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 仿若故人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1/26 帖子 92 获得点赞 6 声望 6 2015/07/05 #1 郝万山老师在《伤寒论》讲稿中提到“麻黄和白术相配则利尿退肿”,本人查阅了不少资料,除了郝万山老师书中这样讲过外,其它书籍中均未有此说。在此请教各位老师,有知道的请指点一二。
仿 仿若故人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1/26 帖子 92 获得点赞 6 声望 6 2015/07/05 #3 医海之水源于泉; 说: 医海之水源于泉 发表于 2015-7-5 12:17 焦树德用药心得也有。 点击展开... 没看过他的书,我这就去查,谢谢了!
老虎猫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5/09 帖子 1783 获得点赞 160 声望 63 2015/07/16 #8 白术,缩骨髓,推测有固肾阳作用。麻黄发汗 ,比活血化瘀功效高。总结看配比,白术多,意在固阳活血。麻黄多,意在破血缩阳
醫道宗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3 帖子 3545 获得点赞 1149 声望 113 2015/07/16 #9 本帖最后由 醫道宗源 于 2015-7-16 22:21 编辑 在于配比。 麻黄配白术,我个人常用的至少有三大类的用法。 1,麻黄重,白术配用。取宣通肺气,常用于外感,如感冒 咳嗽 风水等。 2,麻黄重,配白术重。多用于前证中焦不足之人。 3,麻黄微量,白术重用。多用于中焦虚弱,导致上焦肺气宣发无力的情况。如气虚咳嗽,腠理宣发无力的风疹等。 总之,变化很多,在于你的目的是什么,病人需要什么。 变化,在自己的心中 手上。供您参考。
本帖最后由 醫道宗源 于 2015-7-16 22:21 编辑 在于配比。 麻黄配白术,我个人常用的至少有三大类的用法。 1,麻黄重,白术配用。取宣通肺气,常用于外感,如感冒 咳嗽 风水等。 2,麻黄重,配白术重。多用于前证中焦不足之人。 3,麻黄微量,白术重用。多用于中焦虚弱,导致上焦肺气宣发无力的情况。如气虚咳嗽,腠理宣发无力的风疹等。 总之,变化很多,在于你的目的是什么,病人需要什么。 变化,在自己的心中 手上。供您参考。
全都是自学的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09/23 帖子 1039 获得点赞 46 声望 48 年龄 40 2015/07/17 #10 下药不但要看该药本身的药性,还要看其传化啊。麻黄传化是么子呢?
唐宋元明清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7/07 帖子 2386 获得点赞 329 声望 83 年龄 46 2015/07/17 #11 白术; 说: 白术 发表于 2015-7-5 14:44 解表祛湿 治湿家身烦痛 点击展开... 老师正解,两味配伍技巧在量,灵活应用效果显著!
活 活人活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8/08 帖子 1194 获得点赞 34 声望 38 2015/07/17 #12 麻黄有两面性,是天然药性使然。【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其中这里的药性是辛温主升,苦主降,即麻黄上有发汗,下有利尿两重相反药性作用。量大重在发汗,量小利尿较易被突出体现。归什么经,要看它的其他形色气味综合所定。
麻黄有两面性,是天然药性使然。【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其中这里的药性是辛温主升,苦主降,即麻黄上有发汗,下有利尿两重相反药性作用。量大重在发汗,量小利尿较易被突出体现。归什么经,要看它的其他形色气味综合所定。
仿 仿若故人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1/26 帖子 92 获得点赞 6 声望 6 2015/07/17 #14 江海余生; 说: 江海余生 发表于 2015-7-17 08:52 怎么觉得有提壶揭盖的意思在里面呢? 点击展开... 高!我就是想搞清楚开肺气以利小便的方法,所以想到麻黄和白术,请讲一下这方面的看法好吗?
江海余生; 说: 江海余生 发表于 2015-7-17 08:52 怎么觉得有提壶揭盖的意思在里面呢? 点击展开... 高!我就是想搞清楚开肺气以利小便的方法,所以想到麻黄和白术,请讲一下这方面的看法好吗?
江海余生 声名远扬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0 帖子 8502 获得点赞 1701 声望 113 2015/07/17 #15 仿若故人 说: 高!我就是想搞清楚开肺气以利小便的方法,所以想到麻黄和白术,请讲一下这方面的看法好吗? 点击展开... 中医先哲们认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是有些小便不利的病患可以通过宣肺的方法使其痊愈,就像水壶有时候壶里有水但却倒不出来,这时候只要把壶盖揭一下,或取下来,就可以很顺利的倒出壶中之水了。 其实我觉得二者原理确实是一样的,就是气压的问题。肺司呼吸,主皮毛,是身体气体交换的场所,也是控制毛孔开阖的脏器,如果毛窍闭塞,就好像水壶的盖子密封住了一样。身体体表的毛窍一闭,机体的气压就不一样了,这时候排尿就比较困难了。 “ 提壶揭盖是朱丹溪创制之法,是“以升为降”之意。常用于气虚升降失司,小便不通之证。药用人参、白术补益中气,升麻升提气机;服后再取吐,使气机通畅,以下小便。” 麻黄可以说是开毛窍最强的药物了,其宣肺发汗之力迅猛,而白术却有益气健脾利湿之功,所以我觉得是提壶揭盖法。
仿若故人 说: 高!我就是想搞清楚开肺气以利小便的方法,所以想到麻黄和白术,请讲一下这方面的看法好吗? 点击展开... 中医先哲们认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是有些小便不利的病患可以通过宣肺的方法使其痊愈,就像水壶有时候壶里有水但却倒不出来,这时候只要把壶盖揭一下,或取下来,就可以很顺利的倒出壶中之水了。 其实我觉得二者原理确实是一样的,就是气压的问题。肺司呼吸,主皮毛,是身体气体交换的场所,也是控制毛孔开阖的脏器,如果毛窍闭塞,就好像水壶的盖子密封住了一样。身体体表的毛窍一闭,机体的气压就不一样了,这时候排尿就比较困难了。 “ 提壶揭盖是朱丹溪创制之法,是“以升为降”之意。常用于气虚升降失司,小便不通之证。药用人参、白术补益中气,升麻升提气机;服后再取吐,使气机通畅,以下小便。” 麻黄可以说是开毛窍最强的药物了,其宣肺发汗之力迅猛,而白术却有益气健脾利湿之功,所以我觉得是提壶揭盖法。
活 活人活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8/08 帖子 1194 获得点赞 34 声望 38 2015/07/17 #16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5-7-18 06:18 编辑 江海余生 说: 像水壶有 点击展开... 个人的理解,提壶揭盖的提法可能是伪命题。按古人的部份讲法,壬水在膀腑得相火温煦,壬化作癸,癸为清水,雾,往上焦行走;壬为浊水,糟粕部份的浊出将自膀腑排出体外,不提。癸水上行至上极属太阳象(上焦如雾,是癸象),如太极图的南方火极,此时遇体外低温(外环境温度一般低于体温),如一阴生之象,则癸遇阴寒之气必返化为壬水象,壬水性润下,往下归还膀胱,间与体内外糟粕一起带回腑中,再一次在膀胱泌别清浊。 同理,如果太阳经受寒之类,致此处经络不通,癸在表所化的壬水不能正常回归膀腑,则在此处用麻黄之力正当其效,提壶揭盖尽管讲得类似,似乎不能全其实,若一切小便不利用错此法也不会起到效果。(不打成下字,作更正) 同样还有个情况是,如果癸水得温煦太过,则在体表化为汗液,流出体外,在癸水上升过程所渗入的精华与糟粕将一同随汗出体,此时过多的癸水消失,亦必影响小便变少,如饮水自救等本能出现,麻黄法、提壶揭盖法在此估计无效。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5-7-18 06:18 编辑 江海余生 说: 像水壶有 点击展开... 个人的理解,提壶揭盖的提法可能是伪命题。按古人的部份讲法,壬水在膀腑得相火温煦,壬化作癸,癸为清水,雾,往上焦行走;壬为浊水,糟粕部份的浊出将自膀腑排出体外,不提。癸水上行至上极属太阳象(上焦如雾,是癸象),如太极图的南方火极,此时遇体外低温(外环境温度一般低于体温),如一阴生之象,则癸遇阴寒之气必返化为壬水象,壬水性润下,往下归还膀胱,间与体内外糟粕一起带回腑中,再一次在膀胱泌别清浊。 同理,如果太阳经受寒之类,致此处经络不通,癸在表所化的壬水不能正常回归膀腑,则在此处用麻黄之力正当其效,提壶揭盖尽管讲得类似,似乎不能全其实,若一切小便不利用错此法也不会起到效果。(不打成下字,作更正) 同样还有个情况是,如果癸水得温煦太过,则在体表化为汗液,流出体外,在癸水上升过程所渗入的精华与糟粕将一同随汗出体,此时过多的癸水消失,亦必影响小便变少,如饮水自救等本能出现,麻黄法、提壶揭盖法在此估计无效。
江海余生 声名远扬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0 帖子 8502 获得点赞 1701 声望 113 2015/07/17 #17 活人活 说: 个人的理解,提壶揭盖的提法可能是伪命题。按古人的部份讲法,壬水在膀腑得相火温煦,壬化作癸,癸为清 点击展开... 那就是见仁见智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