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22
- 帖子
- 5430
- 获得点赞
- 993
- 声望
- 113
- 年龄
- 79
本帖最后由 仁心妙手 于 2014-9-17 17:57 编辑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第一》开篇就说:“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有网友认为“《灵枢》作者竟然开篇就发出一种怪论,他假借“黄帝”之口公然宣布:疾病与租税正相关!大多数普通民众的疾病往往是由租税造成的!这就把疾病与国家政策紧密联系起来了……”
那位网友的见解是否正确尚待论坛公众评判,个人不敢妄评。此处只谈谈个人对本段经文的理解。
本段经文含有两层意思:“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这是一层意思,说的是黄帝管理全国子民,护养百姓并征收他们的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这是另一层意思,说的是黄帝怜悯百姓生活尚难自给又接连发生疾病。所以在段句时“收其租税”之后应为分号或句号,而不是逗号!
文中有两个多音字,应予注意,因读音不同,字义也大相径庭。第一个是“给”字,此句中的“给”不读gei,所以也不能理解为给与、交与、付与或付出。“不给”也就不是指应交税而不交。而应读为ji,作供应、供给讲,如“自给自足”。“不给”就是指的生活尚难自给。“属”是第二个多音字,此句中不读shu,所以也不能当作类别、是,或者隶属、归属讲;而应读zhu,作连缀、连续讲。
因此,本段可译为:黄帝问岐伯说:我爱护万民,养护百姓并征收他们的租税;我怜悯他们生活尚难自给,又接连发生疾病。
这段经文,体现了黄帝既治理国家,护养百姓并征收他们的租税,又怜悯他们生活尚不能自给而又接连生病的痛苦,召集岐伯等臣下,研究采用适宜的医疗方法去解救(跟现在国家研究实施全民医保相类似),由此引出下文“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令各有形,先立针经。”
《灵枢》又称为《针经》、《九针》,开篇这一段经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简明扼要地提出了立《针经》的缘由,相当于现在国家实施医改,开头要阐明实施医改的理由和依据,或者医疗系统推广某种新的医疗技术,前面也要说几句理由作为开头语。
以上仅个人管见,不一定正确,欢迎各位朋友拍砖!
2014-9-17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第一》开篇就说:“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有网友认为“《灵枢》作者竟然开篇就发出一种怪论,他假借“黄帝”之口公然宣布:疾病与租税正相关!大多数普通民众的疾病往往是由租税造成的!这就把疾病与国家政策紧密联系起来了……”
那位网友的见解是否正确尚待论坛公众评判,个人不敢妄评。此处只谈谈个人对本段经文的理解。
本段经文含有两层意思:“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这是一层意思,说的是黄帝管理全国子民,护养百姓并征收他们的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这是另一层意思,说的是黄帝怜悯百姓生活尚难自给又接连发生疾病。所以在段句时“收其租税”之后应为分号或句号,而不是逗号!
文中有两个多音字,应予注意,因读音不同,字义也大相径庭。第一个是“给”字,此句中的“给”不读gei,所以也不能理解为给与、交与、付与或付出。“不给”也就不是指应交税而不交。而应读为ji,作供应、供给讲,如“自给自足”。“不给”就是指的生活尚难自给。“属”是第二个多音字,此句中不读shu,所以也不能当作类别、是,或者隶属、归属讲;而应读zhu,作连缀、连续讲。
因此,本段可译为:黄帝问岐伯说:我爱护万民,养护百姓并征收他们的租税;我怜悯他们生活尚难自给,又接连发生疾病。
这段经文,体现了黄帝既治理国家,护养百姓并征收他们的租税,又怜悯他们生活尚不能自给而又接连生病的痛苦,召集岐伯等臣下,研究采用适宜的医疗方法去解救(跟现在国家研究实施全民医保相类似),由此引出下文“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令各有形,先立针经。”
《灵枢》又称为《针经》、《九针》,开篇这一段经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简明扼要地提出了立《针经》的缘由,相当于现在国家实施医改,开头要阐明实施医改的理由和依据,或者医疗系统推广某种新的医疗技术,前面也要说几句理由作为开头语。
以上仅个人管见,不一定正确,欢迎各位朋友拍砖!
201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