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久服附子畏寒

duanyulong123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0/17
帖子
98
获得点赞
0
声望
16
年龄
31
洞庭卜夫人,患寒疾,有名医进以参附,日以为常,十年以来,服附子数十斤,而寒愈剧,初冬即四面环火,绵衣几重,寒栗如故。余曰:此热邪并于内,逼阴于外。《内经》云:热深厥亦深。又云:热极生寒。当散其热,使达于外。用芦根数两,煎清凉疏散之药饮之,三剂而去火,十剂而减衣,常服养阴之品而身温。逾年,附毒积中者尽发,周身如火烧,服寒凉得少减,既又遍体及头、面、口、鼻俱生热疮,下体俱腐烂,脓血淋漓。余以外科治热毒之法治之,一年乃复。以后年弥高而反恶热,与前相反。如不知其理,而更进以热药,则热并于内,寒并于外,阴阳离绝而死,死之后,人亦终以为阳虚而死也。
 
这个火郁汤能解否

我使用手机发表的,不能选择,其实这个医案是一个名家的,我只是放到论坛里想和坛友讨论,按道理她有内热应该有所表现才是,出现口渴、心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红苔黄等表现,感觉他的记载太过简介,而自己才疏学浅所以想各位请教的,没想到却又是冷遇啊
 
阴病恶寒始得之,温之,没错,病久伤中,则需破阴峻下以通闭塞。所谓温乃姜之功,附子走阳通的是外寒,而姜则直取内,所以姜才是主药。
 
其实不少古籍名家或者是当代,所载之医案很多有造假成分,或为其著书的原因。学医首先应将医理参透,才不被其所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