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20
- 帖子
- 4889
- 获得点赞
- 315
- 声望
- 83
- 年龄
- 59
可汗
脉浮大可汗(问病者设利为虚,不可汗。)浮而紧可汗。
太阳病,脉浮弱数者,可汗。
阳明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未解,可汗。
日晡发热如疟,此属阳明,脉浮虚,可汗。
下利后,身痛清便自调,可汗。
不可汗
脉沉细(为在里)不可汗。
濡弱(为血气虚)不可汗。
脉浮而紧,法当身痛,当以汗解,假令尺脉迟者,不可汗。尺迟则血少故也。
伤寒有风温、湿温二症,忌汗见后伤寒类。
伤寒头疼,形象中风,常微汗出,又自呕者,心懊,发汗则痊。
伤寒脉弦细,头痛而反热,此属少阳,不可汗。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心下痞坚,不可汗。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此强汗之故也。
气动一切左右上下,不可汗。
咽中闭寒,不可汗,汗之则吐血。
亡血家不可汗,汗则虚栗。
厥不可汗,汗则声乱咽嘶。
衄不可汗,汗则耳聋目直。
口疮不可汗,汗则。
淋不可汗,汗则便血。
冬时发汗,则吐利。汗家不可重汗,汗必恍惚,脉短者死。下利清谷,不可汗,汗必腹胀满。
咳而小便利,不可汗,汗之则厥逆。
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睛眩者死。
可吐
寸口脉微细,胸中痞坚,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此为胸有寒,可吐。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浊唾,下利日十余行,脉反迟,寸口微滑,可吐。
病者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下满烦,饥不能食,可吐。
伤寒脉浮滑,可吐。
杂病脉沉可吐。
不可吐
诸四逆厥者,不可吐。
虚家不可吐。
胸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法当温之。
可下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可下。
脉双弦迟,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其心下坚者,可下。
伤寒后,脉沉,为内实,可下。
病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可下。
伤寒有热,而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此为血蓄,可下。
脉浮大可汗(问病者设利为虚,不可汗。)浮而紧可汗。
太阳病,脉浮弱数者,可汗。
阳明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未解,可汗。
日晡发热如疟,此属阳明,脉浮虚,可汗。
下利后,身痛清便自调,可汗。
不可汗
脉沉细(为在里)不可汗。
濡弱(为血气虚)不可汗。
脉浮而紧,法当身痛,当以汗解,假令尺脉迟者,不可汗。尺迟则血少故也。
伤寒有风温、湿温二症,忌汗见后伤寒类。
伤寒头疼,形象中风,常微汗出,又自呕者,心懊,发汗则痊。
伤寒脉弦细,头痛而反热,此属少阳,不可汗。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心下痞坚,不可汗。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此强汗之故也。
气动一切左右上下,不可汗。
咽中闭寒,不可汗,汗之则吐血。
亡血家不可汗,汗则虚栗。
厥不可汗,汗则声乱咽嘶。
衄不可汗,汗则耳聋目直。
口疮不可汗,汗则。
淋不可汗,汗则便血。
冬时发汗,则吐利。汗家不可重汗,汗必恍惚,脉短者死。下利清谷,不可汗,汗必腹胀满。
咳而小便利,不可汗,汗之则厥逆。
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睛眩者死。
可吐
寸口脉微细,胸中痞坚,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此为胸有寒,可吐。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浊唾,下利日十余行,脉反迟,寸口微滑,可吐。
病者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下满烦,饥不能食,可吐。
伤寒脉浮滑,可吐。
杂病脉沉可吐。
不可吐
诸四逆厥者,不可吐。
虚家不可吐。
胸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法当温之。
可下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可下。
脉双弦迟,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其心下坚者,可下。
伤寒后,脉沉,为内实,可下。
病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可下。
伤寒有热,而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此为血蓄,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