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7/07
- 帖子
- 18225
- 获得点赞
- 357
- 声望
- 113
- 年龄
- 47
循筋拨点疗法在伤科临床上的运用(1)
中医的主体思想是阴阳的动态平衡,在人体除了内在脏腑功能的动态平衡,还有外在脊柱与肢体的动态平衡,且骨架的平衡与否亦主要取决与筋的平衡,其缘由是“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在《灵枢。经脉》篇提到“骨为干,筋为刚,肉为墙。”骨骼是人体的一个框架,肉是人体的外围结构,筋才是维持外在平衡的关键。故人体外在的动态平衡主要在筋。筋的特性是柔韧并维持骨架的正常位置,只有筋保持正常的柔韧性,骨架就不会出现偏歪。才会“骨正筋揉,气血自流。”而维持人体外在的动态平衡。一但筋的柔韧出现问题,就会进一步牵拉骨骼,导致骨的不正而影响到气血的流通,进一步影响到脏腑功能的平衡紊乱。现在的中医大都套用了西医的理念,认为“筋”是肌肉、筋膜、韧带、神经、血管等柔性组织,而我临床研究拨筋的过程中发现,我们拨的并非这些组织,我们拨的就是筋经的筋,而且我发现我们临床所拨的筋结点只有在病变反映的时候才会出现,平时是触摸不到的。而我临床发现筋结点是沿线分布,有的和筋经的走线分布,而有的并未按筋经的走线分布。其中这些没有按筋经走线分布的筋亦有一定的规律,其按我们的运动力线分布。这也进一步证明“筋者,肉之力也”我们人体的力量主要来源与筋。
《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个筋靠的是阳气的濡养,只有阳气充沛筋才会柔韧。少儿生体柔韧其原因就是阳气充沛,老年生体的不灵活其原因亦是阳气衰败,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阳气进一步衰败,人体活动亦逐渐的僵硬,当人死亡后完全就是硬梆梆的尸体一具。这也就是中医讲的人的形体为阴,人的形体需要阳气的敷布才会柔韧,而输送人体阳气的就是筋。这个阳气在中医中又叫真气,五脏原真之气。《灵枢。刺节真邪》篇提到“真气者,所授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在《金匮要略》中提到“五脏原真通畅,人即安和。”在《灵枢。大惑论》中提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与目而为之精。”而在《灵枢。卫气行》篇中提到“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然后卫气通过眼睛的周围从头部向下布散。再入五脏,继续又上注于目,周而复始。
中医的主体思想是阴阳的动态平衡,在人体除了内在脏腑功能的动态平衡,还有外在脊柱与肢体的动态平衡,且骨架的平衡与否亦主要取决与筋的平衡,其缘由是“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在《灵枢。经脉》篇提到“骨为干,筋为刚,肉为墙。”骨骼是人体的一个框架,肉是人体的外围结构,筋才是维持外在平衡的关键。故人体外在的动态平衡主要在筋。筋的特性是柔韧并维持骨架的正常位置,只有筋保持正常的柔韧性,骨架就不会出现偏歪。才会“骨正筋揉,气血自流。”而维持人体外在的动态平衡。一但筋的柔韧出现问题,就会进一步牵拉骨骼,导致骨的不正而影响到气血的流通,进一步影响到脏腑功能的平衡紊乱。现在的中医大都套用了西医的理念,认为“筋”是肌肉、筋膜、韧带、神经、血管等柔性组织,而我临床研究拨筋的过程中发现,我们拨的并非这些组织,我们拨的就是筋经的筋,而且我发现我们临床所拨的筋结点只有在病变反映的时候才会出现,平时是触摸不到的。而我临床发现筋结点是沿线分布,有的和筋经的走线分布,而有的并未按筋经的走线分布。其中这些没有按筋经走线分布的筋亦有一定的规律,其按我们的运动力线分布。这也进一步证明“筋者,肉之力也”我们人体的力量主要来源与筋。
《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个筋靠的是阳气的濡养,只有阳气充沛筋才会柔韧。少儿生体柔韧其原因就是阳气充沛,老年生体的不灵活其原因亦是阳气衰败,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阳气进一步衰败,人体活动亦逐渐的僵硬,当人死亡后完全就是硬梆梆的尸体一具。这也就是中医讲的人的形体为阴,人的形体需要阳气的敷布才会柔韧,而输送人体阳气的就是筋。这个阳气在中医中又叫真气,五脏原真之气。《灵枢。刺节真邪》篇提到“真气者,所授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在《金匮要略》中提到“五脏原真通畅,人即安和。”在《灵枢。大惑论》中提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与目而为之精。”而在《灵枢。卫气行》篇中提到“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然后卫气通过眼睛的周围从头部向下布散。再入五脏,继续又上注于目,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