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桑叶止汗发汗辨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84
获得点赞
871
声望
113
严州山寺有位游僧,形体消瘦,饮食甚少,每夜入睡都遍身汗出,到早晨,衣服都被湿透。如此二十年也没找到有效的方法,只好放弃治疗。
监寺僧知道后,对他说:我有一非常灵验的药,用用看。如法用药三天,宿年的痼疾竟然一下子就痊愈了。
方:桑叶一味,早晨带着露水采摘,阴干,研细末,每次二钱,用温米汤调服。如不是采新鲜桑叶的季节,收集的干桑叶也可以用,但效力不如新的。

-《医说》引自《夷坚录》

① 《丹溪心法》:"焙干为末,空心米饮凋服,止盗汗。"《本经》:"除寒热,出汗。"。桑叶是止汗还是发汗,历代观点貌似相左。然细查桑叶药性,则并行不悖。其味甘苦,其性凉,可入肝经,清散血中浮热,此为本,在此基础上,外感风热之证,用其清散浮热,则营卫和,和则汗出病解,如桑菊饮,此发汗,是其用。而汗出者是阳加于阴,即内有浮热逼迫津液外出,用桑叶清散浮热,则汗止,此止汗也是其用,如此例的盗汗。而其止血之功也与止汗之理同,皆为其用,如《本草从新》:"滋燥,凉血,止血。",曾用此药治疗一体瘦鼻衄者,效佳。其本一,其用广。知其本性,则其作用是千变万化的,如:《濒湖集简方》治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胜金方》治小儿渴(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医学正传》治火烧及汤泡疮(经霜桑叶,焙干,烧存性,为细末,香油调敷或干敷。)等等,皆为其用。《本草经疏》:"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是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除风。经霜则兼清肃,故又能明目而止渴。发者血之余也,益血故又能长发,凉血故又止吐血。合痈口,罨穿掌,疗汤火,皆清凉补血之功也。"


② 此药味甘,兼有补性。《本草新编》:最善补骨中之髓,添肾中之精桑叶之妙,为诸补阴者之所不及,添脑明目.如桑麻丸。


③霜桑叶,也要经霜不落者,如已经残败自落者,即便经霜,因性味俱失则不堪药用矣。
 
最后编辑:
好方法,原来单方有出处!
 
这就是现在传说的【双向调节作用】吧。。。。。:033:
 
不管是發汗或止汗,都是調和營衛,營衛不和病機有風寒或風熱兩大宗,尚有濕邪,燥邪,暑邪等
 
桑叶没有发汗的作用吧?以前赵绍琴书解释温病里的汗,其实是宣肺。
 
桑叶没有发汗的作用吧?以前赵绍琴书解释温病里的汗,其实是宣肺。
溫病不可汗,葉天士在溫熱論中提到在衛汗之可也,並非指發汗,而是藉由藥物將熱宣透,忌初起即用苦寒,怕冰伏熱鬱,病情更惡
 
我常入桑叶治咳嗽,其它则很少用,止汗应该也是因为其散风热之表邪、降肺金之燥火的作用。
 
温病,不发汗而汗解;伤寒,发汗方邪出。
营卫和合,汗出汗止,皆其常。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