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说了,“伤寒”有五类。这里我们先看看第一类:中风。
中风,为什么是“伤寒”?
很多人会疑问了,这是不是胡说啊?——“伤寒”,是被寒邪所伤,这个不用解释了。但是,“伤寒”怎么会可能是被“风邪”所伤呢?
这是因为大家对“风”的理解和认识,在基础理论上是存在漏洞的。
如果我说:“风主疏泄”,相信大家都没有意见的。
为什么?
因为明清以后到现在,大家都是这么教、这么学的。在读伤寒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的时候,很多人被灌输的理论就是——“风性疏泄,所以中风者恶风,腠理开泄而自汗出……”。从此之后,大家都以为“中风”,就是“发热、汗出、恶风”的症状。除了这个,似乎就不是“中风”了。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发热、汗出、恶风”的确是“太阳病中风”的症状。但是,这也只是“太阳病中风”的症状而已。并不是“中風”的所有症状。
那么,“中风”的症状还有什么?还是看看汉唐时期的经典吧:
《素问•风论》篇中:“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诸病源候论》中也说:“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其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这是什么意思?
是说“风”的“封闭”的属性。——能使“内不得通,外不得泄”,这就是“封闭”。所以,在汉唐的时候,还有一种说法,叫做“风者封也”。可惜明清以来,学者对这些基本理论的研究就忽视了。
风,为什么还有这样的与众所周知的“疏泄”完全相反的属性呢?
其实很简单。但却很容易忽视。
我们知道,中医理论的最基础的核心,就是两个字——阴、阳。这就是所谓的“两仪”。
“两仪”再分,就是“四象”。
所谓的“四象”,就是把“阴阳”再分成“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情况。
在一年之中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在四季中,从阴阳两方面来看:
春、夏属阳;
秋、冬属阴。
春、夏再次细分,则春为少阳、夏为老阳。
秋、冬再次细分,则秋为少阴、冬为老阴。
所谓的“老阳”,就是阳之极也,是阳极多而阴极少的意思。所以夏天极热。
所谓的“老阴”,就是阴之极也,是阴极多而阳极少的意思。所以冬天极冷。
所谓的“少阳”,就是阴极之后,阳渐生渐多、阴渐减渐少的意思。
所谓的“少阴”,就是阳极之后,阴渐生渐多、阳渐减渐少的意思。
我们学习“阴阳理论”,自然应当知道——任何物质都同时具有有“阴阳”的两方面。
风,应春,故也属“少阳”。所以,风,自身也同时具有阴阳两种属性。
当风中“阳”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阳的表现、温的表现、疏泄的表现;
当风中“阴”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阴的表现、寒的表现、封闭的表现。
所以,風性至少有两个:
一个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疏泄”;
另一个,却恰恰与“疏泄”相反,——是“封闭”。这是“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能认识到“风之寒”的意思,对“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这句话的意思自然就明了了。可惜明清至今,中医理论在对这一块儿的认识却消失了,其结果,就是导致中医理论出现大块的缺陷。
所以,关于“风寒”两个字,是至少有两种意思的:
1、风与寒。这是风邪和寒邪两者的合邪。
2、风之寒。这是风的阴寒之气。
所以,这里所谓的“寒邪”致病,也至少有两种可能:
1、就是“寒之邪”致病;
2、就是“风之寒”致病。
其实,在仲景的《伤寒论》中讨论“伤寒”的时候,虽然尽量在分离“XX中风”、“XX伤寒”,希望把“风”和“寒”区分开来;但大多数时候,往往还是“风寒杂论”,是没有办法绝对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