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国中医药的忧思录》

奇遇冯_I9Brn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5/09/03
帖子
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61
《中国中医药的忧思录》
说明:为了避免题目的雷同,在写下这个题目前,我特意去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度娘告诉我,有关于对中医的忧思录、有关于中药质量的忧思录、还有对中医人才的忧思录……还没有看到既对中医、又对中药同时产生忧思的录。今天布衣我就来录一下子吧。其实将中医和中药分开不仅滑稽,也很荒唐,更是不科学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谁遇见过不认得中药的中医师,或者有不懂得中医的中药师吗?真有,那倒是个奇怪而奇葩 的新鲜事呢。
关于中医药的话题,且不提及关于中、西医之间的论战,也不涉及中医内部学流门派之间的纷争,更不去参与对中医是废医存药、还是存医改药的讨论……因为不要说这些东东,光中国古代流传并得以保存下来的中医药书藉,己经汗牛充栋,要用火车皮装了。一个人从上大学的那天起,什么也不用做,光看书,估计到他死也是看不完的。显然这不是我对中国中医药的忧思之所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学习、继承、发扬光大的问题 。现在迫在眉睫的是中医药如何改变、改革、创新以避免遭遇灭顶之灾,走向万劫不复道路的问题。这才是布衣我在这里作中医药忧思录的真正动机,可谓是良苦用心啊,为了使态度严肃点,这里就不用呵呵二字了。
熟悉我的草根网读者都知道我的行文风格,即事不过三!对任何问题的论述不超过三点,这是深受老子(当然不是我家老爸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影响。对一个问题的论述,你若在三点内还不能说清道明,就是再说多了也是白搭。下面开始我的中医药忧思录中关于忧的论述:一忧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是深植于中华文化土壤中的,没有中华文明产生的中华文化(这里暂且把中华大地上的其它民族文明都列入到中华文明),就不会有中国中医药的发源、产生、发展、壮大。中国中医理论中的精、气、神同样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具体表现。而目前中医药的现状是个什么状况,就不需要我在这里描述了吧。按我一贯的二、八思维法则,我希望中医药在当今社 会中的占比能达到百分之二十,且不去奢谈是什么少数的关键了。而现实情况是即便占比不到百分之十,更不会成为少数的关键的中医院,也会面临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流失和失传,变得穷途末路。防微杜渐、修身养性、辛勤劳作、居安思危……这些正能量的东西渐渐地被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养尊处优、享受至上……的消极东西所取代。人的病源于自身的脏腑机能失调,但与社会的机能失调能没有关系吗?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如果有问 题了,就是说这个社会的精、气、精出毛病了,这人还能不生毛病吗?而医治人的精、气、神的最好方法就是中医药。而对中华文化、中国中医传统文化都不接受和认同的人,你能相信他有病时会自觉地走进中医院,接受中医药的治疗吗? 二优中医药人才的保护、培养与传承;中国现在在世的、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得到社会认可的、且还能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发挥作用的、真正是用正宗的、科学的中医理论(用望、闻、间、切诊断、按理、法、方、药实施)的名老中医还有多少人?按每个省份一千人计,加上全国中医药学院及研究机构会看病、能把病看好(在我这里这绝对是二个不同的概念),或许有三、五万人,这些人可以称之为是货真价实的真正的中医(即完全用中医思维、中医方法、中医药物来治病)。而这些人都将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静静地离去,那么十年、二十年后,最能代表我们中国文化的中华中医药不就灭迹了?有人会说我这是杞人忧天,但你们中有多少人知道现在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二年内不会看病?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学中医的研究生中看不好病的也大有人在(师承及家传的不在此列),又有多少人知道许多中医师看病根本就不是按望、闻、问、切流程来进行的(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做做样子的) 。我们知道,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医师比培养一个合格的西医师成本要高的多,而学西医的参加工作后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很快地独立为疾患者看病,而学中医药的如果没有师承和家传的底子作基础,光把上千种中药的名称、药用价值、用量、药性、归经……弄清楚,并按理、法、方、药独立为疾患者看病,至少要五年,且在职称评定、个人收入、单位福利……等方面都与学西医的有差距。使得许多中医基础学的好的就奔中医药的研究生而去,从而造成有实操能力的中医药人才越来越少。现在许多中医院的医生由于不会用中医药看病,不得不回炉学西医或者用西医的方法来为病人看病。三忧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中医药彻底摧毁;中医药治病不需要借助高科技的、造价昂贵的医疗设备。相对于西药,中药由于其采集、种植简单,数量众多,生产成本低,其药品价格比西药要低得多。一个西医做一台微创手术,一天的收益,一个中医师可能用一年的时间都赚不回来。一盒用于肿瘤治疗的西药其价格可以买到的中草药,如果把它打个包,一个成年人是扛不起的。具体到对某一个病症的治疗,用中医药治愈比用西医治愈要节省费用百分之八十。于是为了逐利,医院、药厂、经销商、甚至于我们的医保及医管部门都把眼睛盯上了患者的口袋。大病一场,积蓄全完;家有一人患肿瘤,一夜回到解放前;辛苦劳作十几年,一次交到医院里……由于中医药的经济效益实在太差,使得许多会看病的中医师成了药店的坐堂药师,靠给病人开大药方来拿中药的提成费,又无形地将原本低廉的治疗成本提高了。许多疗效显著、成本低廉、运用广泛的中成药越来越少生产了。而附加值高的美容保健品却广泛地充实了市场。拔火罐、刮痧、推拿……等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因为收费低、实施者辛苦也很少有中医院做了。还有许多制胶熬膏、制丸炼丹的中医技术也面临失传的危险。中医药从业人员中收入最高的不是名、老中医,而是那些假中医药专家之名的中医书籍编写者。而这些书中的知识与中国传统的、被实践证明了是科学的、必须通过有实操经验人去实施的中医药是没有多少联系的,用伪中医来称之是一点也不冤枉的。
再来论述中医药忧思录中的思。一思: 中医到今天还没有被废除,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毛爷爷他老人家的一句话:“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就是由于这一句话,使得近几十年以来认为中医不科学的人,虽然从来没有停止过打压中医,但始终还是不敢公开废除中医。在国家新领导人的关心下,也对中医药进行了立法。为什么不能借此东风将中医复兴,壮大、发展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学习用中医养生来提升人的健康,用简单易学的中医运动(太极拳、八段锦、五禽图等等)来增强人的体质,用低廉有效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来治疗疾病……总之,只有把中医药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上升到是一种国家意识的程度,我们的中医药才能得以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永续。二思:目前中国中医药的三支队伍,一是过去师承和家传来的,真正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来看病,并能把病看好的人;二是在中医药院校学习过的,经老师培养出来的,会看病,但对是否能把病看好让人心存疑虑的;三是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中医药院校的学习,而是随家人和亲朋好友学习中医药,靠自学成才,会看病,并能把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看好的人。我这里不妨武断地为其占比分个类,因为这不影响事物的性质。其占比大约为1:54:55。其中占比为1的第一部分人还是通过进位 得出的,或许只是因为超过了0.5以上,按4舍5入得来的。寓意是这些人很少,并且会随着时间而越来越少。第二部分比第三部分的人占比少1,也只是为了寓意地说明一点:真正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是在全国各地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用各种中医药(含民族医)为大众看病的,因为这个或那个原因甚至连从业资格证及准许经营执照都没有的第三部分的人比第二部分的人多那么一点。至于这一点具体是多少,就不去论述了,没意义!对其三类人,国家应该采取切实可行且有效的办法来进行管理,以确保中医药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壮大,使得中医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程度的提高而得以永续。把近似“濒危动物”的第一类人确实保护好,把他们的日常的诊疗工作转化为传、邦、带,并按其传承人的人数和在实操中的业绩对其评级,并予以精神奖励。可以按其贡献及成就分这么三种:国家保护的中医药传承人、国家中医特级大师、国家中医大师。并且予以丰厚的物质奖励。让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荣华富贵相信不会有人眼红吧。国家级的科技大奖是500万,用奖励一个科学家的奖金来给五个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特殊贡献的中医药国家级的泰斗发奖,每人100万,怎么就不行?对第二部分人要激励、关心、扶持。他们自己也应该有条件在行医的道路上融汇贯通,用中西合璧,科学先进的方式方法及诊疗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医学技能。只是在政策上要予以倾斜,使真正的中医药有识之士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社会中知识和能力让人尊重,职业和收入让人羡慕的人。第三部分人是最值得同情和需要得到社会认同和认可的人。他们会看病,特别是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上疗效显著,而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一直被边缘化了。其中不乏有人因无证无照,只能私下里偷偷地为人看病。不错,民间出大师,也出巫师和中医大骗子,但我们不能因为市场上出现了假药,现在病了连药也不敢吃了吧?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在哪里?这些部门的医管人员你认真地履行了你的职责了没有?对会看病的,能看好病的人你为什么不经过考核,给别人颁证。成熟一个,就考核一个,并为其正常、公开地为大众健康服务提供协助和援助。须知在许多穷乡僻壤的地方,这些人才是老百姓健康的守护神哦。政府的医管部门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把重点放在对第三部分人的监督、支持、邦助上。而对那些无真才实学的庸医巫师们,则是发现一个,处理一个。若胡万林当初治死第一个人的时候就被投入监狱并永久不得行医,政府的医管部门在其住地广而告之,让大众都知道他是一个骗子。他能有机会去治死更多的人吗?荒唐的是,他出狱后竟还能重操旧业,继续害人性命。这又是谁的错呢?!三思:中、西医是天生的敌人?是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吗?我看不是!他们完全可以相行不勃,各自独立发展,也完全可以相互借鉴,甚至可以互为利用,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做到相互欣赏。像现在这样相互死掐,相互揭短,搞得水火不容,像老死不相往来的前世仇人般的,既没有任何意义,也未能对各自带来任何的益处。折腾个啥呢?实在让人费解。现在的一些中医院里的医生不也在用西药为人看病吗?只要有疗效,病患者也愿意多掏钱,谁又能说这样不可以呢?我始终认为,把中、西医关系搞得紧张兮兮、对立、对战、对争、对吵的都是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在别有用心,其后一定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东西。好不好,看疗效,行不行,看人民,长不长,看发展。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有疗效,人民接受,能永续发展,忧思何来?
我的糖尿病并发肾病症状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的改善(肾脏有问题),睡眠也有阻碍(心脏有问题),有时候还容易生闷气,经常对自己能对付得了的人发脾气。我说的还是很现实吧,虽然我对社会上的许多有违公平正义的事可以大发脾气,但我无法对付得了那些人,所以我还不至于愚昧到骂大街的那种程度来让自己的肝脏也有问题。而现在,为了中国的中医药,我又开始了忧思,按照中医的脏腑理论,忧伤肺,思伤脾,这样一来,我的五脏六腑中的五脏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影响,我这是吃饱了撑得慌啊?还是吃了晚饭后去走路噢,中医说徒步是最好的健身方法,而西医也支持这种说法,这也能说明,中医和西医的理、法、方、药虽然不同,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相通的地方嘛,毕竟人的出生地、思维方式、行医的方式方法可以分中西 ,而人的身体构造、功能、致病原理是不能分的。孰优孰劣,其实还是可以能来个一较高下的,华东地区就有一个中医在草根网上倡议,让中西医在对各种癌症的治疗上打擂台,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响应,更没有发现有站上擂台去的西医。确实忍不住了,还是呵呵一声结束文章吧。(冯遇奇)
 
老冯也来了,我在临证荟萃版块连载《中医鬼谷子医经》
 
就是对你放心不下,怕有人“欺负”你,才跟随你来的啊。你上次退了那个中医学习入门群,我也是在第一时间就跟着退出了。我的生辰八字里有4个火,是人到那里,那里就红火。哈哈
 
精彩纷呈…………赞一楼……
 
完全抛开利才可能有真正的中药,然后才可能有真正的中医。目前的大环境下,似乎很难。
 
古脉法经验分享
钟知霖 师承联盟
望闻问切四诊当中,先贤们将切脉放在最后,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一般情况下,我基本上通过前面三诊就能够大概把握患者的情况,然后最后才进行脉诊,以确认前面的判断。一般情况下,脉诊的作用我就是将它作为确认与参考用,除非是出现了脉证不符或者特殊情况。比如有时候患者主诉病情的时候主次不清,然后当你进行问诊的时候,回答也很模糊,模棱两可的跟没回答没什么两样。比如你问他小便黄吗?回答是多喝水就不黄,少喝水就黄。又或者你问他胃口如何,回答是遇到好吃的胃口就好,不好吃得就没有什么胃口。遇到这种情况,脉诊就大有用处了。

首先说明的是,你准备用自己的哪只手来为患者把脉?我建议用自己平常写字与吃饭的那一只,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用右手来写字与吃饭,所以大部分人都应该用右手,左撇子的话就应该用左手。这有什么关系吗?与保护自己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病邪不仅仅是物质性的,很多时候是能量性的,即俗称的邪气。自己平常写字与吃饭的那一只手,由于锻炼得多,自然就比较强健一些,对抵御外邪就更厉害一些。否则,当自己的身体不是那么强健的时候,而又刚好用到不强健的手来把脉,那么患者的病气就相对容易入侵我们。邪气是通过手上的穴位来入侵我们的,在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之下,当然要小心谨慎为好。而在精神的层面上,医者的医德是很重要的,如果医德很好,那么自身的浩然正气就很足,邪气就不那么容易侵犯我们。至于三部九候,浮沉细数之类的基本常识,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接下来我要说的,是自己的一些经验。

一、阴阳分类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辨脉》中曾提到:“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但其说有所未尽耳。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过甚,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

各位,李东垣的辨脉是很正确的。右手的寸脉又叫“气口脉”,对应地,左手的寸脉叫做“人迎脉”。《内经》里面有将人体的颈动脉也叫做“人迎脉”,但是那个“人迎脉”与这里的“气口脉”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千万别混淆了。在阴阳的分类上,根据上述说明,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归纳:左手人迎脉盛大为阳病,右手气口脉盛大为阴病。

李东垣的辨脉依据又是从哪里来的,他的脉法有传承吗?当然有,并且还是很厉害很经典的精髓呢!那就是《脉法赞》。这一本与《内经》同一级别的古籍已经失传了,唯有一些篇章被王叔和摘录在《脉经》里面。

《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壳、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 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

所以,在阴阳的大分类上,我们在把脉的时候,首先就是确认患者左右两手的寸脉大小,进而根据“左手人迎脉盛大为阳病,右手气口脉盛大为阴病”来进行分类。注意,这里所说的寸脉,并不完全是寸脉,而是隶属于寸脉部位,其具体位置是“关前一分”,即高骨往手掌方向移动一点点(大约3.3毫米)。同时李东垣提醒,“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子先诊右手;男子左脉大则顺,女子右脉大则顺。”他是根据《脉法赞》里面“左大顺男,右大顺女”这一句作为依据来说明的。

二、六经脉证

第一步是比较左右两手的寸脉大小来确定阴阳属性,第二步则是比较大小的倍数来确定严重程度。李东垣说:“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则病在厥阴,大于二倍,则病在少阴,大于三倍,则病在太阴。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吗?有。

《灵枢经·终始》:“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 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 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问题是,李东垣的说法似乎欠妥,因为“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哪里还有几倍的情况呢?所以这种分类我个人觉得是不妥的。并且里面有“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的说法,既然有“俱盛四倍”这种情况,就说明不是气口脉与人迎脉之间的比较了,所以可以确定李东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说是“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则为三盛。”这里的比较法并不是比较左右手的寸脉,而是比较阴阳分类情况下的寸脉与关脉。假如确认为气口脉大于人迎脉,则集中比较患者右手的寸脉(关前一分)与关脉,如果寸脉明显较小的,则病在厥阴,如果寸脉与关脉相差不多的,则病在少阴,如果是关脉明显较小的,则病在太阴。这种比较法在临床验证后,确实是操作性比较强的。

如果病人主诉为头晕,一摸脉整体脉也是弦脉,并且已经确认属于阴证,通过比较又确认寸脉(关前一分)与关脉相差不多的,我们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脉证相符的话,是否就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呢?未必。因为这里的六经脉证并非是伤寒的的六经脉证。这里我们一直在说明的是内伤杂病的情况,它与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描述的伤寒有着千差万别。李东垣刚才不是说了么,“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伤寒类的六经辩证,其脉象往往反映在左手。即便是反映在右手,按照《伤寒论》的条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很明显,伤寒类的少阴病是有着特别指向的脉象的,千万别用错了方向。所以,即便得出病在少阴,由于这里是内伤杂病,我们还需要考虑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等关系。

三、脏腑生化

常规的说法是,左手的寸关尺分别对应心火、肝木与肾水,右手的寸关尺分别对应肺金、脾土与命门。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并且,这里还存在着生化关系,就是尺脉生关脉,关脉生寸脉。比如左手的尺脉对应肾水,关脉对应肝木,这就是水生木的关系,关脉对应的肝木进而生寸脉的心火。右手也一样,所谓的命门其实就是人身当中那先天的一点真火,此真火生脾土,脾土进而再生肺金。如此看来,尺脉其实可以说是根本所在了,并且尺脉往往要求沉取,这也很符合它所包含的这个意义。

接着上面的话题,假如已经确认患者病在少阴,由于少阴在脏腑的对应上与心肾对应,而心脉在左寸,肾脉在左尺,于是,我们还需要对患者的左手进行详细的诊查。假如他的脉象是左尺虚浮,左关沉弦,左寸散大,这是什么意思呢?说明此人肾水不足,肝木失养,一方面木生火的力度不大,造成心脉虚散,同时肾水也克制不了心火,多数已心病为害。怎么处理?先看缓急的情况,“急则治其标”。如果没有急证,这要看是男人还是女人,毕竟男女有别,男人能量中心在下焦,女子能量中心在上焦。如果是男人,着重处理肾的问题,如果是女人,则着重处理心的问题,用药的方向是有区别的,但无论如何,都要考虑肝木的情况。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辨脉》也说了很多关于脏腑生化方面的例子:“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亦来搏肺。”如果出现“心脉变见于气口”,这是火克金的现象,什么是心脉?“洪大而数者”,如果右寸见此脉象,即知是“心火刑肺”。“代者,元气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脉。洪大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如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沈而滑。经云:脉滑者,有宿食也。”如此等等。所以,《内外伤辨惑论·辨脉》是很值得研究的一本书,还有,王叔和的《脉经》也极其之好,里面保留了很多脉法精髓,李东垣的很多传承就是出自该书,《脉经》中说了很多极其实用的内容,钟知霖我强烈推荐各位研究一下。
关注公众号“师承联盟”也可以联系我微信13929567842,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