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1/09
- 帖子
- 16496
- 获得点赞
- 252
- 声望
- 63
昨天早上九点,我刚买完菜回到家,电话就响了,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我是市场卖饼干这档的档主,你妈在市场买东西时觉得头晕,这会正坐在我这里休息,你快来吧."
放了电话,我急忙赶到那,见母亲坐在饼干店里,看她脸色,气色还好.我问她现在感觉怎样了,她说就是觉得晕乎乎的,完全没了方向感.我要带她上医院,她死活不愿意去.把我气得.店主是个年近50的女人,热心肠.见状就说:"上了年纪的人就是容易有个头昏脑热的,她不愿意去医院,不防给她刮刮痧吧."母亲同意了.我们这里的乡间,刮痧是件很普通的事情.我把母亲带到一个会刮痧的女人那里,此人有60多岁了,平常专门给人刮痧,我给她说了母亲的情况,她决定在母亲的后脖子沿两边肩膀的位置和在后背刮痧,先在刮痧的位置擦了活络油,然后就用我们经常喝汤用的那种瓷的小勺子开始在后脖子从上往下往肩膀的位置刮痧,刮了一会,皮肤红了,出的痧不多.她就决定改刮为揪,据她说揪痧容易出痧.还真如她所说,没一会,揪出来一溜深紫色的痧,肩膀位置的痧色尤其黑,象两条黑色的蚯蚓趴在两侧,有点吓人.然后在脖子的前面位置和胸口的位置也揪了,颜色没有后脖子和肩膀的深.最后用瓷勺子在后背的膀胱经刮了10分钟,痧色浅红.她一边刮一边问我母亲感觉如何,我母亲说感觉全身轻松,头晕的感觉轻了很多.
刮痧是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由于本疗法无需药物,见效也快,故现仍在民间广泛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更为流行。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病,如中暑、外感、肠胃道疾病。有学者认为刮痧是推拿手法变化而来。《保赤推拿法》载:“刮者,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也。”元、明时期,有较多的刮痧疗法记载,并称为“夏法”。及至清代,有关刮痧的描述更为详细。郭志邃《痧胀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吴尚先《理瀹骈文》载有如“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串雅外编》、《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等医籍中也有记载。
回到家,母亲感觉清爽了很多.还给我说了她年幼时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情:"我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发烧,那时候很少有人感冒发烧上医院的,都在家里用土方法治一治就算了.第二天后发展为高烧,一直不退.我都迷糊过去没多少意识了,你外婆这才着急了,把镇上一个经常给人用土方法治病的老太婆叫了来,老太太来了马上给我在后背刮痧,很快刮出两条深黑色的痧.痧一刮出来我马上有了意识,醒过来了.没多久烧也退了.老太太说我这再晚点就没救了,痧色深黑色,叫乌痧,时间一长,乌痧盖血,人就没治了.万幸啊!"
刮痧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根据现代医学分析,本疗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环系统,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谢旺盛。据研究证明,本疗法还有明显的退热镇痛作用。
"乌痧盖血",第一次从母亲嘴里听到这词语,怪吓人的用词.民间的智慧是生活累积起来的经验,非常难能可贵.我们的民间有很多宝贵的财富,需要大家挖掘和继承.今天把它写出来让大家借鉴和学习,也希望大家多交流和分享经验,把中医发扬光大,造福人群.
放了电话,我急忙赶到那,见母亲坐在饼干店里,看她脸色,气色还好.我问她现在感觉怎样了,她说就是觉得晕乎乎的,完全没了方向感.我要带她上医院,她死活不愿意去.把我气得.店主是个年近50的女人,热心肠.见状就说:"上了年纪的人就是容易有个头昏脑热的,她不愿意去医院,不防给她刮刮痧吧."母亲同意了.我们这里的乡间,刮痧是件很普通的事情.我把母亲带到一个会刮痧的女人那里,此人有60多岁了,平常专门给人刮痧,我给她说了母亲的情况,她决定在母亲的后脖子沿两边肩膀的位置和在后背刮痧,先在刮痧的位置擦了活络油,然后就用我们经常喝汤用的那种瓷的小勺子开始在后脖子从上往下往肩膀的位置刮痧,刮了一会,皮肤红了,出的痧不多.她就决定改刮为揪,据她说揪痧容易出痧.还真如她所说,没一会,揪出来一溜深紫色的痧,肩膀位置的痧色尤其黑,象两条黑色的蚯蚓趴在两侧,有点吓人.然后在脖子的前面位置和胸口的位置也揪了,颜色没有后脖子和肩膀的深.最后用瓷勺子在后背的膀胱经刮了10分钟,痧色浅红.她一边刮一边问我母亲感觉如何,我母亲说感觉全身轻松,头晕的感觉轻了很多.
刮痧是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由于本疗法无需药物,见效也快,故现仍在民间广泛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更为流行。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病,如中暑、外感、肠胃道疾病。有学者认为刮痧是推拿手法变化而来。《保赤推拿法》载:“刮者,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也。”元、明时期,有较多的刮痧疗法记载,并称为“夏法”。及至清代,有关刮痧的描述更为详细。郭志邃《痧胀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吴尚先《理瀹骈文》载有如“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串雅外编》、《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等医籍中也有记载。
回到家,母亲感觉清爽了很多.还给我说了她年幼时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情:"我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发烧,那时候很少有人感冒发烧上医院的,都在家里用土方法治一治就算了.第二天后发展为高烧,一直不退.我都迷糊过去没多少意识了,你外婆这才着急了,把镇上一个经常给人用土方法治病的老太婆叫了来,老太太来了马上给我在后背刮痧,很快刮出两条深黑色的痧.痧一刮出来我马上有了意识,醒过来了.没多久烧也退了.老太太说我这再晚点就没救了,痧色深黑色,叫乌痧,时间一长,乌痧盖血,人就没治了.万幸啊!"
刮痧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根据现代医学分析,本疗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环系统,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谢旺盛。据研究证明,本疗法还有明显的退热镇痛作用。
"乌痧盖血",第一次从母亲嘴里听到这词语,怪吓人的用词.民间的智慧是生活累积起来的经验,非常难能可贵.我们的民间有很多宝贵的财富,需要大家挖掘和继承.今天把它写出来让大家借鉴和学习,也希望大家多交流和分享经验,把中医发扬光大,造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