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6/13
- 帖子
- 285
- 获得点赞
- 18
- 声望
- 18
- 年龄
- 62
前几天在北京,说是九月一号前后要系统给大家讲一下中医的“辨证学”,话既然说了,就得履行承诺.。这个问题,早在去年的面授班上系统讲过。是“经方讲义”的部分内容。很多人希望这个讲义能出版,被我拒绝了。
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现在的学术界污浊肮脏,剽窃之风盛行,令人胆寒。这个命题,我们当初叫做《汉传经方辨治学概述》。在论坛里面,也公布发表了一半。其实,这也是中医“辨证”的真实内容。很多学子要求全面发表,也被我拒绝了。现在考虑再三,还是全部给大家讲出来,才是应该的。这样,才是对中医理论扶正的真正负责态度。
这个东西,不是我的,也不是汉传的,是中医的,是大家的。目的,是要大家真正了知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真相。也请大家静下心了,慢慢听,慢慢感悟和思考。
学生:刘老师好,在这群里讲,若保密不好,会不会比出版更易糟剽窃?
不怕。我们欢迎剽窃和发挥,对中医有利就行。那么,等我们系统讲完,有些话也是要细说一下,估计时间长些,耽误点大家睡觉时间。
《汉传经方辨治学概述》
前言
经方医学的定义:
经方医学是运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和传统循证医学。它以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理论为法则,建立完善而系统的辨证理论框架。将疾病症状群以病位、病性和病态的规律进行辨别剖析,深入病机,明确证型实质,同时,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功能与主治,以严格的配伍法则为指导进行科学的配伍组方,强调方证、药症相应,对临床疾病予以高效的对证治疗,使人体阴阳恢复最终的健康平衡。
这段话,至为重要,要反复强调。也是告诉大家,中医,是科学的,是以自然科学法则为指导下的医学科学,是绝对的、最完美的循证医学科学。
任何人鞭笞中医是伪科学,是无知的,错误的。我们曾经撰文,证明中医是科学的,请参阅《汉传中医学是最古老的循证医学》一文,这个问题,我们提出来后不久,就被某专家博导无情的剽窃了。我们很高兴,为此,我喝了一瓶啤酒庆祝了一顿。闲话少说,接着讲正题。
汉传经方医学,特指汉代之前以方药为主治疗疾病的医学,以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两书为代表。全书以整体性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全线贯穿,求得方证、药症相应,以药少量大,功专效宏,屡起沉疴而著称。
解释一下。中医学,以经方和医经两家理论为代表。两家,不是分家,实际是分科,就像西医分科一样。
经方,是辨证用药,理论是抽象的,以症状表现为辨证依据,而医经,讲的是针灸和外用药,推拿按摩等,以解剖为依托。
经方是中医的大内科,医经,是中医的大外科。两家理论不同,但是,同属中医范畴,理论不能彼此混淆乱用。这是大家学医的时候,必须要明确的地方,不能理论嫁接。
汉传医学,分经方和医经两个理论系统,不是我刘志杰的,也不是张仲景的。汉传,代表汉代以前传承下来的,也代表炎黄汉族祖先遗留下来的。
经方也好,医经也罢,在西汉时期,已经十分成熟了。张仲景,也是汉传医学,尤其是经方医学的出色的传承人。经方,不是张仲景创立的,他是继承人。
经方,仲景之前,都是“禁方”,是秘传的。到了仲景时代,被仲景落入文字写了出来,功绩巨大。我们要感恩仲景先师。包括神农本草经,也是在东汉时期被重新整理,有人说,是仲景整理的,这个还是可信的。
然而,仲景全书,传方不传法,将方药运用的理法,隐匿于诸多条文之中,加之古文晦涩难懂,古汉字一字多义,且条文又多错简,概念模糊疏漏,导致后世医家对其中的辨治理论,难以进行正确完整的提炼,未能系统完善的整理恢复其理论原貌。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后世注家,多以窥一隅而妄测全貌的方式进行歪曲注解,产生了一家《伤寒》百家立论的混乱局面,难辨真伪。包括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也不得不在其书中长叹:“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难悟,中庸之士,绝而不思,故使闾里之中,岁致夭枉之痛,远想令人慨然无已”。后人又因为错误的理解和运用,导致经方疗效大打折扣,甚至临证无效,便衍生出“《伤寒杂病论》只是一部治疗外感伤寒的书”、“古方不能治今病”等等的错误认识,使这一中医旷世瑰宝,黯然蒙尘,几近湮灭。
仲景之后,一直到今天,研究经方者又开始一致公认为,《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的中心思想,便是“方证相应”。他们认为,“方证相应”的理论首见于《伤寒论》:“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书中还有以方言证的说法,如“桂枝证”、“柴胡证”等,南北朝陈延之在《小品方》中也说:“但问人男女长少依方说,方说有半与病相会便可服也。”唐孙思邈更说:“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运用六纲方证归纳条文者,是孙思邈,这个,大家要记住。之前,王叔和整理的条文,是按照“可与不可”的治则归纳的。如,可汗篇,不可汗篇,可下篇,不可下篇等等。可以说,孙思邈已经开始认识到六纲的提纲纲目。
宋代朱肱对方证相应说的更明确些,他说:“所谓药证者,药方前有证也,如某方治某病是也。”他将方证简称为药证。
明末喻嘉言认为,方证相应就是“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日本古方派代表吉益东洞认为: “《伤寒论》唯方与证耳”。
其实,从经方辨治学的角度来看,“方证相应”只不过是临床辨证治疗所要求的最基本目的,并非是中医辨证的尖端。若想达到显著的疗效,并且能够达到灵活辨治、方药广用的高级境界,则必须深入掌握“辨药症”的方法,要靠深入细化的剖析病机才能实现,这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真正尖端。
有鉴于此,下面,我们就简明扼要的系统谈一谈汉传经方医学的辨治学理论,以力求揭示出经方辨证理论的真相,还原其本来面目。
辨证论治是一门科学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一点就是,“辨证论治”理论是传统经方医学贯穿始终的灵魂,这一理论,系统、规范、完善、统一,是指导经方医学临床的一门科学,我们称之为“经方辨治学”。也就是说,经方医学,是以经方辨治学理论为指导的一门循证医学和自然科学。
什么叫辨治?辨,是对疾病进行分析、分类、辨别的意思,治,是治疗法则和使用方药治病的意思。为最终方药的选择,也就是为求得方证、药症的相应,提供了严格准确的依据。
对疾病进行辨别归类,并进一步深入分析,最终予以准确的方药对应治疗,这就叫“辨治”。
辨证论治,凡是中医人,都会不离嘴边。但是,到底什么是“辨证”,内涵是什么,基本都是糊涂着。包括现在也是,都去辨西医的“病”了。
胆囊炎吗?找点消炎利胆的药堆起来!冠心病吗?弄点扩冠的药对治。这是严重的西化和错误,这已经不能叫中医了。
辨证辨证,辨,是分辨的意思。辨,古为“辧”。本义为判别,区分,辨别。辨,判也。——《说文》。辨,别也。——《小尔雅》。左面一个辛,右面一个辛,中间是把刀,后来改为“心”。辛,代表罪人,投诉的罪人。表示两个人打官司。你呢,作为法官,站在中间,用刀去评判切割。后来改为“心”,用真心正义去评判是非。那么,这两个辛,代表的是病人和疾病,也代表阴阳不平而争论。你是医生,要站在中间去评判,去调和,让他们都满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啊。 辨,在中医就是辨阴阳盛衰而已。你要守中,不偏不倚,阴阳中和了,就是中医。大家看看,中医,好当吗?
我问过很多混账,中医是什么,都说是中国的中医,有别于西医的医学。这里面,不乏国医大师和国医圣手。“辨”字,体现了中国的周易之道,辨的就是阴阳。千万不要写成“辩”,辩是强词夺理的争论,和中医的“辨”无关。
那么,“证”又是什么?证,是症状群。是由若干个症状组成的一个特定的“证候”。这个“证”,类似于西医说的“综合征”。是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一系列疾病反应。是我们中医治疗和诊断的真实依据。
说我们中医不科学,是愚蠢的行为。经方和医经,都是十足的科学,讲依据,重事实啊。时方理论,才是虚无缥缈的伪科学,看不见摸不到,因为人家讲生克,讲气化,讲运气去了。谁有意见,现在就站出来,然后清理出去,好吗?我可不惯着那帮有意无意的时方骗子。
辨证的步骤与概念
对疾病的辨别分类和深入分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细化过程,我们将其分为如下几步,即:辨病——辨证——辨症——辨舌脉体征=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其中,辨证是寻求整体治疗的根本目的,而辨病是辨证的基础,辨症状是辨证的尖端。因此,我们又常将“辨治”称之为“辨证论治”。这句话至关重要,要背下来,挂在嘴边。
这里,我们把病、证、症和体征这几个特定概念,具体表述一下,便于大家理解。中医发展了几千年,缺乏的,就是概念的具体确定。始终都是概念模糊,一字多义,令人容易误解和肆意发挥。
这是中医的致命伤。我们有必要对一些概念进行确切定义。大家一定要反复背诵,印在脑海里。
病:泛指人体阴阳失衡后等所导致的一系列非健康的状态与现象。经方医学将其分为六大类,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
证:又称证候,也叫症状群,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所说的“综合征”。当某类病出现一个主要症状时,同时会伴有另外几个症状。这一群症状具有典型性与特定性,将其整体统一起来进行观察,称为证(综合征)。如:柴胡汤证,我们可以称之为柴胡汤综合征,麻黄汤证,也可以叫麻黄汤综合征等。组成一个证(综合征)的各种系列症状可看作是由一个基本病机所引起的。这个定义,能看懂吗?
症:又称症状,指病人主观上的不适、异常感觉、功能变化或明显的病态改变,呈单一性。
症,古代没有这个字,是现代造出来的。古代都用“证候”的这个“证”字代替了,因此,这个“证”,在古代,既代表“证候”,同时又代表单一的“症状”。这样一来呢,就使经方辨证论治过程中的这两个关键概念,表述的极不严谨。甚至搞的模糊不清,很容易产生了混淆,让老师讲着含糊不清,学生听了更是容易糊涂。
因此,为了使辨证的步骤和理论概念能够更加清晰和严谨,我们就使用了这个“症”字,并借鉴了现代医学的“症状”这个名词,使其能够与“证候”的概念加以明确区分,表述的更加细致严谨。
科学啊,必须严谨。尤其是概念上,更是如此。汉字本来不多,佛学进入中土之后,翻译经文的佛家大德菩萨们,为了表述问题和概念更加清晰,就造出了更多的汉字,避免了一字多义和通假字的困扰。我们要学习这一点。使中医理论更加规范、科学和严谨。
体征:指气色、舌象、脉象等检查内容,能够为正确的辨证诊断提供充足的依据。西医有体征检查,我们中医也有嘛!他凭什么贬低我们!
他们愚蠢的,连诸多的综合征都没认识到。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归纳出了诸多的方证综合征了。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自豪。因此说,他们西医啊,早晚要来我们经方医学里面当学徒的。这是绝对的。
有人对我们的这些名词概念很有微词啊,说是古代没有“症”字,更没有什么症状、体征等名词,指责我们不传统,想标新立异。
我们认为,只要是对中医振兴和发展有利的,我们就要去做。概念模糊,相互借用,理论混淆,疏于严谨,这是导致中医没落的最大问题。
因此,中医的诸多理论和概念,亟需规范和澄清,对模糊不清,需要明确定义的概念,更需要给予确切定义和重新命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中医的振兴发展,破除障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医需要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行!
病、证、症的关系
辨证的方法,就是先辨病,再辨证,最后辨药症而选方、定方。病-证-症的关系是这样的,概念不要混淆。
“病”,是指六纲的特定的提纲病。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证”,是指在一纲“病”中,又根据不同的系列病情表现,分出了数种特定类型,我们管这种被细分出来的特定疾病类型,叫做“证”。如:“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叫太阳病范畴里面的一个特定证候,叫做伤寒证。
“症”呢,就是指组成一个特定证候的系列症状和体征。如组成太阳病伤寒证的系列症状:发热症、恶寒症、体痛症、呕逆症,脉阴阳俱紧体征。
反过来说,就是若干的“症”和体征,组成了一个特定症状群,我们管这个症状群叫做“证”,又称为证候。一个病人,或者有一个“证候”,或者有多个“证候”,我们要把这些不同的“证候”按照六病的总纲明确的归属和区分开来,然后按照严格的方证对待关系,敲定处方。病证单一,符合一个方证的,我们就用一个方去治疗,表现为合并病证的,我们就去合方治疗。这点,大家都能听懂吗?
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
最先提出辨证论治理念的,是张仲景。他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最先提出“辨证”这一原始概念的,是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的,如:“平××脉证”等。其中,平字,通“评”,正确评论和辨别的意思,也就是正确辨别疾病的“脉证”,然后方能给以对证治疗的意思。而明确提出“辨证”一词的,该是宋代庞安石。他在《伤寒总病论》中说:“从来“评脉辨证”,处对汤液,颇知实效,不敢轻易谬妄,误人性命。”
真正较详尽而具体提出“辨证论治”系统概念的,还是宋代林亿校订的《伤寒论》一书,书中首次以“辨××病脉证并治”字样作为归纳条文的提纲,明确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步骤。
也就是说,要先辨病,再辨脉证,然后确定治则,处以相应对证的方药治疗。严格讲,应该这样表述:“辨××病脉证并治方”。
人家林亿,早就告知了我们什么叫辨证论治体系以及步骤,奈何近千年人们都不认识到呢?天天看伤寒,背条文,为什么不琢磨一下提纲的这句话呢?脑子都用哪里去了?不是混账是什么?混账,不是骂人,是形容你脑袋糊涂,失去了重点和方向。混蛋才是骂人的。
这样,才能够完善表达出辨证论治而求方,达到方证相应的基本目的。
下面,我们来讲具体辨证的主要内容和思路,那就是辨病、辨方证、辨药症、抓主症。
经方医学将“病”按病位和病理,分为六大类别,即太阳病、少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厥阴病,每一类病,皆有其特定的证候表现,我们称为辨病。
然后,又将每一类病分为若干个特定“证”,进行病机的辨别分析,求得相应的对治方剂,称为辨方证,这是临床辨证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
又因为,一个方证,是固定的。如小柴胡汤证的固定四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而临床上,患者的病证则不是按照固定的方证去得病,往往是在符合书中一个固定的方证之外,又常出现某个或数个较单一的不属于该特定症状群(证)的一个或几个症状,又叫做或然症状,我们就需要再将每一个单一的症状进行病位、病理分析,求得相对应的对治药物,称为辨药症。
今后大家千万不要乱说“药证”了,确切的概念表述是“药症”才对。证对应的是方,症对应的是药。若干个症状,组成一个证,若干个药物,组成一个方。这才叫方证、药症。
如小柴胡汤证的或然症:除了固定的四症,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之外,又出现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我们就要在使用小柴胡汤对治的基础上,再对出现的一个或多个或然症状进行药症的辨别,求得对症的药物,对小柴胡汤进行加减变化。
这样,就能使方证与药症,和患者的具体病情,能够达到丝丝入扣,精准对应,这样才会疗效彰显,能起沉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辨证施方,辨症用药”、“方证相应、药症相对”。
辨药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抓主症。那么,什么又叫主症呢?
主症:指病人主诉的最主要的痛苦表现,是建立在整体病机基础上的一种主要症状,提示临床医生在解决整体病机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对症治疗。
比如,病人患的是小柴胡汤证,同时,患者又以腹痛症状最为明显,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这个主症病机进行辨别分析,如果属于阳明里实的腹痛,属于芍药的药症对治范畴,我们就要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一味芍药,解决这个腹痛问题。
我们再系统归纳总结一下:
辨病位病理——求方证、药症相应——抓主症,这是一个辨证论治的根本思路和内容。辨证,就是辨(病-证-症-舌脉)的病机,求得对应的方药。
病分六种,每一种里面又有若干个相对固定的方证,病人,不会严格按照书上讲的固定方证去得病,病证往往是复杂多端,多以合并证出现,或者是以某一方证为主,外加一到数个固定方证之外的或然症。 合并证,可以合方,方与病人的病证未能高度符合的,如,符合一半的,或者一多半的,我们就要对所选方剂,根据具体病情和症状进行药症辨别,对方剂进行加减调整,以求得方证的高度相应。
南北朝陈延之的要求不高,他说方证相应一半就可以,服后也多会产生较好疗效,符合一半,就会有好的疗效,要是全符合呢?
我们如果使方证高度相应,则疗效会更加显著。
先辨六病,再辨方证,最后辨药症,抓主症,然后根据具体病情对所选用的方剂进行加减调整,达到方证药症相应,才能疗效卓著。
因此,我们总结出一句话:以辨方证相应为原则,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再辨药症,对所选方剂进行加减变方,使方药与患者病证高度相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方证相应。
比如,小柴胡汤证,是相对固定的方证,如果病人还有水饮造成的心悸,那么,就要加一味茯苓去对治。
又如半夏泻心汤证,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患者胸闷的厉害,还口干苦,往来寒热,那么,我们就要加一味前胡。
也就是说,方证是相对固定的,而药症是活变的,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对固定方剂进行药症加减变化,才能照顾全面,达到完美的方证相应。再重复一下,患者的病情是复杂活变的,我们要随着患者病情变化,对所选用的方剂进行药症加减,方证相应、药症相对,疗效才能满意。
只有辨药症,才能实现对方剂的变化加减,与患者的病证才能真正相应。
这就是仲景说的“随证治之”。 都说是辨证要达到方证相应,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方证相应,必须靠辨药症去实现。《神农本草经》是专门讲药症药性的,大家必须回去把书中一些常用的药症理解甚至背熟才行。
2013.9.1
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现在的学术界污浊肮脏,剽窃之风盛行,令人胆寒。这个命题,我们当初叫做《汉传经方辨治学概述》。在论坛里面,也公布发表了一半。其实,这也是中医“辨证”的真实内容。很多学子要求全面发表,也被我拒绝了。现在考虑再三,还是全部给大家讲出来,才是应该的。这样,才是对中医理论扶正的真正负责态度。
这个东西,不是我的,也不是汉传的,是中医的,是大家的。目的,是要大家真正了知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真相。也请大家静下心了,慢慢听,慢慢感悟和思考。
学生:刘老师好,在这群里讲,若保密不好,会不会比出版更易糟剽窃?
不怕。我们欢迎剽窃和发挥,对中医有利就行。那么,等我们系统讲完,有些话也是要细说一下,估计时间长些,耽误点大家睡觉时间。
《汉传经方辨治学概述》
前言
经方医学的定义:
经方医学是运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和传统循证医学。它以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理论为法则,建立完善而系统的辨证理论框架。将疾病症状群以病位、病性和病态的规律进行辨别剖析,深入病机,明确证型实质,同时,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功能与主治,以严格的配伍法则为指导进行科学的配伍组方,强调方证、药症相应,对临床疾病予以高效的对证治疗,使人体阴阳恢复最终的健康平衡。
这段话,至为重要,要反复强调。也是告诉大家,中医,是科学的,是以自然科学法则为指导下的医学科学,是绝对的、最完美的循证医学科学。
任何人鞭笞中医是伪科学,是无知的,错误的。我们曾经撰文,证明中医是科学的,请参阅《汉传中医学是最古老的循证医学》一文,这个问题,我们提出来后不久,就被某专家博导无情的剽窃了。我们很高兴,为此,我喝了一瓶啤酒庆祝了一顿。闲话少说,接着讲正题。
汉传经方医学,特指汉代之前以方药为主治疗疾病的医学,以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两书为代表。全书以整体性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全线贯穿,求得方证、药症相应,以药少量大,功专效宏,屡起沉疴而著称。
解释一下。中医学,以经方和医经两家理论为代表。两家,不是分家,实际是分科,就像西医分科一样。
经方,是辨证用药,理论是抽象的,以症状表现为辨证依据,而医经,讲的是针灸和外用药,推拿按摩等,以解剖为依托。
经方是中医的大内科,医经,是中医的大外科。两家理论不同,但是,同属中医范畴,理论不能彼此混淆乱用。这是大家学医的时候,必须要明确的地方,不能理论嫁接。
汉传医学,分经方和医经两个理论系统,不是我刘志杰的,也不是张仲景的。汉传,代表汉代以前传承下来的,也代表炎黄汉族祖先遗留下来的。
经方也好,医经也罢,在西汉时期,已经十分成熟了。张仲景,也是汉传医学,尤其是经方医学的出色的传承人。经方,不是张仲景创立的,他是继承人。
经方,仲景之前,都是“禁方”,是秘传的。到了仲景时代,被仲景落入文字写了出来,功绩巨大。我们要感恩仲景先师。包括神农本草经,也是在东汉时期被重新整理,有人说,是仲景整理的,这个还是可信的。
然而,仲景全书,传方不传法,将方药运用的理法,隐匿于诸多条文之中,加之古文晦涩难懂,古汉字一字多义,且条文又多错简,概念模糊疏漏,导致后世医家对其中的辨治理论,难以进行正确完整的提炼,未能系统完善的整理恢复其理论原貌。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后世注家,多以窥一隅而妄测全貌的方式进行歪曲注解,产生了一家《伤寒》百家立论的混乱局面,难辨真伪。包括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也不得不在其书中长叹:“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难悟,中庸之士,绝而不思,故使闾里之中,岁致夭枉之痛,远想令人慨然无已”。后人又因为错误的理解和运用,导致经方疗效大打折扣,甚至临证无效,便衍生出“《伤寒杂病论》只是一部治疗外感伤寒的书”、“古方不能治今病”等等的错误认识,使这一中医旷世瑰宝,黯然蒙尘,几近湮灭。
仲景之后,一直到今天,研究经方者又开始一致公认为,《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的中心思想,便是“方证相应”。他们认为,“方证相应”的理论首见于《伤寒论》:“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书中还有以方言证的说法,如“桂枝证”、“柴胡证”等,南北朝陈延之在《小品方》中也说:“但问人男女长少依方说,方说有半与病相会便可服也。”唐孙思邈更说:“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运用六纲方证归纳条文者,是孙思邈,这个,大家要记住。之前,王叔和整理的条文,是按照“可与不可”的治则归纳的。如,可汗篇,不可汗篇,可下篇,不可下篇等等。可以说,孙思邈已经开始认识到六纲的提纲纲目。
宋代朱肱对方证相应说的更明确些,他说:“所谓药证者,药方前有证也,如某方治某病是也。”他将方证简称为药证。
明末喻嘉言认为,方证相应就是“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日本古方派代表吉益东洞认为: “《伤寒论》唯方与证耳”。
其实,从经方辨治学的角度来看,“方证相应”只不过是临床辨证治疗所要求的最基本目的,并非是中医辨证的尖端。若想达到显著的疗效,并且能够达到灵活辨治、方药广用的高级境界,则必须深入掌握“辨药症”的方法,要靠深入细化的剖析病机才能实现,这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真正尖端。
有鉴于此,下面,我们就简明扼要的系统谈一谈汉传经方医学的辨治学理论,以力求揭示出经方辨证理论的真相,还原其本来面目。
辨证论治是一门科学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一点就是,“辨证论治”理论是传统经方医学贯穿始终的灵魂,这一理论,系统、规范、完善、统一,是指导经方医学临床的一门科学,我们称之为“经方辨治学”。也就是说,经方医学,是以经方辨治学理论为指导的一门循证医学和自然科学。
什么叫辨治?辨,是对疾病进行分析、分类、辨别的意思,治,是治疗法则和使用方药治病的意思。为最终方药的选择,也就是为求得方证、药症的相应,提供了严格准确的依据。
对疾病进行辨别归类,并进一步深入分析,最终予以准确的方药对应治疗,这就叫“辨治”。
辨证论治,凡是中医人,都会不离嘴边。但是,到底什么是“辨证”,内涵是什么,基本都是糊涂着。包括现在也是,都去辨西医的“病”了。
胆囊炎吗?找点消炎利胆的药堆起来!冠心病吗?弄点扩冠的药对治。这是严重的西化和错误,这已经不能叫中医了。
辨证辨证,辨,是分辨的意思。辨,古为“辧”。本义为判别,区分,辨别。辨,判也。——《说文》。辨,别也。——《小尔雅》。左面一个辛,右面一个辛,中间是把刀,后来改为“心”。辛,代表罪人,投诉的罪人。表示两个人打官司。你呢,作为法官,站在中间,用刀去评判切割。后来改为“心”,用真心正义去评判是非。那么,这两个辛,代表的是病人和疾病,也代表阴阳不平而争论。你是医生,要站在中间去评判,去调和,让他们都满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啊。 辨,在中医就是辨阴阳盛衰而已。你要守中,不偏不倚,阴阳中和了,就是中医。大家看看,中医,好当吗?
我问过很多混账,中医是什么,都说是中国的中医,有别于西医的医学。这里面,不乏国医大师和国医圣手。“辨”字,体现了中国的周易之道,辨的就是阴阳。千万不要写成“辩”,辩是强词夺理的争论,和中医的“辨”无关。
那么,“证”又是什么?证,是症状群。是由若干个症状组成的一个特定的“证候”。这个“证”,类似于西医说的“综合征”。是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一系列疾病反应。是我们中医治疗和诊断的真实依据。
说我们中医不科学,是愚蠢的行为。经方和医经,都是十足的科学,讲依据,重事实啊。时方理论,才是虚无缥缈的伪科学,看不见摸不到,因为人家讲生克,讲气化,讲运气去了。谁有意见,现在就站出来,然后清理出去,好吗?我可不惯着那帮有意无意的时方骗子。
辨证的步骤与概念
对疾病的辨别分类和深入分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细化过程,我们将其分为如下几步,即:辨病——辨证——辨症——辨舌脉体征=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其中,辨证是寻求整体治疗的根本目的,而辨病是辨证的基础,辨症状是辨证的尖端。因此,我们又常将“辨治”称之为“辨证论治”。这句话至关重要,要背下来,挂在嘴边。
这里,我们把病、证、症和体征这几个特定概念,具体表述一下,便于大家理解。中医发展了几千年,缺乏的,就是概念的具体确定。始终都是概念模糊,一字多义,令人容易误解和肆意发挥。
这是中医的致命伤。我们有必要对一些概念进行确切定义。大家一定要反复背诵,印在脑海里。
病:泛指人体阴阳失衡后等所导致的一系列非健康的状态与现象。经方医学将其分为六大类,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
证:又称证候,也叫症状群,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所说的“综合征”。当某类病出现一个主要症状时,同时会伴有另外几个症状。这一群症状具有典型性与特定性,将其整体统一起来进行观察,称为证(综合征)。如:柴胡汤证,我们可以称之为柴胡汤综合征,麻黄汤证,也可以叫麻黄汤综合征等。组成一个证(综合征)的各种系列症状可看作是由一个基本病机所引起的。这个定义,能看懂吗?
症:又称症状,指病人主观上的不适、异常感觉、功能变化或明显的病态改变,呈单一性。
症,古代没有这个字,是现代造出来的。古代都用“证候”的这个“证”字代替了,因此,这个“证”,在古代,既代表“证候”,同时又代表单一的“症状”。这样一来呢,就使经方辨证论治过程中的这两个关键概念,表述的极不严谨。甚至搞的模糊不清,很容易产生了混淆,让老师讲着含糊不清,学生听了更是容易糊涂。
因此,为了使辨证的步骤和理论概念能够更加清晰和严谨,我们就使用了这个“症”字,并借鉴了现代医学的“症状”这个名词,使其能够与“证候”的概念加以明确区分,表述的更加细致严谨。
科学啊,必须严谨。尤其是概念上,更是如此。汉字本来不多,佛学进入中土之后,翻译经文的佛家大德菩萨们,为了表述问题和概念更加清晰,就造出了更多的汉字,避免了一字多义和通假字的困扰。我们要学习这一点。使中医理论更加规范、科学和严谨。
体征:指气色、舌象、脉象等检查内容,能够为正确的辨证诊断提供充足的依据。西医有体征检查,我们中医也有嘛!他凭什么贬低我们!
他们愚蠢的,连诸多的综合征都没认识到。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归纳出了诸多的方证综合征了。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自豪。因此说,他们西医啊,早晚要来我们经方医学里面当学徒的。这是绝对的。
有人对我们的这些名词概念很有微词啊,说是古代没有“症”字,更没有什么症状、体征等名词,指责我们不传统,想标新立异。
我们认为,只要是对中医振兴和发展有利的,我们就要去做。概念模糊,相互借用,理论混淆,疏于严谨,这是导致中医没落的最大问题。
因此,中医的诸多理论和概念,亟需规范和澄清,对模糊不清,需要明确定义的概念,更需要给予确切定义和重新命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中医的振兴发展,破除障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医需要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行!
病、证、症的关系
辨证的方法,就是先辨病,再辨证,最后辨药症而选方、定方。病-证-症的关系是这样的,概念不要混淆。
“病”,是指六纲的特定的提纲病。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证”,是指在一纲“病”中,又根据不同的系列病情表现,分出了数种特定类型,我们管这种被细分出来的特定疾病类型,叫做“证”。如:“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叫太阳病范畴里面的一个特定证候,叫做伤寒证。
“症”呢,就是指组成一个特定证候的系列症状和体征。如组成太阳病伤寒证的系列症状:发热症、恶寒症、体痛症、呕逆症,脉阴阳俱紧体征。
反过来说,就是若干的“症”和体征,组成了一个特定症状群,我们管这个症状群叫做“证”,又称为证候。一个病人,或者有一个“证候”,或者有多个“证候”,我们要把这些不同的“证候”按照六病的总纲明确的归属和区分开来,然后按照严格的方证对待关系,敲定处方。病证单一,符合一个方证的,我们就用一个方去治疗,表现为合并病证的,我们就去合方治疗。这点,大家都能听懂吗?
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
最先提出辨证论治理念的,是张仲景。他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最先提出“辨证”这一原始概念的,是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的,如:“平××脉证”等。其中,平字,通“评”,正确评论和辨别的意思,也就是正确辨别疾病的“脉证”,然后方能给以对证治疗的意思。而明确提出“辨证”一词的,该是宋代庞安石。他在《伤寒总病论》中说:“从来“评脉辨证”,处对汤液,颇知实效,不敢轻易谬妄,误人性命。”
真正较详尽而具体提出“辨证论治”系统概念的,还是宋代林亿校订的《伤寒论》一书,书中首次以“辨××病脉证并治”字样作为归纳条文的提纲,明确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步骤。
也就是说,要先辨病,再辨脉证,然后确定治则,处以相应对证的方药治疗。严格讲,应该这样表述:“辨××病脉证并治方”。
人家林亿,早就告知了我们什么叫辨证论治体系以及步骤,奈何近千年人们都不认识到呢?天天看伤寒,背条文,为什么不琢磨一下提纲的这句话呢?脑子都用哪里去了?不是混账是什么?混账,不是骂人,是形容你脑袋糊涂,失去了重点和方向。混蛋才是骂人的。
这样,才能够完善表达出辨证论治而求方,达到方证相应的基本目的。
下面,我们来讲具体辨证的主要内容和思路,那就是辨病、辨方证、辨药症、抓主症。
经方医学将“病”按病位和病理,分为六大类别,即太阳病、少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厥阴病,每一类病,皆有其特定的证候表现,我们称为辨病。
然后,又将每一类病分为若干个特定“证”,进行病机的辨别分析,求得相应的对治方剂,称为辨方证,这是临床辨证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
又因为,一个方证,是固定的。如小柴胡汤证的固定四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而临床上,患者的病证则不是按照固定的方证去得病,往往是在符合书中一个固定的方证之外,又常出现某个或数个较单一的不属于该特定症状群(证)的一个或几个症状,又叫做或然症状,我们就需要再将每一个单一的症状进行病位、病理分析,求得相对应的对治药物,称为辨药症。
今后大家千万不要乱说“药证”了,确切的概念表述是“药症”才对。证对应的是方,症对应的是药。若干个症状,组成一个证,若干个药物,组成一个方。这才叫方证、药症。
如小柴胡汤证的或然症:除了固定的四症,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之外,又出现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我们就要在使用小柴胡汤对治的基础上,再对出现的一个或多个或然症状进行药症的辨别,求得对症的药物,对小柴胡汤进行加减变化。
这样,就能使方证与药症,和患者的具体病情,能够达到丝丝入扣,精准对应,这样才会疗效彰显,能起沉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辨证施方,辨症用药”、“方证相应、药症相对”。
辨药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抓主症。那么,什么又叫主症呢?
主症:指病人主诉的最主要的痛苦表现,是建立在整体病机基础上的一种主要症状,提示临床医生在解决整体病机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对症治疗。
比如,病人患的是小柴胡汤证,同时,患者又以腹痛症状最为明显,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这个主症病机进行辨别分析,如果属于阳明里实的腹痛,属于芍药的药症对治范畴,我们就要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一味芍药,解决这个腹痛问题。
我们再系统归纳总结一下:
辨病位病理——求方证、药症相应——抓主症,这是一个辨证论治的根本思路和内容。辨证,就是辨(病-证-症-舌脉)的病机,求得对应的方药。
病分六种,每一种里面又有若干个相对固定的方证,病人,不会严格按照书上讲的固定方证去得病,病证往往是复杂多端,多以合并证出现,或者是以某一方证为主,外加一到数个固定方证之外的或然症。 合并证,可以合方,方与病人的病证未能高度符合的,如,符合一半的,或者一多半的,我们就要对所选方剂,根据具体病情和症状进行药症辨别,对方剂进行加减调整,以求得方证的高度相应。
南北朝陈延之的要求不高,他说方证相应一半就可以,服后也多会产生较好疗效,符合一半,就会有好的疗效,要是全符合呢?
我们如果使方证高度相应,则疗效会更加显著。
先辨六病,再辨方证,最后辨药症,抓主症,然后根据具体病情对所选用的方剂进行加减调整,达到方证药症相应,才能疗效卓著。
因此,我们总结出一句话:以辨方证相应为原则,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再辨药症,对所选方剂进行加减变方,使方药与患者病证高度相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方证相应。
比如,小柴胡汤证,是相对固定的方证,如果病人还有水饮造成的心悸,那么,就要加一味茯苓去对治。
又如半夏泻心汤证,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患者胸闷的厉害,还口干苦,往来寒热,那么,我们就要加一味前胡。
也就是说,方证是相对固定的,而药症是活变的,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对固定方剂进行药症加减变化,才能照顾全面,达到完美的方证相应。再重复一下,患者的病情是复杂活变的,我们要随着患者病情变化,对所选用的方剂进行药症加减,方证相应、药症相对,疗效才能满意。
只有辨药症,才能实现对方剂的变化加减,与患者的病证才能真正相应。
这就是仲景说的“随证治之”。 都说是辨证要达到方证相应,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方证相应,必须靠辨药症去实现。《神农本草经》是专门讲药症药性的,大家必须回去把书中一些常用的药症理解甚至背熟才行。
2013.9.1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