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多年生草本,高4-14cm;果期高可达20余cm。根茎短,垂直,淡褐色,长4-13mm,粗2-7mm;节密生,有数条细根。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柄于花期长于叶片1-2倍,具狭翅,于果期长可达10余cm,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4cm,宽0.5-1cm,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边缘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果期叶片增大;托叶膜质,苍白色或淡绿色,2/3-4/5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
「释名」箭头草(《纲目》)、独行虎(《纲目
「集解」时珍曰∶处处有之。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
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普济方》云∶乡村篱落生者,夏秋开小白花,如铃 儿倒垂,叶微似木香花之叶。此与紫花者相戾,恐别一种也。
「气味」苦、辛,寒,无毒。
「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 ,无名肿毒恶疮(时珍)。
「附方」新九。
黄胆内热∶地丁末。酒服三钱。(《乾坤秘韫》)稻芒粘咽,不得出者∶箭头草嚼咽下。(同 上方)
痈疽恶疮∶紫花地丁(连根)、同苍耳叶等分。捣烂,酒一钟,搅汁服。(杨诚《经验方》)
痈疽发背,无名诸肿,贴之如神∶紫花地丁草,三伏时收。以白面和成,盐醋浸一夜贴 之。
昔有一尼发背,梦得此方,数日而痊。(孙天仁《集效方》)
一切恶疮∶紫花地丁根,日干,以罐盛,烧烟对疮熏之。出黄水,取尽愈。(《卫生易 简方》)
瘰 疔疮,发背诸肿∶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为末,油和涂神效。(《乾坤秘韫》)
疔疮肿毒∶《千金方》∶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虽极者亦效。杨氏方∶用紫花地丁草、葱 头、生蜜共捣贴之。若瘤疮,加新黑牛屎。
喉痹肿痛∶箭头草叶,入酱少许,研膏,点入取吐。(《普济方》)
【释名】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
【花色】白·黄·紫
【生长习性】性强健喜半阴的环境和湿润的土壤但在阳光下和较干燥的地方也能生长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华北地区能自播繁衍在半阴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除羊胡子草外其他草本植物很难侵入。在阳光下可与许多低矮的草本植物共生。
【分布】中国东北、华东至西北等地的田埂、路旁和圃地中。北京山区、平原均有。
【药品贮藏】置干燥处。
【药品备注】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内服多配合银花、连翘、野菊花等同用外用可取新鲜地丁草捣烂外敷疮痈局部。
【摘录】《中国药典》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多年生草本高4-14cm果期高可达20余cm。根茎短垂直淡褐色长4-13mm粗2-7mm节密生有数条细根。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柄于花期长于叶片1-2倍具狭翅于果期长可达10余cm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4cm宽0.5-1cm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边缘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果期叶片增大托叶膜质苍白色或淡绿色2/3-4/5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
花梗通常多数细弱与叶片等长或高出叶片花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萼片5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附属物短末端圆或截形花瓣5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距细管状长4-8mm末端圆雄蕊5花药长约2mm药隔先端的附属物长约1.5mm子房卵形花柱棍棒状柱头三角形。蒴果长圆形长5-12mm无毛。种子卵球形长1.8mm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旬至9月。
【性味归经】苦、辛、寒无毒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可入药其性寒味微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来源及制法】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甜地丁又名米口袋地丁、萝卜地丁。为植物米口袋或小米口袋的根或带根的全草。主根呈纺锤形、长锥形或长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36毫米。表面红棕色至土黄色粗糙有纵皱纹多少扭曲或有残存的支根及须根皮孔横生稍突起呈点线状色稍深。上端有多数基生叶。叶为羽状复叶叶柄细长小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被白色柔毛多呈灰绿色。有时可见圆筒形的荚果表面密被柔毛开裂或不开裂。主根质坚而稍韧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极多乳白色内面不平坦微显颗粒状乳黄色并有放射状花纹。气微臭味淡而稍甜。以根粗壮而长、叶绿、无杂质者为佳。
③龙胆地丁又名华南地丁。为植物华南龙胆带花的全草。多干燥皱缩成不规则团块根部土黄色。用热水浸软摊开观察茎自基部丛生多数紫红色顶端具淡紫色或淡土黄绿色的钟状花。叶两两对生长圆形至长椭圆形叶柄较短或无近基部的叶密集形状较大上部的叶稀疏形状较小。质地较脆而易碎。有青草气味淡而稍苦。以株矮小叶色青、花色紫者为佳。地丁药材较为复杂除上述品种外在广东以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 Bl.、陕西以白花堇菜V. Patrinii DC.、新疆以香堇V. Oxycentra Juz. 的带根全草作紫花地丁入药。另有一种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 的全草。东北、内蒙古、河北、青海、山东等地作“地丁”入药。详“苦地丁”条。
功能主治
1、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15克酒送下。[1]
2、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3、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4、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5、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6、“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本草纲目》
“地丁专为痈肿疔毒通用之药濒湖《纲目》称其苦辛寒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然辛凉散肿 长於退热惟血热壅滞红肿焮发之外疡宜之若谓通治阴疽发背寒凝之证殊是不妥。” 《本草正义》
“紫花地丁《纲目》止疗外科症但古人每用治黄疸、喉痹取其泻热除湿之功也大方家亦不可轻弃。” 《要药分剂》
“地丁有紫花白花两种。治疔肿恶疮兼疗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其花紫者茎白白者茎紫故可通治疔肿或云随疔肿之色而用之。但漫肿无头不赤不肿者禁用以其性寒不利阴疽也。” 《本经逢原》
药物配伍
1、紫花地丁配伍蒲公英 二者均可清热解毒消肿。紫花地丁解毒力强 尤除疔毒蒲公英兼可疏肝散滞紫花地丁善治乳痈。二药合用 有清热解毒、消肿行滞之功效 用於治疗乳痈、及其他外科阳证疮疡。
2紫花地丁配伍野菊花 二者均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配伍应用、 效用更强 用於治疗热毒炽盛之蛇头疔、红丝疔及多种外科阳证疾病。
3配银花解毒凉血消肿散热之功增强。
4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不但可以配合连翘、野菊花等药材同用更可与败酱草和黄芪同用不但加强紫花地丁的消肿、治痈等效力时还起到一个托毒的功效。
5治肠痈常与大黄、红藤、白花蛇舌草等同用
6、治疗呼吸道感染地丁草、大青叶、鱼腥草、鸭跖草、贯众各100g。共制成冲剂20袋每袋18g。
紫花地丁每次1袋每日2次连服7天停用其他清热药物与抗生素。治疗60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
7、治疗化脓性感染鲜紫花地丁洗净捣烂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后外敷之。治疗外伤引起的皮肤化脓性感染19例 一般在23天痊愈。
8、治疗扁平疣地丁草、半枝莲、板蓝根、生苡仁各15克常山6克。每日1剂上午服头煎下午服2煎。药渣加适量水略煎后趁热洗涤患处洗后抹干不用水清洗。7天为1疗程。治疗26例痊愈14例好转4例无效8例。
9治疗褥疮地丁、银花、蒲公英各50克罂粟壳20克赤石脂40克紫花地丁(16张)共研极细面备用。取药粉适量用50度的白酒调成糊状平敷患处外用纱布覆盖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若同时配合理疗或按摩效果更佳。治疗32例Ⅰ期者22例Ⅱ期者10例痊愈28例好转4例。
9、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治各种疔毒痈疮疔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舌红脉数者金银花9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6克。先水煎后加五灰酒半盏药渣再加如法煎服盖被取汗。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臣药。
9、《普济方》治喉痹箭头草叶研入酱少许笔蘸入喉中吐。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
10、地丁膏《惠直堂经验方》治乳吹并一切毒黄花地丁即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40克。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煎汁去渣又熬成膏摊贴。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
、犁头草的带根全草是常用中药。最早紫花地丁见于《千金方》。《本草纲目》中单列紫花地丁一条李时珍曰紫花地丁“处处有之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者起蔓”。每年春、秋二季挖取带花或蒴果的全草洗净泥土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辛入心、肝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肿疔疮、瘰疬、黄疸、乳痈、肠痈、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等症。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白花地丁冒充紫花地丁入药者使用时注意鉴别
. 凡各种疔毒痈疮红肿热痛者可单用鲜品捣汁服并用其渣敷患处;或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配伍。
11. 若气血亏虚者可加入当归、黄芪;若湿热凝结骨痈疼痛高肿者可与茯苓、车前子、金银花、牛膝同用以利湿清热。
12. 凡颈项瘰疬结核者可与夏枯草、玄参、贝母、牡蛎相合以散结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