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论烦热、证证治。

常其柏

声名鹊起
贵宾
注册
2013/01/23
帖子
675
获得点赞
140
声望
43
年龄
84
所在地
安徽省颍上县黄桥镇新庙村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4-12-21 21:25 编辑

伤寒论烦证证治,散在诸经。有因病致烦者,有因治致烦者。尚有:烦,烦躁,躁烦之别。因病致烦者如:中风发热,六七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等。因治致烦者,如少阳阳明者,发汗吐下后,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烦躁者,因虚实程度不同,治法各异。如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及证象是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干姜甘草汤,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虚生烦躁之治。还有发汗若下之,病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之治。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干姜附子汤之治。有得病二三日,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先与小承气,后与大承气,及大便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治。有少阴病,吐利,手足厥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等。至于躁烦,亦有从治而得。如太阳病,二日,反躁 反熨其背,大汗出,胃中水竭,燥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有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与得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 散主之。宗上所见,因胃为水谷之海,或因病,或因治,水谷不和,才有,烦,烦躁,躁烦现象。谷气盛与承气汤损其谷气,不使亢胜,水生阴平,而烦得除。若谷气不足者,与之姜附,四逆辈,益火之源,助腐熟水谷之力,谷神得用,而烦躁 亦除。
 
感谢楼主总结分享,把烦分为“有因病致烦者,有因治致烦者。尚有:烦,烦躁,躁烦之别。”这样学习伤寒的方法值得学习。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4-12-22 10:52 编辑

伤寒论烦证证治,散在诸经。有因病致烦者,有因治致烦者。尚有:烦,烦躁,躁烦之别。因病致烦者如:中风发热,六七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等。因治致烦者,如少阳阳明者,发汗吐下后,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烦躁者,因虚实程度不同,治法各异。如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及证象是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干姜甘草汤,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虚生烦躁之治。还有发汗若下之,病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之治。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干姜附子汤之治。有得病二三日,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先与小承气,后与大承气,及大便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治。有少阴病,吐利,手足厥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等。至于躁烦,亦有从治而得。如太阳病,二日,反躁 反熨其背,大汗出,胃中水竭,燥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有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与得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 散主之。宗上所见,因胃为水谷之海,或因病,或因治,水谷不和,才有,烦,烦躁,躁烦现象。谷气盛与承气汤损其谷气,不使亢胜,水生阴平,而烦得8除。若谷气不足者,与之姜附,四逆辈,益火之源,助腐熟水谷之力,谷神秘为用,而烦躁亦除。


关于论中。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 散主之。据中医高级从书(中药药理学)科研认为五苓 散水逆证的病机是渗透压调定点降低所致。其证以烦渴,小便不利为辩证要点。患者饮水不能止渴,并有头痛,腹泻,小便不利等症状。究其原发现,在气温升高,汗出增多时,可引起较多的五苓 散证发病。故认为高温环境,反复出汗,口渴多饮,致使血中抗利尿激素(ADH)上升,,体内水分保持量增加,引起渗透压下降,而出现口渴,欲饮,饮入之水在胃内难以变成等张状态,加上肠管上皮细胞主动转运发生障碍,不能提高细胞间隙的渗透压,水分不能吸收,出现呕吐,腹泻,小便不利等五苓散证。服用本方并(多饮水,汗出愈)。提示五苓散有促进饮入之水以调解机体水盐平衡的效果。五苓 散很可能是主要作用于渗透压感受器,减少其对一定渗透压刺激的兴奋性,从而使降低了的渗透压恢复正常。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