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12/31
- 帖子
- 1226
- 获得点赞
- 46
- 声望
- 48
辩证难关:不传之秘在“辩”字
——不完全性肠梗阻案
何某,女性,89岁。因有老年性痴呆病史,长期居住老人院。2010年7月13日开始出现食入即吐,腹胀满,大便秘结,当时无寒战发热,无腹痛、呕血、黑便等不适。即由家属送至我市某三甲医院住院,行血常规:WBC:11.98*109/L,NE:84.7%,腹部CT:不完全性肠梗阻。因患者高龄,不能耐受手术,暂予禁食,抗感染,补液支持为主,并予桃核承气汤及开塞露灌肠。灌肠后,可解少量硬便,但如是治疗十余日后,患者食入即吐及腹胀满症状未见好转,家属要求转我院继续治疗。入院时患者暂无呕吐,腹胀满而不痛,复查腹平片仍提示不全肠梗阻,仍予禁食及补液。
主管医师与黄师短信联系,问其能否继续予承气汤类中药内服及灌肠,黄师认为此患者无腹痛,以胀满为主,非痞、满、燥、实、坚的大承气汤证。此患者老年体虚,虽腹胀、便秘、呕吐,但无明显腹痛,其肠梗阻的主要原因考虑为肠麻痹引起,动力不足所致。而此患者在外院已反复攻下而不愈,其虚证更明显。虽有便秘等可下之证,但并非具大承气汤痞、满、燥、实、坚之证,更不是第106条“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下焦瘀血的桃核承气汤证。
此证食入即吐,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临床上犹应活看。注家多认为,呕大多为病势趋上,故不宜孟浪攻之。而《金匮要略》“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却以吐为辩证要点。因此,不能一见便秘就用攻下。呕吐可用大黄,也不要以为一用大黄即是攻下。第208条“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第250条“与小承气汤和之”。第251条“以小承气汤小小和之”。小承气、调胃承气均属和法,而非攻下。
可试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小承气汤。处方:
法夏24,炙甘草12,党参30,厚朴25(后下),生地45,生姜15,枳实30,大黄20(后下)。
服第1剂药后,次晨解黑褐色烂便1次,量约100ml,并予开塞露灌肠,灌肠后,又解黑褐色烂便1次,量约200ml。如是共服药5天,每天均有大便解出,腹胀消。本欲复查腹平片评价患者肠梗阻情况,因患者痴呆,近日精神好转后,烦躁乱动,不能配合拍片,暂未予。尝试予少量进食,食后无呕吐。得泻后,改予小柴胡汤,处方:
柴胡24,黄芩15,法夏24,党参30,大枣15,炙甘草15,厚朴(后下)20,枳实20。
住院15天,可进食,无呕吐,大便每日可解,予出院。
按:小承气汤乃大承气汤去软坚之芒硝。由枳实、厚朴、大黄三味组成,虽为下法,而非峻攻。大剂量使用枳实、厚朴意在行气除胀消痞而大便自通。第66条云“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此方借人参补气之力,联合枳朴行气之功,针对虚胀、虚满,故联合用之。服药后得泻下,止后服,改予小柴胡汤调和枢机、巩固疗效。
读后解析:本案肠梗阻乃老年体虚,动力不足,肠道麻痹所致。已经反复攻下而不愈,其虚证更明显。故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小承气汤,借人参补气之力,联合枳朴行气之功,针对本虚标实之麻痹性肠梗阻而建奇功。服药后得泻下,止后服,改予小柴胡汤调和枢机、巩固疗效。由本案体悟:对于虚实夹杂之病例,首要辩其虚实先后及孰轻孰重的关系。因正虚不运致肠道不通而邪实阻滞者,当以扶正为主,正足肠自通;因邪实阻塞肠道而致不食体衰的,当以攻邪为主,邪祛正自安。
——不完全性肠梗阻案
何某,女性,89岁。因有老年性痴呆病史,长期居住老人院。2010年7月13日开始出现食入即吐,腹胀满,大便秘结,当时无寒战发热,无腹痛、呕血、黑便等不适。即由家属送至我市某三甲医院住院,行血常规:WBC:11.98*109/L,NE:84.7%,腹部CT:不完全性肠梗阻。因患者高龄,不能耐受手术,暂予禁食,抗感染,补液支持为主,并予桃核承气汤及开塞露灌肠。灌肠后,可解少量硬便,但如是治疗十余日后,患者食入即吐及腹胀满症状未见好转,家属要求转我院继续治疗。入院时患者暂无呕吐,腹胀满而不痛,复查腹平片仍提示不全肠梗阻,仍予禁食及补液。
主管医师与黄师短信联系,问其能否继续予承气汤类中药内服及灌肠,黄师认为此患者无腹痛,以胀满为主,非痞、满、燥、实、坚的大承气汤证。此患者老年体虚,虽腹胀、便秘、呕吐,但无明显腹痛,其肠梗阻的主要原因考虑为肠麻痹引起,动力不足所致。而此患者在外院已反复攻下而不愈,其虚证更明显。虽有便秘等可下之证,但并非具大承气汤痞、满、燥、实、坚之证,更不是第106条“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下焦瘀血的桃核承气汤证。
此证食入即吐,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临床上犹应活看。注家多认为,呕大多为病势趋上,故不宜孟浪攻之。而《金匮要略》“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却以吐为辩证要点。因此,不能一见便秘就用攻下。呕吐可用大黄,也不要以为一用大黄即是攻下。第208条“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第250条“与小承气汤和之”。第251条“以小承气汤小小和之”。小承气、调胃承气均属和法,而非攻下。
可试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小承气汤。处方:
法夏24,炙甘草12,党参30,厚朴25(后下),生地45,生姜15,枳实30,大黄20(后下)。
服第1剂药后,次晨解黑褐色烂便1次,量约100ml,并予开塞露灌肠,灌肠后,又解黑褐色烂便1次,量约200ml。如是共服药5天,每天均有大便解出,腹胀消。本欲复查腹平片评价患者肠梗阻情况,因患者痴呆,近日精神好转后,烦躁乱动,不能配合拍片,暂未予。尝试予少量进食,食后无呕吐。得泻后,改予小柴胡汤,处方:
柴胡24,黄芩15,法夏24,党参30,大枣15,炙甘草15,厚朴(后下)20,枳实20。
住院15天,可进食,无呕吐,大便每日可解,予出院。
按:小承气汤乃大承气汤去软坚之芒硝。由枳实、厚朴、大黄三味组成,虽为下法,而非峻攻。大剂量使用枳实、厚朴意在行气除胀消痞而大便自通。第66条云“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此方借人参补气之力,联合枳朴行气之功,针对虚胀、虚满,故联合用之。服药后得泻下,止后服,改予小柴胡汤调和枢机、巩固疗效。
读后解析:本案肠梗阻乃老年体虚,动力不足,肠道麻痹所致。已经反复攻下而不愈,其虚证更明显。故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小承气汤,借人参补气之力,联合枳朴行气之功,针对本虚标实之麻痹性肠梗阻而建奇功。服药后得泻下,止后服,改予小柴胡汤调和枢机、巩固疗效。由本案体悟:对于虚实夹杂之病例,首要辩其虚实先后及孰轻孰重的关系。因正虚不运致肠道不通而邪实阻滞者,当以扶正为主,正足肠自通;因邪实阻塞肠道而致不食体衰的,当以攻邪为主,邪祛正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