延胡索、木香;血虚、加当归、丹参;肾虚腰酸,加狗脊、续断、菟丝子。
【疗效】临床屡用,治验甚多,不仅对冲任虚寒性闭经疗效显著,而且用于现代医学所称的卵巢功能紊乱引起的闭经,效果亦佳。
3.6六子汤
【来源】王祖倩,《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15克,白术、附子、桂枝、王不留行子、茺蔚子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肾中阴阳,活血通经以振奋脏腑阳气。
【方解】《医宗金鉴·调经门》曰:“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行。”故除先天天癸外,还靠后天水谷精微,取补肾中阴阳诸药外,桂枝温经活血;芪术健脾益气,助生化之源;王不留行子、茺蔚子活血通经,又以《陈素庵妇科经要补解》中当归补血汤补养气血,可见补肾活血通经是治虚证闭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主治】肾虚闭经。
【加减】肾阴阳不足者,加菟丝子、仙灵脾各12克;血虚,加当归、菟丝子各30克,仙灵脾15克,大枣10克,生姜3片,去附子、白术、王不留行子、茺蔚子。
【疗效】治疗57例,49例为Ⅰ度闭经。治疗后35例基础体温双相,月经规则来潮;17例月经来潮,基础体温单相;5例无效。
3.7治闭经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晚蚕砂10克,王不留行15克,益母草30克,牛膝15克,海螵蛸18克,茜草根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行血通经。
【主治】闭经,月经愆期未至,月经不调。
【加减】气盛脾虚者,合用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血虚血瘀者合用桃红四物汤;肝气郁结者合用四逆散;气滞血瘀者合用血府逐瘀汤。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上列四君子汤、桃红四物汤、四逆散、血府逐瘀汤等方药组成可详见《实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学》一书。
3.8理血通经汤
【来源】罗元恺,《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吴茱萸、赤芍各60克,三棱、莪术、红花、苏木、桃仁各30克,川续断60克,益母草30克,党参、香附各4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13克,用熟地30克,麦冬15克,煎汤送服,每日服2次。
【功用】行气散瘀,活血通经。
【方解】气滞血瘀闭经,非血海无血也,可因气、因寒、因滞、因逆阻滞胞脉不畅,血不得泻乃发闭经,实为血海满溢后欲泻不遂之实证。临床常见周期性腹痛、急躁、便秘、身重等症状,脉多沉弦或沉涩,舌质紫暗,苔黄白腻或有瘀点瘀斑者,治宜活血散瘀、行气通经。故方用吴茱萸,辛、苦、热,入肝、脾、肾经,温肝行气止痛,可治肝郁气滞,胞宫寒冷所致月经后期,闭经,经行腹痛诸症,据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三棱、莪术能破血中之气结,逐血中瘀滞,功擅破积攻坚止痛;红花、桃仁善入血分,能散瘀血,活死血,通经脉,破症结,为行血破血之要药;赤芍凉血散瘀,《日华子本草》谓其能“逐月水”;苏木亦入血,性主走散,能散瘀血,除败血,消癥瘕,通月水;益母草则善行心、肝之瘀血,疏脾中之郁气,有化瘀生新,行瘀而不伤正,补养新血而不滞的特点,为妇科之要药;香附善走亦能守,善行气分亦入血分,能和血气,化凝血,去旧血,生新血,堪称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而本方又以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之党参和气味俱厚、兼入血分、可行可止、有行而不破、止而不滞特点,长于补肝肾调气血、固冲任的川续断援后,可谓王道之用药,又本方为“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用药洁象》)。却用具有补血调经、滋阴补肾之熟地和养阴清心滋津液的麦冬共煎汤送服,又是匠心独具之妙招。
【主治】气滞血瘀所致闭经。症见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或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凡气滞血瘀所致闭经,均可用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一般服两剂即来月经,至多用三剂即愈。
【附记】临证应用,应中病即止,不可恋其功而失之偏颇。验之临床,疗效确实可靠。
【来源】姚寓晨,《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紫石英(先煎)、紫丹参、紫参各15克,琥珀末5克(研末分吞),淮小麦30克,合欢花10克(后下),柏子仁、广郁金、生卷柏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方中紫石英加水先煎,沸后30分钟,除琥珀外,将其他药加入共煎,合欢花后下,两次煎液合并,分早、晚温服,琥珀末亦分2次吞服。
【功用】润燥宁心,活血调经。
【方解】方中紫丹参功能活血通经,凉血除烦。为心、肝二经之要药;紫参(又名石见穿),专司活血止痛;紫石英功能镇心定惊,且能暖宫。三紫相伍,上能定志除烦,下能养血通经;柏子仁,功专安神、润肠,为心脾之要药;淮小麦养心安神、专疗神志不宁,与柏子仁相伍,养心安神,润燥养荣;广郁金有行气解郁、凉血除烦破瘀之功效,亦属疗神志之要药;生卷柏既能破血通经,又能止血、破血通经当生用。《名医别录》谓卷柏能“强阴益精”,《日华子本草》云:卷柏“生用破血”;琥珀末为重镇安神之要药,且本品主降,善走血分、消气滞、逐瘀血、通经脉和气血;合欢花有解郁畅心安神之功。两药合用,镇惊安神,畅气破瘀,以收通补兼治之效,《济阴纲目》引朱丹溪云:“因七情伤心,心气停结,故血闭而不行。”此证盖因忧思过度,暗耗心阴,虚火伤精则经闭血枯。故本方使用要点为:闭经有明显的精神因素,苔薄舌质暗红,脉细涩。故本方适宜于因情志因素所致的闭经。
【主治】继发性闭经,月经停闭逾3个月,且为明显的精神因素所致者。症见性情忧郁、心烦易躁、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夜寐不宁,苔薄舌质暗红,脉细涩。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一般服15~30剂即效或痊愈。
3.2瓜石汤
【来源】刘奉五,《刘奉伍妇科经验》
【组成】瓜蒌15克,石斛12克,玄参、麦冬各9克,生地、瞿麦各12克,车前子9克,益母草、牛膝各12克,马尾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阴清热,宽胸和胃,活血通经。
【方解】古人治疗阴虚胃热血枯经闭时,曾用三合汤(四物汤、调胃承气汤、凉膈散,药如当归、生地、白芍、大黄、元明粉、连翘、栀子、甘草),但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观察到,此类患者多系慢性病,阳明腑热大便燥结者仅占25%,因而长期服用苦寒泻下之品皆非所宜。所以通过实践摸索,遵其法而调其方,反复修正,终组成是方。方中瓜蒌、甘寒润燥、宽胸行气;石斛甘酸微寒、益胃生津,合用共奏宽胸润肠、利气和胃之效。且石斛悦脾益胃,肾虚胃热者用之最宜,故为主药。辅以玄参、麦冬养阴增液;生地滋阴生血;马尾连清胃热护津液;益母草活血祛瘀。尤以瞿麦、车前子、牛膝三者合用,清热通经,导血下行。全方重在治阳明而共奏滋阴清热、宽胸和胃之功,以达到活血通经之目的。
【主治】阴虚胃热所引起的月经稀发、后错和精血枯竭经闭。或伴有种种兼证。
【加减】若见大便燥结,可先用三合汤,待阳明燥实已解,再用本方疗之。
【疗效】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病例观察,用于治疗继发性闭经(证属阴虚胃热型),通经率为67.3%。并经多次重复应用,屡获良效。
3.3化瘀通经汤
【来源】徐志华,《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当归、赤芍、红花、桃仁、三棱、莪术、川牛膝、乌药、穿山甲、丹参、刘寄奴各10克,川芎5克,肉桂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通经散结。
【方解】方中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地黄)去地黄,加丹参养血活血祛瘀;“三棱、莪术性近和平,而以治女子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为化瘀血之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牛膝通血脉,引瘀血下行;穿山甲、刘寄奴活血通经、消癥破积;肉桂温经止痛、散寒除积;乌药顺气通经、温肾。诸药合用,共奏温经通络,散寒消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
【主治】宿疾瘀阻胞脉而致闭经,或月经后期量少淋漓不畅者。证见月经数月不行,或量少淋漓不畅、少腹胀痛,脉沉弦,舌尖边有瘀点。
【加减】有热象者,加丹皮10克,去肉桂;如积瘀过久已成干血者,加地鳖虫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对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效果亦佳。
3.4香草汤
【来源】陈筱宝,《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组成】香附子12克,益母草15克,鸡血藤24克,当归9克,泽兰叶12克,大川芎6克,柏子仁15克,红糖50克(冲化)。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养血活血,行气化滞。
【方解】方中当归、鸡血藤补血行血;川芎、泽兰活血化瘀;益母草活血通经;香附子温经散寒;柏子仁养心安神;红糖矫味通经。本方寓攻于补之中,补不滞涩,攻不伤正,可使气血充盈,瘀化经通。
【主治】经闭。
【加减】如身体坚实,下腹有块,疼痛拒按,加牛膝、莪术、红花各9克,以行血化瘀而不伤正气。
【疗效】临床屡用,虽取效缓慢而屡见奇功。坚持服至经通,其效必著。
3.5桂仙汤
【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组成】淫羊藿15克,仙茅9克,肉桂末1.5克(吞服)、肉苁蓉、巴戟天各9克,紫石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阳暖宫,填精益肾。
【方解】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盖血海空虚,胞宫虚寒,犹冱寒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龟龙,胞宫既寒,何能化育?以致不孕或经闭。故方用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肉桂、肉苁蓉、紫石英,皆在温补肾阳而温心,心肾气旺而火自生,则相火盛,冲任脉充,子宫得暖,胞胎受荫,而寒自散,使之因温化成,如春日温和之气,从而使经转受孕。
【主治】肾阳不足,子宫虚寒之闭经,不孕症等。
【加减】若肝郁气滞,加香附、小茴香、延胡索、木香;血虚、加当归、丹参;肾虚腰酸,加狗脊、续断、菟丝子。
【疗效】临床屡用,治验甚多,不仅对冲任虚寒性闭经疗效显著,而且用于现代医学所称的卵巢功能紊乱引起的闭经,效果亦佳。
3.6六子汤
【来源】王祖倩,《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15克,白术、附子、桂枝、王不留行子、茺蔚子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肾中阴阳,活血通经以振奋脏腑阳气。
【方解】《医宗金鉴·调经门》曰:“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行。”故除先天天癸外,还靠后天水谷精微,取补肾中阴阳诸药外,桂枝温经活血;芪术健脾益气,助生化之源;王不留行子、茺蔚子活血通经,又以《陈素庵妇科经要补解》中当归补血汤补养气血,可见补肾活血通经是治虚证闭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主治】肾虚闭经。
【加减】肾阴阳不足者,加菟丝子、仙灵脾各12克;血虚,加当归、菟丝子各30克,仙灵脾15克,大枣10克,生姜3片,去附子、白术、王不留行子、茺蔚子。
【疗效】治疗57例,49例为Ⅰ度闭经。治疗后35例基础体温双相,月经规则来潮;17例月经来潮,基础体温单相;5例无效。
3.7治闭经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晚蚕砂10克,王不留行15克,益母草30克,牛膝15克,海螵蛸18克,茜草根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行血通经。
【主治】闭经,月经愆期未至,月经不调。
【加减】气盛脾虚者,合用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血虚血瘀者合用桃红四物汤;肝气郁结者合用四逆散;气滞血瘀者合用血府逐瘀汤。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上列四君子汤、桃红四物汤、四逆散、血府逐瘀汤等方药组成可详见《实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学》一书。
3.8理血通经汤
【来源】罗元恺,《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吴茱萸、赤芍各60克,三棱、莪术、红花、苏木、桃仁各30克,川续断60克,益母草30克,党参、香附各4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13克,用熟地30克,麦冬15克,煎汤送服,每日服2次。
【功用】行气散瘀,活血通经。
【方解】气滞血瘀闭经,非血海无血也,可因气、因寒、因滞、因逆阻滞胞脉不畅,血不得泻乃发闭经,实为血海满溢后欲泻不遂之实证。临床常见周期性腹痛、急躁、便秘、身重等症状,脉多沉弦或沉涩,舌质紫暗,苔黄白腻或有瘀点瘀斑者,治宜活血散瘀、行气通经。故方用吴茱萸,辛、苦、热,入肝、脾、肾经,温肝行气止痛,可治肝郁气滞,胞宫寒冷所致月经后期,闭经,经行腹痛诸症,据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三棱、莪术能破血中之气结,逐血中瘀滞,功擅破积攻坚止痛;红花、桃仁善入血分,能散瘀血,活死血,通经脉,破症结,为行血破血之要药;赤芍凉血散瘀,《日华子本草》谓其能“逐月水”;苏木亦入血,性主走散,能散瘀血,除败血,消癥瘕,通月水;益母草则善行心、肝之瘀血,疏脾中之郁气,有化瘀生新,行瘀而不伤正,补养新血而不滞的特点,为妇科之要药;香附善走亦能守,善行气分亦入血分,能和血气,化凝血,去旧血,生新血,堪称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而本方又以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之党参和气味俱厚、兼入血分、可行可止、有行而不破、止而不滞特点,长于补肝肾调气血、固冲任的川续断援后,可谓王道之用药,又本方为“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用药洁象》)。却用具有补血调经、滋阴补肾之熟地和养阴清心滋津液的麦冬共煎汤送服,又是匠心独具之妙招。
【主治】气滞血瘀所致闭经。症见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或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凡气滞血瘀所致闭经,均可用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一般服两剂即来月经,至多用三剂即愈。
【附记】临证应用,应中病即止,不可恋其功而失之偏颇。验之临床,疗效确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