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张某,女, 3岁。
2008年11月14日初诊:患儿咳嗽3日,咽痒咳频,喉有痰声,痰白清稀,打喷嚏、流涕,纳少,大便稀薄,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袭肺。宜疏风散寒、宣肺化痰。王师常用经验方“宣肺止咳汤”加减。处方:
荆 芥5G 桔 梗5G 炒牛蒡子10G 橘 皮6G
橘 络6G 制半夏9G 川贝母6G 象贝母6G
辛 夷9G 蝉 蜕6G 杏 仁(后下)9G 甘 草3G
紫 菀6G 前 胡6 炙百部9G ×7剂
二诊:药后咳嗽大减,喉痰尚有,嚏涕减少,纳食增加,大便糊状。证属痰浊未清。再以健脾化痰。处方:
橘 皮6G 橘 络6G 制半夏9G 茯 苓9G
甘 草3G 桑 叶9G 甜杏仁6G 苦杏仁(后下)6G
象贝母9G 炙紫苏子9G北沙参9G 苍耳子6G
川贝母6G ×7剂
三诊:药后邪化咳和,无涕,夜眠欠安,大便稍稀,日行一次。证属病后营卫不和,肺脾俱虚。继以培土生金、益气健脾。处方:
橘 皮6G 橘 络6G 制半夏9G 茯 神9G
甘 草3G 太子参9G 生白术9G 桂 枝3G
白 芍9G 红 枣5枚 生 姜3片 黄 芪9G
炒扁豆9G ×7剂
服7剂后痊愈。
2008年11月14日初诊:患儿咳嗽3日,咽痒咳频,喉有痰声,痰白清稀,打喷嚏、流涕,纳少,大便稀薄,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袭肺。宜疏风散寒、宣肺化痰。王师常用经验方“宣肺止咳汤”加减。处方:
荆 芥5G 桔 梗5G 炒牛蒡子10G 橘 皮6G
橘 络6G 制半夏9G 川贝母6G 象贝母6G
辛 夷9G 蝉 蜕6G 杏 仁(后下)9G 甘 草3G
紫 菀6G 前 胡6 炙百部9G ×7剂
二诊:药后咳嗽大减,喉痰尚有,嚏涕减少,纳食增加,大便糊状。证属痰浊未清。再以健脾化痰。处方:
橘 皮6G 橘 络6G 制半夏9G 茯 苓9G
甘 草3G 桑 叶9G 甜杏仁6G 苦杏仁(后下)6G
象贝母9G 炙紫苏子9G北沙参9G 苍耳子6G
川贝母6G ×7剂
三诊:药后邪化咳和,无涕,夜眠欠安,大便稍稀,日行一次。证属病后营卫不和,肺脾俱虚。继以培土生金、益气健脾。处方:
橘 皮6G 橘 络6G 制半夏9G 茯 神9G
甘 草3G 太子参9G 生白术9G 桂 枝3G
白 芍9G 红 枣5枚 生 姜3片 黄 芪9G
炒扁豆9G ×7剂
服7剂后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