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生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

认仕医生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7/24
帖子
9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10
精彩内容
首先,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医护人员必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重视语言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不但要善于使用美好语言,还要讲究与病人沟通的语言技巧。
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当熟练运用的语言主要有如下几种:①安慰性语言。②鼓励性语言。③劝说性语言。④积极的暗示性语言。⑤指令性语言。
1、运用得体的称呼语
医护人员称呼病人的原则是:①根据病人身份、年龄等情况因人而异,力求确当。②避免直呼其名。③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④与病人谈及其配偶或家属时,适当用敬称,以示尊重。

2、充分利用语言的幽默
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能使双方很快熟悉起来,可以使人心情为之一振,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幽默一定要分清场合,要内容高雅,态度友善,行为适度。

3、多用称赞的语言
虽然赞美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却可以对病人产生深刻的影响。一般来讲,间接赞美他人的话最后都会传到病人耳中,增加可信度,有时当面赞扬,会给人一种虚假和吹捧的感觉。用赞美代替鼓励,能够树立病人的自尊和自信。

4、语言表达简洁明确
医患沟通要求语言的表达清楚、简洁、条理清楚。避免措词不当、重点不突出及讲对方不能理解的术语等情况。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用通俗化语言表达。

5、讲究提问的技巧
在与病人交往时,主要采取“开放式”谈话方式,适时采用“封闭式”谈话,要尽量避免“审问式”提问。“开放式”提问便于全面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感。“封闭式”提问便于医务人员对关键的信息有较肯定的答案。

6、使用保护性语言,忌用伤害性语言
医患沟通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下几种伤害性语言:①直接伤害性语言。如“你这个病人真不讲理。”②消极暗示性语言。如“这样的治疗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 ③窃窃私语。

7、不评价他人的诊断与治疗
由于每个医院的条件不同,医生技术水平不同,对同一疾病认识可能有不同,更何况疾病的发展和诊断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故医生不要评价他人的诊疗,否则会导致病人的不信任,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文章来源:医学之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