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学习《陈潮祖医案精解》的一点感想

董红昌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6
帖子
655
获得点赞
4
声望
0
曾经沉浸于内经的博大,自认颇有所得,并常常因之而自豪,其中最主要的发现是神明与肝的关系,和卫气巡行与津液代谢谢的问题。例如,内经云:苍天之气(苍天之气,对应东方肝木),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又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这些都可以说明在伤寒和内经时代,肝木上通神明,神明寄居肝室,这个也该是为什么肝和心包同属厥阴,而为六经的最后一经,因至此则有神明离绝之忧。无疑,这一点陈老走在了我的前面,而且通过其实践证实了这个问题。

而另一发现,卫气巡行,我和陈老略有不同。内经的说法,卫气起于下焦,因肾阳温煦膀胱,气化而出;经三焦募原之转输,上归于肺;最后再经肺气的宣发,通过腠理募原而能营养周身,以起到“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作用。而陈老则强调,肝主筋膜,三焦和膜腠为肝胆所主,这个是我不能接受的。因内经云: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又云: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且难经有: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又云: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从内经和难经中可以看出,肾、膀胱、三焦是直接相关的,其中三焦隶属于膀胱,为肾所主,这该是肾主水液,三焦为水道之故。其中卫气巡行和津液代谢谢的问题,我和陈老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关于三焦的隶属问题,陈老倾向于隶属于肝,我则更赞同内经的观点。

我对上面的两个问题,曾经苦苦的在经典中反复寻觅答案,无意中看到了陈老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深深的打动了我,深化了我对内经这些命题的认识,拓宽了我的思维。故虽然我对陈老的一些观点不太赞同,但陈老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最值得尊敬的大家,其穷尽毕生精力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和贡献,当能百代流传。尤以凝结其心血的《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更值得深研。而前几天论坛好友,悬壶先生推荐陈老弟子整理的《陈潮祖医案精解》一书,则通过案例让我们对陈老的学术有进一步的认识。个人认为,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1,对肝胆三焦与筋膜理论的发挥;
2,基于三焦与筋膜理论,而得出气血津液的失调,为百病之源;
3,善用经方,尤其是基于其肝胆三焦理论,以疏通气血津液为的主的,柴胡类方和五苓散类方;
4,善用麻黄桂枝,这是其基于筋膜理论,通过桂枝汤以柔筋和血,通过麻黄汤以宣肺行水开腠理;
5,善于合方,如五苓散和苍耳散,五苓散合四逆散,麻杏石甘汤合三仁汤。
6,介绍了很多陈老的经验方。

当然这本书,个人以为也有几点是不太足够的:
1,对于肝筋与神明理论发挥的不太够,例如,与其直接相关的中风病例太少,也太单一;又如,宗筋所主的男科疾病,即与情志有关,又于筋膜相关,没有对这些疾病的发挥,让人遗憾。
2,有些点评不太如人意,例如116页,《风疹块2》案中本没有人参,却在点评中说起了人参的作用。

总之,这是让人有启发,有所得一本的佳作,当为近年来出版的现代医家医案中翘楚。
 
红昌的第二段,我读了若干遍,好象是着重从功能方面来言三焦的。陈老着重是从形质方面来论三焦的。不知道我的看法是否对,继续探讨。
 
需要说明的是,陈老所提的“膜腠三焦说”,只是一种学说,还不能完全称为理论。陈老用此观点,结合“五脏宜通说”和留意分析气、血、津、液、精的盈、通、虚、滞,较好地解释了很多临床问题,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是否能上升为理论为人所接受,还需要时间和临床的检验,但这不妨碍我们在临床反复印证和完善。
宋老师在《临证解惑》一书中评价道:“吾师在三焦形质方面的研究,既全面继承前人成就,又有自己独特的创见。以上见解,虽未必就是《内经》、《难经》之三焦真谛,但较之前人各说,无疑具有更严密、更合理的特点。拓宽了三焦形质研究的范围”个人觉得老师的评价是中肯的。
 


因为很多人对陈潮祖陈老的三焦概念存在着误解,所以我特别用内经和难经的原文来证明陈老的看法,三焦的作用,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三焦为水道,主通行水液;
二:三焦膜腠为卫气运行的道路;
三:三焦内系五脏,外系皮肤,主为其输送营养;

上面的结论我通过研究内经和难经得出的,也是陈潮祖老所认同的。

但是我不能认同陈老三焦膜腠理论的是,陈老认为三焦膜腠当从属于肝胆,而我通过学习内经,则认为三焦膜腠当从属于肾和膀胱。

一点看法,还请悬壶兄指点。
 
根于肾和膀胱,是符合经旨的,另外还有根源于命门的说法,应该也是从根源于肾发展过来的。我猜测陈老提出根源于肝,可能还结合了自己的临床体会。以前我也与一些跟陈老临床学过的师兄探讨过“膜腠三焦”临床运用的问题,他们临床发现对肠、食道之类空腔器官的疾病,用此说分析并立法治疗效果很好。甚至有位师兄腹泻类疾病很多都在四逆散的基础上加味治疗。后来我也用四逆散合升阳益胃汤、逍遥丸加补中益气丸治疗过一些很顽固的腹泻,疗效确实很好。很多病有从肝论治的说法,我个人感觉用此说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从肝论治的道理,还比较有意思。再后来发现用此说分析并立法治疗皮肤病,疗效也不错。至于其他类型的疾病,我自己体会不多。
陈老为什么要提出有悖于经旨的见解,看来需要问下老师,可能老师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陈老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不太好去找他本人求证。
 
关于肠胃和食道问题,依我的看法,我们并一定要拘泥于四逆散治疗肝郁上入手。从药物上分析,可能更直接,柴胡在神农本草中的用法,提到“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从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柴胡主要的作用是,破肠胃之结气,使肠胃之结聚下行,并能透邪外出,综合起来也就是推陈致新的功能。所以把柴胡归结为三焦之药,可能更符合神农本草的原意,而结合张仲景的柴胡类方,也能验证此结论。如小柴胡之“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大柴胡之“呕不止,心下急”等等。如此再结合,四逆散中其他诸药,可能对四逆散就会是别样的认识和体会了。

一点看法,是于不是,盼与兄继续推敲。
 
好的文章【医案】如美食百嚼不厌!
 
好书!买一本看看
 
《陈潮祖医案精解》。很好书。收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