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孙思邈对《伤寒论》研究的贡献

曾伟峻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7/08
帖子
12067
获得点赞
47
声望
0
年龄
44
《要方》的过份略于伤寒,虽然自有其种种因素,但后人总难以谅解而对此颇多蜚言。宋・晁公武③第一个在对《要方》赞颂声中提出没有伤寒的缺点,谓:"后世或能窥其一二,未有不为名医者。然议者颇恨其独不及伤寒之数云。"(见《郡垒读书志》)之后又有张杲④批评谓:"但是经方无,不该览"(见《医说・三皇历代名医》)。还有李�责之谓"独于伤寒不及"(见《医学入门》)。叶梦得也在《避暑录话》里以"独伤寒未尽"而引为遗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责备中予以谅解,谓"妙尽古今方书之要,独伤寒未之尽,似未尽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论"。

那末孙氏在写《要方》之际或前,是否读到《伤寒论》的问题,也与年龄生殁之争一样,至今还没有定论。认为没有读过的根据:第一,孙氏自谓:"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见《要方・伤寒上》)第二,《要方》中的确找不到张仲景的气息。认为读过的,也提出两个更有力的根据,因为《要方・序》、《要方・序例・治病略例》中,俱有大段《伤寒论・序》的原文。这事实客观存在的,不妨予以对照。

《伤寒论・原序》引重庆中医学会编注。重庆市人民出版社版《新辑宋本・伤寒论》1955年版。《备急千金要方》引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江户医学影北宋本1955年版。

《伤寒论・原序》:《千金要方・序》: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曰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而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淬其□饰其末□而忽弃其本,欲华其表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进不能爱人□□□□□□□□□□□□卒然遭邪风之气知物,退不能爱躬知己。卒然遇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身□□□□□□□□□□□□□□降志屈节居厄地,蒙蒙昧昧,戆若游魂。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庸医,恣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自育□□□轻身,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轻身,夫何荣势之云哉。□□□□□□□人,退不能爱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②蒋宝素(1795-1873年),字问垒,号帝书,清,江苏丹徒人。著有《问垒医案》不分卷,唯分心、脾、肺、肾、肝五个部门,此书编入于《蒋氏七略》中,故又称《蒋氏医略》。③晁公武,宋・矩野人,字子止。家富藏书,博学多才,时人尊为昭德先生。撰有《郡斋读书志)20卷。④张杲,字季明,宋・新安(今安微歙县)人。撰有《医说》10卷,梓行于1224年。□□□□□□□□□□□□□□□□□□《伤寒论・原序》《千金要方・序例・治病略例》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以有五脏;经络府俞,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幽微,变化难极。易曰,非天下之至赜,□□□□□□□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其孰能与于此。

理致哉。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循旧。省疾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菜。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便处汤菜。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别生,实亦难矣。这样铁证如山,孙氏一定读到《伤寒论》的。但我们更要冷静地思索一下,两者之序肯定是"一篇",关键是在谁抄谁的。《伤寒论》之序出现于宋,显然《伤寒》抄袭于《要方》。此其一。有人提出《伤寒论》的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许多方剂,都在《要方》中出现,孙氏而未读《伤寒论》,怎能搜集到自己的著作中?其实这些方剂,都是当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常用方。张仲景仅仅用六经辨证学说来予以集成、连贯起来。孙氏的这几首方剂不一定从《伤寒论》中得到的。此其二。

所以此两者而作为孙氏在撰写《要方》之前曾读过《伤寒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考当时印刷术尚未发达,各种文献传播困难,而且孙氏又野居山林,没有读到《伤寒论》也毫不奇怪。印刷术虽在隋代早已有之,在敦煌也发现过唐・咸通九年(868年)刻印的《金刚经》,到了11世纪才普及起来而被医学所利用。孙氏直到《要方》写成或接近写成时的111岁左右,才获得并刻苦钻研。其所以能获得者,良以进寓京畿而可以遍览天下所有的书之故,终至由深入而精通。他的"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见《要方・序》)、"今年过百岁,研综经文"(见《翼方・针灸上・取孔穴法》),都是说明他在完成《要方》之后,开写《翼方》之前方才得到《伤寒论》而苦读精研的纪录。

孙氏得《伤寒论》后,通过研究及深入领会后,然后写入《翼方》卷九、卷十,非但阐明和发展了它,而且更作出了不可估计的贡献。他把《伤寒论》所有条文,分别按方凭证、比附归类,使用归纳法来整理。把太阳篇分为桂枝汤法、麻黄汤法、青龙汤法、柴胡汤法、承气汤法、陷胸汤法和杂疗法等。在桂枝汤之下,又列桂枝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这样以按方凭证的归纳,除了条理分清,便于检索之外,更切合于临床实用。

更有意识地突出了麻黄汤、桂枝汤、青龙汤三方的作用,启迪了后世研究伤寒的思路与途径。

还有顺序地叙述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再次综合、归纳伤寒治疗的宜忌,列举忌汗、宜汗、忌吐、宜吐、忌下、宜下、忌温、宜温、忌火、宜火,忌灸、宜灸、忌刺、宜刺、忌水、宜水等条文加以说明。然后,再叙述汗、吐、下后病状等等。使学者易于按图索骥,得其要领。

自《伤寒杂病论》面世以后,西晋・王叔和①第一个研究和整理它之后第二人便是孙思邈的《翼方・伤寒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