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tylxnh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2/31
帖子
55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周某,女。57岁,农民,以“口干,二便频数”之主诉就诊,患者诉口干不思饮,尿频,夜间为甚,一夜5-6次;大便亦频数,每天十余次,但基本成形,每天夜晚也有4-5次大便,影响睡眠,白天乏困无力,头昏,纳可,无腹胀腹痛,无尿痛腰酸,无五心烦热无畏寒等症状,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细滑,按之无力,无糖尿史。予缩泉丸合补中益气汤桑螵蛸散增液汤加减:
益智仁20山药15乌药15石菖蒲12桑螵蛸15生龙牡各15苍白术各12升麻6柴胡10泽泻12生地15茯苓15党参15玄参15 三副,水煎服。
二诊:诉三剂服完,口干已不明显,小便每晚仍有两次,大便也明显减少,只是早上5点左右仍要上厕所,没有腹痛,大便成形。患者下午三点多就诊,查舌质红绛,苔薄,脉滑。上方有效,仍照原方5剂继服。后电话随访,诉已无明显不适。
以前临证遇到单纯小便异常或大便异常的比较多,而像这个病人大小便都多的还是第一次诊治,当时就想到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这句话。原文出自《灵枢·口问》篇,从其之本意看是指中气虚弱可导致二便异常,其病本以正气不足为主,正如该篇所言“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理当用补中益气汤,但这个病人年届60,病机有下焦虚惫,化源不充;清阳虚陷,浊阴居中,运化失职;又有脾失统摄,阴络损伤。所以合缩泉丸桑螵蛸散益肾固精缩尿,助膀胱气化;参苓二术培土制水,合升柴泽泻升清降浊,生地、玄参与二术参药升柴相配起阴气上潮以治口干,标本同治,所幸偶中,特此一记,供同道交流。
 
谢谢先生分享你的临床验案,学习了。
 
请教楼主患者口干不思饮,舌质红,是暗红还是鲜红?前者脉浮细滑,后者脉滑,患者可有食积之患?下焦阳虚,可否用补中益气加附子乎?此问纯属病例讨论,楼主勿怪。
 
谢谢分享!活用经典。
 
请教楼主患者口干不思饮,舌质红,是暗红还是鲜红?前者脉浮细滑,后者脉滑,患者可有食积之患?下焦阳虚,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只是参考,因为患者都是吃过早饭或下午来看病的,加上行走运动,脉象有时也不能反映本质。
 
五苓散证,你太复杂化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