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学(伤寒论)遇到问题求解

男人40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9
帖子
116
获得点赞
6
声望
18
年龄
53
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吴茱萸用量为2升(100克),细辛3两(45克,)此量是否会中毒?
2吴茱萸汤中,吴茱萸的用法是汤洗7遍,汤洗是什么意思?
3.小才胡汤中柴胡8两(120克),洗半夏半升(65克)。两味药的用之会不会中毒?
4.大承气汤中芒消3合(60ml)用副作用大吗?
5.白虎加人参汤中人参是党参吗?此量用后副作用大吗?
请各位同道解惑。
 
古今计量的换算有不同见解,尚难定论,实际多按自己的用药经验来用

中药是否会出现中毒,除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外,也与医生是否辨证准确,患者的体质等因素有关
 
同意白术的意见,如果不对症,吴茱萸用三克也会有不良反应.
 
柴胡剂应用比较广但未见如此之量 故心甚奇之,因而求解
 
是药皆有毒,求治者目的是想自己健康,故尔以生命相托,如果医生不以稳妥为要,病人如何放心?用药轻重,全靠自己临症时变通,没有一定之法也!
 
柴胡剂应用比较广但未见如此之量 故心甚奇之,因而求解

柴胡剂应用最多者,莫过于湖北中医学院的梅国强,闲时不妨看看他的医理、医案。
 
现在中医对于伤寒论药量的理解不够深刻
 
虽用的是经方 但与经方的疗效相距甚远
 
甚至随意改方中剂量和用法 经方用量必有其深意 我就是想知道经方的药量对人体的影响
 
大道理的朋友就不要说了 我都从医15年了,净治大病疑难病了
 
朋友明知故问,见无满意答复,果然采取关门措施
 
古今度量衡不同,有人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剂量上,中医讲辨证论治,别管什么毒药,只要对症就是补药,不对症就是毒药。
 
谢谢,有时间我一定拜读一下
 
我自己深思一下附子这味药,一般治疗量至少需要30克(制附子)。中度病情一般制附子45克……90克,重度病情的需要100克以上。不知道各位同道觉得我的看法有道理吗?
 
您提出的问题诸同道已答复,最后一条白虎加人参后贤有认为不是現人参,白虎加人参汤证我喜用太子参,不知当否?供参考。
 
关于附子,在下鄙人兄弟我非常乐意与诸位同道共同探讨。
当下社会,说附子,得先说什么附子,如何炮制的,然后根据个人经验判断该种附子与基础比较,药性尚存多少,然后再说多少克。
简单地说,生附子中如果有效成分生物碱(简言之)含量是100%, 经过炮制去除毒性,比如炒附子(黄白色),药性至少尚存80%,如果是药店里常见的黑顺片(就是用胆巴反复泡洗的方法),个人认为药性存量应该低于10%,(但是附加的胆巴毒性却添进去不少)。

同理,不少同道使用半夏,如果找不到生半夏,常用法半夏,反复用清水泡,去除其中白矾,应为反复泡洗,其中尚存药性还剩多少,可能谁也搞不清楚,这也是让许多中医同道非常头痛的问题,药名是药名,方子是经方,但是药却不是《伤寒论》中的药了,你说怎么样合适?

真正的四川江油炒附子,一副药6克已经不小了,(需要经过久煎至少1小时),其他附子,不太好说。
综上所述,离开药材本身,仅谈剂量,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谢谢 您的经验对我很有帮助
 
本帖最后由 醫道宗源 于 2015-5-15 12:28 编辑

没意思。

仲景方中用某药100g取效。我用20g就可以取效,何必用到100g?

仲景说,用100g,三天就好了。我用20g,也是三天就好了。那么,我用100g会不会就超量了呢?

仲景说用100g,我用到100g却效果不理想,病人也可以承受,我可不可以加量到120g的取效量去呢?


仲景治疗两个小柴胡证,一个柴胡用60g才能取效,一个只要用20g就能取效,不知道仲景会不会一刀切,都用60g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