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问题:
我本人,对于常见的胃痛症状,包括短时的症状性胃痛,以及相应的西医疾病,如胃炎、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等,大多数使用西药,可以解决临床问题。这类情况最多,所以一般不使用中药汤剂治疗,至多是在使用西药的同时,配合使用一些中成药。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西药药理作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一些中成药,加强临床效果;或者是作为减撤西药的过渡,延长疗效,减少复发的可能性。另一种情况,则是因为不收诊断费,迫不得已配用中成药,增加一点儿可怜的收费而已。
有少数情况,不得不使用中药汤剂或者丸剂治疗。常用于三种情况:一种是反复更换多种西药,或者西药配伍方案,均不能解决胃痛症状。一种是用药则缓解,停药则反复。也有个别病人,一起病即要求中药汤剂治疗。
回顾多年来中药汤剂的使用效果,大约显效和有效者,只占2/3。无论是有效的,还是无效者,总是心中没底,不如西药用着顺手。
西药药理,不外针对性使用或者配伍使用抗酸、解痉、动力、抗菌、护膜,无效者,大约只占日常胃痛症状者十分之一,所以在初诊投药时,还是心中有数的。复诊无效,更换配伍方案,通常可以解决问题。只有极少数,不得不使用中药。
中药汤剂,初诊时辩证和选方用药,就心中没底。常常是效果很好时,自己反倒觉得出乎意料?
分析其中缘由,可能有如下几条:
西医方面:
理论上,胃痛症状---病因病位病理---西药药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应性强,比较明确。实践上,长期反复使用,自然积累了较多的实际经验。
中医方面:
理论上,受西医解剖生理,组织器官概念的影响,一说胃痛,胃病,脑子里首先浮现出的是西医的解剖生理概念。只在开中药方子时,才迫使自己想象该病人的胃气上逆,瘀血阻滞,肝气犯胃,仍然是停留在文字层面,生硬地套用病机、证候术语,并不能形成真实可信的“形象”。本质上还是突不破,中药有效,中医理论不科学的思想障碍!
实践上,门里出身,也算受过简单的中医正规教育。但是,在胃痛一病上,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经验积累,仅仅是记得几个方剂而已。也就是说,没有临床直接师承可依。
由于很少使用中药治疗,就很难在实践中积累具体方药的有效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
因为,主要是在西药无效或者不理想时,才使用中药,所以也有可能,使用中药者本身就是比较顽固难缠的病例?(使用中药汤剂者,通常停用西药。)
回忆我十几岁时,一个本家爷爷,长期胃痛,让我开方,那时的西药,不外乎小苏打、阿托品之类,农村胃痛者,多使用中药。我开了活络效灵丹汤剂,吃后效果很好。今天想来,本方用于胃痛,几十年来,仅此一用,说不清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针对胃痛的中药使用问题,准备集中精力,系统学习一次手头的所有资料,整理相关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培养中医的思维习惯,整理系统的理论认识,提炼简捷的临床思路,筛选有效的方药制剂。作为今后胃痛使用中药的参考资料,增强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和针对性。
这样的设想付诸实施,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只能是边学边写,同步发表,杂乱无章,前后不符,在所难免。力求全面学习,重点掌握;深入浅出,简明实用。
希望有兴趣者交流理论认识和实际经验。
第一,症状的临床意义?
胃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也是中西医共有的症状。西医仅仅作为一个症状对待,不能作为病名。
中医,既可以是一个症状,也可以是一个“病名”。古代书籍和现代中医教科书,也都有“胃痛”一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或者兼有嗳气、泛酸、嘈杂等症状时,它是一个症状。在作出胃脘痛的诊断时,它就是一个病名,通常需要在胃痛这一辨病之下,再作出辩证诊断,例如寒邪犯胃,肝胃气滞等。
把症状用作病名,自己曾经认为,这是中医不科学的方面之一。
关于症状的临床价值,中西医认识不同。西医只是作为进一步认识疾病的诊断线索。它是疾病的病因、病位、病理、病灶的外在表现,派生出来的东西。
以慢性胃炎为例,多数病人,随着西药的使用,症状消失,通常不会再去复查胃镜,医生和病人也都认为疾病治愈。但是,严格来说,只有胃镜影像报告正常,同时症状消失,才能说明是临床治愈。仅仅胃痛症状的消失,不足为凭。
问题在于,在没有胃痛以及其它胃症状的普通人群中,胃镜普查显示慢性胃炎图像者,超过半数。也就是说,胃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未必与胃痛同步。我们自然也不能据以诊断为,半数以上的人群都患有慢性胃炎,只能说半数以上的人,胃镜图像不正常!
其实,颈椎病、腰椎病,同样是这个道理。既有影像学异常,又有临床症状,并且二者之间有相关性,才能诊断为颈椎、腰椎病。例如,一个老年显著驼背者,没有任何临床颈腰椎症状,不用拍片,我们完全可以确认他的颈、胸、腰椎不是正常影像,而并不能据此诊断为这是个颈椎、腰椎病人。
同理,一个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胃镜图像异常,我们通常可以说“你有轻微的慢性胃炎”,但是,确实如此吗,这是科学的诊断吗?
影像、检测、病检,这些西医反映和标志疾病本质的资料,与病人自觉症状之间的不同一,并非罕见。以胃病为例,一个长期反复存在胃症状的慢性胃炎病人,他的胃镜影像,可能就是个红白相间,以红为主之类的描述。而一个已经出现癌变的早期病人,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自觉症状。
妇科,也有这种情况。一个盆腔炎症明显,重度宫颈糜烂者,自己只是主诉有白带,轻微腹痛、不太明显的腰困。而一个主诉明显不适者,腹痛、腰困、下带,整天到处就医,频繁中西医治疗,实际检查所见,只是轻度的妇科炎症而已。
以上所述,无非是说,西医看重的是疾病的病理诊断,症状只是附属于病理的外在表现,并不受医生的重视。如果病人反复折腾,医生会认为主要是个心理问题。
中医,不依靠任何现代检测手段,来作出病和证的诊断。当前通行的西医所有检测手段,尽管大家都要例行检查,但是,绝大多数还不能“内化”为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常常是作为排除或者确认西医某种疾病,或者只是“外在”地作为评价中医药效果的指标。
也就是说,中医目前的辨病和辨证,主要是依靠临床症状(广义,包括西医的体征)做出的诊断。
两者对于症状的临床价值的不同认识,不能简单地认为,仅仅是因为中医,是在没有现代技术和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是中医落后的表现。
正因为中医没有发展出精确的人体解剖、实验,这样的西医方法学,迫使中医人,在既不打开人体,也没有化学分析技术打开药物,这两个客观实体都不打开的前提下,从自身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学出发,在实践中,认识和处理胃痛一病、一症,是以人体本身作为“实验”对象,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
胃痛一词,作为病名,其中难免有纯理论推演和主观臆测的成分,但更多的却是千百年来中医人,围绕胃痛这一核心概念,所进行的长期、大量、反复的“人体实验”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的“载体”。
这与中西医不同的医学观和学术特征有关,不是我们在这里能说得清的。
陆广莘先生曾经举例指出,高血压,如果血压降到正常范围,而病人的头痛症状没有消失。中医药治疗后的头痛症状消失,意味着现代医学条件下,尚且没有认识和理解的“血流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改善。
这里我可以推想出:同理,胃痛症状的改善,同样意味着机体内部胃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即物质、能量、信息流供求关系失衡的改善?也正是病人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本身就是中医以胃痛这一症状,作为病名的部分合理性。
第二:病人说胃痛,是症状;医生说胃痛,是判断。
作为症状,西医叫上腹痛;中医叫胃脘痛。作为病名,西医诊断为胃炎、溃疡之类;中医诊断为胃痛、胃脘痛,再加辩证或者分型。
作为症状的胃痛、胃脘痛,含义是胃区、胃脘部位的疼痛。早年的病人,常常说“心口痛”,现在则常常说“我胃痛”。中医书籍上,作为篇名的胃痛、胃脘痛,是病名。在证候之下,列出的胃痛、胃脘痛,则是症状含义。
当一个病人对我说:“我胃痛”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胃痛,不是你说了算!只有在即使最简单的诊察后,我对病人说:“你是胃痛”。不论这时我是作为西医还是作为中医,这个“胃痛”,都是判断:都是指病人的疼痛,不仅是发生在胃区、胃脘部,而且是由胃的病变引起的!
第三:痛在上腹部,未必皆胃痛。
我是乡医、全科,说不清是中医还是西医。我主张,临床上,使用中药之前,先使用西医定病,作为前提!
医生,做到我这个份上,我常对同行说:最大的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猝死”,最多见的是不典型、无痛性心梗,尤其是伴有严重心律失常者。一个是药物反应,尤其是输液的严重反应。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是难以预料的高风险。
所以对于“胃痛”,尤其是病程初起,或者时间尚短者;比较剧烈的;年龄偏大的;伴有恶心、呕吐,心慌、汗出,面色不好、神情烦躁者;时时脑子里不忘“心梗”这一潜在危险!
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误诊为急性胃炎;二是急性胃炎、胃肠炎诱发潜在的心梗发生。尤其是后者,不能因为已经确诊是急性胃炎而忽略这种很小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谨慎,也常常遇到意料之外的潜在风险:
三天前,邻村一个63岁男性熟人。打来电话,说胃痛,腹泻两次。已经吃了两次氟哌酸,问再吃点什么药?
我说来看一下吧。来后,详细询问,确实是剑突下的“胃痛”,再问,胸骨下段大约20公分长度,有隐痛,好像有点儿胸闷。
做了心电图,显示V5、V6的ST段下斜形下垂,T波倒置;电轴-8度。其余正常。我问病人,说到几年前,因为一个小手术,做过一次心电图,正常。今年6月份,乡里体检,说心电图是“供血不足”,医生没有说其它,自己也没有当回事。高血压史四年,服药。但是,心电图不是左心室高电压,更不是左室肥厚劳损图形。
我对他讲,如果上次体检时心电图,就是这个图形,可以说供血不足;应该明天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当时正常,现在出现这种图形,应该现在就去(下午4点左右)。考虑再三,当天,他的妻子,因为胃肠炎,上午在我这里输液。他又有胃痛,腹泻;今天上午和下午,还在开三轮车拉客。精神气色都没有异常。我觉得是否多虑啦?给他取了西咪替丁4粒,胃得宁4粒,下午、晚上各吃一次。医嘱,明天去当地最大的三甲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检查。
次日下午大约4点,儿子陪同病人来了。说昨天吃了那两次药,今天胃不痛了,或许是听了昨天我说的话,有点儿疑心,胸部有点闷。医院做了心电图,图形大致与昨天我做的相似,怀疑侧壁心梗,打了问号。拍了胸片,正常。心肌酶化验,一项高达正常值的20倍,一项超高值8倍。医生让立即住院,病人怀疑医生夸大病情,来问问。
我回答,立即住院。当时,病人正在吸烟,我说不要吸了,去医院要给你上氧气的,最终要看冠脉造影的结果。病人这才当了真。
病人走后,我还是后悔昨天没有让病人去医院,还给了药!!!
临床诊断的思维习惯,要求先从一个病的角度,能够解释主要或者全部症状和体征。只有不能用一个病解释时,才考虑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来解释全部临床症状和体征。
本例,因为确实存在轻度的“胃肠炎”症状,胃痛、腹泻。而胃症状,尤其伴有恶心、嗳气者,见到胸骨下段甚至整个胸骨后以及咽喉部不适,也是很常见的。当时考虑到,有轻度的胃痛、腹泻;妻子同时呕吐、腹泻;近期节令和气候原因,胃肠病症较多见;所以肯定了病人的胃肠炎症问题。
仅仅胸骨下段的轻度隐痛,不明显的胸闷,整体神态气色正常,体力正常,还在工作,血压正常。心电图旧有(?)的改变,基本排除了当时发生了心绞痛、心梗可能性。结果,心肌酶化验的超高值,出乎意料!
是轻度胃肠炎诱发了本已供血不足的不典型心梗?还是二者巧合?
急腹症的上腹痛鉴别诊断,自不必说。介绍两例慢性上腹痛的误诊:
第一例,大约30年前,一个30多岁男性慢性胃痛病人,常常发作性加重,最多时一晚吃12粒去痛片!我第一次接诊,就觉得,如果确实是胃痛,一晚吃12粒去痛片本身就会导致或者加重胃痛。
有一次胃痛,一晚辗转反侧痛的没睡觉。次日上午我出诊。平时没有泛酸、嗳气,不痛时饮食生冷都没事。
腹部检查,在反复多次按压胃区时,无压痛,但是自觉右下腹有点痛。按压右下腹麦氏点,无明显压痛,但胃区有点痛。这是当时和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一例上腹痛病例。
我建议手术,最后在住院较长时间观察后做了阑尾切除术,此后胃痛消失。
第二例,大约8年前。本村一例30多岁男性。慢性上腹痛,经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中西药治疗。但“胃痛”、胃胀,仍然时好时坏,我曾经给以中药散剂长服,似乎有所缓解。建议再次检查肝胆脾胰,结果肝功能异常(整个家族肝病者很多),B超报告早期肝硬变。
我认真检查病人的上腹部。在由胃区先肝区方向按压时,胃区无压痛,进入肝区则有压痛;再由肝区向胃区按压时,离开肝区则胃区无压痛。
至此,我建议去省级医院检查。结果是肝癌,三个月后去世!
我们在农村基层,不可能每一个“胃痛”病人,都如此慎重地问诊、检查。例如,一个陌生妇女来诊,说胃痛,想取点儿药吃,我会让人家,脱衣解带,例行腹部详细检查吗?人家可能会认为我这个秃老头“存心不良”!
病人说胃痛,没错;我们说胃痛,慎重!
第四:遥承董老,兼学各家。
胃脘痛,私淑董建华先生为师,是考虑到:急性胃痛,我一般不用中药,主要是学习慢性胃脘痛的中药使用。董老的书,在这方面的介绍较多。其次,我有他的两本书:《董建华医学文集》2000年版;《董建华论脾胃病》2009年版。以前读过第一本书,也照猫画虎的用过其中的一些方法,所以效果不好,但毕竟比较熟悉。另外,董老早年起于上海,晚年在北京行医,地域离我们山西较近。
专题范围:
我学胃脘痛中药辩治,是相当于西医的慢性胃病为主,包括:慢性胃炎、溃疡病、胃下垂;十二指肠炎、瘀滞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炎。至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本地属于高发区,只考虑术后缓解化放疗症状和改善体质,或者不手术者,延长生存质量。
把胃脘痛作为病名,以胃痛为主症,包括:痞胀、嗳气、泛酸、烧心、恶心、慢性呕吐在内。
唯一的缺憾,是没有找到有大量医案的胃病专书。有知道者,企盼告知。
读经有感:
在用一年多时间专学伤寒、金匮,写了54万字的帖子之后,感觉没有明显的收获,只是比较以前熟悉一些而已。待到后来再读岳美中、蒲辅周、方药中、董建华的书时,看这些名家的理法方药,随处可见仲景原著或者发展变化的影子,较之以往能够深入一层理解,才体会到仲景原著,学与不学大不相同。
可惜年过花甲,不敢花再多的时间深入原著,毕竟仲景经典,只是基础,不是全部。从学习经典的角度说,现在的学习可以看做是,仲景辨证论治精神和具体理法方药,后世和现代实际运用的范例。
我本人,对于常见的胃痛症状,包括短时的症状性胃痛,以及相应的西医疾病,如胃炎、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等,大多数使用西药,可以解决临床问题。这类情况最多,所以一般不使用中药汤剂治疗,至多是在使用西药的同时,配合使用一些中成药。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西药药理作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一些中成药,加强临床效果;或者是作为减撤西药的过渡,延长疗效,减少复发的可能性。另一种情况,则是因为不收诊断费,迫不得已配用中成药,增加一点儿可怜的收费而已。
有少数情况,不得不使用中药汤剂或者丸剂治疗。常用于三种情况:一种是反复更换多种西药,或者西药配伍方案,均不能解决胃痛症状。一种是用药则缓解,停药则反复。也有个别病人,一起病即要求中药汤剂治疗。
回顾多年来中药汤剂的使用效果,大约显效和有效者,只占2/3。无论是有效的,还是无效者,总是心中没底,不如西药用着顺手。
西药药理,不外针对性使用或者配伍使用抗酸、解痉、动力、抗菌、护膜,无效者,大约只占日常胃痛症状者十分之一,所以在初诊投药时,还是心中有数的。复诊无效,更换配伍方案,通常可以解决问题。只有极少数,不得不使用中药。
中药汤剂,初诊时辩证和选方用药,就心中没底。常常是效果很好时,自己反倒觉得出乎意料?
分析其中缘由,可能有如下几条:
西医方面:
理论上,胃痛症状---病因病位病理---西药药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应性强,比较明确。实践上,长期反复使用,自然积累了较多的实际经验。
中医方面:
理论上,受西医解剖生理,组织器官概念的影响,一说胃痛,胃病,脑子里首先浮现出的是西医的解剖生理概念。只在开中药方子时,才迫使自己想象该病人的胃气上逆,瘀血阻滞,肝气犯胃,仍然是停留在文字层面,生硬地套用病机、证候术语,并不能形成真实可信的“形象”。本质上还是突不破,中药有效,中医理论不科学的思想障碍!
实践上,门里出身,也算受过简单的中医正规教育。但是,在胃痛一病上,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经验积累,仅仅是记得几个方剂而已。也就是说,没有临床直接师承可依。
由于很少使用中药治疗,就很难在实践中积累具体方药的有效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
因为,主要是在西药无效或者不理想时,才使用中药,所以也有可能,使用中药者本身就是比较顽固难缠的病例?(使用中药汤剂者,通常停用西药。)
回忆我十几岁时,一个本家爷爷,长期胃痛,让我开方,那时的西药,不外乎小苏打、阿托品之类,农村胃痛者,多使用中药。我开了活络效灵丹汤剂,吃后效果很好。今天想来,本方用于胃痛,几十年来,仅此一用,说不清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针对胃痛的中药使用问题,准备集中精力,系统学习一次手头的所有资料,整理相关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培养中医的思维习惯,整理系统的理论认识,提炼简捷的临床思路,筛选有效的方药制剂。作为今后胃痛使用中药的参考资料,增强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和针对性。
这样的设想付诸实施,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只能是边学边写,同步发表,杂乱无章,前后不符,在所难免。力求全面学习,重点掌握;深入浅出,简明实用。
希望有兴趣者交流理论认识和实际经验。
第一,症状的临床意义?
胃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也是中西医共有的症状。西医仅仅作为一个症状对待,不能作为病名。
中医,既可以是一个症状,也可以是一个“病名”。古代书籍和现代中医教科书,也都有“胃痛”一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或者兼有嗳气、泛酸、嘈杂等症状时,它是一个症状。在作出胃脘痛的诊断时,它就是一个病名,通常需要在胃痛这一辨病之下,再作出辩证诊断,例如寒邪犯胃,肝胃气滞等。
把症状用作病名,自己曾经认为,这是中医不科学的方面之一。
关于症状的临床价值,中西医认识不同。西医只是作为进一步认识疾病的诊断线索。它是疾病的病因、病位、病理、病灶的外在表现,派生出来的东西。
以慢性胃炎为例,多数病人,随着西药的使用,症状消失,通常不会再去复查胃镜,医生和病人也都认为疾病治愈。但是,严格来说,只有胃镜影像报告正常,同时症状消失,才能说明是临床治愈。仅仅胃痛症状的消失,不足为凭。
问题在于,在没有胃痛以及其它胃症状的普通人群中,胃镜普查显示慢性胃炎图像者,超过半数。也就是说,胃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未必与胃痛同步。我们自然也不能据以诊断为,半数以上的人群都患有慢性胃炎,只能说半数以上的人,胃镜图像不正常!
其实,颈椎病、腰椎病,同样是这个道理。既有影像学异常,又有临床症状,并且二者之间有相关性,才能诊断为颈椎、腰椎病。例如,一个老年显著驼背者,没有任何临床颈腰椎症状,不用拍片,我们完全可以确认他的颈、胸、腰椎不是正常影像,而并不能据此诊断为这是个颈椎、腰椎病人。
同理,一个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胃镜图像异常,我们通常可以说“你有轻微的慢性胃炎”,但是,确实如此吗,这是科学的诊断吗?
影像、检测、病检,这些西医反映和标志疾病本质的资料,与病人自觉症状之间的不同一,并非罕见。以胃病为例,一个长期反复存在胃症状的慢性胃炎病人,他的胃镜影像,可能就是个红白相间,以红为主之类的描述。而一个已经出现癌变的早期病人,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自觉症状。
妇科,也有这种情况。一个盆腔炎症明显,重度宫颈糜烂者,自己只是主诉有白带,轻微腹痛、不太明显的腰困。而一个主诉明显不适者,腹痛、腰困、下带,整天到处就医,频繁中西医治疗,实际检查所见,只是轻度的妇科炎症而已。
以上所述,无非是说,西医看重的是疾病的病理诊断,症状只是附属于病理的外在表现,并不受医生的重视。如果病人反复折腾,医生会认为主要是个心理问题。
中医,不依靠任何现代检测手段,来作出病和证的诊断。当前通行的西医所有检测手段,尽管大家都要例行检查,但是,绝大多数还不能“内化”为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常常是作为排除或者确认西医某种疾病,或者只是“外在”地作为评价中医药效果的指标。
也就是说,中医目前的辨病和辨证,主要是依靠临床症状(广义,包括西医的体征)做出的诊断。
两者对于症状的临床价值的不同认识,不能简单地认为,仅仅是因为中医,是在没有现代技术和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是中医落后的表现。
正因为中医没有发展出精确的人体解剖、实验,这样的西医方法学,迫使中医人,在既不打开人体,也没有化学分析技术打开药物,这两个客观实体都不打开的前提下,从自身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学出发,在实践中,认识和处理胃痛一病、一症,是以人体本身作为“实验”对象,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
胃痛一词,作为病名,其中难免有纯理论推演和主观臆测的成分,但更多的却是千百年来中医人,围绕胃痛这一核心概念,所进行的长期、大量、反复的“人体实验”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的“载体”。
这与中西医不同的医学观和学术特征有关,不是我们在这里能说得清的。
陆广莘先生曾经举例指出,高血压,如果血压降到正常范围,而病人的头痛症状没有消失。中医药治疗后的头痛症状消失,意味着现代医学条件下,尚且没有认识和理解的“血流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改善。
这里我可以推想出:同理,胃痛症状的改善,同样意味着机体内部胃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即物质、能量、信息流供求关系失衡的改善?也正是病人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本身就是中医以胃痛这一症状,作为病名的部分合理性。
第二:病人说胃痛,是症状;医生说胃痛,是判断。
作为症状,西医叫上腹痛;中医叫胃脘痛。作为病名,西医诊断为胃炎、溃疡之类;中医诊断为胃痛、胃脘痛,再加辩证或者分型。
作为症状的胃痛、胃脘痛,含义是胃区、胃脘部位的疼痛。早年的病人,常常说“心口痛”,现在则常常说“我胃痛”。中医书籍上,作为篇名的胃痛、胃脘痛,是病名。在证候之下,列出的胃痛、胃脘痛,则是症状含义。
当一个病人对我说:“我胃痛”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胃痛,不是你说了算!只有在即使最简单的诊察后,我对病人说:“你是胃痛”。不论这时我是作为西医还是作为中医,这个“胃痛”,都是判断:都是指病人的疼痛,不仅是发生在胃区、胃脘部,而且是由胃的病变引起的!
第三:痛在上腹部,未必皆胃痛。
我是乡医、全科,说不清是中医还是西医。我主张,临床上,使用中药之前,先使用西医定病,作为前提!
医生,做到我这个份上,我常对同行说:最大的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猝死”,最多见的是不典型、无痛性心梗,尤其是伴有严重心律失常者。一个是药物反应,尤其是输液的严重反应。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是难以预料的高风险。
所以对于“胃痛”,尤其是病程初起,或者时间尚短者;比较剧烈的;年龄偏大的;伴有恶心、呕吐,心慌、汗出,面色不好、神情烦躁者;时时脑子里不忘“心梗”这一潜在危险!
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误诊为急性胃炎;二是急性胃炎、胃肠炎诱发潜在的心梗发生。尤其是后者,不能因为已经确诊是急性胃炎而忽略这种很小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谨慎,也常常遇到意料之外的潜在风险:
三天前,邻村一个63岁男性熟人。打来电话,说胃痛,腹泻两次。已经吃了两次氟哌酸,问再吃点什么药?
我说来看一下吧。来后,详细询问,确实是剑突下的“胃痛”,再问,胸骨下段大约20公分长度,有隐痛,好像有点儿胸闷。
做了心电图,显示V5、V6的ST段下斜形下垂,T波倒置;电轴-8度。其余正常。我问病人,说到几年前,因为一个小手术,做过一次心电图,正常。今年6月份,乡里体检,说心电图是“供血不足”,医生没有说其它,自己也没有当回事。高血压史四年,服药。但是,心电图不是左心室高电压,更不是左室肥厚劳损图形。
我对他讲,如果上次体检时心电图,就是这个图形,可以说供血不足;应该明天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当时正常,现在出现这种图形,应该现在就去(下午4点左右)。考虑再三,当天,他的妻子,因为胃肠炎,上午在我这里输液。他又有胃痛,腹泻;今天上午和下午,还在开三轮车拉客。精神气色都没有异常。我觉得是否多虑啦?给他取了西咪替丁4粒,胃得宁4粒,下午、晚上各吃一次。医嘱,明天去当地最大的三甲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检查。
次日下午大约4点,儿子陪同病人来了。说昨天吃了那两次药,今天胃不痛了,或许是听了昨天我说的话,有点儿疑心,胸部有点闷。医院做了心电图,图形大致与昨天我做的相似,怀疑侧壁心梗,打了问号。拍了胸片,正常。心肌酶化验,一项高达正常值的20倍,一项超高值8倍。医生让立即住院,病人怀疑医生夸大病情,来问问。
我回答,立即住院。当时,病人正在吸烟,我说不要吸了,去医院要给你上氧气的,最终要看冠脉造影的结果。病人这才当了真。
病人走后,我还是后悔昨天没有让病人去医院,还给了药!!!
临床诊断的思维习惯,要求先从一个病的角度,能够解释主要或者全部症状和体征。只有不能用一个病解释时,才考虑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来解释全部临床症状和体征。
本例,因为确实存在轻度的“胃肠炎”症状,胃痛、腹泻。而胃症状,尤其伴有恶心、嗳气者,见到胸骨下段甚至整个胸骨后以及咽喉部不适,也是很常见的。当时考虑到,有轻度的胃痛、腹泻;妻子同时呕吐、腹泻;近期节令和气候原因,胃肠病症较多见;所以肯定了病人的胃肠炎症问题。
仅仅胸骨下段的轻度隐痛,不明显的胸闷,整体神态气色正常,体力正常,还在工作,血压正常。心电图旧有(?)的改变,基本排除了当时发生了心绞痛、心梗可能性。结果,心肌酶化验的超高值,出乎意料!
是轻度胃肠炎诱发了本已供血不足的不典型心梗?还是二者巧合?
急腹症的上腹痛鉴别诊断,自不必说。介绍两例慢性上腹痛的误诊:
第一例,大约30年前,一个30多岁男性慢性胃痛病人,常常发作性加重,最多时一晚吃12粒去痛片!我第一次接诊,就觉得,如果确实是胃痛,一晚吃12粒去痛片本身就会导致或者加重胃痛。
有一次胃痛,一晚辗转反侧痛的没睡觉。次日上午我出诊。平时没有泛酸、嗳气,不痛时饮食生冷都没事。
腹部检查,在反复多次按压胃区时,无压痛,但是自觉右下腹有点痛。按压右下腹麦氏点,无明显压痛,但胃区有点痛。这是当时和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一例上腹痛病例。
我建议手术,最后在住院较长时间观察后做了阑尾切除术,此后胃痛消失。
第二例,大约8年前。本村一例30多岁男性。慢性上腹痛,经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中西药治疗。但“胃痛”、胃胀,仍然时好时坏,我曾经给以中药散剂长服,似乎有所缓解。建议再次检查肝胆脾胰,结果肝功能异常(整个家族肝病者很多),B超报告早期肝硬变。
我认真检查病人的上腹部。在由胃区先肝区方向按压时,胃区无压痛,进入肝区则有压痛;再由肝区向胃区按压时,离开肝区则胃区无压痛。
至此,我建议去省级医院检查。结果是肝癌,三个月后去世!
我们在农村基层,不可能每一个“胃痛”病人,都如此慎重地问诊、检查。例如,一个陌生妇女来诊,说胃痛,想取点儿药吃,我会让人家,脱衣解带,例行腹部详细检查吗?人家可能会认为我这个秃老头“存心不良”!
病人说胃痛,没错;我们说胃痛,慎重!
第四:遥承董老,兼学各家。
胃脘痛,私淑董建华先生为师,是考虑到:急性胃痛,我一般不用中药,主要是学习慢性胃脘痛的中药使用。董老的书,在这方面的介绍较多。其次,我有他的两本书:《董建华医学文集》2000年版;《董建华论脾胃病》2009年版。以前读过第一本书,也照猫画虎的用过其中的一些方法,所以效果不好,但毕竟比较熟悉。另外,董老早年起于上海,晚年在北京行医,地域离我们山西较近。
专题范围:
我学胃脘痛中药辩治,是相当于西医的慢性胃病为主,包括:慢性胃炎、溃疡病、胃下垂;十二指肠炎、瘀滞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炎。至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本地属于高发区,只考虑术后缓解化放疗症状和改善体质,或者不手术者,延长生存质量。
把胃脘痛作为病名,以胃痛为主症,包括:痞胀、嗳气、泛酸、烧心、恶心、慢性呕吐在内。
唯一的缺憾,是没有找到有大量医案的胃病专书。有知道者,企盼告知。
读经有感:
在用一年多时间专学伤寒、金匮,写了54万字的帖子之后,感觉没有明显的收获,只是比较以前熟悉一些而已。待到后来再读岳美中、蒲辅周、方药中、董建华的书时,看这些名家的理法方药,随处可见仲景原著或者发展变化的影子,较之以往能够深入一层理解,才体会到仲景原著,学与不学大不相同。
可惜年过花甲,不敢花再多的时间深入原著,毕竟仲景经典,只是基础,不是全部。从学习经典的角度说,现在的学习可以看做是,仲景辨证论治精神和具体理法方药,后世和现代实际运用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