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5/08/18
- 帖子
- 19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作者:橙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中国的汉文字也有了上千年发展和演变历史,其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中医药更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它们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困”字,本意象房的四壁,里面长草木,其寓意就是废弃的房屋。我们现有的理解就是疲倦欲睡。在中基的理解,病理性的“困”跟脾失升清有很大的关系。更有一些学者提出说“脾主困”。那在文字上怎么又是木被围着呢?
博文中有一篇提到,未土(未土类脾)藏乙木(乙木类肝脏),木性升发。故脾脏的升清是肝脏生理功能的体现。也就是说,只有脾脏助肝气升清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了,肝的藏血功能和行血功能才能正常,这就说明了肝气统血行血等功能的根本,在于脾气对肝气的本源作用来实现的。从这里,不难看出,脾气与肝气之间功能的相互关系。
“困”字的组合就是房屋(这房屋也为土筑)和木。能联系到中医的理解,就是脾气与肝气之间在生理上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汉字与中医文化之间是相互渗透,紧密相连的。它们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原创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9d64bb0102w46x.html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中国的汉文字也有了上千年发展和演变历史,其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中医药更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它们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困”字,本意象房的四壁,里面长草木,其寓意就是废弃的房屋。我们现有的理解就是疲倦欲睡。在中基的理解,病理性的“困”跟脾失升清有很大的关系。更有一些学者提出说“脾主困”。那在文字上怎么又是木被围着呢?
博文中有一篇提到,未土(未土类脾)藏乙木(乙木类肝脏),木性升发。故脾脏的升清是肝脏生理功能的体现。也就是说,只有脾脏助肝气升清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了,肝的藏血功能和行血功能才能正常,这就说明了肝气统血行血等功能的根本,在于脾气对肝气的本源作用来实现的。从这里,不难看出,脾气与肝气之间功能的相互关系。
“困”字的组合就是房屋(这房屋也为土筑)和木。能联系到中医的理解,就是脾气与肝气之间在生理上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汉字与中医文化之间是相互渗透,紧密相连的。它们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原创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9d64bb0102w4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