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管理学院的同学感冒之后咳嗽咽干,夜眠发热有汗。针推专业七年制的一位同学和我一起看的,他认为夜间出汗是我们学的盗汗,想用养血之法,建议吃阿胶和枣之类。我认为是感冒还没好,有余热,所以才这样的。此人脉数,偏细,不算浮,口干喜饮水,舌苔薄而少,舌尖红,小便黄,大便两天没解,症状大概是这样。当时我还不会辨证选方,所以把能搜集到的症状都用短信发给了教《中医诊断学》的老师。老师回复:可用桑菊饮加减。遂去阅览室查桑菊饮的剂量,当时已经能背桑菊饮的方歌了。又根据症状酌情加减了药物,买药的时候好像缺了薄荷,也忘了当时是用什么替代的了,先抓一剂药,在小药店里代煎。那位生病的同学吃了之后貌似好了一点,还有咳嗽,有点痰,痰中还带点血丝。听到“血”有点担心,下课后赶快问教《中医诊断学》的老师是不是治坏了,老师说是燥伤肺络,可以加点瓜蒌之类偏润的清热化痰药物。听老师一解释,我又有信心了,按老师的指示加减后,又让患者吃了一剂药,这次吃完后,痰中血丝消失了。不过,还有一些症状没有缓解,任其自然痊愈的。这个病人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看的,虽然只治好了几个症状,但我还是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