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

八月惊雷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1/09
帖子
16496
获得点赞
257
声望
63
厥阴证头痛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
黄××,女,34岁。成都市某商店职工。
病史
1970年以来,经常患头痛、眩晕、干呕,甚则晕倒,经数家医院皆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
症”。
初诊
1972年1月来诊。头顶痛甚,干呕,吐涎沫;眩晕时,天旋地转,如坐舟中;四肢无力,手
足清凉。面色萎白无华,舌淡润少苔,脉微细。此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病属厥阴寒逆头
痛眩晕。法宜暖肝温胃,通阳降浊,以吴茱萸汤主之。
处方:
吴茱萸10 克 潞党参20 克 生姜30克 红枣30克
四剂
辨证
在《伤寒论》中,吴茱萸汤主治病证有三条:一属阳明之胃家虚寒;二属少阴吐利;三属厥
阴寒证。其共同之点,皆有呕吐这一主证。阳明虚寒食谷欲呕;少阴吐利;厥阴干呕吐涎沫,
其病机之共性,皆为中虚气逆,浊阴上犯。
但本例厥阴干呕吐涎沫,还有头痛一证,此乃病属厥阴经之显著特征。其所以成为特征,一
是因为厥阴受邪,循经气而上逆巅顶,故头痛,且其部位常在头顶。二是厥阴受寒,肝木横
逆,寒邪挟浊阴之气上逆而犯胃土,以致中气虚弱,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清阳不足,干呕
气逆上冲则头痛;其眩晕,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总其要,厥阴肝寒为本,阳明胃寒为标,病属厥阴寒证。
二诊
上方服四剂,呕吐止。头痛,眩晕,明显减轻。但仍眩晕,其所以眩晕者,因其病在肝,而
其根在肾。宜继进温补脾肾之剂,以理中汤加味缓缓服之。
处方:
潞党参20克 炒白术18克 炙甘草15克 干姜30克 制附片30克(久煎) 茯苓15克 上肉桂
10克(研末冲服)
服二十余剂,诸恙悉安。1979年7月追访, 自从痊愈以来,再未重犯,始终坚持全勤。
按语
本例厥阴头痛眩晕之证,与美尼尔氏综合症相似。其病因现代医学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中医
虽无此病名,但根据辨证,多属肝肾。《灵枢·海论篇》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
酸眩冒,目无所见”,亦即此理。邪入厥阴,从阴化者居多,常见干呕,吐涎。其标在胃寒,
其病在肝寒,其根在肾寒,故先后投以燠土、暖肝、温肾之剂,病祛根除而晕痛皆止。
 
厥阴证肠游(急性痢疾)
江××,男,39岁。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乡,农民。
病史
1977年8月下旬,在田间劳动忽感全身难受,四肢发凉,头冒冷汗,腹痛肠鸣。旋即昼夜腹
泻,下利频繁,夹脓带血。9月2日急来求诊。按厥阴证肠澼论治,服药两剂痊愈。
诊治
每日下利十余次,便稀带粘冻状,色黄赤,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兼见干呕、心烦、口渴、
肢冷。舌质暗淡,尖部稍红,苔黄腻而厚。此为寒热错杂证肠澼,病在厥阴。法宜驱邪扶正,
寒热并用,以乌梅丸主之。
处方:
乌梅30克 辽细辛6克 干姜30克 黄连12克 当归10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蜀椒6克 桂枝
l0 克 党参12克 黄柏10克
二剂,忌食油荤、生冷。
上方连进两剂,肠游痊愈。1979年6月随访,患者说:一年前病愈后,至今未再复发。
辨证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
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游。”可见
肠游往往与阴阳乖和有关,并现寒热混淆诸证。
本例上热下寒之证十分明显。厥阴为风木之气,偏盛则风邪上窜。今患者干呕、心烦、恶心,
舌尖较红,皆为上热。肢体厥冷,小腹冷痛,下利清稀,间夹乌白冷冻,其下寒诸证尤为明
显。归根到底,其病机在于阴阳之气不能相互贯通。是以上为阳,阳自阳而为热;下属阴,
阴自阴而为寒。亦即"厥阴之胜"所致之肠澼,故以乌梅丸移治之。
按语
乌梅丸“又主久利”,本例并非久利,为何投此方?
一般而论,厥阴之证,非厥即利。久利多属寒热错杂之病,则宜寒温并用之法,力求寒热夹
杂之方。本例虽非久利,因证属厥阴,寒热互见,乌梅丸恰为寒热温补并用,辛酸甘苦兼备
之方,正与本例对证,故移用原方而获效。
实际上,古今医家曾将乌梅丸移治多种杂证,尤其对下利之治疗,更有不断扩展。以《千金
方》为例,仿仲景“又主久利”之意,用乌梅、黄连治热利;配附子、干姜等治虚寒性久利。
《圣济总录》以乌梅丸治产后冷热利久不止。《证治准绳》用本方治胃腑发咳,呕出长虫。
日人雉间焕说:反胃之证,世医难其治,此方速治之,实奇剂也(转引自《论伤寒论初稿》)。
任应秋认为:乌梅丸有强壮胃肠机能和消炎杀虫作用,所以对慢性腹泻病亦有效(《伤寒论
语译》)。不久前,曾有用本方治愈迁延十五年结肠炎之报道。可见乌梅丸之应用范围,并
不局限于蛔厥与久利,在实践中已有不断发展。
 
厥阴证骨痹
刘××,男,60岁。成都某机关干部。
病史
患腰腿关节疼痛已十余年,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开始右膝关节较重,左腿及腰痛稍轻;
1956年以后,更加冷痛沉重,下肢伸屈不利,以至不能下地活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
关节炎。1960年6月来诊,按厥阴寒证骨痹而获效。
初诊
下肢冷、骨痛、麻木、拘挛、沉重,右腿尤甚。伸屈行动困难,须靠拐杖或搀扶方能移步。
面黄晦黑,舌质微乌,苔薄灰白,脉沉细。此为气血皆虚,寒湿内搏于骨节所致。法宜养血
通络,温经散寒。以当归四逆汤加味主之。
处方:
当归10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辽细辛3克 木通l0克 红枣30克 生姜10克 苏叶10克
甘草6 克 防风10 克 牛膝10 克 木瓜10克
六剂
二诊
上方连服六剂,右腿已能屈伸,开始着力缓缓而行;骨节冷痛、拘挛亦减。厥阴伤寒之外证
初解,多年痼疾松动;但患者年已花甲,六脉沉细无力,舌质仍暗淡无华,久病衰弱之象益
显。法宜驱阴护阳,温补脾肾,以理中汤加味主之。
处方:
党参15克 白术12 克 炙甘草15 克 干姜12 克 肉桂3 克 制附片30克(久煎)
上方服二十余剂,从此行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1979年8月6日追访:患者系红军干部,
现已79岁。经范老于1960年治愈后,虽在1963年曾患肿病,有所反复;但当时腿仍能屈
伸,关节疼痛不甚,尚可自由行动。至今能在室内外散步。
辨证
此例明显之主证,为下肢关节拘挛冷痛,右腿屈伸履步尤艰。参之脉证,诊为痹证似无疑义。
但为什么缠绵多年,几成废足?其病因、病位、病机之理何在?究属何经之病?必须详加辨证。
《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
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这里既概括了引起痹证的三种外邪,又表明三痹不同的主证。不
仅如此,根据风寒湿邪侵入之部位,进而分为骨、筋、脉、肌、皮五痹。又云:“痹在于骨
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可见三痹指
病因,五痹言病位,并包括症状在内,互相联系而不可分割。
以本例患者而言,临床表现下肢疼痛较剧,且关节重着,固定不移。寒为阴邪,侵入人体,
阴经受之;客于筋骨肌肉之间,故迫使气血凝滞,遇冷则痛更增。参之面色青黄,舌质乌暗,
苔现灰白,皆属寒主痛,可知寒凝痛痹,乃其主证。
患者自觉右腿发凉,骨重难举。可见寒湿阴邪,已深侵入骨。正如《素问·长刺节论篇》所
说:“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日骨痹”。
《伤寒论》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本例下肢冷痛,骨重难举,
麻木拘挛,参之舌质暗淡,脉象沉细,实为风寒中于血脉,血为邪伤,则营气阻滞,故病属
厥阴寒证。郑重光曾指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是厥阴伤寒之外证;当归四逆,是厥阴
伤寒之表药也” (《中国医药汇海 ·伤寒论卷十六》)。这里不仅说明厥阴风寒中血脉而逆与
四逆证不同,而且点出为何用当归四逆之理。今验之临床,初诊服药六剂,厥阴伤寒之外证
遂除,血分之邪被逐,营气之阻滞即通,故下肢骨节冷痛掏挛诸证,迎刃而解。再进理中汤
加味,培补先后二天,阴消阳长,从阴出阳,囚势利导而病获愈。
按语
临床常见之风、寒、湿、热诸痹,《内经》等古籍,按其病变部位分为骨、筋、脉、肌、皮
五痹;若进而发展至脏腑机能障碍,则更为严重。范老认为:纵有千变万化,究其病因,不
外风寒湿热诸邪闭阻之部位不同。总其要,皆不离六经之传变规律。这正是辨认此类不同病
变与循经用药之关键所在。
以本例厥阴证骨痹而论,其主要脉证亦不外“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这本来是四逆辈之主
证,为何仲景反用当归四逆汤主之?古今学者,对此颇多争议。因当归四逆汤,实为桂枝汤
之变方。即桂枝本方易当归为君,去生姜,加细辛、通草组成(古之通草即今日之木通)。故
争论之焦点,在于为何不用姜附。钱潢说:“方名日四逆,而方中并无姜附,不知何以挽回
阳气,是以不能无疑也。”柯韵伯甚至认为:“此条证在里,当是四逆本方加当归,如茯苓
四逆之例。若反用桂枝汤攻表误矣。”罗东逸等注家,又借厥阴主肝之说,对本方委曲顺解。
提出“厥阴之脏,相火游行其间,经虽受寒,而脏不即寒”,故虽“见其手足厥冷,脉细欲
绝者,不得遂认为寒,而用姜附也”。以上诸说皆不能令人信服。
喻嘉言《伤寒论尚论篇》,对当归四逆汤颇具卓见。他说:“四逆之名多矣。寒甚而厥,四
逆汤;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热邪传里,四逆散。此用当归四逆汤何故?盖四逆之故不同,
有因寒而逆,有因热而逆;此则因风寒中血脉而逆,乃当归为君之所以立也”。高学山著
《伤寒论尚论辨似》进而阐明桂枝汤之变法云:“至其桂枝之变法,神妙莫测,真有上下九
天九地之幻。夫桂枝汤之号召阴阳,其义已见本汤下。乃忽焉加芍药,则使下引内入以畅脾
阳。忽焉加芍药、而并加胶、饴,则使之内引上托,而建中气。忽焉加当归、增大枣,只以
细辛、通草为使,则使之深入肝肾,而为温之润之之剂。长沙制方之意,可因此而悟其余矣!
”这种观点比较符合仲景原意。范老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治愈不少厥阴证,常用当归四逆等
厥阴诸方。此例仅为其中一个代表,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涉及历代医学家提出过的一些问
题,将有待于继续深入探讨。
 
少阴证淋病(肾盂肾炎)
周××,女,40岁。成都某厂职工。
病史
1973年5月,患腰痛,小便不利。先后经两处医院检查:尿液混浊,有大量白细胞,少许红
细胞,少量尿蛋白,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均诊断为“肾盂肾炎”。服中西药三月余,病势
未减。同年8月来诊。
初诊
1973年8月29日。近月来病情逐渐加重:小便短涩,频数,色黄,欲解不尽,点滴刺痛,
并痛引小腹,腰痛尤甚。头痛恶寒,无汗,手足不温,面色略萎黄,舌质淡红,苔薄黄。此
为淋病,证属少阴,兼太阳伤寒之邪,交织蕴积。法宜先从太阳入手,发表散寒,开腠逐邪,
以甘草麻黄汤加味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甘草30克葱白60克
二剂
二诊
头痛、恶寒明显好转,腰痛减轻,小便短涩频数略减。余证如前。薄黄苔已退,太阳之寒邪
已解。宜抓住少阴之枢,宣通气机,化阴通腑,以四逆散加味主之。
处方:
柴胡10 克 枳实12克 白芍12克 甘草3 克 茯苓30 克 桔梗30克
三剂
连服三剂,小便通畅,尿转阴性,余证皆平。1979年11月随访,几年来坚持重体力劳动,
病未复发。
按语
《金匮要略》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本例小便频数短涩,
滴沥刺痛,痛则腰酸,实属淋病之主要临床特征,而其基本病变为下焦气化不利,属少阴四
逆散证。但,本案为何首用甘草麻黄汤?
少阴证虽有发汗之禁,复有淋家不可发汗之戒;但此例兼有太阳伤寒表实证,故不在此禁戒
之例。少阴发汗之禁,乃指“病为在里”而言,一是少阴寒化,阳气已虚;一是少阴热化,
阴虚内热。本例不仅表邪郁闭,阻滞气机,加重气化功能失调;而且此证虽属少阴,既非四
逆汤证,又非热化证;病虽入里,而阳气未虚。虽属淋病,但既非湿热蓄于膀胱,又非膀胱
津液先虚。实属少阴病四逆散证之阳为阴郁,气机不利。今首用《金匮要略》甘草麻黄汤,
既可发表散寒,又能通利小便。重用甘草以托之、缓之。再加葱白,通上下阳气,调畅气机。
故此方似峻而实稳,内外兼顾,以为前驱。后投四逆散加味,借少阴之转枢,并邪居内外之
间,可进可退、时上时下之势,和解而分消之,病遂告愈。
 
少阴证经闭
胡××,女,38岁。四川郫县团结乡,农民。
病史
经闭四年,经治疗其效不显,发至形寒,肢冷,颤抖,全身水肿,行动须人搀扶。1953年4
月来诊。
初诊
全身皆水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遍体肌肉轻微颤抖。头昏,畏寒,不欲食,神疲倦卧,
四肢清冷,声低气短。面色青暗无泽,舌淡,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伏。此为少阴证经
闭,阳虚水肿,法宜通阳渗湿,暖肾温中,以茯苓四逆汤加味主之。
处方:
茯苓30克 潞党参15克 炙甘草30克 干姜60克 制附片120克(久煎) 桂枝12克 炒白术12

二诊
服完第一剂,小便清长,肿胀略有减轻,每餐可进食米饭一两。继服二剂后,肿胀明显好转,
颤抖停止。嘱其原方再进三剂,并以炮姜易干姜,加血余炭30克,返家后续服。月余病愈。
1979年7月追访,患者已63岁,自从二十六年前病愈后,直到经绝,月经一直正常,身体
健康。
辨证
患者系中年农妇,原体强健,后几年停经,一蹶不振。初诊时,病已沉重,究其原因,一则
常年耕耘,历尽风霜雨露,积冷伤湿,而致寒凝血滞。正如《金匮要略》所云:“妇人之病,
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二则久病精气衰惫,加之前服中药大多破淤攻下之品,
挫伤脾肾之阳,以致肾水泛滥,脾不制水,全身肿胀。经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此证属脾肾阳虚,阴寒内积,而以少阴虚衰为主。畏寒、肢冷、
神疲倦卧,声低气短,面色青暗,舌淡脉伏,皆一派少阴寒化之明症。治以茯苓四逆汤,姜
附回阳逐阴,甘草缓中,茯苓渗利,党参扶正。加白术补脾燥湿,增桂枝以通心阳而化膀胱
之气;加炮姜易干姜,取其温经助血之行;再加血余炭,既有去淤生新之效,又具利小便之
功,以促其肿胀之消除。
按语
本例患者,血寒凝滞,误用攻下,一以致阴阳两伤,经闭水肿,复因失治而致阴阳两虚;故
取茯苓四逆汤,善消阳虚水肿之效,兼顾其阴。加温经散寒,逐淤生新之炮姜、血余炭,突
破经阻之要害,诸症迎刃而解。
 
少阴证不孕
黄××,女,34岁。四川某机关干部。
病史
已婚七年未孕,男女双方经检查生理正常。1959年冬开始,自觉头昏、乏力,早晨脸肿,
下午脚肿,月事不调。1965年春,病情发展严重。同年7月20日来诊。
初诊
闭经半年,白带多。全身轻度浮肿,下肢较重。周身疼痛,畏寒,多梦,纳差,血压有时偏
高。小便不利,大便先结后溏。舌质淡,体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滑,中间厚腻,脉沉。此
为邪入少阴,火衰水旺,肾阳虚衰,经水不调之不孕证。首以真武汤加减,温阳化气行水为
治。
处方:
制附片120克(久煎) 茯苓30 克 生姜30克 桂枝15 克 炮姜30 克 炙甘草15克
四剂
二诊
服上方,全身浮肿显著消退, 食欲增加。原方再服四剂。
三诊
神疲、恶寒等证虽有好转,但仍血枯经闭。原方并当归补血汤加减主之。
处方:
制附片60克(久煎) 茯苓20克 白术15克 生姜30克 桂枝10克 黄芪30克 当归10克 炙甘
草10 克 炮姜30克
四诊
上方服至八剂时,月经来潮。色淡量少,有淤块。小腹发凉隐痛。仍有宫寒凝滞之象,以温
经汤加减主之。
处方:
吴茱萸6 克 当归10 克 川芎6克 白芍10克 血余炭20 克 炮姜20 克 炙甘草10克
二剂
五诊
小腹冷痛消失,淤血显著减少,诸证明显好转。嘱其忌生冷,戒房事半年。并书一方,回家
缓服调养。
处方:
制附片60克(久煎) 上肉桂10克(冲服) 炮姜30克 血余炭20克 菟丝子20克 肉苁蓉10克
黄芪30 克 当归10 克 泡参15 克 炙甘草15 克 枸杞20 克 巴戟12克
1979年7月26日追访:患者说,前后共服药百余剂,并遵范老所嘱调养,1967年怀孕,现
已有两个孩子。
按语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女子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本例月
事不调,时行时止,显系冲任二脉损伤, 焉能妊娠?
导致阴脉血海之损害,原因很多。本例病根,在于少阴真火虚衰,肾阳不振,又累及于脾。
故现龙飞水泛,后天生化乏源,日益气虚血枯,寒凝胞宫,经脉受阻,月事不下。故首投温
阳化气行水之剂,重用姜附,镇纳群阴。再以补血益气,温经散寒为治。脾湿除,气血调,
任脉通,血海盛,经期正,连生二子。
 
少阴证胎黄
吴××.男,新生儿,55天。成都某厂职工之子。
诊治
1957年7月来诊。患儿足月顺产,初生即周身发黄。现已55天,体重1.5公斤,身长30多
公分。身面长满黄色细绒毛,长约l公分,皮肤晦黄不退。精神萎靡,四肢不温,皮肤干涩,
头发稀疏、黄糙,生殖器肿大。虽值炎暑,还须棉花厚裹。稍受微风或惊动,皆易引起呕吐。
××医院诊为:“先天不足”,未予治疗。范老认为临床罕见,殊难入手。其母再三恳求,方
同意试治。询其妊娠期间身体状况,得知怀孕后,嗜饮大量浓茶,每日约5至6磅,连茶叶
均嚼食之。故脾阳受伤,湿从内生,湿邪久羁,遗于胞胎。致新生儿先天亏损,脾肾阳气衰
微,气亏血败,经隧受阻,胆液浸淫,溢于全身肌肤,故发为胎黄,日久不退。精神萎靡,
四肢不温,头发稀疏而黄糙,亦显为少阴阴盛阳微之征。法宜破阴回阳,以通脉四逆汤加味
主之,配以针砂散,祛脾胃之湿浊。
处方一:
制附片15克(久煎) 干姜15克 甘草10 克 辽细辛1 克 葱白30克
处方二:
针砂散。
每日晨用米汤灌服0.6克,连服20日。
月余后,患儿身黄退,体重略增,逗之能笑。遂停药,嘱其细心调养,此后逐渐健康成长。
1978年12月18日追访:患儿已长成人,参加工作。体重110斤,身高1.64米。喜爱体育运
动,在中学时为业余足球运动员。
按语
此例虽属罕见,但按六经辨证,其主证既属少阴,并兼太阴寒湿;因此,病在何经,即可用
其法其方施治。本案之获效,初看之,似某方某药之功,实则六经辨证生命力之所在。进而
剖析,婴儿脾肾阳气不振,寒湿郁滞运化失常,胆汁被阻溢于肌肤;参之肢体不温,发育不
良等,应属少阴阴黄。故投以通脉四逆,以助先天之元阳,配以针砂散除脾胃之湿浊。阳旺
湿消,气机通畅,则邪去自安。
 
少阴证淋病(前列腺炎)
张×,男,57岁。某电影制片厂导演。
病史
1961年冬,在某地农村,睡新修湿炕而致病。初起,一侧睾丸肿大,坐立行走均疼痛难忍。
因未能及时就医而日益加重。××医大附院确诊为“前列腺炎”。经某中医研究所治疗一年而
愈。1974年冬,旧病复发,先后迁延约三年。开始仅尿频,睾丸不适;服中药清热利尿剂
数付,即告缓解。其后屡犯屡重,不仅尿急,尿频,尿路灼痛,并常感生殖器冰冷麻木。××
医院检查确诊,仍羁“前列腺炎” (检查报告:脓球“B”,磷脂体少许,白血球每高倍镜视
野50个以上,红血球每高倍镜视野30个)。从1977年4月至8月,开始采取中西医各种方
法治疗:化疗、超声波理疗、热水坐浴、针灸、按摩等,同时服清热解毒利湿等中药150多
剂。但自觉症状有增无减,并发展至阳萎,全身瘫软,步履艰难,终于被迫全休。1977年8
月30日来诊,按少阴阳衰阴盛证论治,治疗三个月病愈。
初诊
恶寒踡卧,肢体萎软,神靡,头晕,失寐,食欲大减(每餐只进一两)。睾丸坠胀及腹,常感
凉麻疼痛,小便浑浊频数,阳萎。面色萎黄暗黑,舌质淡白,全舌白苔密布,根部苔淡黄厚
腻,脉象沉微细。此为少阴阳衰,阴寒内盛,法宜补阳温肾,散寒止痛。以四逆汤加上肉桂
主之。
处方:
川附片120克(久煎) 干姜120 克 炙甘草60克 上肉桂15克(研末冲服)
三剂
连服三剂,少腹和睾丸坠胀疼痛减轻,小便色转清,尿频也好转,阳气渐复,原方附子、干
姜减至60克;再加茯苓,炒白术,以健脾除湿,继服三十剂。头晕、失眠、恶寒、乏力、
少腹及睾丸坠胀,均进一步减轻,生殖器凉麻之感亦较前轻微。
辨证
此病恶寒肢冷,神靡踡卧,为心肾阳衰,不能温煦,正气不足,反为邪困;睾丸坠胀,常感
凉麻疼痛,为肾气衰弱,不能温养筋脉,阴寒凝聚,气血阻滞。这表明少阴阳虚寒化之主证
已比较突出。少阴寒化之阴寒内盛,属阴、属里、属虚、属寒,为全身性之虚寒证,必然累
及人之整体机能及多种脏腑。小便频数,为肾气亏耗,固摄失司;小便浑浊,为气虚失调,
不能制约脂液。阳萎,为下元亏损,命门火衰,失其作强。面色黄为寒湿;黄而萎,属脾阳
不振;兼黑为寒,为痛;暗而无泽,乃肾阳虚衰。舌质淡者阳气之败;白者脏腑极寒。脉象
沉而无力,里虚甚;微者,阳气衰而无力鼓血行;细者,阴血不足,脉道不充。综上所述,
皆属少阴寒化,阳衰阴盛之主证贯穿全局。须抓住根本,以驱阴扶阳为急务。
二诊
恶寒神靡,生殖器凉麻痛等证进一步好转。舌质稍现红润,黄白厚腻之苔已减。惟少阴心肾
两脏,心主血主火;肾为水火同宫之脏,藏真阴真阳之气。患者全身性虚寒证,不仅伤及肾
阳,同时累及肾阴。法宜继续温补肾阳,兼顾其阴,再佐以温中健脾为治。以四逆并理中加
味主之。
处方:
川附片60克(久煎) 干姜60克 炙甘草60克 党参30克 上肉桂10克(研末冲服) 冬虫夏草15
克 宁枸杞30 克 菟丝子30克 云苓20克
服药十余剂,诸证继续好转。其后,根据病情加减,姜附减至30克,又服十余剂。
三诊
经检查,前列腺炎基本痊愈;同时,多年来之低血压、头昏、失眠等证,亦均消失;饮食骤
增,精神大振。后以壮阳益肾,养心安神之剂,配成丸药,缓缓调养,以巩固疗效。
处方:
川附片120克 上肉桂30克 朱砂15克 冬虫夏草30克 琥珀20克 麝香0.3克 宁枸杞30克
肉苁蓉30 克 柏子仁30 克 菟丝子30克
每日服两次,每次1克
1977年12月初,病愈而恢复工作。1978年12月10日来信说:“我们的工作,经常需要爬
山涉水, 战严寒、酷暑、大雪、狂风、烈日、暴雨。我的病经范老治愈后,已拍完一部
故事片;目前,正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按语
本例并非四逆证,为什么要用四逆汤?
《伤寒论》中的四逆汤,为回阳救逆的主方,但根据范老多年的临床经验,其作用不局限于
此。除阳虚欲脱,脉微欲绝等典型四逆证以外,还可广泛用于一切阳虚阴盛之病人。
从伤寒六经辨证来看,大凡三阳病中某些变证、坏证,三阴病中之虚寒证,皆可酌情用之。
在临床上如何准确地、灵活地运用四逆汤?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阳虚阴盛疾病的基本要点。除
上述典型的四逆证以外,这些要点,大体上还包括:舌质淡白,苔润有津;面色晦暗无泽;
神疲,恶寒,四肢清冷,口不渴,或渴而不思饮;或喜热饮;大便不结,或虽大便难而腹无
所苦,或先硬后溏,夜尿多,脉弱等。
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还必须严格掌握用药配伍和剂量轻重。附子用量应针对病情恰如其分,
并须久煎一个半小时以上。附子无姜不燥,干姜的用量须灵活掌握。在阳虚阴盛而未至四逆,
舌质虽淡而不甚,苔虽白而不厚的情况下,干姜可酌情少用;反之可多加,直至与附子等量。
甘草的用量不超过附子的一半,大体与干姜相等。
必须指出,阳虚阴盛之人,初服辛温大热之品,常有心中烦燥,鼻出黑血,喉干,目涩或赤,
咳嗽痰多,面目及周身浮肿,或腹痛泄泻,或更加困倦等,此并非药误,而是阳药运行,阴
去阳升,邪消正长,从阴出阳之佳兆。服药后比较理想的反应,是周身暖和,舌质和面色均
现红润。此时即可用少量滋阴之品,以敛其所复之阳,阳得阴敛,则阳有所依,自然阴阳互
根相济,邪去正安。
 
少阴证淋病
肖××,女,36岁。四川广汉县某小学教员。
病史
小便不畅已十余年,重则尿黄窘迫,欲解不出。尿道灼痛,淋漓不尽。经多方检查治疗,疗
效不显。1960年8月来诊。
诊治
每昼夜小便数十次,量极少,有时仅数滴,涩痛,腰及小腹亦觉疼痛;下阴糜烂,白带多;
四肢不温;舌尖边红,苔白滑。此为少阴阳郁,气机不利。法宜宣通气机,化阴通腑。以四
逆散加味主之。
处方:
柴胡24克 白芍24 克 枳实24克 甘草9 克 桔梗30 克 茯苓30克
四剂
另以自制九成丹涂下阴患部。
服后,小便通利,诸证悉解。下阴糜烂已好转。再以少量丹药涂于患处,半月后获愈。
分析
《伤寒论》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四逆散主之。
”本例之小便不利,四肢不温,并腹中痛,为邪入少阴,阳为阴郁。少阴为三阴之枢,邪气
滞于中,清浊不分。加之患者久病不愈,郁积而气机阻滞日甚。投四逆散举下陷之阳邪,疏
不宣之气机。以柴胡启达阳气,兼解郁滞;芍药养真阴,调解肝脾,俾土木和而气机流畅;
柴枳同用,一升一降,清浊分行。仲景原方注:小便不利加茯苓。恐其力缓,仅渗湿不足以
畅气机。肺为水之上源,行呼吸,主一身之气,喜清肃,取下行为顺。今外邪固束,则水道
难于通调,故重用桔梗,辛开苦降;茯苓利水,与桔梗之开提相合,亦为一升一降。水邪消,
诸证自平矣。
按语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可见小水
虽由膀胱所司,若无气机之转化,焉能排出而为溺?故小便之病变,与肾、肝、脾、肺、三
焦之气化,关系密切。在临证中,对各种原因之小便失利或不禁,往往以相关脏腑经络全面
考虑。范老认为,凡尿频、尿急,欲出不尽,或闭塞不通,排尿涩痛;小腹、两胁、腰部或
胀或痛或酸;上述诸证,不必悉具,皆可以四逆散辨证加减论治。
 
少阴证淋病
王××,女,67岁。山东省荣城县居民。
病史
患者十多年来,经常小便频急,重则淋漓涩痛,点滴不尽。曾多次验小便,均属正常。先后
服大量抗菌素和利尿药,并以补肾气、除湿热等法论治,时好时坏。近来病情加重,转来求
诊。
诊治
1978年12月5日。近一月来,约隔半小时解小便一次,量极少,一昼夜排尿总量仅300多
毫升,色黄如浓茶。小便灼热,欲解不尽;四肢不温,少腹胀满疼痛,日夜不宁。舌质淡红
稍暗,苔白滑。此为邪入少阴.阳郁不伸,水气不化。法宜宣通气机,化阴通腑。以四逆散
加味主之。
处方:
柴胡10克 白芍10 克 枳实10克 甘草3 克 桔梗15 克 茯苓20克
四剂
服后小便通利,病遂获愈。
1979年5月15日随访:其女告之,病愈后, 已回山东原籍。最近来信,病未复发。
按语
肖、王二例少阴证淋病,病因、病情和病程大体相似。仅囚王例年逾花甲、证状较轻,故药
量稍减。均投四逆散加茯苓、桔梗为治。皆一诊而愈。
少阴证淋病(肾盂肾炎)
周××,女,40岁。成都某厂职工。
病史
1973年5月,患腰痛,小便不利。先后经两处医院检查:尿液混浊,有大量白细胞,少许红
细胞,少量尿蛋白,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均诊断为“肾盂肾炎”。服中西药三月余,病势
未减。同年8月来诊。
初诊
1973年8月29日。近月来病情逐渐加重:小便短涩,频数,色黄,欲解不尽,点滴刺痛,
并痛引小腹,腰痛尤甚。头痛恶寒,无汗,手足不温,面色略萎黄,舌质淡红,苔薄黄。此
为淋病,证属少阴,兼太阳伤寒之邪,交织蕴积。法宜先从太阳入手,发表散寒,开腠逐邪,
以甘草麻黄汤加味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甘草30克葱白60克
二剂
二诊
头痛、恶寒明显好转,腰痛减轻,小便短涩频数略减。余证如前。薄黄苔已退,太阳之寒邪
已解。宜抓住少阴之枢,宣通气机,化阴通腑,以四逆散加味主之。
处方:
柴胡10 克 枳实12克 白芍12克 甘草3 克 茯苓30 克 桔梗30克
三剂
连服三剂,小便通畅,尿转阴性,余证皆平。1979年11月随访,几年来坚持重体力劳动,
病未复发。
按语
《金匮要略》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本例小便频数短涩,
滴沥刺痛,痛则腰酸,实属淋病之主要临床特征,而其基本病变为下焦气化不利,属少阴四
逆散证。但,本案为何首用甘草麻黄汤?
少阴证虽有发汗之禁,复有淋家不可发汗之戒;但此例兼有太阳伤寒表实证,故不在此禁戒
之例。少阴发汗之禁,乃指“病为在里”而言,一是少阴寒化,阳气已虚;一是少阴热化,
阴虚内热。本例不仅表邪郁闭,阻滞气机,加重气化功能失调;而且此证虽属少阴,既非四
逆汤证,又非热化证;病虽入里,而阳气未虚。虽属淋病,但既非湿热蓄于膀胱,又非膀胱
津液先虚。实属少阴病四逆散证之阳为阴郁,气机不利。今首用《金匮要略》甘草麻黄汤,
既可发表散寒,又能通利小便。重用甘草以托之、缓之。再加葱白,通上下阳气,调畅气机。
故此方似峻而实稳,内外兼顾,以为前驱。后投四逆散加味,借少阴之转枢,并邪居内外之
间,可进可退、时上时下之势,和解而分消之,病遂告愈。
 
少阴证寒厥
王××,男,28岁。成都市某厂工人。
病史
患者性情比较孤僻,善愁多郁,日久成疾,未予医治。1947年初,发现胃脘长一包块,如
拳头大,以手按之,活动、有声,但不痛。急赴某地,请中医治疗。所服之药,多系桃仁、
红花、三棱、莪术等活血化淤之品。治疗约半年,疗效不显,食欲日减,形萎神衰。虽七月
炎暑,穿绒衣,夜覆被,仍觉不暖。后就地改请他医治疗,至次年四月,病势更加沉重。某
日突然昏厥,家人误认为暴死,将其放置屋外木板之上,待殓。此时范老恰在邻舍诊病,有
人急忙叩门而入曰:“知先生在此,余邻友病危,似已断气,盼先生亲临视之,有无救药?”
遂前往诊视。
初诊
只见患者面色苍白,唇乌,四肢厥冷。当即用细灯芯探试鼻息,略有微动。触胸窝, 微热
尚存。切脉,似有似无。曰:犹有一毫生机,可试服药,看能否救之。并留其家中,亲自指
导用药,以观察疗效。
处方一:
炙甘草30 克 炮干姜15克
处方二:
炙甘草60 克 干姜120 克 制附片120克(久煎) 党参45克
童便为引。
令其家人,将以上两剂药,同时急火分罐煎煮。先取首方煎好之汤剂半盅,频频灌之。服后
约一刻钟,患者逐渐发出轻微鼻息声,手足微微蠕动。待等二方煎成,又立即灌服。药后二
时许,慢慢苏醒过来,神志逐渐清楚,方知已将自己抬出室外,家人正备后事。
辨证
初诊时,患者已待殓。试鼻息,触胸窝,切其脉,观其色,问其病史,此乃属少阴病阳衰阴
盛已极,尚存一丝微阳,有倾刻欲脱之危。应急投四逆汤驱阴回阳。但附子须久煎,恐失救
逆之机,故先投以甘草干姜汤,辛甘合用,专复胸中之阳,肺气得温,呼吸通利,而垂绝之
阳不致立断。然后再以大剂四逆加参,回阳益阴,救元气于垂绝之乡;加童便引阳入阴,使
阳昌阴和而回生。
二诊
语气低微,气不接续;阳气虽回,但气血虚衰已甚。再拟理中汤加味,补脾壮肾;又因其胃
脘尚有寒凝积聚,故少佐驱寒散结之品。
处方:
党参18克 干姜120克 炙甘草120克 白术18克 制附片250克(久煎) 茯苓15克 补骨脂12
克 枸杞60 克 吴茱萸10 克 山萸肉30克 白胡椒10克
上方服一剂,略知饥欲食,可进流质少许。原方再进四剂,病情大有好转,每餐能食稀粥一
小碗。
三诊
面色略有润泽,精神转佳,但萎黄未消,食欲不振。仍以理中汤加味,俾土气旺,以助生机。
处方一:
党参15克 炒白术30克 炙甘草60克 干姜120克 制附片250克(久煎) 上肉桂20克(冲服)
枸杞30克 桂枝15 克 茯苓25克
处方二:
砂仁30克 白蔻30克
共研细末,饭后冲服少许。
根据病情,上方加减共服两月余,诸证消除,身体复原。1979年追访,患者已五十九岁,
三十多年来,能经常上夜班,身体一直较好。
按语
“厥”证之病理,乃阴阳气不相贯通。轻者手足厥冷,猝然昏倒;重者一厥不复, 以致死
亡。故《内经》论厥逆甚详,《伤寒论》多救逆之法。但就厥之属性,非寒即热。故《素问·
厥论篇》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临证救逆,必须详辨。
本例寒厥之证,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可知其寒不从外,皆从内。法宜调其阴阳,治其主经
之病。此少阴病阳衰阴盛已极之证,急投辛甘复阳救逆之剂,使阴阳气得以顺接。故待殓之
患者,顿时回春。
 
少阴证真寒假热(高热)
车××,男,74岁。成都市居民。
病史
1975年4月初,感受风寒,全身不适。自以为年迈体衰,营卫不固,加之经济困难,略知方
药,遂自拟温补汤剂服之。拖延十余日,病未减轻,勉强外出散步,受风而病情加重。头昏
体痛,面赤高热,神志恍惚。邻友见之急送××医院。查体温39℃ ,诊为感冒高热,注射庆
大霉素,并服西药,高烧仍不退,病势危重,邀范老至家中急诊。
初诊
患者阵阵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已高烧三日,虽身热异常,但重被覆盖,仍觉心中寒冷。饮
食未进,二便闭塞。双颧潮红,舌淡润滑,苔厚腻而黑。患者年逾七旬,阴寒过胜,恐有立
亡之危。虽兼太阳表证,应先救其里,急投通脉四逆汤抢救之。
处方:
生甘草30 克 干姜60 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葱白60克
辨证
患者高热,神昏,面赤,苔黑,二便不通,似阳热之象。虽高热,反欲重被覆身;身热面赤,
而四肢厥冷。二便不通,却腹无所苦。苔黑厚腻,但舌润有津。高烧神昏,无谵妄狂乱之象,
而脉现沉微。参之年已古稀,体弱气衰,实一派少阴孤阳飞越之候,生气欲离,亡在倾刻。
故应急投通脉四逆加葱,直追其散失欲绝之阳。
二诊
服上方二剂,热退,黑苔显著减少。阳回而阴霾之气初消,阴阳格拒之象已解。但头痛、身
痛,表证仍在;肾阳虚衰,不能化气,故仍二便不利。以麻黄附子甘草汤驱其寒而固其阳,
加葱生少阳生发之气。
处方:
麻黄10 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生甘草20 克 葱白120克
四剂
三诊
上方服四剂,头不觉昏,二便通利,黑苔退尽。唯身痛未除。虽阳回、表解,仍舌淡, 肢
冷,阴寒内盛,呈阳虚身痛之象。宜温升元阳而祛寒邪,以四逆加辽细辛主之。
处方:
炙甘草20 克 干姜30 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辽细辛6克
二剂
四诊
服二剂,余证悉除。其大病瘥后,真阳虚衰,以理中汤加味调理之。
处方:
潞党参15 克 炒白术10 克 炙甘草10 克 干姜片15 克 制附片30 克 茯苓12克
1979年7月18日追访,患者已79岁高龄,自病愈后,几年来身体一直较好。
按语
临证辨别寒热,并不太难。但物极必反,“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等寒热真假之辨,一
旦有误,危情叵测。前人对此,曾有较多之阐发。
本例证似阳热,而脉微欲绝,脉证不符。范老遇此寒热真假难分之际,全面审度,突出舌诊:
其舌质淡,为阴寒盛;苔黑而润滑有津,乃肾水上泛。断不可误认为阳热,实为阴寒内盛已
极,虚寒外露之假象。故遇此类危证,效仲景之法,敢于突破,常获显效。
 
少阴证下利虚脱(正伤寒)
黄××,男,11岁。原四川成都市学生。
病史
1948年秋,初感全身不适,以后病情逐渐加重,神志昏迷,高热至40℃以上,腹泻。当时
正值肠伤寒流行季节,原四川省立医院确诊为“正伤寒”,某专家认为,病已发展至极期,
全身性中毒过重,已属不治之症。后由中医会诊,曾以大量犀角.羚羊角、紫雪丹等抢救。
患儿虽高热退,腹泻止,而病势却更加沉重,四肢冰冷,脉欲绝,终至垂危。最后来诊,按
少阴证下利虚脱论治,初诊机转,数诊痊愈。
初诊
患儿连日来昏迷踡卧,面色灰白乌暗,形体枯瘦。脉伏微细欲绝,唯以细灯草试双鼻孔,尚
有丝微气息。四肢厥逆,手冷过肘,足冷过膝,甚至通体肢肤厥冷。此为病邪已由阳入阴,
发展为少阴阴寒极盛,阳气倾刻欲脱之险恶阶段。急用驱阴回阳,和中固脱之法,以大剂通
脉四逆汤一剂灌服急救。
处方:
川附片120克(久煎) 干姜120 克 炙甘草60克
二诊
上方,连夜频频灌服,至翌日凌晨,患儿家长慌忙赶来连声说:“坏了坏了,服药后鼻中出
血了!”范老立即回答:“好了好了,小儿有救了!”遂再诊。患儿外形、病状虽与昨日相
似,但呼吸已稍见接续、均匀,初露回生之兆。宜继守原法,以通脉四逆倍加用量再服。
处方:
川附片500 克 干姜500 克 炙甘草250克
先以肥母鸡一只熬汤,另以鸡汤煎附片一个半小时,再入姜、草。服药后约两小时,患儿忽
从鼻中流出紫黑色凝血两条,约三寸长,口中亦吐出若干血块。这时缓缓睁开双眼,神志开
始清醒,并开口说:“我要吃白糕!”全家顿时破涕为笑,皆大欢喜。遂遵原方,再进四剂。
三诊
患儿神志已完全清醒,语言自如,每日可进少量鸡汤等流质。面色青暗。舌质淡白,乌暗,
无苔。上肢可活动,开始端碗进食,下肢僵硬,不能屈伸,四肢仍厥冷。病已开始好转,阳
气渐复;但阴寒凝聚已深,尤以下肢为甚。原方稍加大曲酒为引,再服。
上方又服一剂后,次日下肢即可慢慢屈伸。再服两剂,能下床缓步而行。服至十三剂,逐渐
康复。
患者于1978年12月26日来函说:“三十年前,范老治好我的病以后,我于1953年参军,
在部队还立了两次三等功,现在机械配件厂当钳工,身体一直很好。”
按语
此例由于失治,病由阳入阴,阳气衰微,阴寒凝滞,即阴阳气血已不能充实于四肢肌肤,故
现面色灰白乌暗,脉伏细微欲绝,四肢通体逆冷,甚至昏厥不省。显然,病势已发展至少阴
寒化之危重阶段,属典型之四逆证。值此纯阴微阳之际,千钧一发之时,一切以阳气之存亡
为转移。阳存可生,阳亡立死,非急投以大剂通脉四逆回阳救逆不可。
四逆汤为仲景回阳救逆之主方。若能正确掌握,辨证施治,姜附草三昧,即能起死回生。郑
钦安曾说:“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用之以为君。又虑群阴,
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
而生命立复,故日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复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
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义也,真火伏藏,又得重生也,此方胡可忽视哉。” (《医理真
传》)
四逆汤再加干姜一倍,即本例所用之通脉四逆汤。干姜佐附子,更能除六腑之沉寒,回三阴
之厥逆,救肾中元阳,脉气欲绝者。倍干姜,尤能增辛热以逐寒邪,取辛温而散之义,加强
荡涤阴邪,迎阳归舍之效。灌服后,患儿忽然鼻孔出血,家长惊慌失措,以为误用姜附必死
无疑!殊不知此病后期一派阴气弥漫,复进苦寒退热之品,犹如冰上加霜,周身气血趋于凝
聚。此时转投大剂通脉四逆汤,回阳返本,峻逐阴寒,冰伏凝聚之血脉为之温通;阳药运行,
阴邪渐化,血从上窍而出,实为通脉四逆推墙倒壁之功,初见起死回生之兆,何惊骇之有?
此时此刻,又抓住转机,当机立断,在原方大剂量基础上再加倍翻番,姜、附均增至500克,
凝结之血条血块,均被温通而逐出。正邪相搏出现新的突破,患儿终于转危为安。
或问:本例患儿在半月之内,每剂附子用量250~500克,累计6500克,经过三十年之检验,
预后良好。附子的有效量和中毒量问题,是否值得重新探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认为,上述问题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努力运用现
代科学手段深入研究,对发掘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少阴证心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于××,女,40岁。北京市某商店职工。
病史
1973年初,自觉眩晕。至1976年病情加重,心悸,手麻,上肢震颤。××医院诊断为:“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服中药调补,疗效不显。
初诊
1978年10月13日。心悸,气短,胸闷,眩晕,纳呆,夜卧不宁,背畏寒,膝关节疼痛,肩
臂肌肉时有颤抖。月经提前一周,色暗,有淤块。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病情虽
错综复杂,主证乃少阴心肾阳衰,法宜温通心阳,益火之源,以桂枝甘草汤加味主之。
处方:
桂枝10 克 炙甘草20 克 制附片30克(久煎) 生姜30克
四剂
二诊
10月17日。服上方后,心悸头晕减,余证如前。原方再进四剂。
三诊
10月23日。心悸.头晕、失眠、乏力,均明显好转。但仍面浮、背凉,关节痛,肌肉震颤。
上方加麻黄l0克,辽细辛3克,以散经络之寒湿。服三剂。
四诊
10月28日。自觉胸中宽舒,关节痛减。守原法,加炮姜、血余炭各30克,再进五剂,以温
经逐淤而生新。
五诊
11月17日。心悸、头晕基本消失,余证 均已好转。令再服五剂。
1979年5月10日随访,病未复发。
按语
本例心悸诸证,病情交织错杂。但其主证乃手足少阴心肾虚衰之病变。正如《伤寒明理论》
所说:“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其病根又在于肾阳不振,不
能升腾上济于心所致。始终以补肾气、通心阳为治。故投桂枝甘草汤加味,以桂枝为君,入
心助阳;甘草佐之,以补中气;二者相得,辛甘合化,则有温通心阳之功。真气之根既藏于
肾,故加附子,大补命门火种,配生姜开提散郁,逐阴行阳之意也。因兼有经络之寒郁,故
少佐麻黄、辽细辛。肾气旺而气血和,诸证即可迎刃而解。
 
少阴证虚损
陈××,男,28岁。解放军某部医生。
病史
1971年,到西藏某地执行任务,长期风餐露宿而致病。开始自觉指尖、手掌、下肢关节咯
咯作响,继而面肿,心悸,腰痛,彻夜不眠。某部医院曾按“肾炎”治疗一段时问。后又改
服清热解毒之品,包括犀角、羚角等。逐渐行走乏力,神疲纳呆。其后按“肝肾虚损,气血
亏耗”论治,服滋补之剂。曾出现脑内如鸣,头顶发脱,心悸加重,动则气喘,身出冷汗,
肢体皆痛,四肢麻木等证。至1977年1月3日,自觉口内从左侧冒出一股凉气,频吐白泡
沫痰涎,胸中如有水荡漾,左耳不断渗出黄水,听力减退,走路摇摆不定。血压70/50毫米
汞柱。同年5月22日,突然昏倒。急入××医院,住院治疗三月,未查明病因。面部及双下
肢浮肿加重,头昏胀难忍,转送××医院会诊。左半身痛、温觉明显减退,左上肢难举,提睾
反射消失,悬雍垂向左弯曲,舌向左偏。结论为:“左半身麻木,感痛觉障碍,左上肢无力,
水肿待诊。”数年来,服中药千余剂。1977年9月,转来就诊。
初诊
面部与双下肢肿胀,左半身及手足麻木,四肢厥冷,脑呜,头摇,神疲,心悸,失眠,记忆
力及听力减退,身痛,胁痛。口中频频冒冷气,吐大量泡沫痰涎,纳呆,大便稀薄,小便失
禁。舌质暗淡、胖嫩,边缘齿痕明显,苔白滑厚腻而紧密,脉沉细。此为少阴寒化,迁延日
久,阴盛阳微,气血亏损,已成坏病。法宜回阳救逆,化气行水。以四逆汤、真武汤加减主
之。
处方:
制附片120克(久煎) 干姜60克 生姜120克 炙甘草30克 茯苓30克 白术30克 桂枝l0克
辽细辛6克
二诊
上方服二十剂,脑鸣消失,心悸好转,面部及下肢浮肿显著消退,小便失禁转为余沥。多年
痼疾初见成效,守原方续服。
制附片120克(久煎)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 桂枝10 克 生姜皮60 克 辽细辛3 克 茯苓30克
三诊
服十剂后,口中已不冒凉气,神疲、肢冷、纳呆。便溏均有好转,但仍不断吐白沫,余证尚
无明显改善。少阴阳衰日久,沉寒痼冷已深,积重难返。法宜益火消阴,温补肾阳,以四逆
汤加上肉桂,嘱其坚持服用。可连服四、五剂后,停药两天再服,直至身体自觉温暖为止。
并配服自制坎离丹。
处方:
制附片60克(久煎) 干姜30 克 炙甘草30克 上肉桂10克(冲服)
上方连服半年,全身肿胀消退,摇头基本控制,身痛和手足麻木显著减轻,心悸明显消失,
吐白沫:欠减,二便正常。血压回升到120/80毫米汞柱,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1979年11月20日随访:于1978年下半年病基本痊愈,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按语
本例患者,病情较重,迁延日久,加以误补误治,日益恶化。初诊时已明显可见三阴俱病,
五脏虚损:心悸失眠,神疲肢冷,舌淡胖嫩,为手少阴心阳虚弱;头摇。脑鸣、发脱、胁痛,
为足厥阴肝血亏损;浮肿、纳呆、便溏,为足太阴脾土虚甚;口中频冒冷气,吐大量泡沫痰
涎,为手太阴肺气内伤;四肢厥逆,小便失禁,精神萎靡,记忆力和听力减退,为足少阴肾
阳衰微。身痛、左半身及手足麻木,为风寒湿长期留滞肌肉经络,逐渐深入筋骨,正气日虚,
精血耗损。可见,患者全身性之里虚寒证,十分明显。病情虽复杂,其症结实属少阴寒化,
心肾阳微,尤以肾阳衰败为甚。所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抓住根本,坚持回阳救逆,
益火消阴,大补命门真火,峻逐脏腑沉寒,守四逆辈,连服半载,多年痼疾始得突破。
 
少阴证偏枯(脑血管意外)
陈××,女,65岁。成都市某公司职工家属。
病史
平素身体尚好,未患过大病。1963年10月间,正从事家务劳动,忽觉头似重物压顶,旋即
昏仆,不省人事。急邀某中医来诊,用温针刺百会穴,约十五分钟,苏醒。左侧上下肢已偏
瘫,口歪斜,流清泫涎不止,成都××中医院诊为:“中风”。××医院确诊为:“脑血管意
外”。其后,由中医诊治,病未发展。每年秋冬开始卧床,直到次年春,天暖后可扶床缓慢
移步。1971年冬,病势沉重,患者一再告之家人:今冬难以熬过,命备后事。遂来求诊。
初诊
入冬以来,畏寒踡卧,重被覆盖,左侧手足仍厥冷。头部发木,如盛盒内。左侧偏枯,骨瘦
如柴。脸面浮肿,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腻。半身不遂多年,阳气日衰,属少阴寒化,阴
寒内盛,阳虚水泛已极。急须回阳救逆,化气行水,以四逆汤并真武汤加减主之。
处方:
制附片120克(久煎) 干姜60 克 炙甘草60克 白术30 克 茯苓30 克 炮姜60克 上肉桂15克
(冲服)
二诊
上方服一剂后,全身发痒,如虫爬行。连服四剂,身上开始感觉轻松,头木之感渐消。上方
随证加减:遇有外感风寒、关节疼痛,加麻黄、桂枝、细辛;阳气渐回,则姜附酌减。其后,
又酌加人参、黄芪、当归、菟丝子等,以增助阳益气、活血养血之效。如此坚持服药半年,
面色渐转正常,浮肿消退,食欲倍增,四肢变温,精神好转。1972年4月已能起床,依靠拐
杖或他人搀扶,能缓缓移步;到同年7月,即可丢掉拐杖而行。
1979年11月23日追访:患者已73岁,向来访者兴奋地介绍,从1972年底,在冬季继续服
些温阳补肾药,七年来再未卧床不起。这几年一直能料理家务。
按语
中风之发生,总不外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本例初诊时,患者已成中风后遗证,偏枯达八
年,病势沉重,显然不能按一般中风之常规论治。观其诸证,少阴寒化,阴盛阳衰已极。故
投大剂四逆,随证加减,始终按少阴寒化证论治。
 
少阴证气厥
黄××,女,48岁。成都市街道居民。
病史
经常头晕,咳嗽气紧,心累心悸,四肢乏力,头面及双膝以下腿足浮肿,迁延已有五年。严
重时,自觉心往下坠,甚至短暂昏迷。1964年3 月,因劳累后,突觉心累心悸加重,旋即昏
迷,不醒人事。邻友见危,欲急送医院;但家属恐途中颠簸而致气绝,遂来邀至家中急诊。
初诊
昏迷不醒,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脉沉微,舌淡苔黑润。此为少阴证气厥,立即
以自制坎离丹五粒,温开水灌服,同时速煎温中扶阳之剂急救。
处方一:
川附片三份半 上肉桂一份 真琥珀二份 柏子仁二份 飞朱砂一份 麝香半份
研细末,水打丸。
处方二:炮干姜15 克 炙甘草10克
一剂煎服。
二诊
灌下坎离丹后,约时许,病人慢慢苏醒过来。然后急进汤剂,每二小时一服。次日,自己坐
车前来就诊。心累心悸稍减,四肢微觉有力,精神亦好转。黑苔减少,脉沉弱。法宜温脾补
肾,以干姜附子汤主之。
处方:
干姜60克制附片60克(久煎)
三剂
三诊
上方连服三剂,诸证虽有好转,但久病大衰,心气亏耗,肺脾肾皆虚。宜温阳益气,健脾补
中为治,以脾胃着手,滋气血之源,以理中汤加味主之。
处方:
潞党参12 克 干姜片15 克 炒白术15 克 炙甘草6 克 茯苓25克 法半夏15克
连进十余剂,诸证显著好转,操持家务如常。1979年7月追访,患者已年逾六旬,十余年来
仅复发过一次,但病情较轻,恢复正常后,一直比较稳定。
辨证
患者元气素虚,久病更加衰惫,遇劳累诱发而病势沉重。呼吸弱,脉沉微,为心气亏耗;舌
淡苔黑,浮肿,肢冷,属阳气不振,肾水上泛;突然昏迷,系一时气机逆乱,中气下陷,阴
气上腾,心肾不交。所幸尚未发现下利、汗出、面赤、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之危候,故不必
立投四逆,宜用温肾补心,安神利窍之剂,令坎离相济,再以温中扶阳之品,使清阳升,浊
阴降,呼吸为之条畅,神志立转清醒。然后继进驱阴助阳,温补脾肾之方,培植根本,最终
以温阳益气,滋养气血为治,逐渐康复而安。
按语
《素问·方盛衰论篇》云:“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忘梦,其极至迷”。论其治疗,因五脏气
虚,阳气不足等皆可致病,主张应参合五脏见证,调和阴阳之气,据其经脉盛衰而治之。本
例患者,即属少气之候涉及五脏,而以心肾气虚为主。始终以温通之法,扶其心肾之阳,注
意以“弃阴附阳,不知并合”为戒。得其要领,故沉疾较快扭转,十余年来颇为稳定。
 
厥阴证骨痹(坐骨神经痛)
王××,男,29岁。四川省某汽车队职工。
病史
1965年,在解放军某部因公负伤,左下肢股骨骨折,送××医疗队急救。整复后用石膏固定。
因当时条件所限,石膏不干,曾采取烘烤措施。 50余日出院,病未痊愈,又感风寒。患肢
筋骨麻木疼痛,步行约100米则难以坚持。1966年,××医院诊为“坐骨神经痛”。1968年
转业到地方。经多方治疗疼痛有缓解,遇天气变化,病又加剧。1971年6月来诊。
诊治
患者跛行,左下肢筋骨沿后侧呈放射性疼痛近六年,时有刺痛感。左足凉麻甚。舌质淡红稍
暗,苔白根部微腻。询其数年来诊治情况,均按一般风湿论治,舒筋活血,散寒除湿等品所
用颇多。范老反复思考:此例虽属风寒湿痹,但骨折后未痊愈又受风寒,其入侵部位已深入
下肢筋骨,参之疼痛、麻木、肢凉等,病属厥阴骨痹。以当归四逆汤并五通散合为一方,养
血通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化淤,并用酒醴以行药势。再以自制不二丹配合服之。
一,酒醴处方:
当归 桂枝 赤芍 木通 辽细辛 通草 淮通 血通 香通干 姜牛膝 木瓜 川乌 羌活 独活 灵仙
草 乌川芎 川断 橘络 丝瓜络 伸筋草 防风 血竭 猴骨 土鳖 红花 桃仁 三棱 莪术 海马
甘草
以上各10克共为粗末,用白酒五斤浸泡一周后,每晚睡前服10克。
二,丹药方:
生松香四份 血竭二份 硼砂二份 琥珀二份 共为细末,炼制成丹。每周服一次,每次3克。
遵上法服用约五月,病痊愈。1979年8月追访:七年来工作常年在外,东奔西跑,原患肢一
直良好。
按语
本例属厥阴证骨痹。因患者原身体强壮,主要为暴力骨折后,寒湿乘隙深入筋骨,拖延日久,
汤剂难达病所。故以酒醴之剂,以助药力,但仍嫌不足,另以不二丹通利关节,散淤除痹以
助之。
古“臀”字本从酉(酒),即由酒能治病演化而来。《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云:“古圣人之作
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至今仍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可见酒醴用之得法,常获著
效。
 
厥阴证寒痹(坐骨神经痛)
郝×,男,70岁。四川某图书馆干部。
病史
曾有风湿性关节痛史。1973年冬,臀部及右腿冷痛难忍,不能坚持工作。经××医院检查,
诊为“坐骨神经痛”。于1974年3月中旬来诊。
初诊
少腹及下肢发凉,膝关节以下微肿,行走困难,自右侧臀部沿腿至足抽掣冷痛。神疲,头昏,
舌质淡红稍乌暗,苔白滑腻满布,脉细弱。证属厥阴寒痹筋痛。以当归四逆汤加味,养血活
络,温经散寒为治。
处方:
当归12克 桂枝15克 白芍12克 辽细辛5克 木通12克 炙甘草6克 大枣20克 牛膝12克
木瓜12 克 独活l0克
三剂
辨证
风寒入肝则筋痛,入肾则骨痛,入脾则肉痛。正如《内经))所说:“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
去”。又云:“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可见本证显系邪入厥阴肝经,寒邪凝滞,
气血受阻所致。又本例冷痛,自臀部痛引下肢,小腹及四肢末端发凉。此为厥阴证之血虚寒
凝。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欲续其脉,必益其血,欲益其血,必温其经”。故不以四
逆姜附回阳,而以当归四逆温经散寒,养血活络为治。
二诊
服上方,肢痛减轻。原方续服四剂。
三诊
患者可缓步而行,疼痛大减。仍守原方,加苏叶10克,入血分散寒凝;加防风10克,祛经
络之风邪。再服十剂。
四诊
半月后,疼痛基本消失,神疲、头晕显著好转.滑腻苔减。唯下肢稍有轻微麻木感,时有微
肿。寒邪虽衰,湿阻经络之象未全解,上方酌加除湿之品,以增强疗效。嘱其再服五剂。
处方:
当归12克 桂枝10克 白芍12克 木通12克 牛膝12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苍术10克
苡仁15 克 炙甘草6克
一月后病基本治愈,步履自如。
1979年7月15日追访:七年来病未复发,今年已七十七岁,身体尚好。
按语
以上厥阴骨痹、寒痹二例,虽病情、病位不尽相同,但主证皆因血虚寒郁所致,故皆以当归
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所载当归四逆汤,原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其病机在于血虚寒滞。由
于血被寒邪凝滞之程度和部位不同,则临床见证各异。后世医家对此多有发挥。范老在临证
中,据《伤寒论》之学术思想及后贤经验,灵活运用于多种疾病,常获显著疗效。其辨证要
点,从主证看:一是少腹或腰、臀部以下发凉,或四肢末端冷;二是少腹、腰、臀以下疼痛,
包括阴器、睾丸、下肢筋骨、关节疼痛,以及痛经等。除以上主证外,还可能出现某些兼证。
而脉象多细弱,舌质常暗红无泽,或有淤斑,苔灰白或腻或紧。以上诸证,不必悉具,皆可
用之。
 
感恩!感恩!
樓主辛苦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