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长期实例跟踪治疗,随诊加减,请大家多嘴讨论

jerry1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7/20
帖子
66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本人得这个慢病已经10年,不得痊愈。最初是上吐下泻急诊(在重庆这个地方,当时不懂医疗知识,现在看来应该用四逆加人参汤就好了),但是当时没有治愈,正值7月炎热季节,始终无法恢复,突然又发现食物在中焦堵住了,去b超,胆囊肿大,医生看了给我当时开了消炎利胆片,胆囊不肿大了,服用了4个月直到冬季,感觉太寒才停药,之后多少年都没有恢复到最初身体很好的状态,总是感觉无精神,感觉应该是过服寒凉药物“消炎利胆片”,伤了内脏,落下病根。
目前情况是 服用: 炒白术 干姜 甘草 茯苓 黄芪 防风 少量肉桂 大茴香 小茴香 熟三七自我感觉湿邪已经去掉大半,服用此方剂后15天内,每天大汗淋漓(是否是排邪反应),到16天汗出逐渐减少,还连续腹泻了2天,之后就不腹泻了。目前的脉象关脉基本正常(左关偏弱),但是左寸最弱(因此加了大茴香和小茴香),左尺基本正常,右尺略微弱。 左寸弱 两天后变方跟踪。
 
变方: 炒白术 干姜 甘草 茯苓 黄芪 防风 少量肉桂 大茴香 小茴香 熟三七
因为左寸弱,食欲欠佳,因此决定去黄芪, 防风, 加桂枝, 炙甘草(医理:炙甘草汤补心阳,助脾阳,火生土, 同时也暗合苓桂术甘汤的特点,全方相当于甘姜苓术汤合苓桂术甘汤,分别去除中焦和下焦的湿气, 又补脾阳,可谓是考虑周全),期待有个尽快痊愈痊愈。
 
原方炒白术 干姜 甘草 茯苓 少量肉桂 大茴香 小茴香 熟三七 桂枝 炙甘草
病情变化 加桂枝和炙甘草后 感觉饥饿感略微增强,但是前胸后背皮肤发凉,不是非常厉害,但是摸起来很凉,前胸后背很阴寒的感觉(到底什么原因,希望大家讨论),思前想后,桂枝可以解表寒呀,加了桂枝为什么体表还是这么阴冷,于是决定加制附子5g看情况。
变方为:炒白术 干姜 甘草 茯苓 少量肉桂 大茴香 小茴香 熟三七 桂枝 炙甘草 附子6g 以观后效。
 
服用上方后大便成型了,继续服用,并计划使用少量藿香醒脾
 
加大附子用量5-10g 感觉肝部发胀略有灼热,因此变方加炒白芍为:

炒白术 干姜 甘草 茯苓 少量肉桂 大茴香 熟三七 桂枝 炙甘草 附子10g 炒白芍
加后感觉胀满消失迅速,而且胃口突然大大好转。耐心继续使用。
 
加大附子用量5-10g 感觉肝部发胀略有灼热,因此变方加炒白芍为:

炒白术 干姜 甘草 茯苓 少量肉桂 大

感觉这个论坛讨论气氛不浓?不应该吧?
 
呵呵,你还没发现实质所在,这里高手多,你这个只是讨论服药感觉的话题,只有服用者才能体会,别人插不上嘴。如果这里都是黄毛小儿,我想一定会热闹。
 
不是不讨论 很多问题都可以上吐下泻 谁知道你是属于哪一种 就说一个上吐下泻 怎么讨论
 
不是不讨论 很多问题都可以上吐下泻 谁知道你是属于哪一种 就说一个上吐下泻 怎么讨论

所以要如饥似渴的讨论,详细询问呀。通过实践积累呀,起码谈谈这样用的看法。
 
静候,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这里真正的高手确实很多,有些医理非常有道理,我阅读了很多颇有道理,可以说让人受益颇多。但是实证,讨论下用方对与错,这样也不错吧。
 
不是不讨论 很多问题都可以上吐下泻 谁知道你是属于哪一种 就说一个上吐下泻 怎么讨论

你看清楚 脉象 病因 症状 等等都详细说明了。大侠
 
大汗淋漓15天,感觉不是好兆头。
 
这里真正的高手确实很多,有些医理非常有道理,我阅读了很多颇有道理,可以说让人受益颇多。但是实证,讨

谢谢您的好评,我们共同努力。
 
本帖最后由 jerry1 于 2015-8-4 09:44 编辑

方子没有变,身体有明显的好转哦,我认为太阴或少阴的阳气恢复,体内的湿邪寒邪通过体表出来了,湿邪排尽了,汗出就越来越正常了。你的中医水平如何?谢谢参与,哪怕是不对的也谢谢参与。
你说不是好兆头,能说出你的道理吗?
 
本帖最后由 jerry1 于 2015-8-4 10:28 编辑

我有个新想法:我认为现在的病机矛盾是“脾阳虚寒肝胆热”,用药时候温热过了,肝胆就会发热,用温热药物少了,脾阳又恢复不了。 所以我打算把炒白芍单独服用,就是在中午晚饭餐前30分钟服用炒白芍,这样可以用温热药物温脾阳多作用几个小时,而也保证了白芍的寒性不会对脾阳造成过多的影响。饭前30分钟服用炒白芍,也许还可以促进餐前胆汁排放(补脾阳气,敛肝胆阴气),形成条件反射,不知道行不行? 还有无其他方法?
 
此慢病最开始是上吐下泻,认为应该是脾胃问题,所以是主病,需要重点治疗,因此选择,附子理中汤作为主方,这个应该没错吧?
 
本帖最后由 jerry1 于 2015-8-4 18:10 编辑

附子6g 炒白术 干姜 甘草 茯苓 少量肉桂 大茴香 熟三七 桂枝 炙甘草 香附2g (去三七) 用这个方剂后两天空腹突然感觉腹痛,喝水进食下去马上隐隐的腹痛这是肿么回事,是不是去掉三七后,消化道出血了?

附子理中汤服用后消化道出血腹痛,有这种情况吗?
 
以我的愚见,大汗淋漓15天,已经是大汗伤津,后面的腹泻2天,可以说是脱液。
有时候身体会给出假阳性的反应,你觉得出汗正常了,体表不寒凉了,实际上正邪斗争的界面转移了,最有可能的就是顺经转,就是太阳经得邪气转入了阳明经,原本就有这方面的怀疑,没想到楼主立马就发帖支持了,嘿嘿。
过用寒凉是错,过用温热同样是错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