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再续黄帝内经》

魏医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1/04
帖子
544
获得点赞
68
声望
18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古代版本《黄帝内经》,其实就是一本众多医学家的论文合集。在华夏论坛的这些日子里,我经常看到许多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医学论文,虽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笔,但其创新性的理论、方药绝技,绝对可补古代版本《黄帝内经》之不足---而由于种种原因,上述优秀无名医家和优秀中医爱好者的论文,却未能引起中医界的足够重视,渐渐就会被湮灭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字之中---为了把那些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平民论文留给后世,作为中医学术创新与临床应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下拟编写一部《再续黄帝内经》,论文均转载于自本网站,转载时将注明作者、论文发表的时间、原发的版块,论文“临床实用”方面的注解将由本人亲自撰写,原作者和网友对“临床实用”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参与讨论-若干年后,将整理书稿,把书稿推荐给国内有关科技出版社出版。由于中医学术研究著作的市场不景气,出版后作者将不能得到原本应得的稿费,但可以得到赠送的样书一本。
 
中医认为当夜晚到来,人的阳就会潜入阴,人们开始睡眠。然而阳潜入阴以后并不代表阳已经停止了,阳在阴中的活动就构成了梦境。然而梦的内容千奇百怪,应该如何去看待呢?


一有脏腑梦,当人的脏腑、气血、经络等出现变化时,晚上可以直接表现在梦境里。例如一个人心脏有问题,他就可能梦见恐怖的事情。二有心神梦,当我们潜在的心神发生变化时,梦境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一个人嫉妒心很强时,他可能梦见别人得到了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心神的梦是很复杂的,因为心神本来就是自己不易明白的神,所以心神产生的梦自己也会觉得奇怪;同时心神是可以影响神明的,神明可以很轻易的接受心神,所以对于心神产生的奇怪的梦,自己也就很轻易的接受了,而且深信不疑。三有神明梦,也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白天想过或者见过什么,夜晚就会梦见什么。或者你以前见过听过什么,现在又回到梦里来。四有元神梦,元神梦有二,其一是大脑自身的梦,脑的边缘系统把平时不能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杂乱的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千奇百怪的梦境;其二是无形之元神产生的梦,也就是先天规律引起的梦境,比如身体发育时候做的梦,身体衰老的时候做的梦等。五有正梦,就是不受任何影响,阳入阴后自然产生的梦。



故,梦可以反映人的神。有的人入睡就做梦,是阳入阴不深的表现。有的人一直没有梦,是阴制约阳太过的表现。有的人梦千奇百怪,是元神功能的表现。有的人醒来后不记得梦的内容,是阳不出阴的表现。有的人梦如电影,是心神不宁的表现。等等。所以了解一个人的梦,有助于了解其神的变化。
 
以上论文转载于本网会员原创版块,作者“挣扎的人”,发表时间2014两9月14日,'临床实用"容在下得空撰写.
 
收录理由:观点新颖,语言文字颇有《黄帝内经》风格,且能发《黄帝内经》未发之奥旨。
 
论文作者能熟练应用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西医科技精华,对梦境的形成做了详尽的阐述,对指导“多梦”病症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临床治疗噩梦不断,给患者服用补脑安神片、复方丹参片、谷维素片疗效卓著,原理与作者的理论非常吻合!(原文作者樊明,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人)
 
元神即为脑,《本草纲目》里面认为脑为元神之府,一直影响后世。明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写道:“凡人之阴阳,但知以气血、脏腑、寒热为言,此特后天有形之阴阳耳。至若先天无形之阴阳,则阳曰元阳,阴曰元阴。元阳者,即无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机是也,性命系之,故亦曰元气;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葵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可见元神其实有两个概念,其一是指后天有形之脑,其二是指先天无形的元精元气。

脑为有形之元神。现代研究已经明确了许多脑的功能,大脑、小脑、脑干各司其职,有的部位管运动,有的部位管感觉,有的部位管平衡等。这都是有形之脑的功能,也就是有形之元神的功能。我们在针灸或者用药的时候会对有形之元神产生影响,从而达到治疗脑部疾病的目的。

脑作为元神,是神明的物质基础。没有脑,我们就不能思考问题,就不可能有神明。脑影响脏腑,脑出了问题,直接影响脏腑功能。比如中风可以引起偏瘫,垂体瘤可以影响内分泌等。脑还可以影响心神,前面说心神是潜在的神,心神可以沟通脏腑和神明。其实可以理解心神一部分是以脏腑为物质基础,而另一部分是以脑为物质基础的。脏腑是产生心神的原动力,脑是接受心神的容器。脑接受心神以后,一部分可以影响神明,另一部分可以通过经络或者神经系统反作用于脏腑,从而形成了内循环。

脑为髓之海,为诸髓之会。诸髓者,包括骨髓和脊髓。肾主髓,肾为先天之本。可以看出脑作为元神与先天有着重要联系。其实我们所有的器官又何尝不是与先天有重要联系呢?现代研究证明干细胞可以转变成人的所有细胞。先天无形的元精元气亦是形成后天气血、脏腑的基础。所以无形之元神也是十分重要的,当人体的气血、脏腑出现疾病的时候,需要无形的元神作为修复他们的原动力。而事实也证明,当我们针刺某些腧穴的时候,人体的RNA会受到影响。 (原文作者樊明,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人)
 
本篇论文堪称中医脑腑学说的鸿篇巨作,完全有理由收录于《再续黄帝内经》,在下也发一点个人研究心得:11、脑腑主要由脑髓、脑脉、脑络组成,内藏真阴真阳之气。脑腑外与目、百会穴、风府穴相通,内与脊髓、全身的血脉、经络相通(脊髓通脑)……脑腑阴阳气血充足,脑内真气充盈,脑内血脉、经络畅通,人就会神清气爽,四肢轻劲有力,反之人就会头痛头重,眩晕耳鸣,神昏嗜睡,视物不清,四肢痠痛无力。12、脑腑阴阳气血不足,脑髓空虚,可致头痛喜温喜按,眩晕头重,长期耳鸣等症。(摘自在下近作《中医重大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实录》第280页)
 
临证取象(三观天地人,开眼看中医)


前言 心似湖镜


牛头山山上,艳湖旁边,一群学生在采着两面针。
这种叶边带刺最善于消肿止痛的药草,它喜欢长在这片湖边的山地上。


学生们其乐融融,每个人都被刺刺过,也在老师的带领下亲尝两面针的根,有明显麻舌止痛之感。
学生们看着药草,却问着医理,如何学好中医?
这是所有学医人,以及中医爱好者共同的心声。


老师望着牛头山,看着宽广的艳湖,湖面平静,如同一面镜子,蓝天在湖中,高山在湖中,绿树跟飞过的鸟雀也在湖中,连湖边整个游乐场都倒映在湖中。


老师感慨地说,心似湖镜。


老师善于用道法自然,取象类比的思维,跟大家讲解深奥的医理。
所以他博客上写着上观天,下观地,中观人。


他对大家说,医理不尽在书本中,更在浩渺的大自然里。
如何去捕获这些奥妙的至理呢?


《黄帝内经》说,诊脉之道,虚静为宝。


你只有清虚定静在先,智慧知识道德才呈现在后。
所以心似湖镜,指下成形。


这是老师对脉道的领悟,也是为人处世的一条准则。


医生定静才能够为病人指出一条健康的明路来,所以大医精诚上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
你的心不能像山一样安稳不动,不能像湖面那样静如镜子,你如何去鉴照万物?


老师曾经在一次讲课中,跟大家画上两杯水,一杯水浑浊扰动,看不见任何清稀的影像。


同样的一杯水放在那里静定,这样久久必浊降清升,沙泥沉底,清水现上,水平如镜,万物在此现形。
人的心体就像这样,入医道之门,静定当先。修学最紧要的还是静定。


如果心不静,神不定,自己气机都理不顺,乱如麻丝,如何去帮病人理顺疾病呢?


古籍上说,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这是说一团浊水,先要定静不动,沙土沉下来后,上面的水就清了,这时清水可当镜子使用。


如果你再去扰动它,一样会变成浑浊之水,又失去了镜子的光明。

而这时你把下面的泥沙去掉,留下上面清洁的纯净水,你即使再去搅动纯净水,它还是那么透明纯净。
所以我们要有沉浊水为清,去沙留纯水的定静功夫。


你只有心似湖镜,才能够观照万物万象,领略自然之妙!
你只有心似湖镜,才能够洞察中医之美,契入医门至道!


曾培杰 陈创涛
2014年谷雨
 
引子 上观天,下观地,中观人
◎为什么要上观天


《黄帝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中医基础理论》开篇哲学基础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都是从观天中来的。是古人观物取象,通过观察风气阳光云雾,而抽象提炼出来的哲学观。这种哲学思维方式在古代被称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我们要用好古中医学,就要深入探求古中医学思维的根源,溯本求源是真正的医道精神,那么怎么上观天呢?
比如一个胸闷、心慌、气短的病人,平时口苦容易泛酸,大便不畅,偶尔咳痰,左寸脉不足,右寸关脉偏滑,面对这么多具体的症状,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老师开出柴胡、黄芩、桂枝、甘草、红参、银杏叶、瓜蒌、薤白加通肠六药,病人吃完5剂后,胸中如同有一团阳光,一下子舒畅起来,口苦泛酸、胸闷短气的病症好了七八成,中药怎么这么快呢?他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先撇开常规的方解,怎么样去观天,用天象来解这方子呢?我们只需要取一个象,就是下雨之前,天昏地暗,沉闷之象,乌云压顶,气机不通,我们取这个象,因为很多心脏病、哮喘、胸闷、咳痰的病人就是这个象。胸中蒙蔽的痰浊就好比是乌云一样。


气机堵住不通所以闷,心阳不足所以寸脉不足,人怕冷,而这种象也反映出心脏病病人很多逢阴雨天发作厉害,胸闷短气加重。


所以我们治病的思路无外乎就是转阴为阳,把乌云拨开,让阳光出来。


如何拨开乌云?两个办法,一个是要风,第二个是要雨。乌云非风不化,你看下雨前都是刮风的,这风吹则云动,这时我们就要制造出风来,像柴胡、黄芩就是直接入肝,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很多咳嗽痰多,凝着不去,我们都要用一个风象,用柴胡、黄芩,配合调气机的治咳药,效果就会比较好,就是这个道理。


风来了,接下来要云降而雨,古人说,譬如阴晦,非雨不晴。这些乌云都是浊阴之物,它占据了清窍,蒙蔽了阳光。所以这种病人左寸脉微细,右关尺脉滑,有阳微阴弦之象。
我们要让弦滑的浊阴降下来,这时用瓜蒌、薤白这组对药,直接入右寸部,它们能够洗涤胸膈中污垢,就是指胸中的痰浊乌云,洗后往下降,这个象《黄帝内经》称之为“天气下而为雨”,要能够顺利降下来,就加上通肠六药,因为心肺与大小肠相表里,下面肠道通畅,心肺痰浊往下降得就快,这就是为何很多心脏病胸闷的病人,一旦便秘,胸闷立马就加重。

保持大便通畅,心慌心悸、头晕胸闷的症状就大大减轻。


好,上面那个刮风降雨之象,就是在排阴浊消阴翳,你要让胸中布满阳光,还要解决根本性的心阳问题,那就是要制造太阳,营造好的心情。同样当你心中阳气充足时,膻中气足,喜乐出焉。这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条文,为何很多心脏病病人高兴不起来,道理也在这里。所以我们要制造阳光,怎么制造法?就是强心。

选用桂枝、甘草各15克,加红参、银杏叶。桂枝、甘草特别提到克数,是因为用它辛甘化阳制造阳光时,用药剂量要平等。


这样整个汤方思路,就是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象,用的方法就是制阳光消阴翳。用这种上观天的思想来解读方子,来取象用药,你会发现中医的眼界一下子打开了。


老师常提到要上观天,下观地,中观人,这样才能开眼看中医。而中医所谓的天人合一观、整体观、环境观,其实说白了都是这里面出来的。
大家再思考一下,用这上观天,难道就是仅仅治疗心慌胸闷心脏病这些疾病吗?能不能治哮喘痰多呢?能不能治脸上汗斑呢?能不能治鼻流清涕、口角流水呢?能不能治头晕颈僵呢?


这种象法,你想通后,上升到阴阳的思路,会发现这些病象再多,我们用的法都是这个,所以中医学到根本时,就可以以简执繁,因为它用的就是以自然之理来调人体自然之身。
 
◎为什么要下观地


《黄帝内经》说一个医生要能够上观天文、下观地理、中观人事才能做好一个医生。
我们在上观天里提到治疗心肺上焦病的思路,从阴阳角度去观察。接下来我们谈一下下观地,俗话说,日月经天,江河丽地。观天你观的是日月,是阴阳交替,可以观出阴阳之道;观地你观的是地脉流动,江河湖泊,你可以观出管道血脉经络的流行,所以我们通过下观地来领悟身体管道方面的疾患。


比如便秘、闭经、静脉曲张、月经量少、小便不利、输卵管堵塞、不孕不育,这些偏于下面管道不疏通的病象,都可以从下观地里得到很好的解答。
比如各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我们常会用到巴戟天、肉苁蓉、白术、当归与通肠六药,发现效果不错。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看,管道要通畅,须具备哪些因素,就好像这船要在江河里自由畅行,要具备哪些条件,古人把肠道里的东西比喻成舟,就是教我们要懂得去观察船在江河里航行之象去治疗便秘。
那么船为什么在江河里走不动了呢?有三大原因,一个是冬天江河结冰了,有水也动不了,就像中老年人肠道有寒,结果肠蠕动变慢,三五天不来大便都没感觉,你用苦寒泻下药,越泻越寒凉,反而加重秘结。


肠道更不愿意动了,这时你要懂得去恢复他的肠道运动功能,而不是去攻他的便秘,这就是为何温脾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能够治疗各类寒积便秘的道理,因为它加了附子这些加强肠道蠕动力的药,我们称之为破冰。

这些温药善于走,善于动,能够把凝滞之象破开,《黄帝内经》提到血气遇寒则凝,得温则行,不仅是血气,肠道里的推动力也是这样,越吃凉的它越不容易动,吃温的,像老年人吃肉苁蓉、巴戟天这些温润补肾、加强动力的药,把肠道秘结冰伏之象一暖开,这个叫做春阳融雪,自然阳动冰消。


为什么要放白术、当归,或者杏仁、火麻仁、郁李仁这些多脂的仁类药,甚至玄参、麦冬、生地黄这些增液之品,原来水结冰船动不了,江河没有水船也动不了,江河水少,不要说把船推动,就连垃圾都冲不走。所以治疗思路上,要懂得去增液行舟。

生活中洗涤污垢用的是水,人体里增强管道润滑之力用的是阴油,这就是为何吃这些多脂的仁类药滋润药,肠道会变得很滑利的道理。因为你直接增加了肠管的阴油。


只温阳增液还下不来怎么办?原来没有考虑到第三方面,要通肠开闸放坝,好比河里的冰融化了,水也多了起来,但为什么水还没有流动呢?原来中下游的堤坝把水给拦住了,这时思考第三步用肠六味的道理,直接去开闸放坝,通腑降浊,因为有前面两步,破冰和增水,这第三步开闸放坝才顺理成章。

你如果冰未融,水未充,你再怎么开闸放坝也放不出来水,这就是为何反复用泻药,肠津越泻要少,泻到肠道受寒都不能动了,便秘反而加重。所谓的耐药并不是真耐药,而是身体功能受损了,运不动药了。


所以从取象自然江河如何行船的道理,就可以知道治疗管道瘀堵的基本思路,这时你再去看,治疗闭经、静脉曲张、输卵管不通、不孕不育,甚至痛经,为何要用温药配合润通之药,再配合浊下之药,其实用的道理都相通,只是不同疾病选取的药物稍有差异而已。

所以朱熹有首诗曰: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中流自在行。


这管道能够通水之象,能够流动之象,全凭于一要温和,如是冰疙瘩流不动;二要有东西有水,你没东西没水了,它也流不动;三要造成高下的势能,水往低处流,有落差它就能动。


这三个条件一旦具备,不仅肠管通畅无比,周身血脉没有不通畅的,就像舟船在江河中顺风而行一样自在。
 
◎为什么要中观人


《易经》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原来《易经》就是这样上观天、下观地、中观人的,古人说医易同源,这同源同在哪里,同的便是这种观象思维,都是从天地里观察出物理来运用于人事的。

易理讲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医理更讲究观物取象、远观近择。


前面我们提到观天观地这些远观的大思维,接下来中观人就可以讲一些近取诸物的生活小事,里面照样蕴含着医道的光辉,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好比人在空气中不识空气、鱼在水中不识水一样。


比如一个病人中脘停了很多痰浊,爱抽烟,平时咳痰打呼噜,因此有慢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痛,头晕,这该怎么办呢?


如何把胃里的痰浊洗刷干净,如何恢复胃的通降功能,我们就直接取一个洗碗的象。

你会发现洗碗有好几种方式。因为碗上有油垢,这油垢就好比人体的痰浊,要刷洗下来,一个是用洗洁精,一个是用温热水,当然用温热水的方法更为古老自然。

你看碗筷上很多油垢,你用凉水很难洗下来。放在温热水里,刷几下就干净了,这些油垢遇温则化、遇寒则凝啊!


那么人体的痰湿呢?也是这个理,所以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很多人第一次听这句话不太明白,其实你只要换一个说法就马上听懂了,而且终身难忘。

那就是碗筷油垢多,只需要用热水一洗,油垢全化了,很容易就冲洗干净了。留着在碗筷上的油垢就像凝结在消化道三焦上的痰湿一样。


所以我们常用苓桂术甘汤,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那些痰阻中脘很快就消散开了,中脘痰浊一消散,上面咳痰少了,打呼噜也轻了,心慌心悸头晕现象也减轻了,原来这些表面病象都是痰湿在作祟。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为何经方家善用三五味药就能同时调多种病症,这也是中医治病求本思想的体现。



上 观 天
◎雾霾天气与心脏病


很多患冠心病的老人有这样的体会,每逢雾霾天气或阴雨连绵时,心脏就闷得慌,不舒服。稍微劳累一点,就心悸心慌,甚至胸中痹痛。


有个老人,七十来岁,连续一周阴天,他晚上胸闷,甚至睡不着觉,经常夜里咳醒。医院检查有冠心病。

老爷子说,我这心脏病有没有特效药啊?

老师说,你这不全是心脏的问题,年老了,要少发脾气,你左关脉郁得很,肝气不疏,气不疏则血不畅,血不畅则胸闷,要少生气。

然后只给老人家开了小柴胡汤,配合竹茹、枇杷叶这些顺降肺气的药。

结果老爷子吃了几剂胸就不闷了。


难道小柴胡汤能够治疗心脏病吗?为何冠心病胸闷,天阴冷时加重的,老爷子吃完小柴胡汤后很快就缓解了?为何调肝的药可以治心呢?


原来中医认为,人和天地是相应的,你如果善于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就可以明晰身体的变化。

天有乌云遮日,人有痰浊瘀血痹胸。天有清风,可以把雾霾吹散;人有肝气,能够把痰浊瘀血疏泄开。

所以《黄帝内经》说,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当我们碰到老人家肝脉弦郁,阴天容易胸闷时,就可以想到他身体气机不通畅,容易引起痰饮瘀血,不能化散开,蒙蔽在心胸中。


所以我们治痰瘀,不治痰饮,而去调他气机!那怎么调气机呢?


肝为一身气机之主,小柴胡汤非独为少阳证立法,还能够舒解双关部郁脉,令气机左右上下对流,在身体里面制造一股春风之气。这样清风吹来,云开雾散,胸闷随着而舒散!


古代有一位叫周慎斋的名医,他自己得了中满胸闷之症,遍访名医不效。有天晚上,他在庭院中赏月。

这时乌云飘过来遮住了月光,他就觉得心胸憋闷得厉害。

从这个现象我们就可以领悟到,天气特别阴沉雾霾时,老年人的死亡率是比较集中比较高的。


这时慢慢有股清风吹过来,乌云也随着被风吹散,月光又重新洒满大地。

而周慎斋马上觉得心胸很开朗,他就想,一阵阴云过来加重了胸闷,一阵清风过来气就顺了。

看来风为阳,乌云为阴,风阳可以吹动阴云,这样阳气通畅,阴云消散,身体不就好了吗?

于是他自己就拟了个药方,用一些陈皮、砂仁等行气舒解之药,再配合健脾除湿,服用一个月后,中满、胸闷就痊愈了。


这真是善于从自然现象之中领悟阴阳之理的人啊!






那么怎么解这个苓桂术甘汤呢?很简单,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它让津液温通起来,流动起来,那些痰浊凝固之象碰到它就温通化开了。


所以桂枝甘草汤为何可以加强心脏动力,道理也在这里。它就像通过心脏给全身津液加热一样,热起来后,油垢湿浊都留不住了,这也是寒凝温行的自然之理。


那么茯苓、白术呢?这两味药是健脾除湿、升降中焦、排水浊的最佳拍档,白术加强脾脏动力,就像一个刷碗的动作;茯苓走三焦,淡渗利湿,直接把刷出来的湿浊排走。


所以这四味药配伍,就像洗碗筷一样,热水融化油垢下去,反复刷洗,碗就恢复了清洁。胸膈、中脘、脾胃的痰饮清洗掉了,也就恢复了正常通气舒畅状态。

这就是经方的魅力,药精简,取象的韵味却无穷啊!
我们要善于从生活小事中去体悟中医,通过中观人,可以得到更简朴的医理,用起来更加得心顺手。


人体年老如同日薄西山,阳气不足,阴浊之物就化不了,推不动。所以老年人多吃饭,多吃营养,对身体也是一种损害,因为缺乏阳气,不能转化。

很多心脏病哮喘、痰多、胸闷的病人,每每都是在饮食大餐、过年过节时发作的。


保养心脏需要外避风寒,内节饮食,舒畅情志,规律起居。




◎阳光高照乌云散与胸痹


有位老爷子,六十多岁,心慌胸闷,痰多,嗜烟酒。老师说,肺心病是老年人死亡的很大原因,你要把烟酒给戒了。


然后老师说,这脉象阳微阴弦,左寸不足,右寸关郁滑独大,心阳不足,痰浊如乌云盖顶,宜制阳光消阴翳,用瓜蒌薤白桂枝法。

开方:全瓜蒌、薤白、桂枝、甘草、红参、银杏叶、胸三味、肠六味。


学生们就不解,这个方子和经方好像不同啊?


老师说,临证用药,要明白用什么法去治什么病,而不是用什么方去套什么病。方子可以执也可以不执,关键是机圆法活。


原来此病人最大的病机是阳微阴盛,我们用的法就是强大心阳,降下乌云阴霾。


心脏病胸闷的病人,很多是心肺同病,每逢阴雨天会加重,或者居住地阴暗潮湿,胸痹心痛发作次数会增多,而且晚上咳吐痰浊也会变多。


从阴雨天还有居住的阴湿环境,以及晚上发作频率增多来看,我们就知道病人身体阳气不够,疾病就在阴冷之时发作加重。


于是用桂枝、甘草、红参、银杏叶,制造一个夏天心阳高照之场。


用瓜蒌、薤白配合胸三味、肠六味,从上、中、下通降六腑,令脏邪还腑,肺部痰浊从肠道排出,如同天降阴雨。


这样雨后天晴,云开雾散,艳阳高照,病人心胸闷痛感立减,咳吐痰浊也变少了。
 
◎水气蒙窗与目暗不明


有位老爷子,他来任之堂抓了几次药,都是同一张方子。

我们一看,是杞菊地黄丸加密蒙花、刺蒺藜、蝉蜕、荆芥、防风等疏散风气、开通皮毛腠理的药。


我们便问,老爷子,你这药吃了怎么样啊?老人家说,这药非常好,我每眼花流泪,目暗不明,就像有水气遮住眼睛的时候,就来抓几付,吃了眼睛就好了,也不流泪了。


我们马上想到,这种眼目流泪如云雾遮睛,视物不清,不正像是冬天的窗户吗?


在我们居住的富康小区,每逢冬日,室外气温低,室内气温高,清晨太阳还没出来,你会发现窗户外边看不见了,窗户都被水气遮住了。

原来是内热外寒,中间不得沟通!那么人体眼睛呢?何尝不是这样。


在治疗上,我们会运用常规的思路,老年人肝肾精血不足,所以用杞菊地黄丸以养其真治其本。


方中有茯苓、泽泻、山茱萸,还能够把浊水收利下来。


这方子里加了荆芥、防风、蝉蜕、密蒙花这些疏风散气的药,就像把眼睛这扇窗户打开,使内外寒热交流,水气自化。


从眼睛的问题你能否联想到治疗肌表的其他问题呢?比如荨麻疹、湿疹。


人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肌肤表气被郁滞,结果汗酸代谢谢产物不能很好地透发出来,导致内外寒热不对流,在皮肤表面就像隔了一层窗户一样。


如果说眼睛是大窗户的话,那你能想到周身的毛孔是小眼睛、小窗户呢?


如果见风流泪,眼痒,视物不清,肝气不能向外透达,你能想到皮肤湿疹渗水,皮肤痒,皮肤毛孔在空调环境中收束不通透呢?


在秋季,很多荨麻疹病人,老师常用银翘散加丹参、菖蒲(风热型),或者桂麻各半汤(风寒型),一剂下去,病人瘙痒即止。


病人问,为什么我这荨麻疹老发作?老师说,此从空调得之。


内有郁热,外有表寒,寒热不对流。人本来应该吸进天之清气,排出身体浊气的。


但在肌表皮肤这里就被屏蔽了,一旦屏蔽,内热不得外越,郁而生烦。


外气不能内入,人神就疲倦。所以空调在制造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疾病。


《黄帝内经》曰,夏暑汗不出者,秋为风虐。你夏天不让自己多出汗,空调把浊气都禁锢在身体里,到秋天荨麻疹、风团、瘙痒、失眠、烦躁通通都来了。


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桂麻各半汤主之。


可见人体屏障多么重要,人体七窍要开合如常,八万四千毛孔更要疏通自如,这样又何病之有呢?




◎雨后放晴与哮喘


秋冬天很多老年人哮喘发作频繁,咳吐浓痰,夜卧不得安,时时咳醒。


这样肺病又累及到心脏,导致睡眠不好。


有位老爷子,七十多岁,每年秋冬天哮喘都会发作,这两年发作得更厉害,但凡天气阴冷,或者稍微吃些水果生冷之物,口中吐浓痰不止。


他儿子带他来时,问老师能不能用中药,说治哮喘的西药基本都用了,发现用到后面,身体都产生耐药性了,胃口也不好。


老师说,试试看吧,中药不会耐药,中药的汤方灵活多变,还可以解决很多西药的不良反应和身体的不适。


病人右寸关尺三部独大上越,乃肺胃大肠上中下不降也。


这样阴浊占据清阳之位,当然心胸满闷,痰喘不已了。治以降本流末,使浊阴出下窍。


方药为三子养亲汤合四君子汤、通肠六药。


病人服用了一个多月,哮喘基本很少发作,大便通畅,脾胃健运,未生痰令不生,已生痰令排去。


这样痰不蒙在心肺,心肺自然就清朗了。


为什么要用三子养亲汤和通肠六药呢?


我们看,病人病位在肺,肺当降不降,就像秋天不能肃降一样。


我们就要制造一个秋天树叶飘零、种子落地之象。


枝头的叶子枯黄了,就像肺里的津液被炼化成黄浊痰了,你还留在枝头干什么呢?

树木的果实都成熟要掉落了,就像肺里被蒙蔽的各种痰浊,你还眷恋着肺部不降落下来干什么?


所以用三子养亲汤,取其诸子皆降之象,以降堕胸膈中痰浊,再配合通肠六药,把蒙蔽在胸肺中的浊阴乌云化成雨水归入土中。


比如天空一片阴霾,乌云盖顶,这时如果云层比较稀薄,可能一阵风就吹开了。


如果云层特别厚,没有一场大暴雨,天空都难以彻底廓清放晴。


通肠六药就直接把心肺天空中的浊阴降入六腑地下。


故曰,譬如隐晦,非雨不晴。


天空中恢复晴朗,气机通畅,又何喘之有呢?


你们能想到为何还要用到四君子汤吗?

大家可以去参参,治病如果不穷其源,而攻其源,就像舍本而逐末,欲求其疾愈,安可得乎?




◎春阳融雪与闭经


秋天才刚刚开始,就发现闭经的妇女一个接一个地过来。

一般先是月经量少,后来根本就不来了。


这个妇女才三十多岁,四个多月月经都没来,各种检查也都做了,未发现异常,但就是月经来不了。


她焦虑地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跟她说,秋天到了,怎么还穿裙子?白露不露腿,这些养生的基本常识你都不知道,所以得了病也就不知道为什么。


她说,这月经不来和穿裙子有什么关系呢?


老师说,你们女的夏天喜欢吃雪糕,秋冬天还穿着裙子,内外夹击受凉。
就像冬天的河水结冰一样,月经怎么能下得来呢?


你双尺脉沉迟,肾精不足,又有积冷,像冬天的小溪,先是有水,
后来水流越来越小,最后干脆结冰了。


然后给病人开了桂附地黄汤,结果她只吃了三付药,月经就来了。


奇怪,古籍上并没有特别介绍桂附地黄汤可以治闭经啊?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到,妇人之疾,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


这句话就把闭经的一般发病机制告诉我们了,第一条就是经水不足,虚。
水沟里没水,月经当然下不来。


第二条是积冷,自来水管一旦被冻住后,水就不流通了,也下不来。


第三条就是结气,什么叫结气?肝气郁结,气机堵在那里下不来。
就像水龙头,你把它扭死关紧,当然没水了。


当闭经具备这三大原因时,一剂桂附地黄汤就把月经疏通了。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补其精血之虚,令水到渠成。


桂枝、附子,破其寒冰积冷,令纯阳融雪,给身体制造一个阳光的场。
那么上半身受的寒,由桂枝入心散出去,下半身受的寒由附子入肾散出去。


茯苓、泽泻、牡丹皮,开浊水下行之路,直接把瘀堵关闭的水龙头打开,
血不利则为水,水不利会加重血瘀。所以用利水湿之法,有助于活血。


这样一付桂附地黄汤,就把这种虚冷结气的常见病机化解了。


岳美中老先生曾说过,辨证如理乱丝,用药如解死结。


当你能够把病人的病机理顺,把死结解开时,这个药进入病人的身体,




◎风吹草动与小孩抽动症



有个小孩,十来岁,他老爸带他过来看病。
这小孩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动作,时不时表情怪异,肢体抽动。


他老爸说,医院里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怎么治都治不好。


老师说,那是西医的说法。我们中医见到这种异常的抖动颤动,就把它叫做风。

这风要怎么治呢?《黄帝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经典告诉你,要从肝论治,但并不是说只治肝,同样要从五脏整体观,是什么原因引起肝风动摇呢?

肝主木,我们看自然界,树木会动摇,无非就是三大原因。

第一个是风太大了,叫风吹草动。

第二个就是树木刚种植,根还没有很好地扎到土里,所以要用一些支撑,把树木巩固住,不然小风吹来估计树木都会倒下。

第三个就是没有土壤,你看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风往哪吹往哪倒。
或者小花盆里种的花,一阵风过来,可能连盆带花都刮倒了。
所以我们常见的治风思路是培土、强木和息风。

老师说,你学会一种取象,就等于领悟一种治法。
学医要善于取象,但又不能着相。
你学会一种治病的方法,领悟到一种取象的思维模式,比得到十个偏方秘方更有用。


然后老师就给她开了培土的四君子汤,加上条达木气的柴胡、黄芩,当然还有平息肝风的钩藤、蝉蜕之类。

结果病人调了几次方后,居然表情自如,不再身不由己地抽动了。

书上没有告诉你怎么去治疗这种现代所谓的抽动症,但是古人已经给你立了法,
你自己依法就可以去遣方用药了。
所以学中医不是学死方,而是要学活法。
中医难学不难在背诵记忆,而难在灵活变通。

多向大自然学习吧,自然界都把一切的道理演示给你看了,
《黄帝内经》也是取法自然的著作。学经文之时,不要忘了要以自然为师。

多观观天,看看风、雨、寒、暑、湿、热是怎么变化的?

用心去体会世界,既便是见到风吹芦苇,你都可以领悟到培土息风之道!





◎山顶风大与头痛


秋天重阳正是登高的好时节,秋高气爽,大家都喜欢去爬山。

但《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这时秋风开始渐渐疾劲起来,所以有句话叫“疾风知劲草”。

身体强不强劲能够看得出来,体虚的人容易招感风邪。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那风邪最容易伤到人的哪里呢?

当大家从山脚下一直爬到山顶时,出了一身汗,发现山顶风特大。

有几个耐不住风冷的病号,稍微被风吹了后,就打喷嚏鼻塞,甚至头痛,赶紧下山。

这段时间头痛的病人开始多了起来。

一妇女,四十来岁,头痛一周。问她哪里痛得最厉害?

她说,时而这边痛,时而那边痛,吹吹风就加重。

一听这主诉就知道病人是体虚受风,体表那层金钟罩的卫气遭到破坏,
出现了漏洞,所以风邪就能直接灌进来。

这就是为何中国的产妇在做月子的时候,要把窗户关紧,不能随便吹风,
因为人在气血亏虚的时候,是非常容易感邪的,一阵风吹过来,
就容易打喷嚏、头痛,甚至会觉得这风好像直接吹到身体里一样。

老师说,这很简单,内壮气血,加上外祛风邪。

于是用了川芎茶调散,配合黄芪、当归等补气血的药。

结果病人药还没吃完,头痛就好了。那种怕风、走来走去的头痛,
随着风药上巅顶,风邪就被排出去了。

此方堪称排风汤,风邪怎么进来的,就把它按原路赶出去。
川芎茶调散堪称是治疗头风痛的妙方啊!这方子可是风药的集成。方歌说:

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可康。

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就像爬到山顶之上,吹的风最大一样。
中医运用这自然界的取象思维,以风药来治疗善行数变的风邪头痛或风湿,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

但这汤方是纯为祛风而设的,如果里虚气血不足时,要适当用些补养气血的药。
让气血内壮起来,风邪赶出去后,就不会再进来。

古人说,不患邪风不去,而患邪风复来。






◎窗户漏风与荨麻疹



冬天到了,晚上气温都降到零度以下,
北风呼呼地在窗外吹。
如果窗户没关牢,就那一条小小的缝隙,
北风灌进来,满屋子都是寒风流窜。

这就是风的特性,善行而数变!坐卧不当风!

赶紧把窗户关牢,不然睡一晚上,很有可能被冷风所伤。

冬天防风寒,乃保健养生最为切要!

当你观察到大自然的风是无微不至、无所不到的,
在哪里都可以吹到,你能否联想到人身体受风后出现的各类病症呢?

比如风湿性关节炎,以风邪为主时,全身关节疼痛,
时而这里,时而那里,没法说清楚。

又比如荨麻疹,中医叫做风团,就是说得了这种皮肤病,
你去抓痒,抓了这边起痒疹,
抓了那边又痒,抓哪哪痒,真叫人难受。

有个女病人,四十多岁,患荨麻疹五六年了。
伴贫血,唇淡,面白,指甲月牙少。

她的荨麻疹主要发在脚部,一抓一大片。
正逢她发作之时,我们一摸她脉,六脉都偏细。

这种风团是血虚生风,就像你家里有个窗户漏风,
风毫不留情地灌进来,整个家里凉风阵阵。

这时该怎么办?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人体气血不固密时,肌表就有漏洞,风不请自来。
凡是世间之物,滋润充实,那就密和无间。
如果干燥亏虚脱水,那就破绽百出。

你看!家具、树枝,还有土地,一旦到了秋冬缺水季节,
就开始开裂,开裂就容易受风侵袭。
当人体肌表失去气血濡养后,邪风也容易跑进来。
风邪随着血脉周身游走,就容易发为风团荨麻疹。

故为之书方当归饮子,内补气血,
外疏风邪,使得气血固密,风邪自息!

她吃了三付药后,连续几个月荨麻疹都没有复发。

我们跟她说,这个方子可以一直保留着,
只要你贫血、脉细的体质没有改变过来,
以后若再犯了,服之,必效!

这当归饮子就是由四物汤配合黄芪、甘草、何首乌等补气血的药,
然后还有荆芥、防风、白蒺藜、蝉蜕这些祛风达表的药。
使得身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烤火取暖与艾灸驱寒

冬天,吹着凛冽的北风,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
路边的工人,他们居然自己点了炉火,
七八个人围在那里烤火取暖。有说有笑,挺快乐的。

有些人早上起来,手指关节气血循环不好,痹痛,就在那里烤烤火,立即就缓解了。

真应了古人所说,凡阳气不到之处,便为疾病。

阳气温煦之处,阴邪断不能生也!而这寒气就是阴邪,直接伤的就是人体阳气。

我们从冬天人们抱着热水袋取暖,可以缓解手指关节痹痛凉麻感的现象中,
可以想到阳能胜阴,温热能胜寒冷。
所以凡是遇寒冷加重的疾病,都可以利用阳火以治之。

中医利用阳火最妙的莫过于艾灸了!
艾灸可以治百病!
它能把温热之力透入人体四肢百脉,散寒除冷,
转肃杀冰凉之气为春日阳和。

有个病人腰痛如折,难以弯曲,转摇不能,天冷加重。
舌苔白滑,乃寒湿伤腰也。

老师便给他用加强版艾灸法,就是用四五根艾条,同时点燃,
然后拿镊子夹在一起,像一排竹排一样,
在他背上沿着督脉、膀胱经来回烤。

结果一排艾条没烤完,他的腰就松弛了,越烤他越觉舒服。

《伤寒论》说,各随其所欲而治之。

病人畏寒喜暖的,要暖他身体阳气,要注意防风冷。

就这一排没有烤完的艾条,就把折腾了他几个星期的腰痛给治好了。

而这类寒湿腰痛,在医院里又检查不出病灶,根本难以用药,
中医却能针对无形的寒湿之邪,用艾火炙烤,以阳胜阴,其病自愈。

你还能想出哪些疾病是典型的畏寒喜暖吗?
在碰到这些疾病时,你能不能想到加强版艾灸法呢?

为什么艾灸能够治百病呢?它不是治疗百种疾病,
而是治疗各类因寒而起的疾病!

人在天地走,哪能不受寒。现在的空调、冰箱加上冷饮凉果,
身体里脏腑内多多少少积攒有寒气。
所以每天适当地给自己艾灸足三里或关元,可以把沉寒痼冷排出来,
 
◎树木被冻死与颈被冻僵

下雪的时候,山里一片萧索,有些树木居然被冻死了,干枯萎黄,连树木都挨不过天寒地冻啊。

只有回归到温暖的春季,燕子才归来,百草才生长,树木才重新吐嫩抽芽。

古人观察到这一自然现象,就想到人体的阳气、寒气与疾病、生命的关系。

一息阳气一息命,一息寒气一息病!

但是很多人却忘记了这些自然现象,也不懂得养生保健的方法,
所以屡屡践踏养生误区,因此疾病便频频袭来。

比如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工作没两年,就得了严重的颈椎病,背部僵硬,
做了多次小针刀治疗,也没能治好。他问,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说,像你这种病人,我们见的比较多。在家里开着空调,
坐车或单位里也是空调,一天到晚都处在空调的环境里。
干的都是脑力活,很少出汗,毛孔都被闭得死死的。

每天对着空调就像身体常年处在寒天冻日的冬天里,冬天寸草难生,生发之气最弱。

所以常年处在寒冷空调房里的人,肝脏伤害很大,树木怕冻不怕热,肝脏喜欢阳光不喜欢空调。

肝主筋,当肝受寒后,颈肩背腰的筋都是僵硬的,没法放松,晚上睡觉也不好。

他点了点头说,是啊,是啊!我这半年来,因为颈椎病没睡过一次好觉。

给病人开了葛根汤合活络效灵丹,外散风寒,内通气血,
气通血活,风寒得散,身体就会重新恢复到气血通畅的放松状态。

病人只吃了两三回药,这个颈背就松了,晚上睡觉也好了。

当今时代,为何那么多颈肩腰腿痛的病人,和这长期受寒史是分不开的。

你看!树木受冻就变僵了。人体一受冻,血脉就痹阻,没有弹性,不通则痛。
所以防病保健,不在吃药,而在远离寒凉。

凡物有一利必有一弊,在你接受现代空调、冰箱的便利之时,你是否看到了弊端呢?
能否规避高新科技带给你的文明病呢?

这就需要用智慧来防病保健,而不是靠医生、药物来防病保健。

每天受寒后,要多练练导引吐纳,无令九窍闭塞,必须气通血活,
这样就能够保持小病长不起来、大病没法生成的状态。







◎热胀冷缩与睾丸痛


冬天大家拿着钢笔写字,写着写着钢笔居然不出水了,
一看钢笔水还满满的。原来这钢笔水也被冻僵了。

这是一个物理现象,叫做热胀冷缩。物理现象即中医现象,
中医就是研究人理和物理的,万物之理都可以列入中医研究范畴。

当我们看到这种钢笔水在冬天艰涩难出时,我们就可以想到这寒冷主的是收引啊!
所以冬天的溪水想 ,小到点滴难出,甚至结成冰,艰涩不下。

我们能否联想到人体气血呢?如果受寒手冷会怎么样呢?

有个睾丸痛的病人,晚上痛得难以入睡,喝大量水后,睾丸痛会加重。

原来这是肝经受寒,晚上为阴,当身体阳气不够时,
大量饮水也会消耗身体阳气,而造成寒水伤肾的病症。

水不是喝的越多越好,也必须辨证,必须因人而异,口干就喝,口不干就少喝。
身体有需要,能够运化得了,你就喝。身体没有需要,运化不动,喝了反而成为湿邪水邪。

这要用疏肝行下焦睾丸之气的药物,要能够温通把寒邪散出去。因为肝经下络阴器!

人体的阴部睾丸受寒过后则收引,这叫冷缩。

寒则气收!收则血不通!血不通则痹痛!

凡治病必要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辨证用药的智慧。

病人因寒而起,因气滞而不通,寒气是因,疼痛是果。所以用导气汤(吴茱萸、川楝子、木香、小茴香)煎服,喝后睾丸痛就好了。

如果不想喝汤药的,还可以用同仁堂的茴香橘核丸,这也是专门治疗下焦寒主收引,不通则痛的。

笔管因为天寒,被冻得下不来水,你能否想到秋冬天睾丸疼痛是被寒气冻得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呢?

你能否用物理学的热胀冷缩来解释很多身体受寒,经脉收缩,不通则痛的病症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