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一例肝肿大患者的治疗

旋风小刀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9/01
帖子
429
获得点赞
7
声望
0
年龄
45
前些日子,一患者来诊,自诉多年肝病,一直施治,但效果总不理想,时好时坏,并拿出几日前所查的彩超报告单及实验室检查,要我根据现代检查和自身现状·,给予以开方立药:
彩超报告单显示:肝肿大,肋下9、1cm,胆囊壁粗糙;血液检查:红细胞偏低,血红蛋白119偏低,谷丙123高3倍,谷草207高7倍;
现在患者形体偏瘦,肝病面容,面色黧黑,巩膜黄染、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成丝状,手臂及胸部散在蜘蛛痣。自诉肝病五年,时轻时重,曾住院治疗3次,这几年服用中草药几百剂,总是不尽人意,前些日子由于过度劳累,情志不畅,再次发病。现在感觉右协胀痛,牵引右臂关节阵发性刺痛,全身乏力,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夜间盗汗失眠,易惊易恐,口干口粘,小便·色黄短赤,大便尚可,舌质暗红有瘀斑,苔黄腐腻,脉弦略有滑像;
根据以上诊为肝癖(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兼挟肝胆湿热),患者患病多年气血虽然早有亏损但正气尚可,以攻伐为主,以防他变。膈下逐瘀汤加减:
桃仁6克红花6克丹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鳖甲15克(先)牡蛎30克(先·)茵陈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香附15克元胡15克丝瓜络15克茜草15克山楂30克甘草10克;10剂,日一剂,分三服;
2015.4.12患者再次来诊。自诉病情略好转,胁部胀痛减轻,自诉以前睡觉,总觉得胃部及有上腹部有东西硌着似的,现在居然消失,自我感觉肝脏正,好转,其他症状略有改善,但大便异常干燥,异常口干口渴。查舌苔黄糟腐腻,脉弦涩略数,辩痰瘀湿热互结,煎熬胃肠津液所致,以活血破积,软坚散结兼通腑泄热为主,姜春华软肝汤加减;
大黄6克桃仁6克土虫6克·丹参30克鳖甲·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丹皮10克茵陈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香附15克丝瓜络15克茜草15克山楂30克甘草10克,六剂;
2015.4.20患者欣然来诊,自诉明显好转,胁下硬块变软变小,面色略转红润,舌下瘀斑渐少,药已中病,目的已达,再攻恐其正气不支,况用药以来从未顾及气阴两虚之症状,都已耗血伤阴为代价,现痞块渐消,当补脾气,补肝血,
 
好医案,思路清晰,用药配伍精当,学习!学习!
 
柔肝软肝散结为主,刘渡舟柴胡鳖甲汤加减:当归20克白芍30克柴胡15克鳖甲15克(先)牡蛎30克(先)土元6克茜草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15克太子参30克茯苓15克茵陈30克焦三仙45克甘草10克;
十五剂,两日一剂;
前两天,患者再次来诊,判若两人,语声洪亮,面色红润,蟹爪纹以消失,小的蜘蛛痣已不见,大的颜色变浅变淡,并拿出复查的彩超报告单:肝肋下2cm略大。血液检查谷丙谷草基本接近正常,血常规无阳性发现。患者要求在抓药十五剂,遂原方不动,以固疗效;
肝肿大临床比较常见,多见于急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称之为“肝癖",总的病机为瘀血积结成块,成痞,治法以活血破积,软坚散结为主,兼以清利湿热,疏肝理气,通经活络等为辅。临床比较常用王清任膈下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其中有一条卧则腹坠,是指病人夜卧腹中似有物,左卧向左面坠,右卧向右面坠,内有瘀血成痞所致,往往成为临床患者主诉肝癖的一个主要症状,尤其肥胖病人,往往说睡觉时右侧腹部或心窝处有东西硌着,其实就是痞积成块所致。膈下逐瘀汤
药物偏燥,耗气伤阴,不宜久服。
 
肝主疏泄,肝病患者由于肝的疏泄太过或不及,往往涉及到脾胃,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腹泻和便秘的伴随症状出现。曾见一医者给一位急性肝炎患者开方,既不祛湿,也不清热,也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偏偏抓住腹泻不放,以大队大剂量参芪术健脾益气为主,“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但是这样治法只能越来越重。湿为阴邪,粘滞重浊,热为阳邪耗气伤阴,瘀血又阻滞气血,水谷精微的运行,患者必然出现脾气不足的症状,所以治法当从湿热瘀血开始。当热邪与瘀血互结的时候,又可出现足阳明胃经的症状,便秘的出现,姜春华的软肝汤邪热通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下瘀血汤加减),是很有效的方子,尤其大黄,桃仁两味药,即能活血化瘀,又能泄热润肠通便,实是一举两得;
 
肝肿大后期,患者往往由于久病伤及气血,或服用过多耗气伤阴的药物,出现一系列以阴虚挟瘀的表现,患者往往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有瘀斑,苔少口干口苦,胁痛目涩视物昏花,五心潮热,盗汗等症状。此时再用偏于香燥剧烈的理气活血软坚散结的药物则不宜,治则应滋阴清热,柔肝通络,软坚消痞,刘渡舟的柴胡鳖甲汤尤为适用,方中的鳖甲,牡蛎,即能软坚散结,又能滋阴清热,也是一举两得的药物。肝随体阴用阳,毕竟肝以藏血为主,当肝肿大渐消时,用本方善后调理,即能滋养肝血,又能软坚散结,伐而不伤,滋而不腻。实是补古代方剂的一个欠缺。
 
肝病治疗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治愈还要靠患者的耐心,医者的细心,最主要的还是医患之间的信任为前提!
 
谢谢两位老师,边打字边发,有昨天晚上写的,顺序错了,第四段应该紧接第一段,不好意思!
 
怎么还缺一段膈下逐瘀汤的,晚间在整理重发。请原谅
 
我治过几次肝肿大胀痛的案例,都是同一患者,年轻时得过乙肝。现在步入中年,晚上有时肝会不舒服,偶尔有痛感。后来晚上会出现很难受的胀痛,长达数小时,手在右下肋往肝部伸触检查时,轻触肝部即痛不可触,判断肝有肿大。

起初是让其服用生水蛭粉两克左右。效果不错。服用两三次后,即可很长一段时间肝部无异常反应。后来试用三七粉,效果更好。

自己琢磨的医理是,肝藏血,因此,无论是肝是否有湿热、痰浊或其他问题,都可能或多或少地伴有和血液有关的瘀滞之物产生,所以生水蛭粉或三七粉能解决肝部的这部分病因。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治过几次肝肿大胀痛的案例,都是同一患者,年轻时得过乙肝。现在步入中年,晚上有时肝会不舒服,偶尔有痛

谢谢回帖,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