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08
- 帖子
- 6475
- 获得点赞
- 131
- 声望
- 63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26种刺法》,其实就是把内经的各种刺法堆积在一起。我认为内经的各种刺法有各自的分类和应用,而不是堆积在一起可以随便乱用的。这样的堆积一不能体现内经各种刺法的特殊作用,二有误导临床乱用之嫌。现就把各种刺法的原文摘录如下,供同道参考:
九刺---这是运用九针对应九种变化的刺法,九针是古人所用九种针j具
<灵枢官针第七>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俞刺,俞刺者,刺诸经荥俞脏俞也;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俞也;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六曰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五输刺---这是对应五脏的刺法,因为五脏各主皮血筋肉骨,又对应治这些部位的病。
灵枢官针第七》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
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十二节刺---这是对应十二经脉,主要治疗各种痹证。
《灵枢官针第七》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
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搏大者也。
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七曰输针,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
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
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灵枢官针第七》
另外,内经里很多地方都提到病是一层一层往里传变的,所以要搞清楚病所在的位置,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内经很强调“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1,病在络脉,治疗就是刺络放血法。
《灵枢经脉第十》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
2,病在经脉,主要就是要用针灸调虚实寒热。
《灵枢经脉第十》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3,病在筋经,主要就是用燔针劫刺法。
〈灵枢经筋第十三〉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4,病在骨头,就是要用焠针药熨法。
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在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方法中,又有巨刺缪刺之分,区别在于:
1,巨刺治疗经病,缪刺治疗络病。巨刺一定要扎在经脉上,缪刺不一定。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2,巨刺可从脉上分辨,缪刺是光有痛查不出来。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
九刺---这是运用九针对应九种变化的刺法,九针是古人所用九种针j具
<灵枢官针第七>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俞刺,俞刺者,刺诸经荥俞脏俞也;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俞也;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六曰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五输刺---这是对应五脏的刺法,因为五脏各主皮血筋肉骨,又对应治这些部位的病。
灵枢官针第七》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
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十二节刺---这是对应十二经脉,主要治疗各种痹证。
《灵枢官针第七》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
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搏大者也。
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七曰输针,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
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
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灵枢官针第七》
另外,内经里很多地方都提到病是一层一层往里传变的,所以要搞清楚病所在的位置,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内经很强调“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1,病在络脉,治疗就是刺络放血法。
《灵枢经脉第十》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
2,病在经脉,主要就是要用针灸调虚实寒热。
《灵枢经脉第十》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3,病在筋经,主要就是用燔针劫刺法。
〈灵枢经筋第十三〉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4,病在骨头,就是要用焠针药熨法。
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在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方法中,又有巨刺缪刺之分,区别在于:
1,巨刺治疗经病,缪刺治疗络病。巨刺一定要扎在经脉上,缪刺不一定。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2,巨刺可从脉上分辨,缪刺是光有痛查不出来。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