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7/24
- 帖子
- 629
- 获得点赞
- 71
- 声望
- 28
- 年龄
- 49
耳鸣一症,临床颇为多见,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其音响大小不等,或音低如蝉,或音如车鸣,或左或右,或闭不闻声,或时发时止,或鸣则不休。临床多从肝胆实火或肾虚治疗。笔者在跟师学习中遇多例耳鸣患者,师出一方,效验多人,现小结如下。
处方:磁石30克,路路通12克,焦神曲15克,泽兰12克,川芎6克,红花6克。头沉发憋者,加蔓荆子10克。
方解:此方适用于痰瘀内阻、清窍失养之耳鸣,伴见有心烦易怒,颈部发挺,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方中磁石益肾纳气,为治耳鸣之要药,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不聪,《本草纲目》言:“磁石治肾虚诸病,耳通目明”;泽兰芳香,通乎肺也,肺之络会于耳,故用泽兰治其肺,使其气行则耳聪;神曲健脾和胃,脾胃和则九窍得通;路路通通行十二经脉而活血通窍;红花通利经脉,
祛瘀通窍;川芎上行引诸药直达病所。药理研究表明,川芎、红花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增加耳部血流量,耳窍得到荣养,故耳鸣可愈。
耳鸣中药方有效率97.78%
处方:柴胡、石菖蒲、法半夏各10克,葛根30克,天麻20克,钩藤15克,全蝎5克,牛膝、白芍各30克。加减:胸闷痰多加枳壳、瓜蒌各9克;睡眠欠佳加酸枣仁、柏子仁各15克;双耳鼓膜见钙化斑加丹参20克,桃仁、红花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
主治:耳鸣肝气郁结、风痰上扰型。患者除耳鸣外,大部分伴有听力下降,头痛心烦,口苦咽干,睡眠欠佳,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等肝气郁结、风痰上扰的表现,检查见鼓膜混浊、增厚、内陷。
疗效:治疗45例,治愈11例(耳鸣消失,鼓膜恢复正常);有效33例(耳鸣减轻,鼓膜基本恢复正常);无效1例(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97.78%。
处方:磁石30克,路路通12克,焦神曲15克,泽兰12克,川芎6克,红花6克。头沉发憋者,加蔓荆子10克。
方解:此方适用于痰瘀内阻、清窍失养之耳鸣,伴见有心烦易怒,颈部发挺,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方中磁石益肾纳气,为治耳鸣之要药,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不聪,《本草纲目》言:“磁石治肾虚诸病,耳通目明”;泽兰芳香,通乎肺也,肺之络会于耳,故用泽兰治其肺,使其气行则耳聪;神曲健脾和胃,脾胃和则九窍得通;路路通通行十二经脉而活血通窍;红花通利经脉,
祛瘀通窍;川芎上行引诸药直达病所。药理研究表明,川芎、红花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增加耳部血流量,耳窍得到荣养,故耳鸣可愈。
耳鸣中药方有效率97.78%
处方:柴胡、石菖蒲、法半夏各10克,葛根30克,天麻20克,钩藤15克,全蝎5克,牛膝、白芍各30克。加减:胸闷痰多加枳壳、瓜蒌各9克;睡眠欠佳加酸枣仁、柏子仁各15克;双耳鼓膜见钙化斑加丹参20克,桃仁、红花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
主治:耳鸣肝气郁结、风痰上扰型。患者除耳鸣外,大部分伴有听力下降,头痛心烦,口苦咽干,睡眠欠佳,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等肝气郁结、风痰上扰的表现,检查见鼓膜混浊、增厚、内陷。
疗效:治疗45例,治愈11例(耳鸣消失,鼓膜恢复正常);有效33例(耳鸣减轻,鼓膜基本恢复正常);无效1例(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