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3/06/19
- 帖子
- 64
- 获得点赞
- 26
- 声望
- 8
湿疹,中医中也称“癣证",属于难治且愈后易反复地病症。
患者为吾一老友,素体偏湿,手背经常出湿疹,本人经常用“肤疾宁”膏药,
初期一贴便好,然后不必再用。但最近频繁复发,不断使用膏药效果也不明显。
求医于吾。
脉诊,浮缓,舌苔白淡,大便常湿,稀。手背初起水泡,然后开裂,有厚皮倾向,痒。
时有燥热感,晚饭后常吃水果。本欲以薏米,红小豆食疗,除湿为主,患者不同意,说见效慢,手痒难受,希望能够
马上止痒见效。
考虑再三,想到该病实属表证,伤寒论中第23条:“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伤寒论中虽然没有明说
可以治癣,但可以解表是无疑的。按经方桂枝25克,
麻黄15克(先煮一两沸除浮沫),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杏仁15克,生姜15克,
大枣4枚(剖两半),又虑及患者素体偏湿,可以稍微用茯苓去水,加15克。
煮出600毫升,分三次服用。 一剂痒解,三剂手背水泡及厚皮完全消失。
再次感受经方对症,效如桴鼓的作用。
感受之一:医者要从诸多病症中抓住主证,此处是表证。
感受之二:《伤寒论》要反复看,熟读,再对患者望闻问切,大致就可以
做六经辩证,然后考虑那个方剂更合适,学会将现代医学,
现代名词翻译成《伤寒论》中的古文,方证无误,可能效果就不会太差。
患者为吾一老友,素体偏湿,手背经常出湿疹,本人经常用“肤疾宁”膏药,
初期一贴便好,然后不必再用。但最近频繁复发,不断使用膏药效果也不明显。
求医于吾。
脉诊,浮缓,舌苔白淡,大便常湿,稀。手背初起水泡,然后开裂,有厚皮倾向,痒。
时有燥热感,晚饭后常吃水果。本欲以薏米,红小豆食疗,除湿为主,患者不同意,说见效慢,手痒难受,希望能够
马上止痒见效。
考虑再三,想到该病实属表证,伤寒论中第23条:“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伤寒论中虽然没有明说
可以治癣,但可以解表是无疑的。按经方桂枝25克,
麻黄15克(先煮一两沸除浮沫),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杏仁15克,生姜15克,
大枣4枚(剖两半),又虑及患者素体偏湿,可以稍微用茯苓去水,加15克。
煮出600毫升,分三次服用。 一剂痒解,三剂手背水泡及厚皮完全消失。
再次感受经方对症,效如桴鼓的作用。
感受之一:医者要从诸多病症中抓住主证,此处是表证。
感受之二:《伤寒论》要反复看,熟读,再对患者望闻问切,大致就可以
做六经辩证,然后考虑那个方剂更合适,学会将现代医学,
现代名词翻译成《伤寒论》中的古文,方证无误,可能效果就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