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求助各位老师,感谢您!

水木葫芦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4/12
帖子
1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本帖最后由 水木葫芦 于 2015-4-13 07:22 编辑

求医问诊单

性别 女
年龄 48
职业:教师
身高:156
体重:35kg

主要病症:
十年前因子宫肌瘤手术引起严重的肠粘连,此后,因为肠道功能障碍引起过分消瘦虚弱而致肠下垂(西医影像检查结果)、肠蠕动缓慢(除大肠经当令时,上午蠕动比下午更缓慢)。

主要体征:
肠道总胀气、肠子里哗啦啦一片水声,大便黏腻解出困难,便后不爽,舌苔白腻,舌体胖大有齿痕。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如今虚寒怕冷(下半身尤甚)乏力多汗。尤其乏力,连话都不能多说,已无法工作。

曾经的治疗情况:
因为气虚乏力实在厉害,医生一般都开的消补兼施方,总有人参、干姜、黄连、厚朴等,似为“连理汤”加减,或“四君子+柴胡桂枝汤”等等,有时也开一点附子,但效果都不太好。最近自己心一横,用“肉桂、吴茱萸、厚朴、枳壳、半夏、冰片”打成粉敷脐,同时口服用“肉桂、厚朴、砂仁”煮的水,如此2天后,情况稍微好点,但已经开始感觉到气虚乏力多汗有所加重,想是如此攻伐之下,伤了元气。

求诊目的:
询问有关使用附子的问题,若能得到解答,或有哪位老师能给开个处方,不胜感激!


各位老师好!本人这十多年来,一直被严重的肠粘连、肠下垂、肠蠕动缓慢引起的湿热气滞所困扰。肠道总胀气、肠子里哗啦啦一片水声,大便黏腻解出困难,便后不爽。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如今虚寒怕冷乏力多汗。因为气虚乏力实在厉害,医生一般都开的消补兼施方,总有人参、干姜、黄连、厚朴等,似乎为“连理汤”加减,或“四君子+柴胡桂枝汤”等等,有时也开一点附子。

今春,因潮湿多雨,我又开始有严重的气滞湿困,并常身感阵阵寒意,舌苔白滑。这次的湿困很严重,服了不少中药,脾运化能力仍改善不大。不得已,只好自己用“肉桂、吴茱萸、厚朴、枳壳、半夏、冰片”打成粉敷脐,同时口服用“肉桂、厚朴、砂仁”煮的水,情况只稍微好点,但已经开始感觉到气虚乏力多汗有所加重,想是如此攻伐之下,伤了元气。不得已,从昨天起停止原药,去医院开了一种免煎的“淡附片”颗粒昨天3克冲水喝,今天用了5克附子、1克干姜同服,目前身上的阵阵寒意少一些了,脾运化也有一些改善。

平时看过一些有关书籍,也在网上阅读一些帖子,知道附子干姜必须与补阴、补血药同用才好,否则伤血伤阴,尤其有位先生的贴中说“附子仅有去阴寒功效,久服亦损阳气”。还说“其是一个动阳的过程,抽其元气攻其除寒邪湿邪”。但补阴补血之药往往滋腻,哪怕与附子干姜同用我也运化不了,只会徒增湿热,因此现在我想请请教老师:我就如果每天用5克附子2克干姜泡水可否?像这样小剂量的长期服用,会否也会伤气伤血伤阴?可否配点人参?如果可以服用,是否加一点盐入肾更好些?

因为吃水蒸蛋都吸收不不好,在自做无油无辣椒的豆腐乳,感觉比鸡蛋好吸收一些。以前是在泡豆腐乳的水中放肉桂和白酒,那能否加一点附子干姜水呢?附子与白酒是否相克?若相克就不加白酒了。

若能得到哪位老师的指点,本人感激不尽啊!先在此谢谢您!
 
本帖最后由 水木葫芦 于 2015-4-13 12:41 编辑

今早起床开始觉得胸口有点燥热。看来对于我这种气血衰弱,阴阳两虚的人,这个附子干姜水真是不能单独服用吧?是否还是需要加一点炙甘草呢?
 
你可以读读 李力红的思考中医 里面会告诉你 补阳法 土包之
 
今早起床开始觉得胸部有点燥热。看来对于我这种气血衰弱,阴阳两虚的人,这个附子干姜水真是不能单独服用吧

薏米和红豆,用高压锅炖熟!每天早上喝一小碗!营养不良不是因为摄入不够,是因为吸收不好!忌口葱 蒜 韭菜 ,忌口荤腥食物!半年后看看!
 
你可以读读 李力红的思考中医 里面会告诉你 补阳法 土包之

谢谢您!这本书我没看过,一定购来读读。我以前分析附子要配甘草,如“土包之”,使其功力慢慢释放,既持久又免伤阴之弊。只是我脾运化实在差,恐加了甘草碍湿,反增湿热,不过现在是得考虑怎么“土包之”了。还是阅读书先,谢谢!
 
薏米和红豆,用高压锅炖熟!每天早上喝一小碗!营养不良不是因为摄入不够,是因为吸收不好!忌口葱 蒜 韭

谢谢您!你说得很对,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小肠吸收功能障碍,再加肠粘连、肠下垂,整个一个乱七八糟。红豆薏米我有吃过(只敢喝其水,否则必定腹胀加剧),但无奈体质寒凉不敢多服,即使服用也是先将薏米炒黄,再加点厚朴什么温性药物。
 
本帖最后由 水木葫芦 于 2015-4-13 13:38 编辑

哦,还有一问:像附子干姜类生阳之品,是否必须上午服用,以顺应阳气升发之时?下午阳气开始潜藏,阴气上升,此时应该养藏精气,是否不适合服用助阳之物?,以免伤阴更甚?
 
吃中成药!!!别自己瞎开方,方子那么容易组成,谁都是中医了。
 
谢谢您!你说得很对,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小肠吸收功能障碍,再加肠粘连、肠下垂,整个一个乱七八糟。红豆薏

每天吃些绿色食物,胡萝卜帮助消化!主食吃稀点的杂粮粥!选择上午7.00--8.00之间多吃点,这个时段的消化最好!晚上尽量少吃!调身不如调心!阳气上升,浊气下降!只能说这么多了!
 
你如果看了朱丹溪的书,你就以痰看百病,你如果看了李杲的书,你就以脾胃看百病了,你看了黄元御的书,你就以湿看百病了,你看了张景岳的书,你就以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看百病了,你看了唐容川的书,你就以淤血看百病了,你看了郑钦安的书,你就以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看百病.大道至简,殊途同归!都只是说了部分的道理,要想真正的治好病,见效快!你就要看四大经典!本人认为,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是两个派别!!!!个人愚见!!
 
你如果看了朱丹溪的书,你就以痰看百病,你如果看了李杲的书,你就以脾胃看百病了,你看了黄元御的书,你就以湿看百病了,你看了张景岳的书,你就以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看百病了,你看了唐容川的书,你就以淤血看百病了,你看了郑钦安的书,你就以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看百病.大道至简,殊途同归!都只是说了部分的道理,要想真正的治好病,见效快!你就要看四大经典!本人认为,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是两个派别!!!!个人愚见!!
 
哦,还有一问:像附子干姜类生阳之品,是否必须上午服用,以顺应阳气升发之时?下午阳气开始潜藏,阴气上升

症状表述的不详细,精神怎么样,喜热还是喜凉,睡眠怎么样
 
山药可以吃吗?如果可以每天100g山药。在加点茯苓30白术30与干姜50,什么补建议不要用,就是补也补不上去还会使脾胃增加负担。
 
CWM2004YE; 说:
CWM2004YE 发表于 2015-4-13 14:31
吃中成药!!!别自己瞎开方,方子那么容易组成,谁都是中医了。

感谢您的回复。昨天下午我将药量减了点,今天晨起胸口燥热感没有了,但下午还是会有阵阵轻微寒意,舌苔白滑略厚,腹胀稍减,且双膝有点疲软乏力,看来这附子干姜伤气呀,可是没有温热辛燥之品,这陈寒陈湿怎么去呀?请问您,我想用四逆汤+香砂六君子汤可以吗?
 
每天吃些绿色食物,胡萝卜帮助消化!主食吃稀点的杂粮粥!选择上午7.00--8.00之间多吃点,这个时段的消化

感谢您的关心和回复。
 
搞得那么复杂,还不如吃点藿香正气颗粒或正气水来得好,再用香砂六君丸善后

感谢您的关心和回复,我吃了藿香正气颗粒出汗特多呵呵。
 
搞得那么复杂,还不如吃点藿香正气颗粒或正气水来得好,再用香砂六君丸善后

感谢您的关心和回复,我吃了藿香正气颗粒出汗特多呵呵。
 
你如果看了朱丹溪的书,你就以痰看百病,你如果看了李杲的书,你就以脾胃看百病了,你看了黄元御的书,你就

感谢您的回复!您说的书籍,我只看过李杲的,以及伤寒论(这个其实一点也没看懂)、黄帝内经也只看过改编成很浅显直白的版本,其他书都没看过,以后有精神时一定读读。感谢您的推荐!
 
症状表述的不详细,精神怎么样,喜热还是喜凉,睡眠怎么样

感谢您的回复!精神方面,总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饮食嘛,因为肠道功能障碍,想吃不敢吃,吃了会积滞在肠道,既吸收不好,也排泄不好,服些中药,或自己煮点厚朴砂仁水喝喝,又稍微好一点。睡眠,曾经反复梦见自己快掉下悬崖了,然后吓醒,好在前几个月开始读诵心经和大悲咒,再没做这种噩梦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