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讲到外寒阶段第一时间阻止,很容易就把外邪祛除出去.我们看以下起因是什么?就是外界温度降低,经络运行缓慢,防御部队不能到达指定位置.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任何让身体暖起来的方法,让经络运行快一些.那下面该如何做呢?
A、这个时候可以用紫苏叶(暖身发汗,一旦发冷打喷嚏,马上用开水泡或者煮2-3分钟焖一下即可,注意:发散的药煮的时间一定要短),不爱喝水的可以用苏叶水泡脚,我妹妹的小孩3岁了,水不爱喝,也不爱泡脚,我妹妹说爱洗澡,那好就煮了一锅苏叶水泡了个热水澡好了。大人还可以用紫苏水洗头,效果也很好,还可以苏叶的蒸汽水熏鼻子。有的人就直接用手捂住口鼻,这时候吸进去的也是热气。
B、还可以喝姜汤,葱白带须水,时间要短,温度不要太高,否则易灼伤孩子的食道。
C、还可以喝温热粥,粥可以补胃气,胃气足会徐徐发汗.我前面讲的方法切忌饿着肚子强行发汗,饿着肚子强行发汗不但不祛病还会伤到正气。
D、还可以喝酸辣汤,熬羊肉汤里面加胡椒粉。
E、还可以用电吹风吹督脉和腧穴(大椎肺腧一带),用热水袋敷后背肺部,这都要在吃完东西后,切忌空腹。
F、还可以用浴霸烤后背脖子。
这个阶段或长或短,冬天可能长,夏天可能短,过去中医叫风寒感冒。如果这个阶段没控制住就进入第二个阶段。
二.外寒里热,这个阶段病程最长。
其实家长如果在第一时间阻止外邪,70%的孩子都会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第一阶段过去了下面就复杂了,现在的几乎所有的中成药都是针对这一阶段的(外寒里热)。外寒进入到身体以后,身体会对它抵抗,抵抗会产生热量,这个阶段的指症是---外寒依然存在,怕冷,鼻涕有清有黄。白天阳气足鼻涕是清的,晚上阳气弱鼻涕是黄的;有痰,痰是黄色的,还会出现鼻涕是清的,痰是黄的(外寒里热);嗓子会痒,会痛(抵抗加剧),舌边和舌尖变红(体内热);脉搏跳动加快,小孩子平时脉搏跳动就快,那个时候更快,体温上升,量体温的话,温度开始升高,体温上升1度,脉动每分钟加快10次。
这个时候用药要一边散外寒,一边清内热。散寒的药物:麻黄、紫苏叶、荆芥、防风等等.。清热的药物:生石膏、双花、黄芩、连翘、鱼腥草、板蓝根、大青叶等等.。连翘和双花的功效是解毒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双黄连口服液。黄芩,地丁和公英的功效是散结的。这里再说一下生石膏,生石膏是退烧的,古代有个医生就是单用生石膏一味跟大米一起熬粥,治好了士兵的感冒发烧。我拿自己做过实验,因为咱是医生嘛,我自己发烧,我也发烧,我就喝了一味生石膏水,过了一会也发汗了,可是瞬间汗就下去了,也就15秒。后来就把生石膏和大米一起熬粥喝了,徐徐发汗,烧就退了。生石膏用15克。这个阶段也可以用中成药。如果这个阶段还没控制住,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三、里热阶段。
这个阶段也叫风热感冒阶段。这时候会出现嗓子疼,发炎,咽喉肿痛,发烧,咳嗽的声音是从肺里面发出来的,痰和鼻涕都是黄的,有的鼻涕甚至是绿的。这个阶段就要送到医院,找到中医可以给孩子开方子。我们说一般发烧38度5以下不要太干预,但是如果扁桃体都肿了,咳嗽都是胸腔发音了,一定要及时干预,有的小朋友就是烧啊烧的,烧出肺炎。发烧要辨证的看,一般的说如果孩子发烧,没有扁桃体的红肿,精神很好,玩的很好,那么家长不要干预过度,一般38度5以下,小孩的发烧是锻炼他的免疫系统。可以用一些中药,中成药。
四、再回外寒阶段
清里热后,医生也用药了,温度也正常了,这个时候往往认为战斗结束了,这时也是家长容易疏忽的阶段。这个时候其实又回到外寒阶段,家长会发现孩子不会发冷,但是会出现鼻塞,鼻音重,鼻涕有清有白,总是咳嗽几声。这时用一些温热的方法,帮助他进一步的把外寒清除出去,因为又回到第一个阶段。过去是热湿,现在有空调,冷饮所有都是寒湿邪引起的肠胃型感冒,比如说吃西瓜,吹空调后发烧,上吐下泻,这个时候用藿香正气水。还有藿香正气丸,如果寒湿感冒,头痛,或者呕吐,我会用藿香正气水,让药力在上中焦起效;如果腹泻,就用藿香正气丸,让药力在中下焦起效。如果这些症状都有,就吃一半藿香正气水一半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治疗寒湿引起的胃肠型感冒效果非常好。
文:罗大伦/编:小道
A、这个时候可以用紫苏叶(暖身发汗,一旦发冷打喷嚏,马上用开水泡或者煮2-3分钟焖一下即可,注意:发散的药煮的时间一定要短),不爱喝水的可以用苏叶水泡脚,我妹妹的小孩3岁了,水不爱喝,也不爱泡脚,我妹妹说爱洗澡,那好就煮了一锅苏叶水泡了个热水澡好了。大人还可以用紫苏水洗头,效果也很好,还可以苏叶的蒸汽水熏鼻子。有的人就直接用手捂住口鼻,这时候吸进去的也是热气。
B、还可以喝姜汤,葱白带须水,时间要短,温度不要太高,否则易灼伤孩子的食道。
C、还可以喝温热粥,粥可以补胃气,胃气足会徐徐发汗.我前面讲的方法切忌饿着肚子强行发汗,饿着肚子强行发汗不但不祛病还会伤到正气。
D、还可以喝酸辣汤,熬羊肉汤里面加胡椒粉。
E、还可以用电吹风吹督脉和腧穴(大椎肺腧一带),用热水袋敷后背肺部,这都要在吃完东西后,切忌空腹。
F、还可以用浴霸烤后背脖子。
这个阶段或长或短,冬天可能长,夏天可能短,过去中医叫风寒感冒。如果这个阶段没控制住就进入第二个阶段。
二.外寒里热,这个阶段病程最长。
其实家长如果在第一时间阻止外邪,70%的孩子都会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第一阶段过去了下面就复杂了,现在的几乎所有的中成药都是针对这一阶段的(外寒里热)。外寒进入到身体以后,身体会对它抵抗,抵抗会产生热量,这个阶段的指症是---外寒依然存在,怕冷,鼻涕有清有黄。白天阳气足鼻涕是清的,晚上阳气弱鼻涕是黄的;有痰,痰是黄色的,还会出现鼻涕是清的,痰是黄的(外寒里热);嗓子会痒,会痛(抵抗加剧),舌边和舌尖变红(体内热);脉搏跳动加快,小孩子平时脉搏跳动就快,那个时候更快,体温上升,量体温的话,温度开始升高,体温上升1度,脉动每分钟加快10次。
这个时候用药要一边散外寒,一边清内热。散寒的药物:麻黄、紫苏叶、荆芥、防风等等.。清热的药物:生石膏、双花、黄芩、连翘、鱼腥草、板蓝根、大青叶等等.。连翘和双花的功效是解毒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双黄连口服液。黄芩,地丁和公英的功效是散结的。这里再说一下生石膏,生石膏是退烧的,古代有个医生就是单用生石膏一味跟大米一起熬粥,治好了士兵的感冒发烧。我拿自己做过实验,因为咱是医生嘛,我自己发烧,我也发烧,我就喝了一味生石膏水,过了一会也发汗了,可是瞬间汗就下去了,也就15秒。后来就把生石膏和大米一起熬粥喝了,徐徐发汗,烧就退了。生石膏用15克。这个阶段也可以用中成药。如果这个阶段还没控制住,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三、里热阶段。
这个阶段也叫风热感冒阶段。这时候会出现嗓子疼,发炎,咽喉肿痛,发烧,咳嗽的声音是从肺里面发出来的,痰和鼻涕都是黄的,有的鼻涕甚至是绿的。这个阶段就要送到医院,找到中医可以给孩子开方子。我们说一般发烧38度5以下不要太干预,但是如果扁桃体都肿了,咳嗽都是胸腔发音了,一定要及时干预,有的小朋友就是烧啊烧的,烧出肺炎。发烧要辨证的看,一般的说如果孩子发烧,没有扁桃体的红肿,精神很好,玩的很好,那么家长不要干预过度,一般38度5以下,小孩的发烧是锻炼他的免疫系统。可以用一些中药,中成药。
四、再回外寒阶段
清里热后,医生也用药了,温度也正常了,这个时候往往认为战斗结束了,这时也是家长容易疏忽的阶段。这个时候其实又回到外寒阶段,家长会发现孩子不会发冷,但是会出现鼻塞,鼻音重,鼻涕有清有白,总是咳嗽几声。这时用一些温热的方法,帮助他进一步的把外寒清除出去,因为又回到第一个阶段。过去是热湿,现在有空调,冷饮所有都是寒湿邪引起的肠胃型感冒,比如说吃西瓜,吹空调后发烧,上吐下泻,这个时候用藿香正气水。还有藿香正气丸,如果寒湿感冒,头痛,或者呕吐,我会用藿香正气水,让药力在上中焦起效;如果腹泻,就用藿香正气丸,让药力在中下焦起效。如果这些症状都有,就吃一半藿香正气水一半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治疗寒湿引起的胃肠型感冒效果非常好。
文:罗大伦/编: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