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带下病一例

今古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0/02
帖子
1838
获得点赞
65
声望
48
女,22,已婚。
带下一年余。
白带清稀量多,身寒,舌淡水滑,脉细。
查有支原体与霉菌感染,曾经西药治疗不理想。

白术、山药各30g,人参6g,
白芍15g,车前子、苍术各9g,
甘草3g,陈皮、黑芥穗、柴胡各2g。

五剂,症大减。
今复诊,原方五剂。
 
完带汤原方
 
身寒,或可更加炮姜3g
 
好,学习学习
 
讲讲思路啊!

若说立方本意,怎么说肯定都不如原著里说的好:

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牢。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颠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故病带着,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则少也。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於地中,则地气自升腾於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
人参(二钱)白芍(五钱,炒)
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
甘草(一钱)陈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至於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若说楼主病案

正如吴兄以前的一个帖子里说的,看病抓眼目。

病久多虚,舌淡,脉细亦虚

带清稀量多,舌水滑-湿

身寒,火衰

证与方都相符,用原方比自己琢磨的方子要好,除非自己的水平高过前人,那就另说了

再说支原体与霉菌感染

如果是作为主要因素致病,西医治疗当效,

现在不效,说明不是主因,而是由于自身环境的改变,适合它生长,只要重点调整自身环境就行了.
 
柴胡(六分)立方大谈舒肝,用药却重在健脾祛湿。
 
柴胡(六分)立方大谈舒肝,用药却重在健脾祛湿。

傅青主的方子很有意思

主次用量悬殊,主药用到两、几两,佐使药几分
 
傅青主的方子很有意思

主次用量悬殊,主药用到两、几两,佐使药几分

你要说是傅青主的方子,对剂量的思路习惯我就明白了。谢谢!
 
本帖最后由 刘军 于 2015-3-16 12:17 编辑

是。荆芥以春令布子生苗,历夏及秋,方开花结子。入肝,辛升,又凉降。俱不给力,用在此处不知何意。脾虚,湿侵,房劳,热扰,肝郁,闪挫。前二当是主因。
 
是。荆芥以春令布子生苗,历夏及秋,方开花结子。入肝,辛升,又凉降。俱不给力,用在此处不知何意。脾虚,

风药,升阳、祛湿

李东垣用的最有特点

以前孙曼之老师也写过这方面的文章,我一时没找到
 
白术; 说:
白术 发表于 2015-3-16 16:19
风药,升阳、祛湿

李东垣用的最有特点

哦,可以祛湿,谢谢指点。
 
若是苍术也用30g,您就不会再用5剂药了。这是我对本方多年的应用体会。
 
青主医、剑、书、诗、厨,俱有名于史。得制方之章,是以有效可承继。
 
若说立方本意,怎么说肯定都不如原著里说的好:

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

请教各位老师,不记得谁说的完带汤剂量要如方,不然效果不理想,是否?
 
请教各位老师,不记得谁说的完带汤剂量要如方,不然效果不理想,是否?

严格来说应该是这样的

尤其傅青主的方子,主次用量悬殊,如果改变原方的配伍比例,方子的主治方向也就不同了
 
傅青主完带汤,陈士铎医书都有记载,记录风格很像,究竟是谁的方?两人应属同一时代,差的年份也不多,陈的方剂也比较精炼,效果不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