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吴门医述 之 认识中医 中医的特点

zhongjian1975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6/03
帖子
63
获得点赞
0
声望
6
年龄
50
认识中医(二)中医的特点
中医的特点是什么?大家注意我没有用 “特色”这个词,用的是“特点”这个词。你知道特点是什么吗?特点包括它的特色和缺点,所以我用“特点”这个词。要知道中医的特点是什么,首先要明白中西医的异同是什么,和西医进行比较我们才会发现中医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医的特色和缺点。
表1 中西医的异同
学科 比较
中医 西医 中医 西医
中医基础理论 生理学 1 阴阳五行 遗传
生物化学 2 脏象 器官系统
分子生物学 3 气血精津液 物质代谢谢
解剖学 4 经络 信号传导
中医基础理论 病理学 病因:“外感六淫”特殊; 微生物感染等;
(病因病机)病理生理学 病机:内生五邪、阴阳失衡、 免疫应答
微生物学气血失常、邪正盛衰和津液
免疫学代谢谢失常。其中,“邪正”特殊器官功能障碍

中医诊断学 诊断学 舌诊与脉诊; 理、化检查;
“证”的诊断 强调对“病”的诊断
中药学、方剂学药理学 药性理论药理
中医基础理论 方剂学
(治疗)治则与治法
中医临床 内外妇儿等 1 理法方药统一 病因治疗;
2 个体化:辨证论治 对局部病变的治疗
3 整体性:对全身应答的调节

大家看上表中西医的异同,我来一个个和大家讲。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一部分,讲人体的结构、生理。大家知道,中医讲人体的结构和生理主要在中医基础理论里。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阴阳五行,二是脏象,三是气血精津液,四是经络。这四个方面对应西医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解剖学。西医主要讲遗传、器官系统、物质代谢谢和信号传导。比较中西医在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上的特点,中医是归于中医基础理论,西医是在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和解剖学;中医第一讲阴阳五行,西医第一个讲遗传;中医讲脏象,西医讲器官系统;中医讲气血精津液,西医讲物质代谢谢;中医讲经络,西医讲信号传导。他们是有不同的,但是在解释人生理的时候都是四个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讲病因病机,西医讲病因病机是通过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这是不同的。而中医讲的病因病机,特殊的是外感六淫,与西医不同,与西医的微生物感染有所区别。在病机上,中医主要讲内生五邪、阴阳失衡、气血失常、邪正盛衰和津液代谢谢失常,其中邪正理论是中医比较特殊的。西医讲免疫应答和器官功能障碍,这是主要的病机,它是有区别的。
第三点在诊断学上,中医诊断学和西医诊断学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点中医诊断学强调的是舌诊和脉诊,在症状的基础上强调舌诊和脉诊;西医也是有症状,也是要进行症状的问诊,在症状的基础上强调的是物理和化学的检查,而中医更依赖于舌诊和脉诊。在中医诊断学里面有一个证的概念,辨证论治的“证”的概念,而西医主要是病的诊断。西医对病的诊断非常明确,是什么病就是什么病。其中有一个系统的病有点问题,就是自身免疫疾病,它是分类诊断,其他的病基本都不是分类诊断。这是中医诊断学和西医诊断学的区别。
中医还有中药学、方剂学和治疗学,相当于西医的药理学。因为中医有一个特殊的东西,在讲药的时候有一个药性理论--有毒无毒、升降浮沉、寒热温凉与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这是西医没有的,西医只有药理学。第二药物的功效,中医更多的来源于临床的观察,对症状的描述,而西医是通过实验得来的。第三是中药有一个特殊的学科是方剂学,讲药物的配伍使用,西药没有。西药一般是单药治疗,也有配伍治疗的,尤其是在肿瘤学,但是还远远没有发展出方剂学。第四,中医有治则治法,这是西医没有的。
从临床学科来讲,中医有内外妇儿,西医有内外妇儿,跟西医不一样的有几点:第一,中医强调理法方药的统一;第二,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即辨证论治,而西医是对因治疗。我们讲证的本质就会发现辨证论治本身是对人的治疗,是对机体对疾病应答的治疗。它是个体化的,不同人对同一个病应答不同,就分了不同的证,而西医更多是病因治疗,所以很少去分证。比如说细菌感染,西医更多的看这个细菌对什么抗生素敏感就用什么抗生素,是对因治疗,而中医更多看是不同体质的人感染以后疾病转归不同。阳虚、阴虚和气虚的人对同一病原微生物感染后表现不同,就有了不同的证,来制定个体化治疗,这就叫辨证论治;第三,整体性,它更强调于对疾病全身应答的调节,而西医更强调于对疾病局部的治疗。比如说,同样是感染性疾病,中医更强调对感染的毒血症的治疗,对感染的免疫应答的调整,跟西医强调对局部的治疗是有区别的。
总结一下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中医在讲人体的时候是利用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精津液和经络,西医是遗传、器官系统、物质代谢谢和信号传导。中医的病因病机是外感六淫和邪正盛衰,这是西医没有的一个主要的核心区别。中医诊断学是以舌诊和脉诊为特殊的诊断方式,西医是没有的,更本质的是中医强调证的诊断,而西医强调病的诊断。中医的中药学、方剂学和治疗学类比西医的药理学,它的特点是有药性理论,有一个新的学科叫方剂学,君臣佐使的配伍。还有一个治则治法,这是西医所没有的。最后,中医临床的强调理法方药的统一;强调辨证论治的个体化与西医强调病因论治不同;强调治疗的整体性与西医的局部治疗不同。
第二部分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讲病因病机,西医讲病因病机是通过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这是不同的。而中医讲的病因病机,特殊的是外感六淫,与西医不同,与西医的微生物感染有所区别。在病机上,中医主要讲内生五邪、阴阳失衡、气血失常、邪正盛衰和津液代谢谢失常,其中邪正理论是中医比较特殊的。西医讲免疫应答和器官功能障碍,这是主要的病机,它是有区别的。
第三点在诊断学上,中医诊断学和西医诊断学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点中医诊断学强调的是舌诊和脉诊,在症状的基础上强调舌诊和脉诊;西医也是有症状,也是要进行症状的问诊,在症状的基础上强调的是物理和化学的检查,而中医更依赖于舌诊和脉诊。在中医诊断学里面有一个证的概念,辨证论治的“证”的概念,而西医主要是病的诊断。西医对病的诊断非常明确,是什么病就是什么病。其中有一个系统的病有点问题,就是自身免疫疾病,它是分类诊断,其他的病基本都不是分类诊断。这是中医诊断学和西医诊断学的区别。
中医还有中药学、方剂学和治疗学,相当于西医的药理学。因为中医有一个特殊的东西,在讲药的时候有一个药性理论--有毒无毒、升降浮沉、寒热温凉与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这是西医没有的,西医只有药理学。第二药物的功效,中医更多的来源于临床的观察,对症状的描述,而西医是通过实验得来的。第三是中药有一个特殊的学科是方剂学,讲药物的配伍使用,西药没有。西药一般是单药治疗,也有配伍治疗的,尤其是在肿瘤学,但是还远远没有发展出方剂学。第四,中医有治则治法,这是西医没有的。
从临床学科来讲,中医有内外妇儿,西医有内外妇儿,跟西医不一样的有几点:第一,中医强调理法方药的统一;第二,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即辨证论治,而西医是对因治疗。我们讲证的本质就会发现辨证论治本身是对人的治疗,是对机体对疾病应答的治疗。它是个体化的,不同人对同一个病应答不同,就分了不同的证,而西医更多是病因治疗,所以很少去分证。比如说细菌感染,西医更多的看这个细菌对什么抗生素敏感就用什么抗生素,是对因治疗,而中医更多看是不同体质的人感染以后疾病转归不同。阳虚、阴虚和气虚的人对同一病原微生物感染后表现不同,就有了不同的证,来制定个体化治疗,这就叫辨证论治;第三,整体性,它更强调于对疾病全身应答的调节,而西医更强调于对疾病局部的治疗。比如说,同样是感染性疾病,中医更强调对感染的毒血症的治疗,对感染的免疫应答的调整,跟西医强调对局部的治疗是有区别的。
总结一下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中医在讲人体的时候是利用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精津液和经络,西医是遗传、器官系统、物质代谢谢和信号传导。中医的病因病机是外感六淫和邪正盛衰,这是西医没有的一个主要的核心区别。中医诊断学是以舌诊和脉诊为特殊的诊断方式,西医是没有的,更本质的是中医强调证的诊断,而西医强调病的诊断。中医的中药学、方剂学和治疗学类比西医的药理学,它的特点是有药性理论,有一个新的学科叫方剂学,君臣佐使的配伍。还有一个治则治法,这是西医所没有的。最后,中医临床的强调理法方药的统一;强调辨证论治的个体化与西医强调病因论治不同;强调治疗的整体性与西医的局部治疗不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