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2 声望 0 2014/08/29 #21 王家祥 说: 三焦上中下如何与脏腑的五行配合? 点击展开... 心属火,肺属金,心肺居上焦。 脾属土,居中焦, 肝属木,肾属水,居下焦。 这有什么矛盾吗。 我说这些,全部可以查到依据哦。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66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4/08/29 #22 居安思危 说: 心属火,肺属金,心肺居上焦。 脾属土,居中焦, 点击展开... 噢!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2 声望 0 2014/08/29 #23 其实您这个案例,我知道您想表达的意思,您的意思就是说全身都阳虚, 这个在中医,你把他称作肾阳虚就可以了,因为肾阳可以扶养全身诸阳,是一身元阳。 这种情况,你就可以管他叫肾阳虚 肾阳虚,有寒症,同时不利运水,说以水肿 如果腰部水肿,那么主要是脾虚的问题,如果下身也发生水肿,那么主要肾阳虚的问题, 所以可以既叫做脾肾阳虚,您用的附子,主要在于温脾阳,温腑,也可以同时起到温肾的作用。 因为附子这个东西本身就归脾肾,专治脾肾阳虚所以我觉得您用药还是比较厉害的。大用附子十分对症
其实您这个案例,我知道您想表达的意思,您的意思就是说全身都阳虚, 这个在中医,你把他称作肾阳虚就可以了,因为肾阳可以扶养全身诸阳,是一身元阳。 这种情况,你就可以管他叫肾阳虚 肾阳虚,有寒症,同时不利运水,说以水肿 如果腰部水肿,那么主要是脾虚的问题,如果下身也发生水肿,那么主要肾阳虚的问题, 所以可以既叫做脾肾阳虚,您用的附子,主要在于温脾阳,温腑,也可以同时起到温肾的作用。 因为附子这个东西本身就归脾肾,专治脾肾阳虚所以我觉得您用药还是比较厉害的。大用附子十分对症
居安思危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5/18 帖子 2012 获得点赞 52 声望 0 2014/08/29 #24 您用的附子,主治脾肾阳虚。其他辅助温腑利水。同时附子还有祛痰作用。都非常对症。 白术,茯苓,泽泻,桂枝,炙甘草,都非常对症但是白芍不知道什么意思,在这个病例里好像没多大用途。最多只能说白芍用来制衡热药,不要过热。
您用的附子,主治脾肾阳虚。其他辅助温腑利水。同时附子还有祛痰作用。都非常对症。 白术,茯苓,泽泻,桂枝,炙甘草,都非常对症但是白芍不知道什么意思,在这个病例里好像没多大用途。最多只能说白芍用来制衡热药,不要过热。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66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4/08/31 #25 居安思危 说: 您用的附子,主治脾肾阳虚。其他辅助温腑利水。同时附子还有祛痰作用。都非常对症。 白术,茯苓,泽泻, 点击展开... 在伤科疾病中,首要症状是疼痛,而治疗疼痛运用最多的方剂是芍药甘草汤,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是大家公认的群方之首,而芍药甘草汤是组成桂枝汤的基础方之一。桂枝汤中有两个方子可以说是组成群方的基本方意,一是补阳的桂枝甘草汤,一是补阴的芍药甘草汤。任何方剂的配伍无非调阴阳而已。桂枝汤为群方之手也许就是因为其中蕴涵着调阴与调阳的关系吧!近我想就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谈谈我的看法。 白芍味苦酸,微寒。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用芍药的方子共54个。其治疗的疾病有血虚肝旺,头晕目眩,胁肋疼痛,四肢拘挛,腓肠肌痉挛,泻痢腹痛,营卫不和,虚汗不止,月经不调等,从疾病运用中看其功效为:补血养血,和血养肝,增液润便,活血消徵,止血安胎,调和肝脾,柔肝止痛等。在学习《伤寒论》时,我一直思考如何将病情的描述简单化,而不要复杂化。如果按前面的这些描述,我个人觉得学习中医会越学越迷糊,就芍药一味药,那么多的疾病均可有运用,不同的病情运用取其功效的称呼又不同,如何将其简单化?我认为白芍的功效无非四个字“敛阳化阴”,一是收敛阳气的作用,二是化生阴液的作用。白芍色白,微寒,白为西方之色,微寒,凉也,西方之性;主收敛,收敛阳气。白芍味酸苦,《内经》上说辛甘化阳,酸苦化阴。酸苦之味是化生阴液的 。 白芍的药用是其根,而从白芍的生长周期来看,其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从其生理周期可以看出,其根秉的是阳明之气,阳明是干什么的?其作用就是可以将阳气收敛入阴。而白芍秉的亦是阳明之气。白芍也就有收敛阳气的作用。 大家均公认桂枝汤为群方之首,那么在桂枝汤中白芍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敛阳化阴,桂枝汤的症状是汗出恶风。其病机是卫气虚不能固涩阴液,致使阴液外流。治疗当收敛阳气以加强固涩作用,还要补充丢失的阴液。其白芍在此方的作用其一就是收敛阳气,其二就是化生阴液。芍药甘草汤,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其是治疗脚挛急的,类似于现在的腓肠肌痉挛吧。其运用芍药甘草汤的前提是“若厥愈、足温者”。厥 ,四肢冷痛在腕关节和踝关节以内,不超过腕关节和踝关节的为逆。四肢冷痛达到或者超过肘关节和膝关节的就为厥。厥之症说明阳气不能达到肘关节或者膝关节的远端。此处“厥愈足温”说明阳气可以达到四肢的末端,芍药甘草汤在这个时候才能运用。脚挛急,挛,痉挛;急,拘急性的疼痛,说明局部痉挛性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无非两条,一是寒,寒主收引之故。厥逆之症阳气不达,不能温眴则寒聚。而是,不荣。肌肉得不到阴液的滋养则拘急疼痛。“厥愈足温”阳气达于肢端的问题已经的到解决,这个时候就运用芍药甘草将阳气引导到疼痛部位(此处就好比一块寒冰),白药可以将阳气引导到这个部位将这寒冰融化成为正常的阴精濡养局部的肌肉,肌肉得到正常的濡养则拘急性疼痛自然随之消失。治疗虚劳里急,腹部疼痛的小建中汤,其就是桂枝汤加倍了白芍的剂量,加了一味饴糖。那么加大白芍是什么意思呢?其疼痛的机理也是寒气聚集于腹部,至气血不能正常化生之故,用白芍亦是引阳入阴而化生正常的阴液。当归芍药散之白芍亦是化阴而生血。枳实芍药散之芍药亦是引阳入阴而化寒凝(淤血亦是寒气之凝滞)。方子太多不一一赘述,综合以上的方子,我总结白芍的功效就是四个字“敛阳化阴”。 而在《伤寒论》中提到,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2条,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综合这两条,白芍虚寒,胸阳不足者当谨慎使用。因白芍味酸微寒之故。
居安思危 说: 您用的附子,主治脾肾阳虚。其他辅助温腑利水。同时附子还有祛痰作用。都非常对症。 白术,茯苓,泽泻, 点击展开... 在伤科疾病中,首要症状是疼痛,而治疗疼痛运用最多的方剂是芍药甘草汤,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是大家公认的群方之首,而芍药甘草汤是组成桂枝汤的基础方之一。桂枝汤中有两个方子可以说是组成群方的基本方意,一是补阳的桂枝甘草汤,一是补阴的芍药甘草汤。任何方剂的配伍无非调阴阳而已。桂枝汤为群方之手也许就是因为其中蕴涵着调阴与调阳的关系吧!近我想就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谈谈我的看法。 白芍味苦酸,微寒。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用芍药的方子共54个。其治疗的疾病有血虚肝旺,头晕目眩,胁肋疼痛,四肢拘挛,腓肠肌痉挛,泻痢腹痛,营卫不和,虚汗不止,月经不调等,从疾病运用中看其功效为:补血养血,和血养肝,增液润便,活血消徵,止血安胎,调和肝脾,柔肝止痛等。在学习《伤寒论》时,我一直思考如何将病情的描述简单化,而不要复杂化。如果按前面的这些描述,我个人觉得学习中医会越学越迷糊,就芍药一味药,那么多的疾病均可有运用,不同的病情运用取其功效的称呼又不同,如何将其简单化?我认为白芍的功效无非四个字“敛阳化阴”,一是收敛阳气的作用,二是化生阴液的作用。白芍色白,微寒,白为西方之色,微寒,凉也,西方之性;主收敛,收敛阳气。白芍味酸苦,《内经》上说辛甘化阳,酸苦化阴。酸苦之味是化生阴液的 。 白芍的药用是其根,而从白芍的生长周期来看,其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从其生理周期可以看出,其根秉的是阳明之气,阳明是干什么的?其作用就是可以将阳气收敛入阴。而白芍秉的亦是阳明之气。白芍也就有收敛阳气的作用。 大家均公认桂枝汤为群方之首,那么在桂枝汤中白芍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敛阳化阴,桂枝汤的症状是汗出恶风。其病机是卫气虚不能固涩阴液,致使阴液外流。治疗当收敛阳气以加强固涩作用,还要补充丢失的阴液。其白芍在此方的作用其一就是收敛阳气,其二就是化生阴液。芍药甘草汤,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其是治疗脚挛急的,类似于现在的腓肠肌痉挛吧。其运用芍药甘草汤的前提是“若厥愈、足温者”。厥 ,四肢冷痛在腕关节和踝关节以内,不超过腕关节和踝关节的为逆。四肢冷痛达到或者超过肘关节和膝关节的就为厥。厥之症说明阳气不能达到肘关节或者膝关节的远端。此处“厥愈足温”说明阳气可以达到四肢的末端,芍药甘草汤在这个时候才能运用。脚挛急,挛,痉挛;急,拘急性的疼痛,说明局部痉挛性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无非两条,一是寒,寒主收引之故。厥逆之症阳气不达,不能温眴则寒聚。而是,不荣。肌肉得不到阴液的滋养则拘急疼痛。“厥愈足温”阳气达于肢端的问题已经的到解决,这个时候就运用芍药甘草将阳气引导到疼痛部位(此处就好比一块寒冰),白药可以将阳气引导到这个部位将这寒冰融化成为正常的阴精濡养局部的肌肉,肌肉得到正常的濡养则拘急性疼痛自然随之消失。治疗虚劳里急,腹部疼痛的小建中汤,其就是桂枝汤加倍了白芍的剂量,加了一味饴糖。那么加大白芍是什么意思呢?其疼痛的机理也是寒气聚集于腹部,至气血不能正常化生之故,用白芍亦是引阳入阴而化生正常的阴液。当归芍药散之白芍亦是化阴而生血。枳实芍药散之芍药亦是引阳入阴而化寒凝(淤血亦是寒气之凝滞)。方子太多不一一赘述,综合以上的方子,我总结白芍的功效就是四个字“敛阳化阴”。 而在《伤寒论》中提到,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2条,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综合这两条,白芍虚寒,胸阳不足者当谨慎使用。因白芍味酸微寒之故。
一 一起去旅行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2/07 帖子 459 获得点赞 13 声望 0 2014/08/31 #26 本经上写芍药是祛血痹的,能使肌肉松弛,缓解疼痛,痛着不通,通则不痛。故疼痛类多用之。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胸满者,肌肉已经松弛过度了,故去芍药。
毛 毛振玉针灸所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3/01 帖子 5122 获得点赞 79 声望 63 年龄 73 所在地 张家口市 2014/08/31 #27 此三焦之阳虚,水饮运化无力之证,治当温阳化饮。处方:附片60g(先煎两小时)茯苓60g白术45g白芍45g泽泻20g桂枝20g炙甘草20g 三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三次服。 对于这个患者,王老师辩证精确,用药精准,药简效宏,为咱们中医争气啊。
此三焦之阳虚,水饮运化无力之证,治当温阳化饮。处方:附片60g(先煎两小时)茯苓60g白术45g白芍45g泽泻20g桂枝20g炙甘草20g 三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三次服。 对于这个患者,王老师辩证精确,用药精准,药简效宏,为咱们中医争气啊。
王家祥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7 帖子 18223 获得点赞 366 声望 113 年龄 47 2014/09/01 #28 一起去旅行 说: 本经上写芍药是祛血痹的,能使肌肉松弛,缓解疼痛,痛着不通,通则不痛。故疼痛类多用之。太阳病,下之后, 点击展开... 多谢你的参与答复。