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小议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心之液,生理性的汗是阳气蒸化津液,从腠理达于体表而成。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汗出,属生理现象。此时,“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可以理解为“阳气”,“阴”可以理解为“津液”。素体阳虚畏寒,身体发凉,四肢不温,服药后汗出津津,身体回暖,体内寒湿随汗而解,这里的“汗”法依然可以作出上述理解。某男,55岁,夏季就诊,阳虚畏寒,身体发凉,四肢不温,腰部也发凉,处以“双补汤”加味,脾肾双补,温阳散寒: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克、熟地15克、淫羊藿20克、巴戟天15克、龟甲胶10克(烊化冲服)、鹿角胶15克(烊化冲服)、黄芪30克、党参30克、当归12克、制附片10克、肉桂10克、茯苓10克、杜仲15克、狗脊15克、续断15克。4剂,为末,袋装煮散,服8天,水煎服,早晚温服。药后,身上出汗不恶寒了,本来夏季炎热而体内却感觉寒凉,药后身体已不像以前那么凉了。本来腰有凉感,下肢外侧有凉感,上肢肺经有凉感,药后凉气往下行了,周身舒适了许多。守方不变,当归、附片增为15克,并合“肾着汤”加干姜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桂枝10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15克,4剂为末煮散,续服8天,诸症若失。在这里,就是阳气蒸汗出而散寒。
病理性的出汗,如自汗、盗汗。“阳加于阴谓之汗”,这里的“阳”就不能理解成“阳气”,而应理解为“阳邪”。风为阳邪,火为阳邪。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平衡,不会出现病理性的汗。二阳加一阴才会阴阳失调而出现汗证。二阳一阴组成的卦象有“巽卦”、“离卦”、“兑卦”。厥阴风木配巽卦、少阴君火配离卦、阳明燥金配兑卦。由此可知,病理性的汗证,一是厥阴风木疏泄太过,二是少阴君火宣通太过,三是阳明燥金收敛不及。
风为阳邪,风伤卫,木气疏泄太过,荣(营)阴不守,则汗出。表卫不固或阳虚不能卫外,则汗不能封藏。表虚不固者,玉屏风散加敛汗药治之,桂枝汤加敛汗药也治之,视其正虚(气虚)与否。阳虚自汗,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自汗盗汗,桂枝龙牡汤均主之,本方虽原治男子遗精、女子梦交,但病机相同,都是木气疏泄太过所致,故可异病同治。
火为阳邪,主宣通。阴虚水不制火,则火性宣通太过而汗出。手足心热,烦躁汗出,汗出后身爽,舌尖红,少津,脉数,此属阴虚生内热所致汗出。治疗应以养阴清热药治其本,同时佐以止汗药治其标。汗为心之液,心经之热迫液外溢为汗,所以清热必以清心经之热为主;肾主五液,养阴必以滋养心肾之阴为主,这是治其本。治疗阴虚内热之汗出,“止汗汤”主之。
止汗汤(《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2):生地6克,玄参15克,沙参、石斛、麦冬、栀子、连翘、淡竹叶、龙骨各9克,牡蛎、浮小麦各30克,五倍子9克。水煎服。
本方由养阴、清热、止汗三组药组成。养阴组:以生地、玄参、沙参、麦冬、石斛养心肾之阴以除虚热。清热组:以栀子、连翘、淡竹叶清心经之热,并引热随小便排出。止汗组:以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倍子收敛止汗。
人身肝木之气,疏泄不及则无汗,疏泄太过则自汗。疏泄不及者,水中的火气不足;疏泄太过者,金气不足也。
人身心火之气,宣通太过则心烦。宣通太过者,中气虚,金气不降也。
人身肺金之气,收敛不及则汗多,收敛太过则无汗。收敛不及者,木气过于疏泄;收敛太过者,火气不能宣通也。
收敛止汗药用药规律:乌梅、五味子养阴止汗;乌梅、山茱萸敛木气;五味子敛降肺气;麻黄根固表止汗敛肺气;浮小麦益气除热、养心敛汗;糯稻根止虚汗、退虚热,入肺经能补肺气、益卫气,入心经能养心阴、敛心液;五倍子敛肺止汗;霜桑叶平肝益阴,清肃肺气而治自汗盗汗;龙骨、牡蛎平肝潜阳敛汗。现选介几则颇有良效的止汗方剂如下:
1、五龙散(《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煅龙骨、五倍子各等份为末,醋调敷脐,晚敷晨取,主治小儿虚汗。
2、五味敷剂(《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下)》):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煅龙骨、煅牡蛎各100克,辰砂5克,为末。每次取10克~20克,醋调敷脐。晚敷晨取。主治小儿顽固性盗汗。
3、双五子糊剂(《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五味子、五倍子各等份为末,醋调敷脐,治自汗盗汗。
4、收敛止汗方:麻黄根10克、糯稻根须30克、葛根15克、苍术10克、浮小麦30克、枯矾10克(兑),水煎泡洗,主治手足多汗证。如汗带臭味,加白芷10克、佩兰10克、藿香10克以芳香辟秽。湿热下注,加黄柏15克。泡洗后还可以加用“腋臭散”(密陀僧240克、枯矾60克,主治狐臭)外扑以止汗除臭。
5、牡蛎、枯矾各等份为末外扑,主治阴囊潮汗。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心之液,生理性的汗是阳气蒸化津液,从腠理达于体表而成。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汗出,属生理现象。此时,“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可以理解为“阳气”,“阴”可以理解为“津液”。素体阳虚畏寒,身体发凉,四肢不温,服药后汗出津津,身体回暖,体内寒湿随汗而解,这里的“汗”法依然可以作出上述理解。某男,55岁,夏季就诊,阳虚畏寒,身体发凉,四肢不温,腰部也发凉,处以“双补汤”加味,脾肾双补,温阳散寒: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克、熟地15克、淫羊藿20克、巴戟天15克、龟甲胶10克(烊化冲服)、鹿角胶15克(烊化冲服)、黄芪30克、党参30克、当归12克、制附片10克、肉桂10克、茯苓10克、杜仲15克、狗脊15克、续断15克。4剂,为末,袋装煮散,服8天,水煎服,早晚温服。药后,身上出汗不恶寒了,本来夏季炎热而体内却感觉寒凉,药后身体已不像以前那么凉了。本来腰有凉感,下肢外侧有凉感,上肢肺经有凉感,药后凉气往下行了,周身舒适了许多。守方不变,当归、附片增为15克,并合“肾着汤”加干姜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桂枝10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15克,4剂为末煮散,续服8天,诸症若失。在这里,就是阳气蒸汗出而散寒。
病理性的出汗,如自汗、盗汗。“阳加于阴谓之汗”,这里的“阳”就不能理解成“阳气”,而应理解为“阳邪”。风为阳邪,火为阳邪。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平衡,不会出现病理性的汗。二阳加一阴才会阴阳失调而出现汗证。二阳一阴组成的卦象有“巽卦”、“离卦”、“兑卦”。厥阴风木配巽卦、少阴君火配离卦、阳明燥金配兑卦。由此可知,病理性的汗证,一是厥阴风木疏泄太过,二是少阴君火宣通太过,三是阳明燥金收敛不及。
风为阳邪,风伤卫,木气疏泄太过,荣(营)阴不守,则汗出。表卫不固或阳虚不能卫外,则汗不能封藏。表虚不固者,玉屏风散加敛汗药治之,桂枝汤加敛汗药也治之,视其正虚(气虚)与否。阳虚自汗,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自汗盗汗,桂枝龙牡汤均主之,本方虽原治男子遗精、女子梦交,但病机相同,都是木气疏泄太过所致,故可异病同治。
火为阳邪,主宣通。阴虚水不制火,则火性宣通太过而汗出。手足心热,烦躁汗出,汗出后身爽,舌尖红,少津,脉数,此属阴虚生内热所致汗出。治疗应以养阴清热药治其本,同时佐以止汗药治其标。汗为心之液,心经之热迫液外溢为汗,所以清热必以清心经之热为主;肾主五液,养阴必以滋养心肾之阴为主,这是治其本。治疗阴虚内热之汗出,“止汗汤”主之。
止汗汤(《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2):生地6克,玄参15克,沙参、石斛、麦冬、栀子、连翘、淡竹叶、龙骨各9克,牡蛎、浮小麦各30克,五倍子9克。水煎服。
本方由养阴、清热、止汗三组药组成。养阴组:以生地、玄参、沙参、麦冬、石斛养心肾之阴以除虚热。清热组:以栀子、连翘、淡竹叶清心经之热,并引热随小便排出。止汗组:以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倍子收敛止汗。
人身肝木之气,疏泄不及则无汗,疏泄太过则自汗。疏泄不及者,水中的火气不足;疏泄太过者,金气不足也。
人身心火之气,宣通太过则心烦。宣通太过者,中气虚,金气不降也。
人身肺金之气,收敛不及则汗多,收敛太过则无汗。收敛不及者,木气过于疏泄;收敛太过者,火气不能宣通也。
收敛止汗药用药规律:乌梅、五味子养阴止汗;乌梅、山茱萸敛木气;五味子敛降肺气;麻黄根固表止汗敛肺气;浮小麦益气除热、养心敛汗;糯稻根止虚汗、退虚热,入肺经能补肺气、益卫气,入心经能养心阴、敛心液;五倍子敛肺止汗;霜桑叶平肝益阴,清肃肺气而治自汗盗汗;龙骨、牡蛎平肝潜阳敛汗。现选介几则颇有良效的止汗方剂如下:
1、五龙散(《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煅龙骨、五倍子各等份为末,醋调敷脐,晚敷晨取,主治小儿虚汗。
2、五味敷剂(《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下)》):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煅龙骨、煅牡蛎各100克,辰砂5克,为末。每次取10克~20克,醋调敷脐。晚敷晨取。主治小儿顽固性盗汗。
3、双五子糊剂(《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五味子、五倍子各等份为末,醋调敷脐,治自汗盗汗。
4、收敛止汗方:麻黄根10克、糯稻根须30克、葛根15克、苍术10克、浮小麦30克、枯矾10克(兑),水煎泡洗,主治手足多汗证。如汗带臭味,加白芷10克、佩兰10克、藿香10克以芳香辟秽。湿热下注,加黄柏15克。泡洗后还可以加用“腋臭散”(密陀僧240克、枯矾60克,主治狐臭)外扑以止汗除臭。
5、牡蛎、枯矾各等份为末外扑,主治阴囊潮汗。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