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5/21
- 帖子
- 612
- 获得点赞
- 33
- 声望
- 28
- 年龄
- 48
本帖最后由 青龙三现 于 2015-5-7 21:28 编辑
某男28岁,已婚,河北唐山人2015年四月十九日初诊
自觉感冒,他大堂哥也是中医治疗三日效果不佳,似乎加重现象。
他姐姐在我处治疗,因此介绍弟弟来诊。目前早起口苦酸涩,经常不自觉流口水,晚上睡觉也流口水,每天喝很多水大便难拉,不干,粘马桶,小便黄,身上发冷,见风头疼,舌头两侧灼痛特别严重,入睡困难,睡觉磨牙,没胃口,口气重,舌质红,苔不厚,黄苔。
太阳少阳阳明兼有湿热
柴胡2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半夏10克,赤芍15克,生石膏30克,苏叶梗各15克,荆芥防风各10克,连翘20克,栀子10克,厚朴10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大黄6克,生姜15克,大枣3枚。三剂日一剂
4月22日晚
二诊:大便通畅,口苦口酸消失。出现高热39度左右,头疼无汗恶风怕冷,舌红苔腻。
此乃湿温,外有寒邪束表,内有湿热缠绵,六经太阳阳明湿热合病。
新加香薷饮加减:
香薷藿香佩兰荆芥防风各10克,双花15克,栀子10克,大黄6克,连翘15克,厚朴10克,白扁豆15克,滑石30克,甘草6克,
一剂水煎服
4月23日
三诊,上方少量汗出,汗出热邪不退,高热时(38.7-39度)无汗,舌苔白腻,大便稀,小便淡黄。
太阳表邪仍未彻底解除,再与表里两解。
香薷,藿香,苏叶,黄连6克,厚朴10克,白扁豆淡豆豉栀子10克,陈皮10克,焦三仙各10克,滑石20克,一剂水煎服
4月24日四诊汗出,昨夜鼻血一次,汗出热退少许38.37上下,舌淡红苔白腻,口干饮水不多,喜温,大便稀,肠鸣。
鼻血患者惊慌,我解释说以血代汗,不必惊慌。窃念小柴胡汤有调达三焦功效,合三仁汤宣畅三焦功效加强,
柴胡15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杏仁10克,薏米30克,白寇6克,厚朴10克,滑石20克,竹叶10克,通草6克。
一剂
4月25日五诊
昨天今早36度6,昨晚一晚没发烧,口干口渴,想喝水,昨天下午到今早无大便,小便药的颜色,头疼缓解,还有些疼,怕风怕冷还有些,不出汗。
前方尚可,在于增强扩充。
柴胡2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藿香佩兰各10克,粉葛根20克 ,刺蒺藜10克,菊花10克,杏仁15克打碎,白寇8克,厚朴10克,生薏米45克,滑石20克,竹叶15克,通草6克,焦三仙各10克,生姜10克,
日三夜一服用。
4月26日六诊
未见发热,昨晚两点大便一次,稀,小便药 的颜色,今早起有些头疼,口干口渴想喝水,体温正常,昨晚出汗。舌苔白腻舌质偏红。
柴胡15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刺蒺藜10克,菊花10克,薏米30克,白寇6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6克,滑石20克,竹叶10克,通草6克,一剂水煎服,中午一次,傍晚一次,晚十点6一次口服。
4月27日七诊
乏力疲惫,手敲额头感觉疼痛,不敲不痛。 昨天一天没大便,今早有,比较顺畅,已经成型,没有拉稀,小便黄,口干口渴。
舌淡红苔厚腻。
辩证:3天未热,湿邪缠绵内蕴脾胃,阻碍津液舒布。
柴胡15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白芷6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焦三仙各10克,滑石20克,茅芦根各15克,甘草5克。”
4月29日 八诊:大便黏腻,小便黄,不出汗,口干口渴喝水多,乏力腿软,不怕风不怕冷,用手敲额头仍然隐痛。
柴胡1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白寇6克,厚朴10克,薏米30克,滑石20克,茅芦根各15克,甘草3克,竹叶10克。二剂水煎服日一剂
4月30日。九诊。
大便黏腻,小便黄,可自行出汗,口干口渴缓解,身体乏力,精神差,嗜睡,有些怕冷,现在体温稍高,37度9,胃口稍差和前几天比舌淡红苔退。
辩证:热邪复起,考虑湿热久羁耗气伤阴,给予李氏清暑益气汤。
黄芪20克,太子参15克,当归10克,苍术白术各10克,升麻6克,陈皮6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神曲10克,黄柏10克,粉葛根15克,麦冬10克,北五味子6克,青皮6克,炙甘草3克。二剂水煎服日一剂。
5月1日。十诊。
经仔细追问,患者不热后私下去了一趟河南,此乃劳复。尊仲景劳复发热小柴胡汤
嗜睡怕冷乏力,有汗不多,便后,汗出后,体温下降,舌淡红苔白腻较前减轻,
柴胡2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白寇6克,厚朴10克,薏米20克,焦三仙各10克,滑石15克,竹叶10克,甘草3克。
5月3号十一诊。
便粘腻,小便黄,可自行出汗。口干口渴,喜热饮。胃口不是很好,嘴里没味,吃不出咸淡,睡觉流口水,头碰触微疼,整个人乏力
昨天白天没发烧,傍晚6,7点身体发冷,晚上9点38度,半夜1点39度5,出汗后退烧,到今早没再烧
湿热中阻,给予王氏连朴饮加减
藿香佩兰各10克,淡豆豉10克,桔梗6克,炒栀子10克,黄连6克,半夏10克,水菖蒲10克,薏米30克,厚朴10克,焦三仙各10克,茅芦根各15克。一剂水煎服,日三次口服
5月4日十二诊
头昏嗜睡减轻,吃东西已知味道。口干口渴消失。阵阵怕冷感觉。
大便稀,不黏腻,屁多,小便药的颜色,今天不出汗,下午两点左右体温到37度6,晚上6点到39度,喝完粥又到37度8。
热邪减轻湿邪缠绵,再与分消湿热三仁汤合金不换正气散加减:
藿香佩兰各10克,苏叶10克,杏仁10克,薏米30克,白寇6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滑石20克,竹叶15克,通草6克,焦三仙各10克。一剂水煎服,
5月5日十三诊。
大便成型,食纳可,嗜睡乏力消失,唯独小便黄,夜间发热,三十九度。舌淡苔白腻。
湿大于热不可见热清热,预防寒凉冰伏,温化分消湿邪,湿去热孤。
藿香10克, 厚朴10克,姜半夏10克,赤茯苓10克,杏仁10克,生苡仁20克,白蔻仁(后下)6克, 猪苓10克,淡豆豉10克,泽泻15克。
2剂水煎服日一剂三次口服,可以明天十点一次,下午三四点一次,夜间十点一次,这样服药
再诊
5月7日早十四诊,一天一夜未热,舌淡红苔白腻。守前方再进一剂。
案语:病情描述大部分患者姐姐原文,未加大的修改,目前正在观察中、、、、
某男28岁,已婚,河北唐山人2015年四月十九日初诊
自觉感冒,他大堂哥也是中医治疗三日效果不佳,似乎加重现象。
他姐姐在我处治疗,因此介绍弟弟来诊。目前早起口苦酸涩,经常不自觉流口水,晚上睡觉也流口水,每天喝很多水大便难拉,不干,粘马桶,小便黄,身上发冷,见风头疼,舌头两侧灼痛特别严重,入睡困难,睡觉磨牙,没胃口,口气重,舌质红,苔不厚,黄苔。
太阳少阳阳明兼有湿热
柴胡2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半夏10克,赤芍15克,生石膏30克,苏叶梗各15克,荆芥防风各10克,连翘20克,栀子10克,厚朴10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大黄6克,生姜15克,大枣3枚。三剂日一剂
4月22日晚
二诊:大便通畅,口苦口酸消失。出现高热39度左右,头疼无汗恶风怕冷,舌红苔腻。
此乃湿温,外有寒邪束表,内有湿热缠绵,六经太阳阳明湿热合病。
新加香薷饮加减:
香薷藿香佩兰荆芥防风各10克,双花15克,栀子10克,大黄6克,连翘15克,厚朴10克,白扁豆15克,滑石30克,甘草6克,
一剂水煎服
4月23日
三诊,上方少量汗出,汗出热邪不退,高热时(38.7-39度)无汗,舌苔白腻,大便稀,小便淡黄。
太阳表邪仍未彻底解除,再与表里两解。
香薷,藿香,苏叶,黄连6克,厚朴10克,白扁豆淡豆豉栀子10克,陈皮10克,焦三仙各10克,滑石20克,一剂水煎服
4月24日四诊汗出,昨夜鼻血一次,汗出热退少许38.37上下,舌淡红苔白腻,口干饮水不多,喜温,大便稀,肠鸣。
鼻血患者惊慌,我解释说以血代汗,不必惊慌。窃念小柴胡汤有调达三焦功效,合三仁汤宣畅三焦功效加强,
柴胡15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杏仁10克,薏米30克,白寇6克,厚朴10克,滑石20克,竹叶10克,通草6克。
一剂
4月25日五诊
昨天今早36度6,昨晚一晚没发烧,口干口渴,想喝水,昨天下午到今早无大便,小便药的颜色,头疼缓解,还有些疼,怕风怕冷还有些,不出汗。
前方尚可,在于增强扩充。
柴胡2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藿香佩兰各10克,粉葛根20克 ,刺蒺藜10克,菊花10克,杏仁15克打碎,白寇8克,厚朴10克,生薏米45克,滑石20克,竹叶15克,通草6克,焦三仙各10克,生姜10克,
日三夜一服用。
4月26日六诊
未见发热,昨晚两点大便一次,稀,小便药 的颜色,今早起有些头疼,口干口渴想喝水,体温正常,昨晚出汗。舌苔白腻舌质偏红。
柴胡15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刺蒺藜10克,菊花10克,薏米30克,白寇6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6克,滑石20克,竹叶10克,通草6克,一剂水煎服,中午一次,傍晚一次,晚十点6一次口服。
4月27日七诊
乏力疲惫,手敲额头感觉疼痛,不敲不痛。 昨天一天没大便,今早有,比较顺畅,已经成型,没有拉稀,小便黄,口干口渴。
舌淡红苔厚腻。
辩证:3天未热,湿邪缠绵内蕴脾胃,阻碍津液舒布。
柴胡15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白芷6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焦三仙各10克,滑石20克,茅芦根各15克,甘草5克。”
4月29日 八诊:大便黏腻,小便黄,不出汗,口干口渴喝水多,乏力腿软,不怕风不怕冷,用手敲额头仍然隐痛。
柴胡1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白寇6克,厚朴10克,薏米30克,滑石20克,茅芦根各15克,甘草3克,竹叶10克。二剂水煎服日一剂
4月30日。九诊。
大便黏腻,小便黄,可自行出汗,口干口渴缓解,身体乏力,精神差,嗜睡,有些怕冷,现在体温稍高,37度9,胃口稍差和前几天比舌淡红苔退。
辩证:热邪复起,考虑湿热久羁耗气伤阴,给予李氏清暑益气汤。
黄芪20克,太子参15克,当归10克,苍术白术各10克,升麻6克,陈皮6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神曲10克,黄柏10克,粉葛根15克,麦冬10克,北五味子6克,青皮6克,炙甘草3克。二剂水煎服日一剂。
5月1日。十诊。
经仔细追问,患者不热后私下去了一趟河南,此乃劳复。尊仲景劳复发热小柴胡汤
嗜睡怕冷乏力,有汗不多,便后,汗出后,体温下降,舌淡红苔白腻较前减轻,
柴胡2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白寇6克,厚朴10克,薏米20克,焦三仙各10克,滑石15克,竹叶10克,甘草3克。
5月3号十一诊。
便粘腻,小便黄,可自行出汗。口干口渴,喜热饮。胃口不是很好,嘴里没味,吃不出咸淡,睡觉流口水,头碰触微疼,整个人乏力
昨天白天没发烧,傍晚6,7点身体发冷,晚上9点38度,半夜1点39度5,出汗后退烧,到今早没再烧
湿热中阻,给予王氏连朴饮加减
藿香佩兰各10克,淡豆豉10克,桔梗6克,炒栀子10克,黄连6克,半夏10克,水菖蒲10克,薏米30克,厚朴10克,焦三仙各10克,茅芦根各15克。一剂水煎服,日三次口服
5月4日十二诊
头昏嗜睡减轻,吃东西已知味道。口干口渴消失。阵阵怕冷感觉。
大便稀,不黏腻,屁多,小便药的颜色,今天不出汗,下午两点左右体温到37度6,晚上6点到39度,喝完粥又到37度8。
热邪减轻湿邪缠绵,再与分消湿热三仁汤合金不换正气散加减:
藿香佩兰各10克,苏叶10克,杏仁10克,薏米30克,白寇6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滑石20克,竹叶15克,通草6克,焦三仙各10克。一剂水煎服,
5月5日十三诊。
大便成型,食纳可,嗜睡乏力消失,唯独小便黄,夜间发热,三十九度。舌淡苔白腻。
湿大于热不可见热清热,预防寒凉冰伏,温化分消湿邪,湿去热孤。
藿香10克, 厚朴10克,姜半夏10克,赤茯苓10克,杏仁10克,生苡仁20克,白蔻仁(后下)6克, 猪苓10克,淡豆豉10克,泽泻15克。
2剂水煎服日一剂三次口服,可以明天十点一次,下午三四点一次,夜间十点一次,这样服药
再诊
5月7日早十四诊,一天一夜未热,舌淡红苔白腻。守前方再进一剂。
案语:病情描述大部分患者姐姐原文,未加大的修改,目前正在观察中、、、、
附件
-
81.3 KB 查看: 32
-
599.9 KB 查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