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色冷香 于 2015-2-4 22:01 编辑
论拳道与修行(王开俊)
(注:2014年12月5日,第九届全国武林大会暨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六届一次理事会在海南省琼中县隆重举办,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合肥分会主席王开俊先生在会上作了《论拳道与修行》的即兴演讲,本文即是根据即兴演讲整理而成。)
一代宗师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里指出:拳道之大,“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这就是告诫我们习拳要注重修身、修心,而不是专注于技击一端。王芗斋先生还谆谆告诫弟子:“武德为拳之一部分,失德者失拳,无德者无耻,修德者方能修身练艺。”(《王芗斋先生言谈录》)由此可见,拳道中的修炼,其实是一种修行,不仅仅是修炼功法、技术,还包括修身、修心、修德。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涵养水平。修心就是修炼心志,修养心性。修心的过程就是去掉所有执着的过程,而达到圆满。修德就是修养德行,学会做人。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品德好,做人成功,不成功只是暂时的,品德差,做人不成功,成功也是暂时的。作为追求拳道真谛的修行者,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扫除欲望
无欲则刚,有欲必苦,心里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牛被绳子牵住鼻子得不到解脱,心被俗务纠缠就得不到超脱。名、利、欲是绳子,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子,这欲望之绳斩不断、理还乱,于是便失去了平和、平常的心态。我的师兄马冬生说得好:“只要你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贫穷,你就能练好大成拳”。马师兄说的正是一种无欲的心态。有欲而不执着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为春”,“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头:念头)。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窍”。在古汉语中,“意”与“欲”本来就相通,如“意欲如何?”,意与欲连用,这是古汉语中的异字同谓现象。“我欲乘风归去”,即“我有乘风归去之意”。因此,老子所说的“欲”并非只是指“欲望”,而是指“意念”、“杂念”。老子上述两句可以解读为:“息念,以观其妙;存念,以观其窍”。也就是“无欲观妙、有欲观窍”的意思。这里的“恒”可以理解为“持续”,即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这里的“观”即“收视听内”、“意守”。这里的“妙”指“觉受”,相当于“意感”、“自然力”。这里的“窍”,是一个“点”,也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丹田”。“丹田”为人身之“点”,人身为宇宙之“点”,周身无处不丹田,因此,“有欲”时并不需要守窍,而是收视听内,意注全身。总之,只有扫除欲望,不为名利所累,无知无欲,不为意念所执,才能身心放松,进入混元阔大、空洞无我的境界。人心有二,凡心和圣心。圣心为清静无为之心,而凡心就是名利心、功利心,充满着欲望、贪婪和仇恨。每有大成门人,稍有体认,功力稍长,便唯我独尊,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背后肆意诋毁他人,以抬高自己。也有大成门人,自诩正宗、真传、秘传,每每贬低同门,如此丧失口德,不过是为了金钱的铜臭!如此凡心未眠,何谈超凡入圣?一个火把可以点燃一片森林,但如果好为人师者自己都不是火把的时候,你又怎么能点亮别人?要想佛门兴,还得僧抬僧。“信口诋人,此真不齿”(王芗斋《大成拳论》),不配为人师表!诚如宗师教诲:“拳不光在学,而更重于练,练应重于勤、坚,功效在于领悟,出众在于心谦,境高多为深隐,所以深藏不露者久必为大器也。虚张声势,过市招摇,贬人抬己者,均因心狂气躁,非大家之器也,此辈多意境低庸,常有败绩也,害群之马就指是辈而言。总之具德为首,具道则明,知途不迷,得径(义理)辨境,拳中无愚人,老诚非指愚,老诚者、憨厚者、谦慎者、深隐者、敬人者皆为极聪明之人士也。自做小聪明,将他人看成愚人,骗他人者是真愚也,久必自害也,永无成。求拳勿只专求于技、于术、于功,当先求德,先于仁、善、义、慎、敬中求之,日后成大道可也。”(王芗斋《拳经述径》)
二、拥有空杯心态
道不远人人远道,是因为你没有空杯心态。你的心态之杯已经被业障、已知障装得满满的了,所以龙井茶、铁观音茶,无论是多么上等的美妙之茶,你都无法品尝。合肥市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民间老拳师---杨筠鼎先生,武当两仪门掌门,杨老拳师闯荡江湖几十年,功力浑厚,内功精深,有良好的武德修养。他了解了大成拳之后,坦诚的对我说:“套路和招法是没有用的,站桩才是根本大道,大成拳废弃套路,不讲招法,注重站桩,这是非常科学的。我自己年轻时学过很多套路和招法,但是,现在除了站桩、练练短棍以及一些有用的招法,还有就是师父临终前传授的功法,那些套路和不实用的招法几乎都不练了。大成拳是武林人的归宿!每一个练武之人,只要想追求武学真谛,最后都得练大成拳。”大成拳是聪明人的拳法,武林人的归宿。但是,如果你放不下自己原来所拥有的,更放不下你已经拥有的名望和社会地位,你又怎么能虚心学好大成拳呢?梨子是酸是甜,只有亲口品尝,才能知道它的滋味。道不远人,贵在体认。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黄连甘草,自证品尝。
何境平先生曾问晚年的王芗斋先生:“先生弟子众多,堪称桃李满天下,是否有一个弟子能超过先生或与先生高超的拳技相等?”芗斋先生持否定态度,并说:“非为我不教,而是大多数弟子练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程度时,由于自满心理不再继续求进取,而又不具备求更高级练法条件,也只有令我徒唤奈何而已。”(何境平《王芗斋先生留下的一个“谜”》)人有自满心,就失去了空杯心态,又怎么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三、树起对师尊的信心、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
拳学的修炼,迷者师度,悟者自度。师父领进门,学艺在个人。拳艺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师父教你了,点拔你了,但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的身体去体认、体悟。很多学拳者,师父所教,没有切实的体认,或者火候未到,或者悟性不够、慧根不足,就怀疑师父所教皆非,全国各地到处跑,遍访名家高手,四处求学,到处磕头拜师,似乎是求证于高明了,似乎是汇江河而成大海了,但结果呢,两手空空,终无是处。拜访了那么多师尊,并没有对师尊树起真正的信心,最后是什么都学不到,什么都学不成。还有的求学者,拜师之后,当面奉承师父,背后又诋毁师父,说什么:“我真是傻逼,给了他二万元拜师费,不过如此!”对师尊毫无感恩之心,还有谁会在下一刻为你超度?花开花落都要珍惜,云卷云舒都要感恩。天地虽宽路难走,拿出信心,心存感恩,今天用心付出,明天的路一定光明璀璨。还有的学者,稍有长进,便要找师尊试手,以战胜师尊为荣耀,或者稍有心得,便和师尊辩论,冒犯师尊,毫无敬畏之心。谦卑为怀,恭慎行事,才能聚砂成塔,聚溪成河。无敬畏之心,就会滋生狂妄自大、骄横自满,有敬畏之心,就不会得意忘形、肆无忌惮。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就有了方向、规范和行为准则,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这也是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四、破除对名相的执着
不久前,有一位中学数学教师慕名从蚌埠来到合肥向我请教大成拳。他说自己学练大成拳四年有余,往全国各地走访了很多名家高手,如张广玉先生、杨鸿尘先生等。他取出杨鸿尘先生的著作《武学指要》,向我请教不懂的问题。我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我对他说:“如果你想弄懂《武学指要》里的问题,你最好向杨鸿尘老师请教求学,因为书是他写的,他会比我解释得更加透彻圆满。如果你向我学习,那就按照我说的练一练、试一试,用你自己的身体体认一下。”我让他随意摆了个浑圆桩看看。然后我对他说:“第一,你间架松散,没有撑抱力,更没有整体力和浑圆力。第二,你提胯有余,坐胯不足,重心没有沉到足底。不倒翁之所以不倒,就是重心下沉、上虚下实。正确的间架要领应当是身正往后靠,坐胯兼吸胯。而你身体稍向前倾,这是卢氏结构的练法,但不是王芗斋拳学。你看看宗师的遗照,哪一张桩功照片是身体前倾的?哪一张不是身体后靠?”他大惑不解,反问道:“你这不就是说杨鸿尘的练法不对?你比杨鸿尘功夫更厉害吗?”我对他说:“我没有见过杨老师,也不知道他功夫如何,我的功夫也未必就比杨老师好,但我相信他功夫很好,而且他文学功底深厚,古文功底深厚,书写得很好。我也没有否定杨老师的练法,他的练法独具卢氏结构特色,但卢氏结构练法绝对不是王芗斋原汁原味的大成拳。”他又问我:“张广玉名气很大,你有名气吗?”我心里很是反感,反问道:“你不也是慕名而来的吗?你看我今年多大了?”他说:“不知道,我看你好像比我还年轻。”他说自己30岁不到,还没有生育孩子呢。我对他说:“2015年我就50岁了。你30岁不到,可是看起来怎么比我还老啊?我满头黑发,而你鬓发斑白;我面容充满光泽,神清气爽,而你面黑无光、皮肤枯燥、眼睛无神、精神倦怠。年纪轻轻,身体就如此亏虚!养生都没有练好,谈什么技击?身体都不健康,谈什么功夫?养生是第一要义,健康是根本保障。”他振振有词道:“我不会按照你说的方法去练的,因为你没有张广玉名气大,也没有杨鸿尘名气大。你敢说你的功夫比张广玉、杨鸿尘更加厉害吗?”我不再理会,礼貌的将他驱逐出门。像他这样,既没有空杯心态,也没有对曾经拜访过的名家高手树起求学的信心,更没有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而且爱慕虚名,务虚不务实,因此,就算他走过了千山万水,踏遍了名山大川,也永远不得入门,也永远无人给他点拔开悟、传道授业。名师不等于明师,与其问道于名师,不如求学于明师。只有明师,才能传道、授业、解惑。学者喜爱的名师,既要知名,更要明理:上明天理,下明地理,中明人理,还要明白哲理,尤其要深明拳道原理。诚如宗师所言:“夫学术一道,首要明理,更须切实用功。若不首先明理,不知用功切要之所在,易于走入岐途,功夫愈深,戕害愈烈。”后任学者,与其羡慕别人的名气,不如脚踏实地,认真修炼,塑造自己的名气。与其崇拜别人的功夫,不如练出自己的功夫。不论有名无名,哪怕是一个乞丐,只要能为你传道、授业、解惑,你都应该虚心求学。人常说,高手在民间,可是民间的武林高手,绝大多数不都是默默无名吗?执着于名相,永远都是门外汉。
五、拳拳服膺
王芗斋先生在《习拳一得》里指出:“拳学一道不是一拳一脚谓之拳,也不是打三携两谓之拳,更不是一套一套谓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谓之拳。”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拳拳服膺,形容恳切的铭记在心,衷心信奉。后人据此理解为,拳拳服膺就是时时存心,处处留意,常怀警惕,行站坐卧不离拳意,将修行生活化。王芗斋《大成拳论》的“结论”里也说:“以上所谈为拳道,乃拳拳服膺谓之拳,亦即心领神会、体认操存之义”可以作为佐证。这正如李二和《流浪的梦》所描写的那样:“生活是最本真的,修炼是无须讲求形式的。时空中无处不教堂,无处不佛堂,无处不天堂,也无处不地狱。”但是,膺的本义是指胸腔、胸,而心在胸中。2013年夏季,我在北京遇到一位老人,弄不清是姓陈还是姓程,也是王芗斋先生的弟子,并自述王芗斋先生晚年也在他家居住过,他说拳拳服膺的“膺”是指“心”,“服膺”就是“服心”,并说这是王芗斋先生本人如此给他解释的。照此说来,拳拳服膺的本意可以理解为灭妄心,不灭本心。消灭妄心,则本能发,灵光现,神明通。人心有二,一是凡心、妄心,一是圣心、本心,而本心是清静的。“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因此“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三毒:贪、嗔、痴)。习拳就是炼心,佛家炼心的基本要义在于:戒,定,慧。老子则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则强调“心斋”、“坐忘”。心斋,即心念的止息。坐忘,即心失去对身体和宇宙的意识。《金刚经》则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无一切心,身无其身,心无其心,此即“无我相”,也即老子所说的“无我无身”。反求自心,不着外物,外绝六尘,内闭六根,即为“无人相”。内敛、内感、内视、内听、内息、内观、内照,是非善恶,名利荣辱,万事万物,无“对”无“立”无“破”,此为“无众生相”。夭寿不二,死生一如,此为“无寿者相”。因此,拳拳服膺,要义在于外修其身、内修其心,心死则神活,心活则神死。“不用心”、“不动心”、“不作意”、“不起欲”、“不生想”为入门下手之法,“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如此才能达“心静、心定、心空”之境。人身三宝精气神,精生于气,气藏于心,神隐于意。身不动则精化,心不动则气化,意不动则神化。王芗斋先生总是强调“有形有意都是假,做到无心始见奇”,并提醒后任学者要多领悟“道法自然”及“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无为则神息,神息则万念俱寂,耳目心意俱忘即诸妙之圆”。而如此高深的境界,正是拳拳服膺的结果。
“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教育之命脉,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情感,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利国利群,固不专重技击一端也。”(王芗斋《大成拳论》)拳道之修炼,即人生之修行;拳道之使命,即修行之使命。逞强好胜,鲁莽冲动,匹夫之勇,是为武夫;将拳学视为谋生的工具,以教拳为生,是为武师;有勇力,遵循智信仁义,崇尚尊严与道德,是为武士;信义仁勇,礼让谦恭,谨遵武德,尊师尚友,重义轻利,有尚义侠骨之风,是为武侠。习武之人,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就能成长为一代武侠,而不是一介武夫。
论拳道与修行(王开俊)
(注:2014年12月5日,第九届全国武林大会暨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六届一次理事会在海南省琼中县隆重举办,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合肥分会主席王开俊先生在会上作了《论拳道与修行》的即兴演讲,本文即是根据即兴演讲整理而成。)
一代宗师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里指出:拳道之大,“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这就是告诫我们习拳要注重修身、修心,而不是专注于技击一端。王芗斋先生还谆谆告诫弟子:“武德为拳之一部分,失德者失拳,无德者无耻,修德者方能修身练艺。”(《王芗斋先生言谈录》)由此可见,拳道中的修炼,其实是一种修行,不仅仅是修炼功法、技术,还包括修身、修心、修德。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涵养水平。修心就是修炼心志,修养心性。修心的过程就是去掉所有执着的过程,而达到圆满。修德就是修养德行,学会做人。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品德好,做人成功,不成功只是暂时的,品德差,做人不成功,成功也是暂时的。作为追求拳道真谛的修行者,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扫除欲望
无欲则刚,有欲必苦,心里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牛被绳子牵住鼻子得不到解脱,心被俗务纠缠就得不到超脱。名、利、欲是绳子,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子,这欲望之绳斩不断、理还乱,于是便失去了平和、平常的心态。我的师兄马冬生说得好:“只要你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贫穷,你就能练好大成拳”。马师兄说的正是一种无欲的心态。有欲而不执着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为春”,“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头:念头)。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窍”。在古汉语中,“意”与“欲”本来就相通,如“意欲如何?”,意与欲连用,这是古汉语中的异字同谓现象。“我欲乘风归去”,即“我有乘风归去之意”。因此,老子所说的“欲”并非只是指“欲望”,而是指“意念”、“杂念”。老子上述两句可以解读为:“息念,以观其妙;存念,以观其窍”。也就是“无欲观妙、有欲观窍”的意思。这里的“恒”可以理解为“持续”,即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这里的“观”即“收视听内”、“意守”。这里的“妙”指“觉受”,相当于“意感”、“自然力”。这里的“窍”,是一个“点”,也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丹田”。“丹田”为人身之“点”,人身为宇宙之“点”,周身无处不丹田,因此,“有欲”时并不需要守窍,而是收视听内,意注全身。总之,只有扫除欲望,不为名利所累,无知无欲,不为意念所执,才能身心放松,进入混元阔大、空洞无我的境界。人心有二,凡心和圣心。圣心为清静无为之心,而凡心就是名利心、功利心,充满着欲望、贪婪和仇恨。每有大成门人,稍有体认,功力稍长,便唯我独尊,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背后肆意诋毁他人,以抬高自己。也有大成门人,自诩正宗、真传、秘传,每每贬低同门,如此丧失口德,不过是为了金钱的铜臭!如此凡心未眠,何谈超凡入圣?一个火把可以点燃一片森林,但如果好为人师者自己都不是火把的时候,你又怎么能点亮别人?要想佛门兴,还得僧抬僧。“信口诋人,此真不齿”(王芗斋《大成拳论》),不配为人师表!诚如宗师教诲:“拳不光在学,而更重于练,练应重于勤、坚,功效在于领悟,出众在于心谦,境高多为深隐,所以深藏不露者久必为大器也。虚张声势,过市招摇,贬人抬己者,均因心狂气躁,非大家之器也,此辈多意境低庸,常有败绩也,害群之马就指是辈而言。总之具德为首,具道则明,知途不迷,得径(义理)辨境,拳中无愚人,老诚非指愚,老诚者、憨厚者、谦慎者、深隐者、敬人者皆为极聪明之人士也。自做小聪明,将他人看成愚人,骗他人者是真愚也,久必自害也,永无成。求拳勿只专求于技、于术、于功,当先求德,先于仁、善、义、慎、敬中求之,日后成大道可也。”(王芗斋《拳经述径》)
二、拥有空杯心态
道不远人人远道,是因为你没有空杯心态。你的心态之杯已经被业障、已知障装得满满的了,所以龙井茶、铁观音茶,无论是多么上等的美妙之茶,你都无法品尝。合肥市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民间老拳师---杨筠鼎先生,武当两仪门掌门,杨老拳师闯荡江湖几十年,功力浑厚,内功精深,有良好的武德修养。他了解了大成拳之后,坦诚的对我说:“套路和招法是没有用的,站桩才是根本大道,大成拳废弃套路,不讲招法,注重站桩,这是非常科学的。我自己年轻时学过很多套路和招法,但是,现在除了站桩、练练短棍以及一些有用的招法,还有就是师父临终前传授的功法,那些套路和不实用的招法几乎都不练了。大成拳是武林人的归宿!每一个练武之人,只要想追求武学真谛,最后都得练大成拳。”大成拳是聪明人的拳法,武林人的归宿。但是,如果你放不下自己原来所拥有的,更放不下你已经拥有的名望和社会地位,你又怎么能虚心学好大成拳呢?梨子是酸是甜,只有亲口品尝,才能知道它的滋味。道不远人,贵在体认。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黄连甘草,自证品尝。
何境平先生曾问晚年的王芗斋先生:“先生弟子众多,堪称桃李满天下,是否有一个弟子能超过先生或与先生高超的拳技相等?”芗斋先生持否定态度,并说:“非为我不教,而是大多数弟子练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程度时,由于自满心理不再继续求进取,而又不具备求更高级练法条件,也只有令我徒唤奈何而已。”(何境平《王芗斋先生留下的一个“谜”》)人有自满心,就失去了空杯心态,又怎么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三、树起对师尊的信心、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
拳学的修炼,迷者师度,悟者自度。师父领进门,学艺在个人。拳艺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师父教你了,点拔你了,但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的身体去体认、体悟。很多学拳者,师父所教,没有切实的体认,或者火候未到,或者悟性不够、慧根不足,就怀疑师父所教皆非,全国各地到处跑,遍访名家高手,四处求学,到处磕头拜师,似乎是求证于高明了,似乎是汇江河而成大海了,但结果呢,两手空空,终无是处。拜访了那么多师尊,并没有对师尊树起真正的信心,最后是什么都学不到,什么都学不成。还有的求学者,拜师之后,当面奉承师父,背后又诋毁师父,说什么:“我真是傻逼,给了他二万元拜师费,不过如此!”对师尊毫无感恩之心,还有谁会在下一刻为你超度?花开花落都要珍惜,云卷云舒都要感恩。天地虽宽路难走,拿出信心,心存感恩,今天用心付出,明天的路一定光明璀璨。还有的学者,稍有长进,便要找师尊试手,以战胜师尊为荣耀,或者稍有心得,便和师尊辩论,冒犯师尊,毫无敬畏之心。谦卑为怀,恭慎行事,才能聚砂成塔,聚溪成河。无敬畏之心,就会滋生狂妄自大、骄横自满,有敬畏之心,就不会得意忘形、肆无忌惮。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就有了方向、规范和行为准则,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这也是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四、破除对名相的执着
不久前,有一位中学数学教师慕名从蚌埠来到合肥向我请教大成拳。他说自己学练大成拳四年有余,往全国各地走访了很多名家高手,如张广玉先生、杨鸿尘先生等。他取出杨鸿尘先生的著作《武学指要》,向我请教不懂的问题。我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我对他说:“如果你想弄懂《武学指要》里的问题,你最好向杨鸿尘老师请教求学,因为书是他写的,他会比我解释得更加透彻圆满。如果你向我学习,那就按照我说的练一练、试一试,用你自己的身体体认一下。”我让他随意摆了个浑圆桩看看。然后我对他说:“第一,你间架松散,没有撑抱力,更没有整体力和浑圆力。第二,你提胯有余,坐胯不足,重心没有沉到足底。不倒翁之所以不倒,就是重心下沉、上虚下实。正确的间架要领应当是身正往后靠,坐胯兼吸胯。而你身体稍向前倾,这是卢氏结构的练法,但不是王芗斋拳学。你看看宗师的遗照,哪一张桩功照片是身体前倾的?哪一张不是身体后靠?”他大惑不解,反问道:“你这不就是说杨鸿尘的练法不对?你比杨鸿尘功夫更厉害吗?”我对他说:“我没有见过杨老师,也不知道他功夫如何,我的功夫也未必就比杨老师好,但我相信他功夫很好,而且他文学功底深厚,古文功底深厚,书写得很好。我也没有否定杨老师的练法,他的练法独具卢氏结构特色,但卢氏结构练法绝对不是王芗斋原汁原味的大成拳。”他又问我:“张广玉名气很大,你有名气吗?”我心里很是反感,反问道:“你不也是慕名而来的吗?你看我今年多大了?”他说:“不知道,我看你好像比我还年轻。”他说自己30岁不到,还没有生育孩子呢。我对他说:“2015年我就50岁了。你30岁不到,可是看起来怎么比我还老啊?我满头黑发,而你鬓发斑白;我面容充满光泽,神清气爽,而你面黑无光、皮肤枯燥、眼睛无神、精神倦怠。年纪轻轻,身体就如此亏虚!养生都没有练好,谈什么技击?身体都不健康,谈什么功夫?养生是第一要义,健康是根本保障。”他振振有词道:“我不会按照你说的方法去练的,因为你没有张广玉名气大,也没有杨鸿尘名气大。你敢说你的功夫比张广玉、杨鸿尘更加厉害吗?”我不再理会,礼貌的将他驱逐出门。像他这样,既没有空杯心态,也没有对曾经拜访过的名家高手树起求学的信心,更没有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而且爱慕虚名,务虚不务实,因此,就算他走过了千山万水,踏遍了名山大川,也永远不得入门,也永远无人给他点拔开悟、传道授业。名师不等于明师,与其问道于名师,不如求学于明师。只有明师,才能传道、授业、解惑。学者喜爱的名师,既要知名,更要明理:上明天理,下明地理,中明人理,还要明白哲理,尤其要深明拳道原理。诚如宗师所言:“夫学术一道,首要明理,更须切实用功。若不首先明理,不知用功切要之所在,易于走入岐途,功夫愈深,戕害愈烈。”后任学者,与其羡慕别人的名气,不如脚踏实地,认真修炼,塑造自己的名气。与其崇拜别人的功夫,不如练出自己的功夫。不论有名无名,哪怕是一个乞丐,只要能为你传道、授业、解惑,你都应该虚心求学。人常说,高手在民间,可是民间的武林高手,绝大多数不都是默默无名吗?执着于名相,永远都是门外汉。
五、拳拳服膺
王芗斋先生在《习拳一得》里指出:“拳学一道不是一拳一脚谓之拳,也不是打三携两谓之拳,更不是一套一套谓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谓之拳。”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拳拳服膺,形容恳切的铭记在心,衷心信奉。后人据此理解为,拳拳服膺就是时时存心,处处留意,常怀警惕,行站坐卧不离拳意,将修行生活化。王芗斋《大成拳论》的“结论”里也说:“以上所谈为拳道,乃拳拳服膺谓之拳,亦即心领神会、体认操存之义”可以作为佐证。这正如李二和《流浪的梦》所描写的那样:“生活是最本真的,修炼是无须讲求形式的。时空中无处不教堂,无处不佛堂,无处不天堂,也无处不地狱。”但是,膺的本义是指胸腔、胸,而心在胸中。2013年夏季,我在北京遇到一位老人,弄不清是姓陈还是姓程,也是王芗斋先生的弟子,并自述王芗斋先生晚年也在他家居住过,他说拳拳服膺的“膺”是指“心”,“服膺”就是“服心”,并说这是王芗斋先生本人如此给他解释的。照此说来,拳拳服膺的本意可以理解为灭妄心,不灭本心。消灭妄心,则本能发,灵光现,神明通。人心有二,一是凡心、妄心,一是圣心、本心,而本心是清静的。“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因此“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三毒:贪、嗔、痴)。习拳就是炼心,佛家炼心的基本要义在于:戒,定,慧。老子则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则强调“心斋”、“坐忘”。心斋,即心念的止息。坐忘,即心失去对身体和宇宙的意识。《金刚经》则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无一切心,身无其身,心无其心,此即“无我相”,也即老子所说的“无我无身”。反求自心,不着外物,外绝六尘,内闭六根,即为“无人相”。内敛、内感、内视、内听、内息、内观、内照,是非善恶,名利荣辱,万事万物,无“对”无“立”无“破”,此为“无众生相”。夭寿不二,死生一如,此为“无寿者相”。因此,拳拳服膺,要义在于外修其身、内修其心,心死则神活,心活则神死。“不用心”、“不动心”、“不作意”、“不起欲”、“不生想”为入门下手之法,“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如此才能达“心静、心定、心空”之境。人身三宝精气神,精生于气,气藏于心,神隐于意。身不动则精化,心不动则气化,意不动则神化。王芗斋先生总是强调“有形有意都是假,做到无心始见奇”,并提醒后任学者要多领悟“道法自然”及“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无为则神息,神息则万念俱寂,耳目心意俱忘即诸妙之圆”。而如此高深的境界,正是拳拳服膺的结果。
“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教育之命脉,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情感,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利国利群,固不专重技击一端也。”(王芗斋《大成拳论》)拳道之修炼,即人生之修行;拳道之使命,即修行之使命。逞强好胜,鲁莽冲动,匹夫之勇,是为武夫;将拳学视为谋生的工具,以教拳为生,是为武师;有勇力,遵循智信仁义,崇尚尊严与道德,是为武士;信义仁勇,礼让谦恭,谨遵武德,尊师尚友,重义轻利,有尚义侠骨之风,是为武侠。习武之人,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就能成长为一代武侠,而不是一介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