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5/07/23
- 帖子
- 8
- 获得点赞
- 5
- 声望
- 1
- 年龄
- 44
本帖最后由 朱建强 于 2015-8-8 21:44 编辑
正骨窍要
以下参考网络,结合个人诊所临床经验,略有改动,确为心得,感恩前辈,固收集整理,极力推荐!
大道至简,天道酬勤,刻苦练习,用心体会,日久功自成,跟师捷径也。正骨在巧,手下觉知,松动巧入,固正骨窍要,全在摸法,常人皆以为正骨诀窍即为秘传之手法,能得其手法即为得正骨真传。此误也,为本末倒置之理解。手法之秘固然重要,且得其秘者皆视为供壁,不轻易传人。而殊不知手法皆以摸法为基。摸得准方能正得准。所见高手,其所重者皆为摸法,常以他人摸不出而己摸得出为傲,而不以其手法为荣。手下摸得准,自能正得精,治得准,所以能应手凑效。如摸不准,盲目乱正,手法模糊,即或偶尔碰对,但心中仍茫然。且费时费力,劳而无功。
所谓正骨,非专指正骨,亦正筋正肌正膜。筋肌占大部而骨占小部。
盖人身有病变,则筋骨皆不同于常态。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论治,临床高者,观其色其凹凸,手一搭便知病先于何处,而后到何处,手摸心会,自知病之根所在。或陈伤或新伤,究竟为何所伤。病起于上或起于下,皆可摸得清。了然于胸而后因症施治,只在病所理筋正骨。余者不问。此则事半而功倍,省时省力,应手凑效。
西医所谓的疼痛,一般都归咎于所谓的无菌性炎症,认为是局部炎症所致。治疗也只在局部施以麻药封闭或局部冰敷,热敷等称其为物理疗法。且西医将疼痛分门别类,分成很多细项,尤其是教科书,将疼痛归为很多类,而在真正临床中,其实很难碰到教科书所讲的典型病症。在中医看来,疼痛只有两类,一类是静态时疼痛。一类为动时痛,活动受限,静时不痛。前类可认为是骨错缝,炎症,肿瘤,神经压迫等原因所致。第二类则为典型的筋出槽骨错缝。而这种方法不像西医分得那么复杂,只用手去摸,感知,摸到那儿有病然后相应的正筋整骨即可。按中医的伤科的理论来讲,其实所谓的无菌性炎症其实极少,甚致没有这种病,因为如果是炎症,那么不可能在数秒或数分钟内消除。而根据中医伤科理论,西医所谓的炎症,大多可在数分钟或十数分钟内消除。可见无菌性炎症是不存在的。其实,所谓的无菌性炎症,实际为中医所讲的筋出槽骨错缝引起的保护性反应。大脑在告诉你,现在这里筋被扭着或骨头有位置不对。你不能乱动这里,因为正受伤着呢。将出槽之筋推入槽将错缝之骨复位,则疼痛自消。要想知道倒底是那儿筋出槽,骨错缝了。必须得会摸。局部的疼痛一般病症不是发生在疼痛的局部,而是一条筋从远端就开始翻转出槽,一直拉到患处,致使患处的一段筋紧张到极限,故而发生疼痛。或者上位关节痛其原因是下位关节骨错缝,牵拉到和上位关节相连的筋,把上位关节也拉错缝,筋翻转出槽形成紧张,从而引起疼痛。所以碰到这种情况如果只治上位关节,效果有限。但要真正学会摸筋摸骨必须得有人带,告你什么样的筋是出槽的筋,怎么样出槽了,向那边出槽,应当向那边归位,如何用巧力等。这样渐渐手摸心会,渐到巧熟。唯有苦练,用心,数年方成,然医无止境,吾等也终身求索苦练之。
正骨之道,为使错位之骨陷者升其位,高者复其平,偏者扶其正。出槽翻转之筋归其位。要做到上述手法之精巧,其要莫过于二。一者为欲合先离,欲要使筋骨复合,必先使其离位,拉长距离,有隙有乘,而后顺势轻推。二者为圆,复筋正骨,顺其势轻轻挽一圈,周而复始,欲合先离之理皆寓其中。正骨,则在圆转中使骨欲合先离,开而复合。理筋,则在圆转中使筋伸长,应力聚于一点,使筋跳转归槽。颈,肩,腰,腿,手,足,皆可依此理。真有乐在其中,欲罢不能之感。 无痛正骨很多经验都来自日常生活中,我们正骨就像平时打扫房间一样,座,椅在房间里乱了我们要把它摆正,放回原来位置。正骨就是把病理性移位骨结构回复到他原来解剖位置,结构顺了脏器,神经,血管,软组织都回到正常解剖生理位置。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相互协调一切疾病就会慢慢自瘉。
正骨窍要
以下参考网络,结合个人诊所临床经验,略有改动,确为心得,感恩前辈,固收集整理,极力推荐!
大道至简,天道酬勤,刻苦练习,用心体会,日久功自成,跟师捷径也。正骨在巧,手下觉知,松动巧入,固正骨窍要,全在摸法,常人皆以为正骨诀窍即为秘传之手法,能得其手法即为得正骨真传。此误也,为本末倒置之理解。手法之秘固然重要,且得其秘者皆视为供壁,不轻易传人。而殊不知手法皆以摸法为基。摸得准方能正得准。所见高手,其所重者皆为摸法,常以他人摸不出而己摸得出为傲,而不以其手法为荣。手下摸得准,自能正得精,治得准,所以能应手凑效。如摸不准,盲目乱正,手法模糊,即或偶尔碰对,但心中仍茫然。且费时费力,劳而无功。
所谓正骨,非专指正骨,亦正筋正肌正膜。筋肌占大部而骨占小部。
盖人身有病变,则筋骨皆不同于常态。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论治,临床高者,观其色其凹凸,手一搭便知病先于何处,而后到何处,手摸心会,自知病之根所在。或陈伤或新伤,究竟为何所伤。病起于上或起于下,皆可摸得清。了然于胸而后因症施治,只在病所理筋正骨。余者不问。此则事半而功倍,省时省力,应手凑效。
西医所谓的疼痛,一般都归咎于所谓的无菌性炎症,认为是局部炎症所致。治疗也只在局部施以麻药封闭或局部冰敷,热敷等称其为物理疗法。且西医将疼痛分门别类,分成很多细项,尤其是教科书,将疼痛归为很多类,而在真正临床中,其实很难碰到教科书所讲的典型病症。在中医看来,疼痛只有两类,一类是静态时疼痛。一类为动时痛,活动受限,静时不痛。前类可认为是骨错缝,炎症,肿瘤,神经压迫等原因所致。第二类则为典型的筋出槽骨错缝。而这种方法不像西医分得那么复杂,只用手去摸,感知,摸到那儿有病然后相应的正筋整骨即可。按中医的伤科的理论来讲,其实所谓的无菌性炎症其实极少,甚致没有这种病,因为如果是炎症,那么不可能在数秒或数分钟内消除。而根据中医伤科理论,西医所谓的炎症,大多可在数分钟或十数分钟内消除。可见无菌性炎症是不存在的。其实,所谓的无菌性炎症,实际为中医所讲的筋出槽骨错缝引起的保护性反应。大脑在告诉你,现在这里筋被扭着或骨头有位置不对。你不能乱动这里,因为正受伤着呢。将出槽之筋推入槽将错缝之骨复位,则疼痛自消。要想知道倒底是那儿筋出槽,骨错缝了。必须得会摸。局部的疼痛一般病症不是发生在疼痛的局部,而是一条筋从远端就开始翻转出槽,一直拉到患处,致使患处的一段筋紧张到极限,故而发生疼痛。或者上位关节痛其原因是下位关节骨错缝,牵拉到和上位关节相连的筋,把上位关节也拉错缝,筋翻转出槽形成紧张,从而引起疼痛。所以碰到这种情况如果只治上位关节,效果有限。但要真正学会摸筋摸骨必须得有人带,告你什么样的筋是出槽的筋,怎么样出槽了,向那边出槽,应当向那边归位,如何用巧力等。这样渐渐手摸心会,渐到巧熟。唯有苦练,用心,数年方成,然医无止境,吾等也终身求索苦练之。
正骨之道,为使错位之骨陷者升其位,高者复其平,偏者扶其正。出槽翻转之筋归其位。要做到上述手法之精巧,其要莫过于二。一者为欲合先离,欲要使筋骨复合,必先使其离位,拉长距离,有隙有乘,而后顺势轻推。二者为圆,复筋正骨,顺其势轻轻挽一圈,周而复始,欲合先离之理皆寓其中。正骨,则在圆转中使骨欲合先离,开而复合。理筋,则在圆转中使筋伸长,应力聚于一点,使筋跳转归槽。颈,肩,腰,腿,手,足,皆可依此理。真有乐在其中,欲罢不能之感。 无痛正骨很多经验都来自日常生活中,我们正骨就像平时打扫房间一样,座,椅在房间里乱了我们要把它摆正,放回原来位置。正骨就是把病理性移位骨结构回复到他原来解剖位置,结构顺了脏器,神经,血管,软组织都回到正常解剖生理位置。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相互协调一切疾病就会慢慢自瘉。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